学精神 悟思想 谈体会——市审计局经责处党支部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会
近日,市审计局经责处党支部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会,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经责处党支部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相关要求,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审计工作实际,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把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重要部署,经责处驻村返岗干部陈冰同志结合驻村工作情况分享心得体会,参会人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助推“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作用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政策、项目、资金审计,切实发挥审计在基层治理、涉农事项等的监督保障作用,聚焦群众所需所想,促进保障和改进民生,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陈 冰)
癸卯兔年新春来临之际,广州考古连传喜讯:南沙、越秀,两处重要遗址的信息被披露出来,从先秦到明清,广州历史的又一些动人细节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花市重启、人如潮涌的今日,我们通过考古,似乎也感受到了多年前这座城市亦有的那种活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活力,撑起了不坠的名城,造就了广州人一代又一代的精彩。
广州城西北郊首次发现南越国时期生活遗存
1月19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扩建项目工地考古所获重要发现。
考古院专家介绍,该项目地处“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范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1年11月起对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唐宋时期文化遗存,2022年6月正式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700平方米,清理汉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184处,包括西汉南越国时期排水沟及水井、汉至南朝墓葬、唐至五代时期贝壳堆积灰沟、明清时期城壕护堤等遗存。出土陶水管、罐、器盖、执壶、碗、佛塔、瓦当、筒瓦、板瓦及光绪十一年捐款碑刻等文物336件(套)。
西汉南越国时期排水沟及陶管道
本次发掘的地点,历史上一直处于广州城西北郊区,距离古代广州城中心(今北京路、中山四路一带)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本次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时代跨度大、延续性强、内涵丰富,其中,西汉南越国排水沟、水井是广州城西北郊首次发现的南越国时期建筑和生活遗存。考古发现的大量南朝、唐至五代的瓦、瓦当等建筑构件,表明附近有较高等级的建筑。大量的经过人工加工的贝壳堆积,在广州考古为首次发现,很可能与建筑有关。明清时期城壕护堤与历史文献相印证,进一步确认了明清广州城的西北界。本次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广州城市考古材料,对研究广州城市发展和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晚唐五代时期贝壳堆积灰沟
明清时期城壕护堤
部分考古发掘文物及遗迹
西汉南越国时期排水沟
整体为西南-东北向,平面呈长条形,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底部较平。揭露长29.5米。沟内西南段埋置陶管道,残长11.2米,陶管道为圆形,每截长约0.55米、直径0.2米,两两扣接而成,表面饰绳纹。最尾的陶管道底部有圆形小孔。
陶罐残件
南朝青釉杯
南朝墓葬4座,M1保存较好,为长方形砖室墓。西南-东北向,通长3.24米-3.26米、宽0.92米-1.04米。墓室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室高于前室0.15米,后室底铺砖为“人”字形。出土青釉杯3件、瓷碗1件。
南朝青釉杯
唐至五代时期贝壳堆积灰沟
揭露长23.4米、宽2.6米-5.6米。东西向,西高东低,斜边向下内收,弧底。沟内中西部有大量白色圆形贝壳堆积,贝壳表面光滑,应经过人为加工,厚约0.1厘米-0.3厘米。出土执壶、熏炉盖、陶佛塔、瓷碗、瓦当、筒瓦、板瓦等遗物。
明清时期城壕护堤
位于发掘区南部,由石护坡和埠头构成。石护坡分为两级:一级护坡位于北部,已揭露长度为25.5米,呈东西向。上部受到破坏,残余部分的石块大小不等、散乱分布;下部使用长条石块砌筑,南部侧立面修筑平齐。残高0.8米-1.2米。二级护坡位于一级护坡南部以下,已有揭露长度为20米,东西向。以石块顺砌,排布较整齐。
埠头位于石护坡以西,依护坡向南修筑。东西向,长条石板铺就,路面整体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埠头中部偏东处立1块募捐碑,初步推断为修建埠头时所设。
南沙合成遗址发掘
商时期遗物最精彩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南沙又发掘一处先秦遗址,一批重要文物标本被发现。
合成村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中部,北邻进港大道,南为黄山鲁山,西邻金洲涌。遗址位于低矮岗地的南面坡地,海拔高度约20米。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配合旧村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合成村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2022年8月-11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并清理遗迹408处,其中商时期堆积1处、灰坑103处、柱洞300个、墓葬3座、沟1条,出土重要文物标本172件。遗址包含商时期、西周时期、唐宋、明清四个阶段的文化堆积,其中尤以商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
合成村遗址航拍全景
商时期堆积分布范围约1000平方米,堆积呈东、西薄中部厚的特点,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一些废弃物甚至还保留着当时堆放的形态。根据出土遗物特征及堆积状态判断,可能是聚落的生产生活场所。从出土陶器的口沿看,可辨识的器型有大口尊、圜底罐等,石器有双肩石斧、石锛、石环、砺石、石砧、石锤等。
合成遗址是南沙区继鹿颈遗址之后发掘的面积最大、包含物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先秦遗址,丰富了珠江口西岸的先秦考古材料,为研究环珠江口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揭示先民的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以及生态环境、动植物分布和物种构成等历史信息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物资料。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1月19日上午,广州市花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军明,副局长丁力,一行到天河区、越秀区督导检查花市和农贸市场市场经营秩序工作。
赵军明现场检查了天河区天河体育中心花市、越秀区东川新街市和北京路、西湖路花市,对两个区花市的各项筹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赵军明强调,做好2023年迎春花市和春节期间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营造平安、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让广州的 “年味儿”“烟火气”回归,是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必须担起的重要责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风险研判、强化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处置,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护航春节期间市场安全和经营秩序。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放在花市各项工作的首位,从严从细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特别是及时做好安全隐患整改,齐心协力确保2023年迎春花市平安、顺利进行直至圆满收市。
二要做好秩序维护,督促农贸市场开办方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农贸市场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值班,做好市场的消防、治安、卫生及经营秩序的管理,让市民群众买得放心、安心。
三要压紧压实责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调度和力量配置,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值班值守,确保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监管等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为群众欢度春节创造良好的环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