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上洲3出租电子竞投交易公告
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定于2023年12月13日上午10:00时对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上洲3出租项目进行公开交易,交易服务机构:新塘镇综合保障中心(农村集体资产组),本项目采用电子竞投方式进行,欢迎有意参加单位/个人参加竞价。
一、竞投租赁标的物基本情况
资产名称 | 资产编号 | 单元号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交易底价 | 资产地址 | 资产类型 | 资产用途 |
上洲3 | ZC-440183101204601-00001 | 002 | 共40亩,实际出租10.5亩 | / | 35000元/月 | 新塘镇西洲村一社上洲3 | 其他用地 | 商业(意向用途:停车场) |
标的物的具体情况是由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书面的形式向交易服务机构提供的,竞投意向人须自行进行了解核实(含实地勘察、测量、查阅相关资料及了解具体可经营用途等)并承担风险。
1、租赁年限:5年(免租期为前三个月);
2、租金递增方式:每3年递增10%;
3、租金收取方式:按每季度为一期收取,每期的前10日交付当期租金。
4、产权情况:无集体产权证。
5、竞投人(单位)准入条件:年满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合法公民。
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先缴纳租金后使用,水、电、路由中标者自行解决。
二、1、本次项目采用电子竞投方式竞投,按照不低于底价,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竞投每次竞价不低于金额2000元/月。
三、交易保证金及合同履行保证金
1、交易保证金金额为¥200000.00元(大写:贰拾万元整);转账时在用途栏、信息栏备注:竞投交易保证金。
2、交易保证金缴纳方式:银行转账或手机网银转账,不接受微信与支付宝转账形式。 一份交易保证金只能竞得一宗交易,若未成功竞得,不可以竞投其他交易(注:交易保证金未按照公告的银行账户子账号转入,导致转错银行账号造成无法正常竞投的自行承担责任)。
3、银行户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综合保障中心
4、银行账号:44050154170200003684-1167(注意:账号中的“-”不能省略)
5、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城新塘支行
6、竞投意向人必须在2023年12月12日下午17:00时前按照公告要求的交易保证金金额及本项目公告显示的银行账号交纳交易保证金;竞投人支付交易保证金的户名必须与报名名称及实际参加竞投的竞投人名称一致。
7、合同履行保证金为¥100000.00元(大写:壹拾万元整),在竞投意向人竞得资产后交易保证金将自动转化为合同履行保证金,不足部分补足,多出部分退回。合同签订后10天内缴纳合同履行保证金,拖欠租金30天后没收合同履行保证金;逾期交纳租金,应每天按照所欠租金的2‰计算违约金。
四、报名流程
1、竞投意向人自行对标的物进行了解核实(含实地勘察、查阅相关资料等)。
2、到以下指定的网上交易网址注册报名,点击【电子交易】查看。
(网上交易网址:https://3z.zc.gov.cn/tdlzdzjy/dzjy/dzjy.do) 或手机注册报名,微信搜索“增城三资”小程序。
3、竞投意向人自行完成报名流程后即可成为有资格的竞投人;在规定的竞投时间内完成网上竞投后,按照竞投规则产生的第一候选人即成为项目竞得人。
4、按招标公告要求缴纳交易保证金,并在网上报名时上传保证金的银行回单。
5、竞投意向人完成注册、缴纳交易保证金后可于2023年12月05日上午09:00至11:30至2023年12月12日下午14:30至17:00时到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咨询。
五、报名时间和方法
1、报名时间:
竞投意向人在完成注册、缴纳交易保证金后可于2023年12月05日上午09:00至11:30至2023年12月12日下午14:30至17:00时,到指定的网上交易网址报名,点击【电子交易】进行网上报名。
2、报名方法:
竞投意向人可于报名时间内登录到指定网址中的【电子交易】模块,进行用户注册登录,选择本项目进行网上报名,并填写报名相关资料与上传保证金回单,完成报名流程。
六、竞投时间
请有意向的竞投人在2023年12月13日 上午10:00时前登录到【电子交易】模块,进行网上竞价。逾期者后果自负。(在竞价结束前的最后三分钟内,只要有任何一方报价,交易时间则会自动延长3分钟,直到3分钟内无人出价,竞价结束)
