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天地,看商业如何与城市共生长
从2007年拿下地块,到如今2023年,岭南天地已陪伴佛山这座历史名城走过十余载。
这十年间,岭南天地将曾经破旧的老城区,变成了集传统文化和新生活力于一身,融开放式商业街区、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住宅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城市社区。
同时,也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休闲、文化及社交目的地之姿,伴随和见证着佛山,从当时还未崭露头角的二三线城市,跃升成今天的新一线城市。
本文拟从岭南天地的十年发展历程,探讨商业如何与城市共生长。
01
焕活城市根系,延续城市故事
规划总建筑面积150万平米的岭南天地,位于佛山老城核心区域,坐拥128栋历史建筑、8条历史街巷以及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东华里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是佛山历史民俗难得的实物见证者。
如同对上海新天地的再塑一般,瑞安通过对片区内原有民居细致到“一砖一瓦”的风格重塑,以工匠精神,让曾经在岁月中破落陈旧的根系建筑重焕风采。
而在复原了“形”的容器之后,针对典型的文物古建筑“神韵”的重塑,才是让旧城复兴的关键。
项目进一步仔细琢磨建筑的历史故事,溯源了沉淀其中的人文内核,为它们注入符合建筑原有文化底蕴与人文气息的新内容。
当我们看到“黄祥华如意油祖铺”经营者的后人,几经转折重新扎根故里,在原址新开;全国仅存的建于清朝的酒业聚会议事场地“酒行会馆”,更新成为佛山知名酒业——石湾酒厂的经营所在;
“保济丸”诞生地的文保建筑李众胜堂祖铺,在保留老建筑的“三层三进”结构的基础上,化身为新潮咖啡店GOTLOT“角落啡楼”,让年轻人“咖啡配枸杞,明天能早起”的网络梗落在实地,以新设计与咖啡元素相融合,还原老药铺场景,创新展示中药文脉。
建筑是对城市文脉最显性的承载,如果说“塑其形”可以是理性、机械、模仿的,那“唤其神”一定是需要夹杂着情怀,更费心尽力地进入到建筑的更深层,才能让文脉得以延续。
02
链接在地文化,打造城市商业标杆
如果说老建筑的修葺与复活,更多是对城市底蕴的溯源和延续,和对城市界面的重塑。那么将一众知名品牌引进来、带出去,则是为城市开启了与更多元文化、商业链接和交互的窗户。
过去的这些年里,岭南天地为佛山引入大量特色餐饮、精品零售以及不少本土老字号,更成为国际知名连锁品牌进驻佛山的首选之地,诸如Häagen-Dazs、GODIVA、VENCHI的佛山首店都不约而同落在岭南天地的青砖建筑中。
而NOVA岭南站开业后,商圈内的潮流服饰及美妆等零售业态日渐丰富,相继引入CHANEL、DIOR、apm MONACO等品牌,进一步提升佛山商圈的国际潮流时尚品牌聚集能力,更带动了本地消费者进行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同时,还用其丰富的文化项目塑造经验,引导新进品牌创建与岭南文化的深度链接,为佛山献上更具在地特色的消费场景。
星巴克黑鹰臻选店,将岭南镬耳屋独特的曲线造型融入到设计之中,让岭南文化、本土风情和星巴克咖啡文化故事遥相呼应;
与之类似的还有NOVA岭南站的lululemon佛山首店,融合镬耳屋、非遗醒狮文化、武术民俗等元素,打造了“THE SWEATLIFE”灯光艺术装置,致敬佛山古镇的传统特色。
将各类大牌引进来的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创新原创品牌,以数千万级的年度客流量,让更多人看到岭南的商业力量,也为它们提供高频曝光和加速成长的优质舞台。
国潮服饰HEA、西餐THREE DROPS、顺德杨廷记、Baby Whale Coffee等一众佛山本土品牌,都是以岭南天地作为线下的首次尝试,逐步建立和加深对商业运营的理解,构筑品牌独有竞争力,为最终全国化拓店扩张、连锁化发展打下了夯实根基。
源源不断的品牌交流,让整个区域的商业活力不断繁荣生长,而更具本土化的聚合场景表达,也让佛山的人更愿意留在本地消费,大湾区的旅客更有兴趣来到这里体验。
如今,在岭南天地腹地,与国家级文物建筑祖庙只有一墙之隔的八图祖祠古建筑群中,正在孕育着一个如同城市中心绿肺的户外自然慢生活中心;
而在岭南天地一端的马哥孛罗酒店,其裙楼也即将迎来近12,000平米,具有岭南风情的一站式家庭亲子娱乐旗舰项目。
生生不息的发展,也让佛山岭南天地之于整个城市而言都有了更高的意义——以商业为媒,开启 “从岭南望向世界,让世界读懂岭南”这扇沟通与融合的窗口。
03
注入新生活力,传播城市精神
在建筑、商业之外,岭南天地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以更融合、多元的叙事,打造更活化的内容,让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得以更广泛、更长久的传播。
瑞安新天地向来都是打造青年文化商业的个中高手,在岭南天地,过往作为佛山文商结合典范的百年古建筑龙塘诗社,如今被活化为了文化艺术发生地——广佛首个纯户外爵士音乐节、天地世界音乐节、诗社音乐季等演出,让年轻观众沉浸式地享受具有岭南新味的音乐盛宴。
而“天地趁墟节”等一系列结合音乐、艺术、咖啡等热门话题的主题活动,也抓住了本地乃至周边城市的年轻人,为这片具有历史底蕴的土地和建筑,找到更广泛的受众。
今年,岭南天地又在过往的基础上,为岭南文化,打造出来一张全新的艺术名片——年初上演的岭南寻迹之《剑合钗圆》。
这部沉浸式剧作,由岭南天地携手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广州云娜舞团共同研创。
以经典粤剧《紫钗记》为创作灵感,用现代舞打破粤剧边界;将岭南百年老建筑化作全景式无边界大舞台,再现佛山古镇元宵灯会、岭南传统嫁娶仪式等传统文化习俗,展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手法再创造的可能性,为城市艺术找到当下的传播路径。
如果说,以现代手法再现传统文化、以年轻力赋予新生机,都是对于城市文化如何在当下展现生命力的思考与解答。
那城市展厅的打造,则是为城市精神更长久的传播铸下了根基。
以十年为一个新的起点,岭南天地为佛山打造了与世界对话的新窗口——城市更新展厅㽓长馆。
展厅以新技术手法、新艺术形式,将佛山古镇历史脉络、岭南文化精髓,以及岭南天地城市更新十年的记忆和故事记录下来,让城市记忆延续,让城市精神以更年轻的方式表达。
“㽓”形自三生——生活、生命、生机,寓意永续天地,生生不息。
围绕这一核心表达,场馆以最前沿的声光电媒体技术,打造了120秒沉浸式观影空间,扣人心弦的展现了岭南文脉的永续更新;
