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49,中心型世界城市 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建言广州2049战略规划
高质量的战略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周,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下称“广州2049战略规划”)综合深化成果座谈会召开,标志着从去年开始着手编制的广州新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次座谈会,来自不同领域的7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结合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围绕广州城市定位、空间尺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对综合深化成果提出意见建议。
如何打造中心型世界城市?
从全省、粤港澳大湾区、全国来看,广州分别是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以及国家中心城市。那么,从世界的维度,广州的城市定位又如何?广州2049战略规划提出建设“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总体愿景。
“广州要达成世界城市的目标,不仅要‘跳起来’,还要上下一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规划师唐凯表示:“广州成为世界城市,可能需要由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广州为中心或者是中心之一来实现,广州在发展过程中要有通力协作的考虑。另外,实践过程中还要有自上而下的积极性和自下而上的激情相结合。”
战略规划的编制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战略规划的推行需要上下一心。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杨晶说:“广州的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打造出新出彩的人文之城。广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把市民的需求和个人对城市的感悟进一步体现和发挥,将广州建设成一个更加完美、更加宜居的城市,也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宁越敏表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有一批城市进入了世界城市行列,面向2049的广州也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选择。宁越敏说:“广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这就是广州的特殊区位优势所在。中心型世界城市的定位,需要考虑它的主要功能和面向地区,从广州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来看,实际上承担了国家面向亚太地区的‘前哨’。”
“广州2049战略规划提到,建设开放之城、海洋之城、枢纽之城、创新之城,与大湾区的发展定位非常吻合”,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讲座教授、港科大(广州)社会枢纽院长谢丹阳认为:“广州可以借鉴香港,向世界知识中心转型,吸纳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如何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广州2049战略规划提出了“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方针。
“广州面向2049的发展,目标要远大、步伐要稳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说:“从空间尺度来看,广州2049战略谋划中多次提到圈层的概念。”陆铭表示,基于广东的地形和目前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已经形成了广州、深圳双核,围绕双核衍生出了广佛、深莞等一体化城市构想。未来,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会形成广佛深莞连成一片的发展轴,而不一定是几个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广佛和深莞之间的通道需要认真考虑,向东连东莞打造一个廊道,来形成广佛延伸到东莞、深圳的连接带。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则提出,广州2049战略规划提出“两洋南拓、两江东进”的思路,这其中还需要重视北部的空港枢纽,“制造业的核心是围绕枢纽港口来布局,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是围绕作为信息载体的人在空间上布局,未来科技研发型的企业将更青睐选址在空铁枢纽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朝林则认为,需重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对广州未来20年到30年的影响,“一是要避免城市的连片蔓延,要组团式的发展。珠三角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海平面上涨速度增加了一倍,广州未来是要继续向南向海发展,因此要避免蔓延连绵发展的问题,要留出空间,留出走廊;二是在空间上密度要适度。气温上升趋势不断强化,如果密度过高的话,不利于人居环境的提升。”
如何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广州有着千年商都之称,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唯一一个不曾中断对外贸易的商业城市;近年来,广州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协同发展,也是座谈会上专家关注的焦点。