七、合同签订时间:2023年12月19日至2023年12月25日,若竞得人在2023年12月25日前未与出租方签订合同的,视为放弃本次交易,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将不予退回。合同签订当天需携带身份证明材料原件(自然人身份证、法人身份证、公章、单位营业执照等)。
八、竞投说明
本项目的所有解释权归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
九、退交易保证金及没收交易保证金说明
1、竞投人成功竞得的,交易保证金将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按交易公告约定转为合同履行保证金。未竞得人交纳的交易保证金将于网上竞价交易活动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不计息退还。
2、如已经确认成为竞得人,但未能按时与出租方签订合同的,将没收全部交易保证金。
3、请自行查阅交易公告中的交易内容与要求,自查不符合资格者请勿报名竞投,以免被没收交易保证金。
十、注意事项
1、承租者应依法依规取得合法手续,依法经营,不得改变资产使用性质,违者自负;
2、如遇政府征收或实施改造时,承租者必须服从安排,无条件退出,并不作补偿;
3、引入项目必须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好环保手续,做好配套治理设施,不得影响周边环境;
4、如需重建或改造必须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按政策依法依规完善手续,所申办的事项以主管审批部门审批为准;
5、该资产位于做地范围,如收到镇或村拆迁通知后,需三个月内无条件终止租用合同,退出承租物业;
6、该资产不得硬底化、私搭乱建,如有卫片图斑需要无条件配合整改。
竞投人资格经受理确认后,即视为对标的物现状及招标公告等文件无异议且全部接受,并承诺合法使用标的物,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中心接受标的物权属人的委托,以本中心的名义发布竞投公告。有关交易的标的物信息均由标的物权属人以书面形式提供,由标的物权属人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竞投意向人在报名参加竞投前应对交易的标的物进行适当的调查,对交易标的物的权属情况、合法性、是否存在未决的纠纷等(不限于上述情形)自行调查了解,独立做出交易判断。交易双方产生任何纠纷,本中心概不负责。
十一、联系方式
资产所属单位:新塘镇西洲村第一股份经济合作社
联系人:陈生 联系电话:13560116774
交易机构名称:新塘镇综合保障中心(农村集体资产组)
交易机构地址:增城区新塘镇政府府前路38号(西楼一楼)
联系电话:020-82702510
新塘镇综合保障中心(农村集体资产组)
2023年12月04日
光影纪录20载 文化交流汇广州
12月4日-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执行的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如约而至。
2003年,为期一周的“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13个国家和地区的147部纪录片报名参加,最后,中国纪录片《老镜子》获得评审团大奖。这场首开国内先河的研讨会,就是今天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开端。
2023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成长为中国历史最久、亚洲体量第一的国际纪录片节。本届,将有156个国家和地区7280部纪录片共襄盛举,达到2003年创节之初的近50倍。来自国内外的近千家机构、4000多名专业人士参加。
从不断摸索,到突破成长,迎来20岁生日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实现了从纪录片学术研讨会、纪录片大会到比肩国际一流纪录片节展的华丽转身,成为国际纪录片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一扇重要窗口。
从广州出发,拥抱世界。20年来,广州见证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不断壮大的历程。每年12月,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纪录片行业的大咖、专家、从业者、影迷等汇聚在这座“最懂纪录片的城”,交流、探讨、评优、交易……共享这场属于纪录片人的文化盛宴!
