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企业链上服务平台”通过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验收
日前,中央网信办组织对广州列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地区开展验收,其间由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打造的区块链项目——“黄埔区企业链上服务平台”作为广州市内唯一区级试点通过验收,服务成效被收录进《广州市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成果》中并在2023大湾区数链展中展示。
“黄埔区企业链上服务平台”以政务区块链为支撑,以重构企业信用体系为目标,集区块链+可信认证、数字证书、数字建档和全链数据存证为一体,创新“企业链上服务+一网通办+一链通行”的新流程和新模式,助力“链上通办”的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深入推进区块链赋能营商环境。
该项目已为2400多家黄埔区企业免费开通电子印章和链上保险箱;为亮码办事、电子签章、信用共享、告知承诺审批、不见面线上审批场景等200多项黄埔区政务事项提供企业链上服务,压缩70%准备材料时间。共计已完成亮码办事118次,签章使用253次,链上用信1982次,上链及共享数据超5.8万笔,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存证、追溯和共享,为企业搭建精准高效的政企服务绿色通道。
此前,该平台入选广州市信用创新应用案例。作为省唯一获奖的政府单位,均荣获“2023信任科技未来之星奖”及2023年《区块链数字信任产业成果报告》优秀应用案例奖项。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监事和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宇亮当选首届会长,并宣告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协会在黄埔成立。
该联合会是粤港澳大湾区专注于促进纳米科技创新和加速纳米产业孵化落地的社会团体组织,由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集聚54家大湾区纳米领域企业、科研院所、金融等创新主体,成为助力纳米科技事业蓬勃向上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联合会未来将围绕“产业交流、资源共享、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实现建立健全纳米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打造纳米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促进纳米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助力黄埔及大湾区乃至全国纳米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黄埔区民政局副局长陈凯燕出席会议,对联合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致辞希望联合会发挥资源对接平台、服务引领功能和专业协调优势,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集最大优势,推动规范行业秩序行业标准,实现纳米科技行业创新发展,为黄埔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黄埔区民政局落实培育孵化、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培育扶持举措,鼓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主体成立社会组织,助力黄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社会组织所能”,开展“搭平台促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经济重点领域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集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各类企业,协会数量及覆盖企业数量居各区前列,成为助推黄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11月28日,“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3)”发布会在广州举办,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3)》正式对外发布。同时,来自广州、天津、湖北、南昌等游船企业与游船设计、检验、电池、船供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都市游船产业联盟的倡议,据悉,这是全国首次发起成立游船产业联盟的倡议。
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 广州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作为全球首只量化评估游船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指数,“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以全球范围内游船产业较为发达的12个国际都市为样本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已连续两年发布相关研究成果。本期指数在延续前两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水上产业与历史文化沿袭、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关系,以全球范围内具有标志性的都市游船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市场、创新、融合、开放等活力要素为核心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评价模型,其中特别突出了以评价市场恢复情况为主的市场活力维度,旨在展现全球都市游船产业的复苏态势,为各地游船提质引客提供决策参考。
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周健伟表示,“希望通过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的持续研发,打造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标准评价体系,为我国游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指引方向,也为我国各大城市通过游船这一名片提高国际化软实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港航业与旅游业分工贡献一份力量。”
指数结果显示,2023年,样本城市游船产业活力依旧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布状态,纽约、广州、上海、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总体排名依然领先,国内城市与国外城市各有所长,国外城市的市场活力突出,国内城市则在融合活力与创新活力方面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城市游船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产品服务更加多样化,并逐步融入创新文化消费元素,全球游船将迎来产业的提质升级与市场的崛起。整体来看,国内外都市游船产业都已克服了三年最困难的发展时期,在“爬坡”阶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顺应科技化与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与产品多元化发展。
从分项指数看,2023年,市场活力维度前三名的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均为国外城市。与2022年指数评价结果相比,广州和上海两座国内城市进入前五名。整体而言,国外游船的产业成熟度与市场活跃度依旧优于国内。
创新活力维度从品质升级、绿色低碳、科技驱动、文化魅力四个维度出发,从游船产业运营、绿色产业发展、科技化与智能化管理、游船衍生文化弘扬等多角度综合评价游船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兼顾产业本身与文化弘扬两方面因素。广州位列第一,位居创新活力指标前五名的城市为:广州、上海、重庆、阿姆斯特丹、纽约。
融合活力延续2022年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衡量产城融合、文旅融合两项二级指标,同时顾及产业、城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排在融合活力指标前五名的城市分别为纽约、阿姆斯特丹、广州、上海、天津。相较于前两年指数评价结果,国内城市在融合活力方面得分仍维持优势,前五名中国内样本城市占据三席。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分别对指数报告进行点评。谢燮指出,游船活力与经济活动发展、疫情、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游船市场活力则受到市场规制制度影响。“好的市场规制手段,既能保证船型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还能助力市场规模的扩大,给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收益。”谢燮表示。
刘彦平也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在相关报告与研究的基础上,举办论坛,提升广州在都市游船领域的话语权。同时推动打造广州为国际都市游船产业的信息中心和协同治理中心,以及制造、贸易和物流中心等。
当前,广州珠江游在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品质升级、绿色低碳、市场活力等多个维度正对标世界一流游船快速发展。目前广州珠江游运力已达34艘9310个客位,2023年1-10月接待旅客354.8万人次,预计全年客运量将突破400万人次,刷新历史,规模体量世界领先。广州珠江游正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部水路客运精品航线,“读懂珠江”等主题航班纷纷推出,广式特色茶文化等特色服务推动着珠江日游发展。市港务局以发展新能源纯电动游船为契机,引导企业实现游船、港口码头的升级改造:珠江游纯电动船项目被列为交通部交通强国项目,游船运力规模达到6艘1806客位,全国第一,全球领先;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客运码头靠泊能力已提升至2000吨级,已有10个客运码头纳入改建扩建计划,共改建扩建泊位19个,预计总投资约2.2亿元。通过码头升级改造,可满足珠江游船大型化发展要求,广州珠江游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首个游船产业联盟倡议在穗发起
指数发布仪式后,举行了《都市游船产业联盟倡议》签字仪式,来自广州、天津、湖北、南昌等游船企业与游船设计、检验、电池、船供等17家单位共同签署。这是全国首个游船产业联盟倡议,由广州市港务局指导相关企业发起,旨在联合国内各城市和相关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搭建游船旅游行业管理、经营各层级之间以及各城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行业经营规范自律,提升行业服务标准水平,共同为行业发展借鉴建议、建言献策,并致力于成为游船旅游行业高端智库,共同推动我国游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倡议书》中提出了坚持遵纪守法、坚持行业自律、坚持优质服务、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建言献策五项具体要求,全面倡导各地、各类从业者共创良好行业生态,共同努力达到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指出,联盟的发起成立是都市游船行业自治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是行业通过依法依规自律、产业链合作互助以及通过行业企业、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多方协作来共同促进都市游船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努力。“相信随着联盟的成立与发展,必将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深化行业治理议题,进而对全国都市游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刘彦平表示。
广州城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全表示,联盟的发起将为都市游船产业各行业搭建一个开放、透明的交流合作平台,非常期待在这里与各行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游船服务品质,促进游船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后,港航领域与城市竞争力领域的专家学者、游船行业从业者及管理者共同就“游船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议题开展高峰对话,共话我国都市游船在市场全面复苏的行业拐点下的新动向、新成就。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