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华光诞
华光大帝是民间传说中的火神,因其掌管“火”,又被粤剧行业奉为祖师爷。旧时粤剧戏台都是用竹葵或木搭成的,又凭木船作交通工具,演出或航行都极易遭火灾,因此忌火的粤剧伶人奉掌管火的华光大帝为行业神祗,以祁福消灾。又因华光大闹琼花会的传说,位于佛山古镇的最早粤剧行会取名“琼花会馆”。
每年农历九月廿八“华光诞”,各地的粤剧艺人会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以示对“粤剧祖师”华光大帝的尊敬。佛山古镇是粤剧的发源地,每年华光诞,众多粤剧团体、艺人及爱好者都齐聚佛山举行盛大的朝宗拜师活动,此习俗一直都为粤剧界所相习。
坐落于佛山兆祥公园内的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粤剧专题博物馆。自2005年起,广东粤剧博物馆恢复举办“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活动,至今已成为粤剧界的一大盛事。
作为禅城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品牌活动,每年粤剧华光诞都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活动规格不断提高,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多,影响力遍布海内外。近年来更是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美国、澳洲、新加坡、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粤剧名家、粤剧团体、粤剧发烧友及游客等上万人齐聚一堂,共庆华光诞辰。粤剧华光诞不仅充分展现了粤剧的时代魅力,更是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华文化爱好者的纽带。
一、概述
在佛山禅城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元宵节活动,要数民间自发的“行通济”活动。元宵节当晚,数十万人手持生菜、小风车等,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习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 行通济影响力日益扩大,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体现了领南民俗和广府文化,二是体现了祈福文化。这些早已烙在珠三角当地居民脑海的文化印记,经佛山当地政府的全力维持和推崇,加上近年来佛山传媒集团举全媒体力量积极参与和运作,成为当地人们共同的文化盛事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民俗。行是粤语走的意思,通济指的是通济桥。
二、历史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晚,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
三、传承
“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几百年了。“行通济”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行“通济桥”的民俗活动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和家庭幸福等。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
现在,该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如 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注、“九出十三归”含意
“行通济”中有一俗语“九出十三归”。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九出十三归”的意思就是价值十元的东西,九元当押出去,却要以十三元来向当押店赎回。这根据当时佛山地区当押店发展兴旺而得来的。体现出古时的佛山人已经有很高的经商理念。
佛山信奉观音的人非常多,至民国时仍存观音庙16座,其余各庙亦多有供奉观音神像的。观音诞期一年有四个,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九日都是观音诞,以六月十九日山紫铺南泉观音庙的活动最隆重。
《佛山忠义乡志》载:“十九日绅士集南泉庙祀观音大士,妇女况为观音会,或三五家,或十余家结队醵多钱,以素馨花为灯,以露头花为献,芬芳浓郁,溢户市途,游人缓步而过,层层扑袭,归来犹在衣袖间也。”
神诞日,群众在街巷内设坛奉祀,有的集资请瞽姬在神坛前一连十多晚唱《观音出世》曲本。诞期,除本地人外,还有南海、顺德各乡男女信徒也前来参神,以求消灾解难、添丁发财。
神诞日,信徒要守斋吃素。一些人家的小孩多病,便选在观音诞举行契观音的“上契礼”。是时,请神婆或尼姑念《莲花经》,取小孩的裤带,穿上两串长钱(即铜钱,每串九个,取长久之意)并以斋菜、生果献于神前,燃香烛跪拜,禀明小孩姓名、出生年月,祈福保安。拜毕,取神前“利是”,即告礼成。
1.唱观音出世
其内容是从观音出生,至其得道全过程。活动进行时有人负责组织凑钱,选定地点款待盲人。时间一般于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诞日或秋天,日期浮动不限。听者均表现对观音菩萨虔诚尊敬之神心,大多是中老年的拜神婆。她们在演唱的盲人前供奉观音画像一幅,焚香一枝。盲人则弹古筝伴奏,以南音或龙舟唱出,有时亦以口白道出。唱出全套《观音出世》约需时五晚。有时日间下午亦有唱,最后一晚必定有一群拜神婆来祭幽,以超度亡魂饿鬼。由于现代录放音设备出现,这种唱观音出世之形式早已消失多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从街道到农村经常有盲人唱,据称盲人必先学会此套唱曲才可成名。一般男人均不参与旁听。
2.摆神供
石湾及附近农村,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诞,在这段时间,有一种叫“摆神供”的民俗。摆神供主要是以未婚女青年为主所组织的一种既展示姑娘们的手艺又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的活动。
摆神供以街道或自然村为单位,一年一度,为期三至五日(有的五至七天),多选在农闲时节。地点多在大户人家宽敞的厅堂或者乡间的书塾、祠堂里。摆神供期间,青年姑娘每天要斋戒沐浴,衣着整齐,特别欢迎男青年去观看她们的神供摆设,男青年参观神供时都会受到殷勤的款待。摆供,除旗幡帐幔之外,在神像、佛像的前面,摆上姑娘们用芝麻、菜籽为原料制作的各种糕饼;有的还用米面或蜡制成各式花卉、果品、禽鸟;刺绣有龙凤、麒麟等各种象征吉祥的手工艺品;鲜花、水果摆满大堂;琳琅满目。每样展品都体现出未婚女青年的心灵手巧。
摆神供的活动时间,从白天到晚上,都是未婚女青年尽情打扮和尽情娱乐的时间,她们除了接待参观者外,还奏乐、唱歌、参神、聚餐,或请来女伶唱广东曲艺。入夜,更是灯火辉煌,神台上香烟缭绕,姐妹们欢声笑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摆神供,最后一天叫开斋(即吃荤)。此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请巫师做法事。早午晚都有一段做法事的时间,最后一晚“拜大谶”是高潮,请来有法道的巫师表演“赤脚上刀山”(踩碎玻璃)、“入火海”(踩烧红的火炭)。“拜大谶”主要是祈求神灵保佑,降妖驱魔,庇佑乡民家宅岁岁平安,祈祝参与神供的姑娘们心想事成、平安幸福。(转载:禅城区地情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