守正创新,今年征集作品是2003年的近50倍
敢为人先,勇立潮头。2003年,首开国内先河,首届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和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活动在广州举办。2005年,首个引进国际最具市场潜力方案提案模式。2012年,首次设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荣誉。2016年,首创“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2020年,首创“云上”提案……
始于2003年的纪录片节,始终秉持着“纪录中国、连接世界”的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国际纪录片的交流与合作。20年历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从当初一个小型的地方活动发展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节之一, 也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活动。
征片数量、质量、参会人数和交易金额均不断攀升。本届纪录片节共吸引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作品报名参展,达到2003年创节之初的近50倍,范围辐射全球过半数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含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234部作品。
同时,本届纪录片节市场活动将建设全球纪实节目资源全覆盖、更具国际化和便捷性的版权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纪录片商店已完成版权交易逾9万分钟,每年的交易持续稳步增长,力争将中国的纪实内容推广至全球。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连续六届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2022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被列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是全国唯一一个入选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节。与40多个国际著名纪录片节、电影节及相关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一扇重要窗口。20年来,累计吸引3.3万多部作品参评参展,上万人次国际嘉宾出席。
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
2015年开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先后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亚洲内容产业峰会、亚洲广播联盟等国际纪录片专业节展和行业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朋友圈”越扩越大。中国的《老镜子》《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风起洛阳》; 波兰的《有个女孩叫达莎》《何库勒闯世界》; 捷克的《与海豹和睦相处》……20年的历程,全球无数打动人心的纪录片佳作,从这里出发,在这里展示,到这里交流。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纪录片盛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立足本土,辐射世界,为国内外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权威性和知名度明显增强。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届参展作品中来自境外的作品有6480部,占总报名数量的89%;来自亚洲地区的占比41%,为六大洲中最高,欧洲报名作品数量紧随其后,占比33%。国际作品中西班牙、印度、伊朗三个国家的参评数量位列前三。
除了参展的数量多了,本届征集的作品质量也保持上升趋势。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纪录长片《生生相息》、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纪录长片《坚毅之旅》、斩获九大国际影展奖项的动画纪录片《欧若拉之晨》,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摄影、最佳纪录片《大雨之间》等多部曾在全球顶级电影节展上获奖或入围的作品位列其中。
行业里的国际“大咖”今年也将纷纷到场。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节、新西兰边锋电影节、地中海欧洲纪录片市场、达卡纪录片提案大会、曼谷国际纪录片节、塞尔维亚纪录片影人协会6家节展代表,英国BBC Studios的行业发展执行官、美国公共频道发行公司国际销售总监、法国电视台国际销售副总裁、日本广播协会NHK及韩国广播公司KBS等多个纪录片制作大平台的资深业内人士都将莅临本届纪录片节。
“中国故事”广州启航,扬帆出海
本届“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共征集到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5个方案,最终,22个优秀案例进入最后展示,将与国际国内“决策人”直接面对面交流。
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启了“中国故事”提案大会,联合海内外专业机构以及一流节展, 推广优秀方案到海外,引进优秀国际方案。促进国际联合制作,实现国内和国际纪录片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近年市场口碑佳作《棒!少年》《中国梵高》等,都曾获过“中国故事”最佳提案。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不仅推动了“中国故事”和中外市场买家、机构精准对接,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还将通过“中外合拍”“联合制作”等方式,助力“中国故事”扬帆出海,从而让世界读懂中国。
而更多优质的“中国故事”,将在本届纪录片节上展示、绽放。包括历时12年创作,以张大千生平时间线讲述中国传统艺术如何走向世界的作品《万里千寻》;入围瑞士尼翁真实影展的纪录长片《在少林》;聚焦青少年成长的作品《少女与马》《风起前的蒲公英》;聚焦女性命运的作品《密语者》《上海少女》;饱含社会人文关怀的作品《人间旅途》《水让我重生》等。
本届入围影片《万里千寻》海报
《我们的清明上河图》《人生第二次》《大地之上》等多部优秀作品,则凸显了纪录片“国家相册”“时代影像志”的功能,分别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人民的美好生活、青山绿水的大美中国等多个角度,展示中国的壮美图景。
据组委会介绍,相较往届,本届纪录片节征集的作品里,中国导演选题更加多元,优质作品比比皆是。
为何广州是最懂纪录片的城?
