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个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4月2日,佛山首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了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联合验收,标志着广东省第13个综保区正式落成。
佛山综保区位于顺德区杏坛镇七滘工业园,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1695亩)。未来,佛山综保区将与顺德新港打造“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实现“保税功能区+港口作业区”的无缝衔接,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水公用集团)下属企业佛山市三水区国瀚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瀚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现向社会公开招聘财务部会计1名,具体如下:
一、公司简介
佛山市三水区国瀚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业务涵盖环卫、绿化、路灯等市政领域,作为执行主体运营三水区“智慧城市管家”项目,对三水区城市管理全链条业务进行系统化整合,以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三水区城市服务进入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管理,提升作业成效,促进城市更加整洁有序。
二、招聘原则
公平公正,竞争择优。
三、招聘程序
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综合能力考核—考察—体检—录用。
四、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三)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任职资格、能力与学历。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作风正派。
(五)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符合相关的任职资格要求。
五、招聘岗位及要求
财务部会计1名,岗位具体要求详见《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附件1)。
六、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7日。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不接受现场报名,邮件接收。
3.报名资料:应聘者在报名时间内按照公布的招聘条件和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1)《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附件2)本人签字版,附1寸电子彩照;
(2)诚信承诺书(附件3);
(3)考生身份证;
(4)学历学位证;
(5)学信网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全日制及后续学历,打印时间为近1个月内,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等有关证明材料);
(6)专业技术资格证、职业/执业资格证书;
(7)工作经验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单位证明、劳动合同、购买社保证明等材料)。
以上报名资料需按照序号顺序,彩色扫描成一份格式为PDF的文件,文件名称为“招聘岗位+姓名+手机号码”,发送至电子邮箱:hechunlin@fs-guohan.com,联系人:何小姐,联系方式:0757-87783856。逾期或资料不全的,不接受报名。
(二)资格审查
1.为方便招聘单位审核是否构成回避关系职位,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配偶父母等)及主要社会关系不得漏填,以免影响审核。
2.应聘人员应对提交的信息或材料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及聘用资格。
3.收到报名资料后,根据报考条件和任职要求对报名人员的身份信息、学习经历、专业等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以短信或电话方式通知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参加综合能力考核。报名人数不足3人的继续开考。
(三)综合能力考核
国瀚公司组织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采用现场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尽职敬业及自适应能力、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职位所需专业经验及水平、学习创新能力、职能素质能力等素质。综合能力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考察
面试通过的考生确定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组织考察,不具备考察条件的,进行背景调查,考察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缺额根据实际需要,由国瀚公司决定是否依次递补。
(五)体检
组织拟录用对象到指定的医院参加指定项目的体检,合格者办理录用手续;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由国瀚公司决定是否依次递补。
(六)录用
国瀚公司按规定为考察合格者办理录用手续。
七、其他事项
(一)若出现考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相同的,则按综合能力考核时主考官给出成绩的高低顺序确定名次。
(二)对应聘人员体检、考察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的职位,是否递补体检、考察人选,由国瀚公司研究决定。
(三)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应聘或聘用资格;已办理聘用手续的,予以解聘,且不作任何补偿:
1.报考材料弄虚作假的;
2.不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
3.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或不能提供任职单位所需入职材料的;
4.法律法规规定不准聘用的。
(四)本次招聘由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审计部进行全程监督,联系电话:0757-87771005。
(五)国瀚公司对本次招聘有最终解释权。
(六)本次招聘后续事项详见三水公用集团门户网站“人力资源”栏目,网站具体链接:https://www.ssgtgs.com/。
附件1: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
附件2: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附件3:诚信承诺书
作为广东省建设里程最长
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
广湛高铁
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近日
广湛高铁多个节点迎来新进展
📣📣📣
具体情况
快随轨道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顺利完成首块板浇筑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完成浇筑,由中铁城建集团承建的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顺利完成首块板浇筑,为项目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进度按下了“快进键”。
施工前期,项目部周密策划,项目负责人梁佶带队实地勘察,开展材料验收、关键工序检查及每日交班会,针对重难点制定专项方案。通过技术交底明确混凝土浇筑工艺、防裂养护等核心要点,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浇筑期间,团队投入2辆泵车连续作业23小时,实现12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性精准浇筑,覆盖面积1600平方米。领导班子全程带班监督,严控运输、振捣、抹面等全流程质量,运用高支模监测系统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技术实现智能管控,确保结构安全。同步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前筹备后勤保障物资,为作业人员提供面包牛奶等慰问品,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最终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首板的顺利浇筑不仅为项目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体项目参建人员的士气。浇筑完成后,项目团队对作业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与总结提升,为后续施工提供了经验与数据支撑,将进一步加快施工节奏,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当前,该项目正以良好的施工节奏,紧扣节点目标,努力建设站房精品工程,为高质量建设大湾区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广湛高铁佛山站是广佛都市圈中心枢纽群的重要客运节点,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实现15分钟广佛两市中心一站直联,有力推动广佛两个万亿级城市实现中心直接融合、一体化发展。
广湛高铁机场段最长桥梁
跨宋隆河特大桥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
3月29日,随着最后一孔24.6米长,重约527吨的高铁双线箱梁精准就位,标志着广湛高铁机场段最长桥梁——跨宋隆河特大桥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广湛高铁跨宋隆河特大桥横跨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和蛟塘镇,桥梁全长约8.9公里,包含连续梁4座、桩基1225根、承台136个、墩身151个、箱梁架设221孔,是广湛铁路机场段建设体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桥梁,为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
跨宋隆河特大桥箱梁架设作业跨度大,多次穿越城镇人口密集区和S272省道等各级道路若干条,全桥与珠肇高铁线路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广湛铁路公司和中国铁设广湛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面对架梁过程中的困难,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研讨,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遇到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箱梁架设过程中,采用HZQDY900运架一体机,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精准吊运和架设,架梁过程中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孔箱梁的位置准确无误。
广湛高铁站前十一标悬浇连续梁施工全部完成
3月26日,广湛高铁佛山一环立交特大桥第六联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部管内悬浇连续梁施工全部完成。
佛山一环立交特大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境内,该桥长4900米,其中连续梁有6联,第六联95~98号墩连续梁(37.35+64+37.35)米,桩基础均超百米,且所处位置为岩溶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自2024年12月开启梁部施工以来,广湛铁路公司和中国铁设广湛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部组织施工单位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针对499县道车流量大的问题,提前规划交通疏导方案,确保施工期间道路的顺畅通行;面对通信光缆、供水管道改迁等复杂难题,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制定详细的改迁计划,确保施工安全进行。这些提前谋划的举措,为全桥的顺利合龙提供了坚实保障。
广湛高铁机场1号隧道土方回填工作已基本完成
3月下旬,广湛高铁机场1号隧道土方回填工作已基本完成。广湛高铁机场1号隧道全长2489米,设计为单洞双线结构,采用明挖法底板、衬砌分节段浇筑成型工艺,下穿待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是进入珠三角枢纽机场站的北咽喉。
广湛高铁自广州交通枢纽——广州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最终引入湛江北站(含),线路全长约4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时速350公里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技术最复杂、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极大改善粤西地区群众出行条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