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颁奖暨南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金秋时节果满园,瓜果飘香谷满仓。11月30日,第十九届广州市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颁奖暨南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隆重召开,由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广州种子商会共同举办,全国各地的32家种子企业共同参与,以“南瓜”为题,唱响产业发展之歌。会上表彰了本届获得综合性状优胜奖的育种单位、优秀参展单位和推动南瓜产业发展创新单位,发布《南瓜果实品质性状评价指标规范》《中国南瓜产品质量分级要求》团体标准,观摩南瓜擂台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现代化智能化蔬菜生产设备展示现场,同时,为推进南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丰平同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罗国武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区农技推广机构分管领导及技术骨干,科研院所、参赛参展种子企业、全省蔬菜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市级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负责同志约280人参加了活动。
振兴种业促发展,科技引领占鳌头。本届擂台赛参赛送展的南瓜新育成品种达146个,其中参赛品种31个,包括香芋南瓜和贝贝南瓜两大种类;展示品种115个,包括中国小南瓜、蜜本南瓜、板栗南瓜、花生南瓜、鳄皮南瓜等种类。按照《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的要求,开展多点试验示范,制定《第十九届广州市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田间试验方案》,在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增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广州南沙绿亨育种研究院基地分别设置试验点2个、展示点2个。秉承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擂台赛全程实行盲评。今年8月以来,历时120多天全程统一栽培管理,多次组织专家对参赛品种田间表现特征、抗性和产品品质等方面进行现场鉴评,充分结合各参赛品种产量统计分析,最终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奖品种5个,其中香芋南瓜类型3个,贝贝南瓜类型2个,为广州特色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举办了2023年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场培训,观摩粮食、油料作物、蔬菜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擂台赛南瓜新优品种示范现场;举办了南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行业专家作南瓜产业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和加工新技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体系建设分析等专题报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农业推广机构技术骨干、专家学者、企业家、示范基地代表等齐聚一堂,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十分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希望广州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继续做强做大,大力推动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以来,已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奖品种80个,展示农作物新优品种3000多个,推介发布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1021个次、主推技术311项次,推广种植面积达30万亩次以上,擂台赛已成为广州市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一个大平台。下一步,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不断提升办赛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市农业新优品种“引领区”“风向标”,切实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 ,夯实“穗种强芯”基础,全力推进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增城区新增两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增城乡村振兴工作再次取得亮眼的成绩。
今年前三季度,增城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38亿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5元、同比增长7.6%。增城区还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别的荣誉——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入选2023年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名单,仙进奉荔枝作为全国唯一荔枝类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公示名单,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双遗产”的县级单位;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实现珠三角以粮食为主导产业批准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零突破”;派潭镇上九陂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派潭镇、增江街大埔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这些数据和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全区上下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增城区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以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抓好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聚焦党建引领
多环节提升组织保障效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增城区落实“一把手工程”,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构建全域党建定点联系机制,区委书记带头建立联系点,示范带动208名镇街领导干部定期到各村(社区)开展驻点联系工作,目前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711个,办结率达99.49%。
为强化“钱、地、人”资源要素保障,增城区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同时,注重选配熟悉乡村振兴、“三农”、基层治理等工作的干部充实到镇街领导班子,进一步配强镇街领导班子、优化干部结构。在全区建成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13”(区级+镇街级)网络,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数据库,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为调动基层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增城区健全考核机制开展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年度评议,结合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乡村振兴红线设立“一票否决”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对考核前三名的镇街在涉农财政资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涉农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起草《“头雁”领航带富任前承诺书》,将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作为下一届村级班子提名条件。
聚焦粮食安全
多方位夯实农业生产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增城区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成立全区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召开技术培训班、举办春耕生产现场会及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积极贯彻落实种粮大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启动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建成全省领先的丝苗米现代化育秧工厂,加快推动粮食烘干等设施建设。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1万亩、产量3.5万吨,同比面积增加0.4万亩,产量增加0.2万吨。
既要守护好“米袋子”,也要保障“菜篮子”。增城区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及设施建设,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47.12万亩,产量97.56万吨,同比增长3.1%。实施“优果”战略,推进乡丰农园、万果小镇等一批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仙基、东林等克服大小年荔枝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落实生猪养殖扶持政策,推动4A级屠宰场项目建设,前三季度累计出栏7.67万头。
为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增城区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协同联动,打造立体多维的监督执法网络,及时立案查处不及格的农产品;积极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活动,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和农资识假辨假能力。