这里看纪录片、拍纪录片的氛围浓厚
广州开放、包容、进取的城市气质,给纪录片产业的发育提供了绝佳土壤。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发展、壮大,与广州这座城市的观众也有着很大关系。
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展映品牌,金红棉影展2012年初具雏形,2014年正式设立。每年12月,到广州看全世界最新、最好看的纪录片,与国内外行业主创“大咖”交流,已经成为全国纪录片影迷每年翘首以待的保留节目,也是不少广州人的生活方式。
这里不仅有来自全球的纪录片新作、精品,还有最专业的影迷、放映团队,有充满热情的志愿者。电影院、图书馆、高校、艺文空间、书店,处处都可以是纪录片的放映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成为每年“金红棉影展”的高频词,形成了独特的纪录片观影文化。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张鹂还记得, 2020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经典之作《廉价公屋》,在金红棉影展进行展映,三个多小时的放映无人离场。另一部怀斯曼的力作《波士顿市政厅》也在当年的金红棉影展中举行中国首映,在四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怀斯曼延续了其“零采访,零旁白,绝少配乐”的纯观察式拍摄手法,大家不仅没觉得枯燥,反而都看得全神贯注。2016年,金红棉影展的开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山纪念堂放映,虽然当晚天气很冷,但近2000人的大厅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放映结束,导演萧寒等一众主创与观众交流得不亦乐乎。那个寒冷的冬夜,因为一群热爱纪录片的人而变得温暖。“通宵马拉松观影”,市民们一晚连看几部纪录片也不嫌累,观众当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留学生,有年轻人,也不乏中年人带着孩子来观影。张鹂说,是观众、市民们的热情、专注,共同造就了那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夜晚。
往届通宵马拉松观影现场
广州观众不仅爱看纪录片,也爱拍纪录片。本届纪录片节上,77岁的广州市民卢绮萍最新长片《聊聊纪录片》,将在主会场放映。被称为“市民导演”的卢绮萍阿姨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老朋友”, 2003年,已经退休的卢绮萍在报纸上看到了与纪录片节相关的新闻,立马前往环市路的蓝宝石影院观影,从此,纪录片在她的内心也种下了一颗种子。在《聊聊纪录片》里,呈现了卢阿姨与85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受访者探讨纪录片的动人故事。
“我既然热爱这座城市,就有责任去记录它。”卢绮萍曾说,能在70岁成为纪录片导演,要感谢广州,是这座城市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拍片的灵感,是这座城市为市民提供了众多的公共学习资源,是这座城市里的业内大咖以及志愿者们,无私地给予她关心和帮助,才让她在七十岁的年纪,开出梦想之花。
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2018年,由曾经担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电影总导演顾筠女士担任总导演的系列纪录片《广州故事》,亮相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尽管放映时已经是影展最后一天,但《广州故事》放映的消息一出,观影名额立刻“秒光”,最终,主办方又临时增加了座位。
《广州故事》以广州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为视角,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行业“广州人”的视角,构筑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广州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全景式画卷。近年来,《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春秋》《海上来客》《湿地的力量》等多部作品荣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推优作品的称号,广受观众欢迎。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带动广州文化建设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为广州的文化事业发展带来多重积极意义。一是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展示了广州城市新形象;三是传承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广州成立了广州市非虚构影像创新发展中心,通过行业研究、行业活动、内容研发、数字科创等多种形式,探索内容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数字化作品形态的多样性。积极构建“五个一”产业生态体系,即:一个纪录片节、一个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一个纪录片博物馆、一个数字纪实产业园、一个智慧视听云平台。从实体到云端,从市场到学术,从人才到资金,全环节覆盖纪录片产业链。
数读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03年:广州举办了首届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和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活动。13个国家和地区147部影片参评。
2004年:更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国际纪录片交易平台。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部影片报名参会。
2011年:大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683部作品参评。
2012年:首次设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
2013年:打造了以“节目评优、市场交易、业内交流、专业论坛、 国际培训和公众展播”六大实体内容为架构的专业节展,共设置38项子活动,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071部纪录片参与,促成纪录片交易合约价值总额1.5亿元人民币。
2014年: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共3054部/集纪录片参加了评优、展播等活动,刷新亚洲地区纪录片节纪录。从此,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了亚洲参评作品体量最大的纪录片节。
2016年: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作品参评参展,刷新亚洲纪录。首创“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节展交易额达到近4亿元人民币。
2017年:参会人数高达3014人,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4239部/集作品参评参选,节展达成的意向交易额为5.19亿元。
2018年:122个国家和地区4542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境外作品比例达54%。达成意向交易额8.62亿元。
2019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441部作品参评参展,吸引国内外695家行业机构参与,举办95场专业国际论坛……节展意向交易额达到8.88亿元。
2020年:1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27部作品参评。
2022年:本届纪录片节在线上举办,但仍吸引了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670部纪录片参评参展。
