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细心雕琢城市便民服务“小”设施 小公厕 大“变身”
“小”设施,大“变身”!近年来,广州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城市高品质建设、高质量治理的途径,在全市积极推广社区设计师工作。聚焦市民需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对广州大桥底公厕、大南路公厕、1路公交车总站公厕开展了设计改造,打造城市品质建设的精品示范。
广州大桥底公厕设计
打造二沙岛便民服务设施“新名片”
公厕位于二沙岛、广州大桥底,如今面临厕位不足、立面简陋、气味较大且第三卫生间缺乏等问题。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震聪及其团队关注市民需求,契合场地周边高品质城市面貌,致力于打造二沙岛便民服务设施“新名片”。
设计师团队改变公厕现有布局,为其融入了第三卫生间,并保留了管理设备间,做到在解决通风不足、气味难闻等问题的同时,丰富内部空间功能,提升市民使用体验。不仅如此,设计师团队还根据场地现状特点,以通透的设计造型,植入“木棉花”元素,打造舒适、简约、大方的城市公厕。
广州大桥底公厕改造效果图
环形屋檐下,公厕室内外空间若即若离,营造出“坚韧简约”的整体风格。木棉的花瓣自然形成厕所空间,内部采用开放式天井布局,通过竖槽分隔提高室内采光与空气流通,既保证了公厕的通风,又保护了使用者的隐私。
大南路公厕改造
打造北京路商圈的“小精致”
大南路公厕位于北京路核心商圈,起义路与大南路交界。该公厕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厕位数量较少且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已无法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居民和游客使用需求。改造邀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展鸿团队主持设计。设计师团队提出将“公共性”作为改造突破的重点,将居民和游客的使用需求放在首位。灵活使用轻介入、低成本的改造手段增加厕位数量、优化公厕内部流线、提升女厕厕位比例,整体优化公厕使用体验,打造北京路商圈的“小精致”。
在外立面提升上,设计师团队结合公厕所处步行街花店与灯饰店较多的特点,提出“花之钢琴”的概念,通过钢琴琴键般叠合的格栅曲线勾勒公厕外表皮。夜深人静,暖光从建筑的空隙中透出,与大南路的灯饰店交相辉映。
大南路公厕改造效果图
1路公交车总站公厕改造
打造学校旁简洁大方的“巧立方”
1路公交车总站公厕位于署前路与庙前直街相交处,西侧为地铁进出风口,东侧为署前路小学,南侧为1路公交车总站。公厕常常有大量的游客、学生、家长使用,但却面临着厕位不足且缺乏第三卫生间等问题。为更好为市民排忧解难,项目邀请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刘珩参与设计。设计师团队打通内部闲置杂物房增加公厕厕位,同时优化公厕内部流线并增设了工具间及第三卫生间,大大提升了公厕的空间功能。不仅如此,还通过设置多功能厚墙的方式,匿藏清洁用房的工具存贮功能,做到在有限的场地内,最大化提升市民用厕体验,成为学校旁一座简洁大方的“巧立方”。
1路公交车总站公厕设计效果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社区设计师公厕改造系列项目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注重对城市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效结合,借助设计的力量,解决市民使用公厕时遇到的困难。未来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品质之城。

近日,低保租户李淦能的家人将感谢匾额送到市城市更新项目办,对该办工作人员为公房困难租户排忧解难、减免房租的纾困措施和贴心周到、快速高效的服务表达感激之情。
“真是雪中送炭啊!市城市更新项目办考虑到我们家的实际困难,按政策减免了我部分租金,你们执行得又快又给力,感谢政府!”李淦能家人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市城市更新项目办在日常管理中,了解到李淦能的家庭经济困难且配偶患有重大疾病,立即按政策减免了部分租金,并上门协助其办理了家属入户事宜。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市城市更新项目办坚定忠诚信仰,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
刚过去的6月底,广汽埃安正式官宣进军泰国市场;7月5日,比亚迪确认豪掷45亿元在巴西建生产基地;去年出海“破百万辆”的上汽集团,也同日宣布新海外出口目标。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乘着新能源的春风,中国车企正施展新一轮出海“快手棋”。与去年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北欧开启海外布局的“小打小闹”相比,今年的“出海”由中国龙头车企挑大梁搭台唱戏,尤其是上汽、比亚迪等出口“大户”不约而同深化海外战略,中国制造的海外布局进入竞速环节。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品牌虽然借助新能源实现对国外品牌的“弯道超车”,但“出海”仍面临诸多挑战。
海外市场已成为上汽、比亚迪、长城等头部车企的重要业绩增长点。
海外市场成车企新增长极
“2023年上汽将力争在欧洲打造首个‘20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目前欧洲建厂的工作已提上日程。”7月4日,上汽集团总裁助理、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向记者透露,上汽集团出海战略将进一步“升级”,今年还分别在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及南亚要打造出5个“10万辆级”市场,预计全年海外销量超过120万辆。最新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在海外市场累计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0%。
比亚迪近年也在加速海外市场的“攻城略地”,出口量已经连续7个月超过1万辆。广汽在今年3月底的业绩沟通会上,也明确把海外市场作为集团业绩的新增长点;同时,奇瑞、吉利、长城等也表明正深化海外战略,奇瑞近期更宣布加码在东盟三国建厂的计划。
众多车企纷纷竞速海外,底气何在?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指出,全球低碳转型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汽车产业已然融入国际汽车大循环,呈现出出口市场高端化、产业布局全球化、汽车出海低碳化等新特色。”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问鼎全球,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已跃居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今年前1~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其中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前五月累计出口量达到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将达到400万辆的水平。
哪些海外市场更爱“中国车”?
6月28日,广汽埃安宣布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并将成立东南亚总部。对于广汽埃安的出海首站选择,并不让业内意外。记者留意到,经过多家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东南亚等汽车产业落后的国家,已经是中国车企的首选出海地。如在泰国,上汽、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等主流中国车企均已进入布局。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成为了小鹏、极氪、蔚来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出口热门地,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志军表示,中国车企走向全球集中在两条路径:新能源品牌依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以如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为跳板,进入汽车产业发达的欧洲市场;上汽、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则重点以燃油车、插混车型拓展汽车产业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市场。
挑战仍然非常巨大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方式已更发多元。如吉利从全球供应链体系、产品出口、技术“出海”,进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新阶段。去年通过入股雷诺韩国汽车首次将技术输出到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广汽集团也为出海做了诸多“铺垫”,广汽米兰前瞻设计中心在去年11月开业,形成米兰、洛杉矶、上海、广州“三国四地”的全球化设计创新体系。
虽然海外市场机会很多,但挑战仍然非常巨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指出,“中国品牌在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企业国际化体系能力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他指出,更多中国企业在国际航运保障能力、本地化的金融服务能力、供应链的海外协同发展能力,海外售后服务、二手车租赁报废回收等体系能力上都很欠缺。业内人士还指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时,不管是充电设施还是售后维护等,都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消费者的用车满意度,防止出现服务烂尾现象,以此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口碑和信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