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盛宴绽放花城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60余家企业展示超高清视频新魅力
“马踏飞燕”在透明OLED显示屏上栩栩如生,8K摄像机和8K电视将珠宝王冠的璀璨夺目展现得淋漓尽致,斑斓多彩的8K风光纪录片,形如壁纸的超薄Mini LED电视,维护公共安全的超高清鹰眼系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于5月8日—10日在广州市举行,同期举办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成果展示,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上下游60余家企业展示超高清视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内容,全方位展现超高清“新视界”的新魅力。
8K超高清视频产业
从制作、传输到终端集体亮相
8K端到端技术链已完全打通。2022年,用8K公共信号制作的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精彩赛事通过8K电视频道和“百城千屏”户外8K大屏播出,彰显了纤毫毕现的超高清魅力。这是8K超高清视频产业从制作、传输到终端呈现的一次集体亮相,惊艳了全球,激励了业界。在本次展示现场,观众得以一见这背后的8K技术链条阵容。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于5月8日—10日在广州市举行,同期举办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成果展示
这次大会,世界先进的技术都汇聚一堂。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发布以来,8K超高清摄像机、8K监视器、8K CMOS芯片、光学镜头等多项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逐步应用。长光辰芯、国科微、海信等展示的8K全画幅CMOS芯片、8K超高清标准解码芯片、画质处理芯片在展柜中熠熠生辉,其中有些芯片助力北京冬奥会打造“科技冬奥”,规模应用于“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幕后功臣”。
据了解,博冠光电、扳手科技、卓曜科技等企业成为前端摄像领域的先行者,研发了广播级、专业级与行业级8K超高清摄像机等产品矩阵。另外,卓曜科技研发的国产8K讯道机系统是目前全球最轻量化、最小型化的8K讯道摄像机系统,成功伴随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国内首次8K超高清空间站电影的拍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发的全球首套全媒体、全可控、超大规模一体化的超高清IP调度交换系统,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工程师蔺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套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包括8K国产化摄像机、8K监视器以及切换台等设备,实现从摄像机端、制作端、显示端的8K直播。
同时,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终端先行”,显示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展示现场,不同显示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的诸多个“行业首款”终端显示产品“争奇斗艳”。LGD透明OLED拼接屏、京东方110英寸Mini LED商用显示屏、天马车载显示27英寸LTPS In-cell、维信诺12.3英寸柔性AMOLED动态卷曲全模组、聚华全球首款65英寸8K印刷OLED显示器、鸿利Micro LED-P0.4玻璃显示屏彰显未来显示技术的无限可能性。
超高清视频更多地
在生产生活场景中应用落地
在展览现场,记者深刻感受到超高清视频在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应用落地。广东联通打造的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深度融合超高清、UE4三维建模、云渲染、数字人、5G、VR互动等技术,围绕中山四路骑楼建筑打造非遗橱窗、非遗展演、数字交互,成为岭南非遗的重要展示窗口;中兴通讯XRExplore一站式全场景元宇宙能力平台元宇宙,打造全方位多形态、高沉浸感的文博元宇宙体验;南京图格医疗的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可以实现图像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等全链路4K,大大增强医生诊断效率和效果,也有助于远程医疗和远程示教。
超临场感5G+8K重大活动和文体赛事直播技术突破、舞台艺术“4K/8K+5G”线上线下双演模式为文教娱乐活动打造“第二现场”。在展示现场,记者头戴VR设备,观看了一场全场景沉浸的直播秀,多视角、大范围让观看直播更加随心所欲。4K花园运营总监董明表示,4K花园自主研发的8K 3D VR直播拍摄系统“满天星”,可进行180度3D VR拍摄及信号处理及远程控制、实时VR头显监看的VR讯道摄像机系统,可以应用于大型活动、赛事、演出、文旅、直播电商的8K VR现场直播活动。

近日,“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奖”获奖工程名单公布,增城区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入选。一是前瞻性布局,建设千里碧道。编制《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和配套文件,树立“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远景目标,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凝聚部门合力,明确工作原则,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资金保障。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建成人水和谐碧道1029公里。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建设精品碧道。精细碧道类型划分,搭建市区“一对一”技术指导平台,“一碧道一策”编制设计方案,倾力打造碧道精品工程,引领全市碧道工程建设,南岗河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大沙河碧道荣获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和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被水利部评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在全国广泛宣传。三是注重低碳生态,建设绿色碧道。打通荔湖及荔湖湿地连通堵点,实现区域河湖水系连通,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使增江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得到明显提升,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常态。把碧道建设与防洪排涝、黑臭水体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有机结合,花“小钱”办“大事”,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整体提升,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近日,市税务局举办以“税收服务‘五外联动’推进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税宣活动。
活动发布广州税务《税收服务“走出去引进来”,助力区域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举行中新知识城中新智慧园、腾飞科技园税收服务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介绍“走出去引进来税收服务智慧平台”,讲解境外投资者再投资递延纳税、支持科技创新所得税等稳外资政策。与会人员共同就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持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协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税收生态圈”。
本次活动是市税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的“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一是锚定目标,勇毅前行,为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税动力”。用好税收大数据服务地方决策,积极对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发挥省市两级税源培植巩固机制作用,切实解决企业在穗发展遇到的困难,以“税动力”推动国际国内市场良性互动,助推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凝聚共识,协同共治,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税合力”。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广泛凝聚多方共识,不断扩大税收共治的“朋友圈”,形成“税合力”,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三是优化服务,创新举措,为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税活力”。优化“走出去引进来税收服务中心”建设,立足广州发展实际、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对标最佳税收实践,打造外企敢投、民企敢闯、国企敢干的税收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高效便捷、环境更好更优的税收现代化,为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税活力”。(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