2023年:本届纪录片节共吸引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作品报名参评参展。
凝聚合力推动城市容貌品质高质量发展
曾经杂物堆放的小路变身塑胶健身路径,商铺门前干净整洁不见卫生死角,口袋公园里居民带着小朋友享受悠闲的傍晚……这些场景片段是广州市社区容貌品质提升改造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近年来,广州市通过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有效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还注重结合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创建项目,让社区真正实现“换新颜”。同时,为了保持社区容貌高质长久,广州多措并举,大力推行“门前三包”和“一区一镇(街)一策”制度,持续发挥评选“羊城最美商铺”和打造样本镇(街)的典型引领、正向激励作用,让社会各界更主动参与,以创建工作促进常态化提升,以常态长效巩固创建成果,逐步实现社区人居环境容貌品质全域提升,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番禺区三堂社区在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后,面貌焕然一新
白云区沙贝社区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园
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常态化 有效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天河区体育东社区,体育东市场已经从原来昏暗的旧市场变成如今焕然一新的“智慧市场”,让居民的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走进市场,每一家摊档都干净整洁,一块块智慧显示器就挂在档口招牌上,实时显示档口的评分、收款码、档主电话等信息。此外,在市场的入口处,还有一块大屏幕,将市场的抽检信息全部显示,包括“农药残留值”“氯毒素”等在内的数值信息都能从这里找到。
“市场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提升改造,在今年年初完成。现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居民也更愿意走进来了。”体育东市场管理员雷女士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设备,比如加装中央空调等。”
体育东社区是广州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全面梳理历年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州市城管部门调整“示范创建”工作思路为“全域提升”,将全市社区划分为培育提升、巩固提升、常态提升三个类别,实施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即花城社区“绣花”行动。
“绣花”行动在全域普惠的基础上,坚持把基础条件差、提升空间大、区位影响广、受益群众多的老旧社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与城中村治理有机结合,累计推动210个老旧社区环境蝶变跃升,业态升级提档,焕发全新活力,不少社区一改“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按照《广州市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工作方案(2020-2022年)》,全市每年将创建30个容貌示范社区。
“深入开展容貌示范社区创建,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为的是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创促建、以建巩创,在推动广州市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的同时,更需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始终把缔造美好环境、幸福生活作为花城社区“绣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实效,更重长效,重建设,更重管理。“例如通过与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绿色社区创建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融合推进,形成资金、技术和项目集聚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建好公共空间和设施,持之以恒抓好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垃圾分类等13项常态化标准和要求落实落细。”该负责人说。
“门前三包”老制度焕发新活力 让创建工作有温度有热度
如何提升创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是以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广州市城管部门破旧立新,建立市、区、镇(街)三级联动督导机制,充分发挥“门前三包”全民行动融合效应,通过共建共赢、共治共享等方式,聚众智、合众力,推动居民、企业、单位、联社等多元主体参与,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逐步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实践证明,广州“门前三包”制度已经成为从源头和根本上提升市容环境品质的关键一招,有效巩固创建工作的长效提升。今年1月,广州城管部门在“门前三包”的坚实基础上,全面创新升级开展了第二届“羊城最美商铺”评选活动,通过创建舞台,给商户一个展示平台,在落实“门前三包”的同时,让商户各展风采,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来。
活动反响良好,累计超500家店铺报名参加,122家店铺进入集中筛选初评,300万人次参加网络票选,80家商铺进入终极评审;经专家实地评审、网络公示,最终隆重发布了30家“羊城最美商铺”名单,营造了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为加强典型引路、强化正向激励蹚出了新路。
在获评的30家“羊城最美商铺”中,既有自觉践行“门前三包”、爱护城市环境的“行为美”,也有彰显西关雅韵、传承广府精髓的“文化美”,还有心怀美好向往、踏实创业奋进的“励志美”,更有三年如一日、滋润一批人、温暖一座城的“心灵美”。
评选活动得到外界一致认可和好评,有学者认为“有关评选活动非常有价值、有意义、有新意,让创建工作既有温度也有热度,有利于促进城市文明,展示城市文化”。
注重问计于民 扩大群众参与渠道
在创建容貌示范社区过程中,城管部门特别重视突出民意基础,着力强化创建导向。在创建需求、参与意愿、结果评价等方面,更加注重群众呼声,力求创建全过程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惠及民生。
“要让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让创建工作不断出新出彩,就要更注重问计于民,扩大群众参与渠道,邀请市民群众代表全程监督,群众满意度测评增加网上投票环节,以期更加科学、准确、公正地体现民意,让居民群众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阅卷人。”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回答和解决“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服务为民,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城市治理最大合力,发挥城市管理最大效能。城市容貌品质高质量发展正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只有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持续提升制度“温度”与“红利”,在制度落实中跟进关怀与服务,才能让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