聚焦产业升级
全链条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增城区着重在建平台、延链条、树品牌方面下功夫,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走上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建平台上,增城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38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快推动与北大荒集团垦地双方合作,推动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种业、农机等华南区域中心落户。提升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智慧化水平,打造“三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丝苗米智慧信息化平台”,成功创建全省“数字农田”示范项目。积极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19家,其中,省级21家、市级45家、区级53家。
在延链条上,增城区出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探索打造“一纵一横”模式挖掘和重塑乡村价值,纵向贯通产加销,做精做深4条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横向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打造与新乡村示范带联动共振,挖掘和重塑乡村多元价值。其中,广州市大湾区丝苗米全产业链科技园项目、广州市增城乡村振兴综合体示范项目等入选广东省2023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
在树品牌上,增城区成功承办2023年广东荔枝营销工作推进会暨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开展2023年广州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顶荔相助”——互联网+增城荔枝产销对接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擦亮增城荔枝金字招牌。加强品牌授权使用和管理,积极申报增城仙进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增城迟菜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统筹各级各类媒体资源,立体做好乡村振兴宣传报道。
聚焦“乡镇联城带村”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增城区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抓好“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农村“四小园”生态小板块等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5197个,覆盖全区100%的自然村;累计创建省定美丽宜居村259个、特色精品村61个。强化提升美丽圩镇品质,建立《增城区2023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计划项目库》,起草《“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广州市增城区乡村建设项目库实施细则》等文件,持续推动精品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区高标准打造新乡村示范带,用好用实乡村发展补助资金,全力支持派潭镇白水仙瀑、正果镇碧水银滩创建2023年度广州市精品新乡村示范带,辐射带动各镇街示范带协同发展。时光穗稻新乡村示范带在全市7个涉农区的绩效评价工作中位列第二,被市委乡村振兴办通报表扬。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文旅服务提质升级,成功推动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全区共有A级景区10家,数量进入全省区(县、市)前十。探索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宿发展“增城样本”,共建成民宿202家,其中精品民宿30家。
为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城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380个,设立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5个,建成一批富有增城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组织常态化的“派潭村晚”等乡村活动,激活乡村经济活力,让人记住乡愁。加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目前已建立全区农耕文化资源数据库,其中有177条农耕文化资源素材被编入《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地调查报告》(居全市各区首位)。
聚焦共同富裕
多路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增城区积极引导农民将承包土地经营权通过区镇农村集体“三资”服务管理平台统一流转、公开交易,加快推动农用地连片规模流转,目前累计流转承包地25万亩,流转率65%。分阶级推进“4+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新模块系统升级建设,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增城区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推出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农业个体户、种粮大户创办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联合发展成为农民合作社。
数据显示,目前增城区登记在册家庭农场3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2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26.12万亩次;推广“粤农服”2.0小程序,实现“在手机上种田”,目前已在3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中成功推广应用了“粤农服”小程序,推动生产托管数字化发展。
“今年‘三夏’期间,全区38家服务主体开展夏收夏种夏管服务面积3.7万亩、服务小农户数量180家,通过生产托管,提供统一采购农药化肥、统一种植标准等服务,达到节本增效150元/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各位考生: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专业省统考笔试科目将于2023年12月2日进行,相关科目考试时间如下:
考试科目 | 考试时间 |
叙事性作品写作 | 2023年12月2日 8:30-11:00 |
12月1日前,考生可登录“广东省普高报名系统”(https://pg.eeagd.edu.cn/ks)打印准考证,考点地址等具体信息详见准考证。
请考生按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专业省统考笔试科目考生守则》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密切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网址:https://eea.gd.gov.cn/)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gdsksy”发布的相关信息。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表(导)演类
(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专业省统考
笔试科目考生守则
一、考生必须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自觉接受监考员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安全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点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二、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准考证上各科目的考场、座位号参加考试。
三、考生严禁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涂改液、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移动电话、无线耳机)、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和照相机等物品进入考场。
四、开考前30分钟,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考生身份验证后,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以备查验。考生领到答题卡、条形码和试卷后,须认真核对答题卡的张数,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应向监考员提出更换。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准确清楚地填写答题卡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栏框内。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题卡,导致无法正常评卷的,责任考生自负。
五、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规定的栏目。
六、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
七、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准在答题卡做任何标记,否则答题卡作废。凡不在指定答题区域作答,其答案一律无效。
八、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方可交卷出场,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九、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交换答题卡,不得传递工具、物品等,不得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
十、考试过程中,考生如需上洗手间,应先举手示意,经监考员允许后,由工作人员陪同前往。
十一、遇试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十二、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将答题卡和试卷反扣桌面,双手放下。在监考员依序收齐答题卡和试卷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在考场逗留。
十三、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