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鱼塘飘稻香 荒地变公园
详细内容

鱼塘飘稻香 荒地变公园

时间:2022-12-06     人气:460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

石湾镇街道黎冲东街村小组以“四化”推动乡村振兴

用盆栽妆点的“四小园”。

古民居活化提升后引进特色商家。

东街村“四小园”。

东街村“鱼塘种稻”项目。

  风吹稻浪谷飘香,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冲东街村小组的“村心塘”,两亩水上稻即将迎来收割。一排排水稻漂浮在鱼塘上,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大批禾花雀穿梭其中觅食,绘出一幅别样的丰收画卷。

  这是东街村小组这个典型的城中村30多年来,再次重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乡村情景。久违的“稻花香”吸引不少市民慕名而来观赏。

  不仅水上稻田奇特风光,在东街村小组的村道小巷里,小巧精致的“四小园”遍地开花,一片绿意盎然;祠堂、旧民居经过活化改造,吸引大量特色商家进驻,状元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这背后,是黎冲东街村以文化、绿化、活化、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城中村再闻“稻花香”

  “以前就是一个普通的鱼塘,还经常有臭味,如今水质经过处理好多了,还种上了水稻,看起来很漂亮。”家住东街村小组的陈叔带着孙子在鱼塘边散步,他已经30多年没在村子里见过这种稻香四溢的场景,因此经常带孙子来看看水稻是如何生长,以此教导孙子珍惜粮食。

  “鱼塘种稻”为东街村小组增添一景。生长在水面上的水稻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群群禾花雀起落其中觅食。金灿灿的稻浪下,鱼儿小虾在稻下穿梭。不少游客也很新奇,纷纷驱车前来一看究竟,丰富了休闲农业,也增添了人气。

  鱼塘里种植的水稻选用优质抗病抗虫、植株较矮的水稻品种,以浮板等材料为载体,采用移栽的种植方法在水面上进行水稻种植。移栽完成后将盆钵置于浮板孔中,再移于鱼塘并加以固定。水上种稻,水下养殖,鱼稻互利共生,实现“一塘两用”。

  东街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陈建锋介绍,今年8月8日,东街村小组在全市率先试点“鱼塘种稻”项目。相比传统水稻,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绿色无污染,水稻通过根系吸收水中营养又净化水质,实现“鱼稻共生”,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助力发展休闲农旅。

  “说起我们黎冲村,种水稻是有历史的,还记得村里最后种植的几茬水稻的场景。”陈建锋是土生土长的黎冲村民,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之前,黎冲村还是传统的农耕村落,随着经济发展,村里兴建起陶瓷厂,昔日的稻田变成工厂,再到后来“三旧”改造,旧厂房改造成商品房住宅小区、商业广场、专业市场。

  如今,东街村小组已没有闲置的土地种植水稻,“鱼塘种稻”项目让这个村子重新找回了“根”。“如今小孩吃着大米,却很少知道米是怎么种出来的,要让他们识五谷、学农事、惜粮食,真正知道粒粒皆辛苦。”陈建锋说。

  在种植水稻之前,该鱼塘曾是一片黑臭水体,周边的商铺将污水直排塘内,一到天热时便散发阵阵臭味,让周边村民避之不及。如今,通过控制污染源头、截污、活水、清淤、修复等多项措施,再添水上稻田美景,昔日的臭水塘变成村民休闲去处。

  据介绍,鱼塘里的水稻即将收割,该村计划将收获的稻米和黎冲村的“状元文化”结合起来,制成文创产品,作为小礼品送给村民分享。

  小巷里藏着村民“后花园”

  “鱼塘种稻”项目是黎冲东街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探索,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环境美,带动乡村美、产业美,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东街村小组属于典型的城中村,过去,该村小组党群关系、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在黎冲村9个村民小组中比较落后,尤其是违规搭建问题较为突出。

  为选强“领头雁”,黎冲村党委动员在外经商办企的党员陈建锋回村小组参选。陈建锋当选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后,发挥经商办企的经验,引导带领村民响应“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投入约120万元强力开展环境提升。

