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南方日报|广州黄埔:开放引领 产业“当家”
详细内容

南方日报|广州黄埔:开放引领 产业“当家”

时间:2023-04-21     人气:27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

  转存图片

  中新广州知识城。贾自豪 摄

      

  春和景明,黄埔很“热”。

  这里演绎了外资深耕中国市场的故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乃至华南外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截至2022年,该区聚集25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有1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设立315家企业,其中包括78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设立的企业179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350亿美元。

  这里承载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期许。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改革开放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实体经济主战场,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对外开放。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该区的开放程度之高、经济活力之强,在全国经开区中位居前列,借助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前景、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孕育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如期而至。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签署百亿级重大项目,并联合胡润百富举办全球独角兽CEO大会及四场分论坛,分别聚焦四大前沿领域:绿色经济、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新零售与新消费。

  外资忙“加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3月下旬,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招商团队马不停蹄,先后奔赴新加坡、德国、澳门等多地开启跨国大招商,带回多份合作意向书。

  在新加坡,该区与涉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公司(ACE)将在知识城建设“ACE广州国际中心”,推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及中新企业国际化发展。

  在德国,该区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与OCO Global Group签约,携手国际顶级投资促进机构拓展全球“朋友圈”。OCO Global副总裁Joachim Arnold评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创新创业的一块“宝地”。

  在澳门,“穗澳质量创新港”“普强信息南区总部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可持续发展金融战略合作”“品牌认证与茶青采收平台”“穗澳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五大穗澳共建项目现场签约,涉及人工智能、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新朋友纷纷“投注”,老朋友也在持续“加仓”。

  3月,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潘睦邻疫情后首次访华,带着“礼包”来到广州:运营28年的安利广州生产基地迎来第10次增资扩产。

  安利广州生产基地是目前安利设在海外的最大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产能超过450亿元,供应40多个市场。潘睦邻表示:“第10次增资扩建,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6亿元,对基地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安利全球未来30年的产品供应需求。”

  以恒心办恒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像安利一样,长期扎根、频频扩产的外资“老朋友”不少。

  作为该区引入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百事(中国)在去年9月启动建设增资扩产项目,投资2亿元,未来3年实现粉剂线、液体线产能翻倍。

  全球制药巨头瑞士龙沙集团在华首个哺乳动物细胞生物技术生产工厂——广州龙沙生物技术工厂投产一年,到2022年产值已超数亿元,其扩建的新生产线即将于今年二季度投入运营。

  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重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外资向来相互成就,越来越多的外资正在抢抓本土化战略新机遇,与中国合作共赢。

  在英国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的眼里,广州科研能力突出、营商环境优越、城市环境优美。近日在与广州市主要领导会面时,苏博科透露,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广州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寅基坦言,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的发展培育需要各个环节一起努力。于是,便有了与文远知行等无人驾驶“独角兽”企业联手,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

  外资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2022年,该区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9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91%,占全省1/10,全市1/3,稳居广州市各区第一。

  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然成为外资拥抱中国市场的重要承载区。

  产业强“吸力”

  上扬的引资曲线背后,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产业生态环境的持续加力。

  最近,阿斯利康携手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强强联合”开展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合作。

  阿斯利康自2021年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中国南部总部,一年后,带来了冰片科技、瑞因迈拓、华南精准3家上下游优质企业入驻,与该区内一家企业共同成立肿瘤精准诊断联盟。

  阿斯利康“朋友圈”的扩大,既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外资企业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写照,也是该区致力于以产业集群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外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城区经济核心底盘。凭借良好产业生态吸引外资,再借助外资力量健全产业生态,一场互利共赢的“开放舞曲”正在该区上演。外资企业不断抢滩新技术、新赛道、新产品,进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最为直观,2022年,该区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76.57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91%,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1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6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1%。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当家,始终是广州市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目前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八大产业集群。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集聚了乐金显示、华星光电、创维、视源电子、立景创新、捷普电子、京信等一批显示龙头企业,2022年产值达1629亿元;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该区则引进了赛默飞、龙沙生物、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广州国际生物岛将进行扩容升级,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

  在美妆大健康产业领域,外资企业布局较早,宝洁、安利、美赞臣、玛氏箭牌、可口可乐等一批龙头企业扎根多年。今年1月,宝洁公司全球执行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敏官宣,将把宝洁国际贸易供应链控制中心从欧洲迁至广州。

  从由散而聚、投资设厂,到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外资提质的背后,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产业集群强劲的吸引力。

  在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百年德企赛多利斯选择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赛多利斯生物工艺负责人庄淑萁坦言:“我们看重的,正是这个城市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吸引力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决心。”

  开放不止步

  开放,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鲜明烙印。

  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在黄埔港起航;新中国成立后,黄埔港进行大规模扩建,成为华南最大的著名港口;1984年,广州开发区在黄埔新港的核心地带诞生,2015年与黄埔区合并,成为现在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彼时的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对外开放起步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华投资最早、最密集的地区之一。1988年,宝洁选择广州开发区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此后安利、卡尔蔡司、乐金显示、玛氏箭牌、龙沙、现代汽车等知名外资企业纷至沓来。

  这里成为广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

  一直以来,该区着力书写“开放”大文章,搭建中新、中欧、中俄、中以、中沙等国际合作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

  作为中新双边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典范,中新广州知识城历经13年开发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双边合作标杆项目。中新合作共建的腾飞科技园,一期产业园进驻企业400多家,就业人数达3000人。园区内,中新生物医药创新谷已于不久前开始营业,成为新加坡及海外生物医药企业落户知识城的第一站。

  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建设,该区还谋划推动与友好国家设立工贸合作园区,在开放合作中积蓄和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广东此前提出,要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今年1月,广东明确,要推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外包提质增效、外经优化布局、外智全球引才。

  从组团跨国招商到举办“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黄埔)”,从国家政要接连来访到外资“投注加仓”,开放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着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牵引带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该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将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重大开放平台,积极推进港澳规则对接、营商环境等改革,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撰文:刘珊


  (南方日报   2023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