创新立体画卷的形式,展现了佛山非遗剪纸艺术;层层跃上的楼梯,展现了佛山古镇1,300多年来的关键历史篇章;24窗格纸雕、生生不息长卷、岭南文化长桌,则以鲜活的方式呈现了岭南文化在此持续焕活的故事。
来自四海八方的年轻人到访这里,会因为历史悠久的建筑群落、特色化的消费场景而停留,也会在沉浸式的观演中、在㽓长馆的游览中,感受到独有的、属于岭南的文化传承脉络。
当他满载着这些启程,也就带着岭南的文化种子,播撒向了更广阔的四海。
而这,是商业之于城市生长,更高的一层境界,融合建筑、场所、消费、活动于一身,以自身为媒介,为城市精神探索到更适合当今语境的传播范本,让更多人,从到访佛山、到了解佛山,再到热爱佛山。
04
结语
纵览这十年,岭南天地不仅通过对一砖一瓦的珍视、为建筑找回具有相同底蕴的同频内容,让城市文脉得以延续;通过链接城市文化与新兴商业,打造城市名片;
还通过新生力量的注入,多元文化的融合,让城市文脉再现生机,让城市精神得以更广泛、更长久的传播。
可以说,从2012年街区一期开业,到2016年迎来NOVA岭南站,再到2020年再添岭南天地·新里,十年朝夕的共同生长,让岭南天地与这座城市建立了深度的理解、交融,为彼此铸下更长久的情谊、更深刻的信任。
一座植根于老城核心、因更新而焕新的商业,不仅是佛山这座城市成长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始终如初地以根系传承、文脉传播的本心,与城市共生长。
或许,这才是商业于城市而言,该有的意义与价值。
将招工就业服务“搬”到高铁站、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达2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万个......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稳住就业“压舱石”。
从数据来看;1-2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9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4%。截至春运结束,春节前返乡的外省农民工入粤返岗比例为96.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成效显现。
摸清家底、稳住存量
政策“早”发力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保障广东企业的“新春”,帮扶政策突出“早”字,省人社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等给予留工补贴、交通补助,对留粤过节员工开展新春慰问送温暖活动。广州发布春节期间稳岗留工的若干措施,深圳出台2.7亿元阶段性鼓励用工政策,东莞新增安排2500万元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促生产。
开年以来,不少企业开启“忙碌”模式,忙生产赶订单,省人社厅系统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用工补贴、交通返岗补贴、首次就业补贴信息,助力企业减轻用工成本,实现保主体稳岗位、稳就业。同时,推动多层级、跨区域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建设,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劳动者就业。
面向脱贫人口等就业困难人员,突出“精”字,精准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帮助提高就业稳定性。对确有困难的,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困难救助。珠海构建市、区、镇街、村居一体化精准帮扶体系,鼓励基层社区开展就业服务类“民生微实事”项目,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温度、精度和效度;肇庆四会市飞南公司作为粤桂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积极面向广东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岗位,大量招用脱贫人口。目前,安置广西和协作县农村及脱贫人员244人就业,并且还大量录用了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脱贫人口就业。
服务前伸、拓展增量
凝聚新“合”力
拓展就业岗位,需要依靠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突出“合”字,充分调动各类就业服务力量的积极性。广东是教育大省,高校数量多,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因此,广东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从2020年以来广东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充分挖掘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国有企业等十余种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大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提供政策宣讲、职业指导、招聘对接、直播带岗等系列精细化、特色化服务,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3年继续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让高校毕业生就业真正有“源头活水”,全方位拓展就业岗位统筹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升学入伍等政策性岗位34.6万个,比2022年计划数增加4.1万个。
为了让政策加快落地,全省人社部门加大力度推动服务向前延伸,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已建成零工市场105个,其中公益性市场96个。今年广州、汕尾等地市还将招工、就业服务“搬”到了高铁站,为用工单位创造“出闸即招工”、为求职者提供“落站即可上岗”的供需快速对接桥梁,实现招聘求职零距离。佛山开拓新业态岗位,举办“妈妈岗”招聘会,将就业服务下沉到社区,加强对大龄求职女性的跟踪帮扶,提供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岗位推荐等服务。
保障权益 坚定信心