  环境提升的第一步要整治的就是“鱼塘种稻”项目所在鱼塘周边的违规搭建。此前由于村民乱搭建,导致鱼塘边部分村路堵塞,并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污水直排鱼塘造成污染。

  但动员村民拆除违建并不是一件易事,陈建锋和村干部反复做村民思想教育、情绪安抚和政策宣传工作,并通过党员干部做通家人的思想带头进行拆除,为其他村民做出示范。

  “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后,其他违建问题也迎刃而解。”陈建锋说,在改造过程中,共拆除8处约300平方米违建违搭,拆除3处危旧房,还路于民,化“乱”为整,提升了村的“颜值”,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拆除违建,东街村小组还大力兴建“四小园”,变“荒地”为“宝地”。

  “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走进东街村小组东峰陈公祠旁的小巷,豁然可见一处别致的小花园,几栋旧民居墙上有着状元及第的墙绘,并书写一首唐代文学家郑合创作的《及第后宿平康里诗》。这里是东街后花园,改造前,曾是一片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荒地,经过提升后,成为村民休憩的“后花园”。

  当初陈建锋计划改造该处后花园时,却被一些村民责备为“败家子”。“有些人反对花钱去提升公共空间,认为不能带来收益。”陈建锋说,为此他反复做村民思想工作,让村民明白不仅要物质富起来,也要环境美起来、生态好起来,摆脱城中村“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打造一个“五星级”家。

  东街后花园的改造成功,让村民看到环境改善的效果,不少村民主动要求改造提升屋子周边环境,由以前“推着走”变成“主动干”。

  例如,在东街村小组的看娥巷小花园,原本是一片违规搭建,后来拆除违建后,成为一片党建阵地,该屋主还主动将所种的盆栽绿植布置在此,打造成一处清雅别致的小花园。

  古祠堂变特色文旅体验基地

  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让东街村小组的生活环境变好,不少村民闲置多年的房子也租出去,还有不少已经搬出去的村民又重新搬回村里居住。

  作为一条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黎冲村历史上出过简文会和伦文叙两名状元,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近年来,东街村小组积极配合古村落活化,结合“状元黎冲”深厚文化底蕴,盘活村内古建筑,积极引进“舍得居”“状元酒馆”等特色商家,通过“人城产文”结合探索新发展道路,推进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发展。

  东街村小组的弈斋陈公祠,曾经闲置封闭了数十年,如今经过活化改造,将岭南特色建筑与状元文化、酒文化相结合,打造“状元酒馆”,其内部分为演武堂、黎冲状元宴等多个区域,致力打造成石湾本地的特色文旅基地。

  在“状元酒馆”旁,一处废弃不用的百年老屋,经过修缮改造后,成功吸引社会投资打造成为了古村落文创工作室“舍得居”“福满堂”,赋予更多新文化元素,将开展状元文化、国学书院、影视摄影、传统龙狮、功夫培训、国学旅游、非遗文化交流、状元民宿、古玩家具拍卖场等工作。

  而东街村小组的另一处东峰陈公祠旧址,则打造成多元化党群服务站,配套会议区、学习阅览区等,结合村民喜好,增设武术木桩和架子鼓等,打造党群议事、学习培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党群活动阵地。

  “以前村民议事、意见反映、邻里矛盾调解都去行政村里,现在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建起来后,这里成为东街村民专属的‘小天地’。”陈建锋说,祠堂大门打开后,村民更愿意来这里拉家常聊心声,为村小组发展出谋划策提建议,这里成为东街村民见面的“老地方”。

  有了“舍得居”“状元酒馆”等成功案例,不少村民主动将空置多年的祖宅民居租给村里,通过改造提升活化,引进更多特色商家。“有不少剪纸、木版年画、陶塑等非遗传承人看中村里的环境,有意将工作室落在村里。”陈建锋说,未来将加强引导,以招商引资加快古村活化。

  据介绍,目前黎冲村陈氏大宗祠周边已引进陶塑工作室,并利用旧民宿打造美陶展示场所,将陶文化与状元文化相结合,助力美陶湾建设。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