陆铭表示,广州应该在更大的空间格局上来进行功能定位,在强化制造业立市的基础之上,广州作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就需要深刻理解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变化,中国正逐渐转向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两端,现代服务业所赋能的制造业并不一定是在广州辖区范围之内,有可能是在佛山、东莞,甚至全国、全球,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州的制造业就薄弱了,只是因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落子在其他地区。”
“广州在战略规划中提出了五个中心和一个枢纽的定位,第一个中心就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这是对广州过去以商贸中心为主要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宁越敏说:“广州目前规模最大的制造业是汽车,随着汽车工业正在向新能源方向转换,电动汽车的产业链远比传统汽车的产业链要小得多。因此,广州还需在更大范围上整合更多具备制造能力的产业链。”
张国华也认为,广州的人气之旺、活力之强、专业化分工程度之高、物流效率之快,都是让人非常震撼的,“但是往深层次思考,广州拥有如此高的生产效率和城市活力,但缺少自主品牌。品牌靠什么来解决,一定是生产性服务业,依靠资本、科技、设计等专业化服务打造品牌。”
上周,广州市委专门请来了7位专家,研讨一项跨度长达26年的工作。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简称“广州2049”规划) 已进入综合深化成果阶段。围绕编制情况,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复与业界学界斟酌推敲、深化完善。
根据公开报道,今年以来广州主要领导已主持参与三次“广州2049”规划座谈会,与逾20多位专家面对面。这次会议,除了邀请规划设计专家,还有多位经济、产业、人文社科领域的教授,更是特邀来自香港、澳门的专家参与,意味着广州进一步将城市战略规划放到更高维度、更全面的视角进行考量。
“广州2049”规划跨度26年,这样的大跨度工作除必须体现前瞻性外,更重要的是凸显其对城市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形态塑造等方面的战略引领和先导作用。
今年7月23日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作出最新部署:促进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
“三脉”“三轴”“三核”,勾勒出广州的发展脉络和空间格局。
广州是一座拥有2237年历史的老城市,也是一座实时管理人口超过2400万的超大城市。这个“巨型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才能更好地回答“老城市新活力”的新时代命题,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目标追求。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陈思勤
三个“广州”的新活力
规划服务于战略,同时为这些战略任务进一步标定实践方向。
从当下到未来,“广州2049”规划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广州来说,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是寻找新的动力源。
会上,广州主要领导用了焕发、激发、衍生这三个动词来道出寻找动力源的方法论。即老广州“焕发”新活力、新广州“激发”新活力、未来广州“衍生”新活力。
焕发新活力,需要更高品质的“中兴”——
展开广州城图,从越秀山镇海楼到海珠广场,一路上经过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北京路步行街,这条“千年城脉”老中轴不仅见证了广州“因商而工、因工而兴”的璀璨历史,更是传承着广州千年不易的开放基因、商都文化。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老城区面貌与活力全球城市的发展形态还未能融合共生,历史文化还未在人群中引发强烈共鸣,商贸业态之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未能同频共振。
城市变迁,离不开新城区的建设,也绕不过老城区的保护与活化。因此,必须持续挖掘老广州的人文内涵、传统意蕴,释放出潜藏于老广州的文化价值、经济潜力、蓬勃生机,才能让老城市不断呈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激发新活力,需要更高质量的“东进”——
最近,总面积约768平方公里的广州东部中心吸引了各界关注。
地处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与活力创新轴的交汇点,珠江、东江两江东进的桥头堡,“广州2049”规划中给予了东部中心很高的战略定位——“现代活力核”“新广州”。
在笔者看来,东部中心承载的是广州的雄心。
一方面,要谋划从“大广州”到“强广州”的能级跃升,需要在东部中心这一“核聚点”上充分挖掘增量空间,打开空间格局。
另一方面,站在湾区视角上,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之间,广州东部中心的中间优势需要释放出来,它将集合黄埔、增城最强的区域力量,支撑广州向东向南拓展,“直挺”东莞、深圳、惠州产业走廊。
衍生新活力,需要更高起点的“南拓”——
“广州2049”规划里划出了“狮子洋-伶仃洋”来建设南部城区,这块包括番禺和南沙在内的1314平方公里腹地,总面积超过了新加坡,叠加国家政策优势,未来的潜力不容小觑。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南沙,成为会上讨论的热词。这一时点上的南沙建设,无疑承载着更深期许。
南沙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空间乃至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探索,需要体现最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打造最有东方派、中国风、岭南韵、国际范的未来城市标杆区。
就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而言,这里有责任成为一张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在最为前沿、最为重大和最具难度的领域率先探索的“王牌”,尤其是在制度型开放层面的充分探索,成为引领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的战略要塞。
三个视角的广州定位
26年后的广州,是什么样子的?