强化“稳”就业
抛绣球、广揽才!今年组织实施“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特别行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助企暖冬特别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万个。组织农民工入粤返岗专列、专车、包机等活动,直接惠及2.5万人。强技能,提质量!分类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求职人员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就业市场高质量发展还需强化权益保障和风险防范,突出“稳”字,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省人社系统启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活动和用人单位招用工情况专项检查,规范招用工信息发布,打击就业歧视等违法行为;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经营,净化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全省工资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稳控事态。此外,面向企业精准开展就业和劳动政策宣贯,引导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就业环境。
此外,全省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企业求职招聘状况。广州、深圳、东莞等就业大市对外来务工人员求职聚集地开展实地摸查,持续开展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状况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健全劳动关系指导、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人事关系服务、失业生活保障“五个跟上去”工作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底线。
纾困解压开新局
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目标
年初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全省上下迅速投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经济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预计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就业市场总体健康稳定且将进一步趋好。增强就业市场的发展韧性,既需要企业增强信心,不断自我革新积蓄发力,平衡岗位价值性增强人文关怀;也需要务工人员充电强能、加强技能培训,实现扬长择业。这对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政府、企业、求职者共同努力、同向发力,稳住岗位、稳住劳动力,为下来企业扩资扩产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接下来,全省人社部门还将出台一揽子暖招、实招,全力以赴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兜底线,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任务。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六个“加力”:
●加力稳定就业岗位,实施就业民生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活动,持续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大力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
●加力促进供求对接,聚焦我省重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需求,依托省内外劳务协作机制,促进人岗匹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招聘对接活动,搭建完善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强化人力资源供求对接。
●加力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等工作,确保年底去向落实率达90%以上。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优化就业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机制,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加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为制造业当家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加大力度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持续推进技能培训带动高质量就业。
●加力推进创业和灵活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建设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做优做强广东“众创杯”等创业创新大赛。加强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推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加力研判防范化解风险,深入实施企业用工定点监测,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机制,完善就业风险应对预案和处置、劳动关系风险防控机制,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央视关注!
