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成真了!
如今,当工业机器人逐步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之时,另一个颠覆制造的“图景”正拉开帷幕——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据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介绍称,该条产线经建设、调适,最终于今年1月正式启用。值得一说的是,整线由库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生产工艺、技术属国际一流水平。
据悉,这是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产线,也是国内第一条生产重载机器人的全自动化产线。
在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该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产线,整线长度为35米,全线采用了12台库卡机器人,6台库卡生产的AGV小车,5条库卡的第七轴轨道。现场,橙色的库卡机器人正努力“上岗”,组装灰色的半成品机器人,为机器人底盘扭上一个个螺丝,十分智能、精准且高效。
据介绍,该条自动化产线从机器人组装的第一道工序开始,到最终生产出一个成品,都实现了“无人化”的目标。如从仓库配料开始,到生产过程中,工位间的移动、下线后的成品运输等环节,都采用库卡自主研发的AGV小车。
据了解,这一条线可以说不用人,效率高,还可以24小时工作。根据园区目前测得的数据,对比传统的人力,该条自动化产线单班产能提升50%,工时效率提升也超过了30%。“人在这里的工作,变成了辅助,劳动强度也极大地降低了。”陈峰介绍说。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黑灯工厂’,即便是我们下班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不会停,还会继续作业、组装。”据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介绍称,该条产线投入约2000万元,未来希望打造成一个可复制、一流水平的全自动机器人产线,赋能制造业。
据介绍,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是美的携手库卡打造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预计今年全部投用,届时园区总面积将超过四百亩。据悉,园区涵盖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业务板块,未来将逐步建设四大功能区,包括机器人制造中心、应用集成中心、智能物流中心及培训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区。
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一个新的“爆发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迎来市场应用的新高峰。据陈峰透露,从今年1月份来看,公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幅度更大,同时产品交付能力同比实现更快速的增长。“希望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能够达到提升30%以上的一个水平。”此外,从应用行业看,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等业务增长快。
2月8日,据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新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日前市住建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应100%同步配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
《通知》指出,后续佛山要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规划。其中,市自然资源局各区分局在实施住宅用地供应时,要将配建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的比例要求纳入拟供地块的规划条件,明确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的比例,核发相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要严格执行集中停车场所和充电设施的比例要求。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要严格实行全过程监督,落实集中停放场所及其充电设施的配建要求。
《通知》还明确了执行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并要求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划部门批准文件、《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要求》以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安装指南》等设计新建项目。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审图,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设计的项目,不予审查通过。各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将集中充电场所和充电设施配建情况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畴。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实现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通知》还强调,后续各区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建设产权单位、设施安装单位等,按照标准要求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而已完成安装使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新建小区,则要视情况参照《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安装指南》进行整改。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筑魂工程,三水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区县级试点,积极盘活祠堂资源,深挖地方特色,提炼精神内涵,把基层文化融入祠堂,实现"一堂多用、一堂多能"。其中,白坭镇作为佛山市三水全区探索“祠堂+文化”项目的先行点,顺势而为提出了“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
佛山市三水区司法局白坭司法所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以三水祠堂之冠——陈氏大宗祠为试点,创建“乡贤调解工作室”,积极探索“祠堂+乡贤+调解”模式,将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融合,构建乡村法治建设新格局。
1
育“贤调”队伍
激发人民调解新活力
乡贤调解工作的核心是推选在当地有威望、热心调解、处事公道的退休回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致富领头人等乡贤担任调解员。因此,白坭司法所积极引导老党员、老模范等能人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致力打造一支“接地气”的人民调解队伍,激发乡贤的活力,发挥他们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带头作用。这样既充实和补充了基层调解员的不足,又充分发挥了乡贤“地熟、人熟、事熟”以及威望高的优势,在法治的前提下,突出以“德、理、情”来化解矛盾,用老百姓的“法”处理老百姓的“事”,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邻里纠纷。
2
树“贤调”标杆
助推人民调解质提升
随着白坭镇乡贤调解工作的稳步推进,乡贤调解员发现不稳定因素或纠纷苗头时,坚持“能控就控、能调则调、难调上报”的原则,在“早”字上下功夫、对于预防纠纷发生、防止矛盾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2021年2月乡贤调解工作室设立以来,白坭镇富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乡贤的助力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8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7宗,预防矛盾纠纷27宗,调解矛盾纠纷36宗,调解成功率连续两年达100%。乡贤调解工作室成为协助村(居)化解纠纷的“好帮手”,为民解忧的“好平台”。同时,以陈氏大宗祠为中心,辐射周边村企的矛盾纠纷也呈现下降趋势,助力富景社区打造成为幸福和谐社区,建设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更有底气。
3
聚乡贤力量
促进法治宣传增实效
白坭司法所在充分发挥了乡贤调解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乡贤带头参加“八五”普法各项活动,以民俗聚集民心,通过乡贤调解员在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对广大群众进行渲染培养,通过示范、灌输、评价劝阻等教育方式,有效提升广大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难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同时,适时组织乡贤参加培训,提高乡贤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并以“乡贤调解工作室”为阵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接下来
佛山市三水区将积极壮大乡贤调解员队伍
借助“庭所共建”法治新模式
畅通司法机关与乡贤调解工作的合作对接
进一步擦亮白坭镇“祠堂+调解+乡贤”品牌
以点带面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促进法治三水建设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