从世界维度看,广州作为中心型世界城市出新出彩。
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成为中国与全球开放互联的世界城市。从当前GaWC《世界城市名册》的分级评价来看,广州已进入一线城市(Alpha-)行列,是一座门户型世界城市。
“中心型”意味着要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更高能级、更加综合,广州要从当前商贸、交通优势突出的门户节点,向作用力更广、控制力更强的核心枢纽转变。
从国家维度看,广州作为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广州自古就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南方重镇、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和交通枢纽,千年城脉亘古至今、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兴盛。
特别是近代以来,广州作为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英雄城市,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追求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凭借海陆空枢纽开放门户地位突出,广州港、广州南站、白云机场、广交会,成为全球资源流动绕不开的“点”,牵动着世界经济发展。
从大湾区维度看,广州作为开放型大湾区核心引擎动力澎湃。
国际一流湾区的本质就是向海而兴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的城市群必然有若干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世界级城市。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核心引擎,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特别要聚力打造南沙高水平开放平台,服务国家在不确定不稳定外部环境中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以人为本是规划的灵魂。期待2049年的广州,将是一座“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气象、更有格局。
一方面,以高质量发展为发力点、聚焦点,提升广州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竞争力,建设实力强劲的世界城市。另一方面,以每个人充分享有美好生活与出新出彩机会为发展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以三种思维擘画未来
“广州2049”规划关系着广州的长远发展竞争力。而“规划图”变为“实景画”,则需要落到眼下具体事务的推进。
战略规划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从来也不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可以说,规划工作更多地是为了约束当下,对事关城市永续发展的重要区域、重要资源,一定要保护好、维护好。
但规划工作又必须要有弹性思维,远近结合、前瞻部署,在应对变化中秉持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对子孙负责。
城市战略是基于当下对未来的发展预判,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决定全局的连续性谋划和规划。纵观国内超大城市的战略研究,北京2049、武汉2049、上海2050,都将目光投向了本世纪中叶。
面向未来的广州,战略成本很重,因此不必急于一时一刻作出城市物理形态上的改观,要抱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持续“积小步为大步”,逐步体现稳健而清晰的发展思路,进而承担更高层面的战略使命。
另外,还要坚持系统思维。城市发展战略折射一座城市的气质、品质、特质,更关系着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规划设计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底部”角色,为城市发展和治理塑造基底,并在风险控制、基层治理等方面,体现一座城市的韧劲。
这就意味着,战略规划非同于一般的行动指南或技术指标,它提供的是战略定位和框架思路,从格局上对城市进行空间优化和战略留白,为长远发展预留高质量的空间,也为重大战略基础设施的建设厘清脉络。
因此,城市治理者应充分研究吃透城市发展战略,对区域建设和发展进行系统性的谋篇布局。
最后,要上下同心合力。规划是一张寄托城市梦想的引领性蓝图,唯有全市上下一茬接着一茬实干到底,才有赏不尽的城市风华。
对广州来说,当前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在不断强调要有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为全省实现“走在前列”总目标扛起担当作出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有力注脚。
“广州2049”规划,拉开了城市空间格局和框架,勾画了城市发展的蓝图和方向,让全市上下明确广州将发展成什么样,继而明晰我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
在一张蓝图引领下,各个区域重点发力、串联业态,打通城市经络、舒展城市肌理,才能取得城市发展胜势。
9月22日,在增城朱村街新乡村示范带“时光隧稻”的明珠——增城丝苗米产业文化展览馆前广场上,主题为“庆丰收 促和美 助力百千万”的广州增城区“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胡卫东,增城区领导罗干政、李永盛、王长春、广新力参加活动。
增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王长春发表致辞。他说,今年广州市委赋予增城“广州东部中心”的全新战略定位,全区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围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总体目标,聚焦“现代活力核”,依托“活力创新轴”,高水平建设广州东部中心,高水平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城乡一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强区促镇兴村富民,为广州市“百千万工程”贡献增城智慧、增城力量、增城样本。
活动现场,增城区对获广东农机服务“轻骑兵”十大典型服务模式的单位、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广)一等奖个人、获全省粮食生产、撂荒地复耕复种先进个人、获认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企业及入围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进行表彰。
启动仪式后,增城区组织约150人开展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总长约2公里),展示增城乡村活力与魅力和村民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增城区还将组织开展“我要上村晚”文化活动、增城丝苗米发源地万亩稻田限量定制活动、各镇(街)乡村特色庆祝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庆祝丰收活动,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