狮山成全国调研首站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
首期走进狮山
探秘全国首个千亿镇的智慧变身之路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2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即日起,中国之声推出《中国之声一线调研》,第一期就走进了“千亿小镇”狮山,并以此为样本,剖析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原标题:《从大块头,到大智慧》)
全国首个GDP超千亿的小镇
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乘坐K5公交车,一路向西北方向驶去,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最年轻的镇街——狮山镇。与以往对镇街的印象不同,狮山镇并不是一个用脚步就可以轻易丈量的小镇,即便开车,也需要兜兜转转几个小时。
狮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介绍,狮山镇是1995年成立的,后来经过2005年的一次并镇,再加上2013年的整合,就变成现在的狮山镇。现在的狮山镇总面积是3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100万。
与全国的大多数小镇相比,狮山镇在各个方面都是“大块头”。2017年,狮山镇成为全国首个GDP超千亿的镇。2022年,狮山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313亿元,工业总产值4672亿元,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一名。
然而,面对这样的发展成绩,镇长麦满良却犯了难:目前狮山的工业企业是1.5万家左右,但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844家,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
麦满良:对于怎么样做好狮山整个工业的生态链,怎么让我们以“乔灌草”的形态去互相支持、互相依存、互相发展壮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数大、活力强、门类齐全是狮山镇制造业的特点,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6大产业集群,其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麦满良认为,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让狮山从“大”到“强”,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
从“大块头”到“大智慧”
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实现“质变”
麦满良坦言,狮山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缓慢。受制于规模,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转型才刚刚起步,或者还没有起步,“不敢转”“不会转”“无力转”占比高。
如何破局?既考验着政府的能力,也需要企业的智慧,当地一家从事精密制造的企业给出了实践样本。
走进这家企业,智慧工厂的数字展厅让人眼前一亮。在中控大屏上,各机组的开机状态、开机时间、派工数量、完工数量,以及客户订单的完成数量、各车间的到岗人数一目了然。
总经理高楚慧介绍,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一站式优质定制钣金配套加工技术和服务。“我们是做跨行业非标定制的,产品可以做成任何一个样子,无论是做航空航天、半导体还是新能源,都需要金属非标定制。”
钣金配套加工行业大多为小批量、多批次、要货急的定制产品,和行业里很多中小企业一样,具有订单零散、成本高、跟单难等痛点,往往是设备的开工使用效率决定了产出。高楚慧坦言,此前,公司的运作主要依赖于人,业绩和效率一直徘徊不前。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管理和运行的效率已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公司也多次寻找合适的系统和解决方案,但效果都不理想。“我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软件,大概有花了二、三百万元,没有一个可以实施成功的。”高楚慧说。
随后,公司决定走自主创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之路,自主研发数字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高楚慧表示,经过三年的研发,五年的成功运行,他们打通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制造过程管理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的数据。
转型的过程并不轻松,但转型之后,效益提升显而易见。以前光是板材存储就需要3000多平方米土地,现在把立体仓库直接建在了车间中央,与产线机台直接对接,用地仅为220平方米,仓库面积减少了将近90%。
高楚慧:以前我做一个大的订单,得配五个跟单员。现在有了数据、网络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来掌控整个车间的生产。
“天然缺陷”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施策助力转型环境改善
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普遍面临管理效率提升的问题,包括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人员的配置效率。该公司下属公司负责系统研发的总经理高显明告诉记者,资金压力、人才缺口、技术门槛是制约中小企业转型的难题。
高显明在此强调了一个中小型企业的“天然缺陷”,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范围跟大企业没有区别,但中小型企业对人员配置、信息化等的投入相对缺乏。
高显明:以往推行这种方案(数字化方案)到中小型企业基本上是走不通的,现在我们经过探索,把顶层方案通过一些比较先进的网络技术SASS化,就是把顶层方案拆解成一个独立的功能软件,然后把它标准化部署在云上面,我们叫云技术。通过云技术,帮中小企业按需服务。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数字化虽不是全部答案,却是答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狮山镇党委委员钱通认为,政府应营造有利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环境,比如数字化水平与用地价格、财政补贴等挂钩;为制造企业工厂技术改造、数字化诊断提供资金支持等。“要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去共享自己的产业链数字化能力,带动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钱通补充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