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过冬神器”你用对了吗?
冬季寒冷
人们开始注重防寒保暖
不少人备上各种取暖设备
电暖气、电热毯、暖手宝……
带来暖意的同时
隐藏的安全隐患也需注意
以下这些“过冬神器”
用错有危险
一起来看 ↓
电热毯
当心触电和引发火灾
不要长时间使用
使用电热毯的时候,一定要先预热,然后拔掉插头使用。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应关掉电源。温度过高不仅有安全隐患,还会降低睡眠质量。
避免弄湿电热垫
如弄湿,易引发触电危险。
不要折叠电热毯
长时间折叠易造成内部电线损坏,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漏电问题。
定期检查和更换
就算质量很好,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用了几年的电热毯也会出现破损,易发生危险。家用电热毯一般的使用年限是6年。
电暖气
当心引发火灾
不要接触明火
在使用电暖气取暖时,一定要注意远离明火。另外也不要在附近使用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物质,避免发生爆炸危险。
远离易燃物品
使用时,机体温度普遍偏高,要远离易燃物品1米以上,尤其是家里的衣物、被褥和纸质物品不要放在旁边。
不能覆盖遮挡
电暖气在使用过程中机体表面不能覆盖衣服,易引发火灾。
出现漏油、异响及时修理
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异响等情况,停止使用,不要自行拆卸,找专业人员修理。
暖手宝
当心烫伤和爆炸
尽量选择电热丝加热款式
市面上的暖手宝一般分为电极加热和电热丝加热,购买时尽量选择后者。电极式充电内部液体带电,如密封不佳易漏电,电热丝相对较安全。如能看到有明显的圆弧形的加热器,多为电热丝式暖手宝。
不要长时间使用
不管是电极加热还是电热丝加热的款式,都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出现烫伤皮肤的危险。
不要边充电边用
暖手宝使用过程中,杜绝边充电边用,防止爆炸危险。
不要将暖手宝放在被褥中
尽量不要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使用暖手宝,更不要将暖手宝放在被褥中,避免引起烫伤和意外事故。
注意使用年限
要经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破损,充电过程是否有发热现象,超过使用年限的暖手宝应淘汰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暖贴
当心低温烫伤
避免长时间使用
当人体局部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温度时,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后,就不会引起痛觉反应,长时间使用非常容易发生深层烫伤。
睡觉时不使用
低温烫伤痛感虽不明显,但伤害深度大,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脱皮、发白。尤其是老人、糖尿病患者等对温度不敏感的群体。所以睡觉时不要使用,易发生烫伤。
不要直接在皮肤上使用
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隔一层布料贴在衣裤上使用,并避开手、腿内侧皮肤薄弱的地方。
冬季电器火灾特别提醒
1、遭遇电器火情,第一时间断电,千万不能用水去浇灭,而应选择干粉灭火器。
2、多个取暖设备同时使用,小心超负荷用电。
3、遇到火灾,不可贪恋财物,应捂住口鼻逃生,还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
年内第二次降准12月5日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这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年内第二次降准,今年首次降准已在4月落地。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约7.8%。
“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中分量最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关键时点,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提振信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有助于金融机构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为稳增长和稳就业,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在总量上,近期人民银行降准25个基点,引导市场利率有所下降。同时,人民银行还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绿色发展的支持。
“降准落地后,一方面会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近日,2022年前10月南海区宏观经济运行简况正式发布,全区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加快。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为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背后,离不开南海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据介绍,自5月中旬,南海区发布“金融暖企 服务实体”十条措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南海已先后有20家金融机构,推出超过80个金融产品助力企业纾困,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切实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有力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增长。
创新服务
加大对制造业金融支持
10月末,南海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277.98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较1-9月加快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053.60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较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155.82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住户存款4012.20亿元,同比增长14.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30.02亿元,同比增长18.7%。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区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8.4%、29%和21.1%,占各项行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16.8%、7.2%、6.8%。
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客户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精密设备制造业企业。企业今年准备更新智能化生产软件,并购置新技术设备,该项目已获得佛山市政府颁发的企业数字化项目资质证书,但仍存在资金缺口。得知情况后,南海农商银行迅速为企业定制“数字贷”融资方案,通过专属绿色审批通道成功提供了200万元“数字贷”支持。
截至10月末,南海农商银行“数字贷”产品累计发放40949万元,贷款余额39107万元,支持企业数及累计放款金额均居佛山市首位。南海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出台了《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在信贷支持、信贷服务、宣传推广、业务保障等方面推行“十七项”举措,精准发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未来三年内预留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该负责人表示,该信贷资金将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开发供应链体系,助推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这样的案例在南海还有很多。截至10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56亿元,比年初净增33.5亿元,增速达27%;招商银行佛山分行南海片区网点制造业贷款余额44.23亿元,较年初增长25.15亿元。
丰富产品
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支持创新的支撑保障。近年来,南海区金融机构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质效明显提高。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462亿元,同比上升28.5%。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区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5.68%。
南海区银行机构纷纷出台相应举措强化对科创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
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通过创新融资产品体系,致力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该行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行推出“科易贷”“铝材贷”“科技贷”“科易融”“新创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科技企业专项融资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信用、知识产权、股权等多种融资担保方式融资。截至10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科创贷款余额65亿元,比年初净增30.1亿元,增速达86%。
南海农商银行创新搭建以科技金融中心为面、三家科技支行为点的科技金融服务新布局,构建起“高科金融”特色品牌,通过发挥“知识产权+金融”的赋能作用,推出“政银知识产权宝”产品。截至10月末,该产品累计放款超过25亿元,全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04.83亿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