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年度报告公告
根据《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等相关规定,2022年12月31日前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应于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2022年年度报告。参加年度报告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填报的投资经营信息,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应向社会公示或企业同意公示的,将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系统的公示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2022年起,区水务局创新工作机制,采取“纪检+质监+执法”联合督导检查方式,强化在建在监水务工程监管,确保全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效防范各类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主要做法: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针对水务工程建设单位主要为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情况,发挥纪检、执法对工程监管的约束和震慑作用,组建一支由纪检、质监、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导检查队,内外监管齐发力,定期对在监在建水务工程进行督导检查,自上而下、从内到外传导压力,突出加强工程风险点监管,推动工程建设各方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提升问题整改落实质效。
二是完善一项制度。修订完善《在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涉工程岗位人员日常监督行为,加强上下联动,明确“纪检+质监+执法”联合督导检查机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严重性及整改落实情况,综合采取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约谈、诚信扣分、行政处罚、调整岗位、移交纪检部门等措施,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强化水务工程的安全监管、质量把控和文明施工。
三是形成一个闭环。建立监管信息闭环管理机制,将监管、整改和信息反馈的全过程作为工程监管“规定动作”纳入管理,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现场检查发现存在质量、安全生产隐患,能立即整改的需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质监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备案统计,实行“销号管理”;存在违法行为的,移交执法部门查处;拒不及时整改或不配合查处的,解除施工合同。
2023年以来,共出动联合督导检查5组次27人次、日常检查55组次137人次,发现一般性质量隐患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对施工、监理单位作出扣除安全文明措施费等处罚共计6.7万元,相关责任单位均已在限期内完成整改,无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下一步,区水务局将继续发挥监管机制优势,加强在建在监水务工程监管,严格落实“一线三排”工作要求,狠抓质量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我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态势稳定可控。
(图: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动员讲话现场)
(图:入户宣讲爱卫运动知识现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普及爱国卫生运动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4月21日上午,沙面街道开展了“人人动手齐参与,清洁家园防疫病”爱国卫生运动,街道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工作人员、社工站、华林卫生院(沙面服务站)等共80人参加。
活动现场,由街道纪工委书记吴艳华开展动员讲话,号召全体干部职工按两片六区巡查网格深入社区街巷,分工上门向住户派发资料并宣讲爱卫运动知识,发动、配合住户清理楼院卫生死角、清倒天台积水,同时,消毒站工作人员同步对岛内绿化带、垃圾收集点、下水道等重点蚊媒孳生地进行全面消杀,保持良好卫生环境;此外,街道工作人员还在广场布设置宣传摊位,向居民宣讲爱国卫生、创建文明城市、垃圾分类、病媒生物防制等内容,并由华林卫生院(沙面服务站)在现场为居民开展卫生保健咨询及义诊服务,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一步,沙面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定期开展社区、办公场所卫生清洁行动,净化居家、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养成讲文明、讲卫生、健康生活、预防疾病的良好生活习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