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陈村以水兴城,让治水成效惠及每一位仙涌村民
奋进新征程,畅想新顺德
走进仙涌村
与仙涌村党委第一书记何永坚
一同畅谈以水兴城之道
文海河畔,水秀岸青,微风吹拂,阵阵年桔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仙涌村千亩桔田放眼望去,一路之隔的便是绵延500米的滨水生态绿廊——仙涌河岸公园。之前杂乱无章的涉河违建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绿树葱茏,鸟语花香的滨河景观带,让进出仙涌村的“南大门”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在仙涌河岸公园的碧道上,仙涌村党委第一书记何永坚将耕读传家的仙涌文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仙涌村以水兴城、源头活水的农、工、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一河一策,还岸于民
重现小桥流水古村魅力
2021年10月底,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水兴城”战略,全面吹响了“治水大会战”的号角。作为顺德唯一一个全域被纳入试点的镇街,陈村镇扛起先行示范的重任,提出了“摸查、清岸、还河、活水、净水、美岸”治水攻坚六大行动,计划打通河岸连片生态空间,逐步还原岭南水乡风貌之美。
位于陈村镇镇中偏北的仙涌村,南北由文海河与文登河双河环绕,村内水网密布,一路一河相随,每一条河涌水环境不尽相同,与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密切相关。
在陈村镇“以水兴城”工作的指导下,仙涌村对村内污水处理、排水管网、河道岸线、污染点源、城市经济人口分布等五大重点进行了充分的摸查,以此为基础对每条河涌“把脉”,形成了“一河一策”的治水方案。
何永坚介绍,以三亩涌为例,旧时河岸边有两座侵占道路的矮房骑楼,多年来一直困扰村民出入。在了解附近村民需求,排查河岸堤围后,仙涌村将占道骑楼逐一清拆,填充补实河岸道路,真正实现清岸还河、还岸于民。
据了解,在清岸行动上,仙涌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挂图作战,迎难而上,以党员带头清拆,动员村民自拆的方式,在2022年6月前顺利拆除涉河违章建筑1.8万多平方米,实现全过程“0”投诉,为以水兴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在清拆行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活水、净水工作也同步开展。从2021年顺德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开始,仙涌村已冲锋在前,开展了一系列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河道清淤净化、河岸加固美化等行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仙涌盛夏荷花灿烂开放,仙涌公园一步一景,尽显水乡特色;岭南理学堂前碧波荡漾,旧时草艇运桔画面得以重现;大茶涌两岸干净整洁,种植灌溉用水源源不断……一幅幅水秀河清、家和村睦的美丽乡村画面徐徐展开,让仙涌村再次焕发阡陌交通、小桥流水的古村魅力。
清河美岸,实效为民
生态治理让“黑点”变“亮点”
针对释放出的河岸空间,何永坚表示,仙涌村依据陈村镇指引规划,对不同类型、具有不同需求的河涌两岸空间规划了分类施策方案。
一年多以前,沿文海河北上进入仙涌村,西侧是仙涌“百里芳华”“美丽田园”景观核心带,东侧却是一片杂乱的违规建筑,经营农药化肥、餐饮等各种生意的商铺乱搭乱建,长期霸占文海河岸空间,还向河道偷排污水、倾倒垃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地块的环境污染状况,全村上下集思广益,由仙涌村民投票决定将其改造成滨水公园,让河岸景观成为展现仙涌特色田园风光及人文底蕴的新窗口。何永坚和村委会通过召开党员会议、走访田间地头等形式收集村民的改造需求,为河岸改造制订了倾注村心民意的方案。
“前期设计时,我们还询问了违建房屋业主及租户的建议,他们一致说,清岸是为了保护河岸环境、维护公共利益,这项工作他们十分理解和支持,希望改造方案能够尽量保留自然生态原貌。”何永坚表示,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仙涌村民一致的向往追求,只有村民共同支持配合,才能让清岸美岸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陈村镇政府、仙涌村与自然资源所、城建办、以水兴城办等部门的多次专门研讨,最终确定了以“人文滨水,生态绿廊”为理念,以“美丽仙涌,耕读传家”为主题建设仙涌河岸公园,打造集仙涌特色人文、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于一体的滨水碧道景观带。
如今走进仙涌河岸公园,一条长约500米的滨水慢跑碧道绵延而出,岸边的原生态大榕树被保留下来,飘扬的须枝垂于文海河面,泛起层层碧波涟漪,见证着文海河畔崭新的面貌。
园内随处可见刻有仙涌“耕读传家”精神和朱熹诗句的石雕,运动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何永坚透露,园内还将种植凤凰木、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毛杜鹃、狗牙花等数十种开花乔灌木,让仙涌河岸公园成为集生态自然科普、耕读文化承传、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长效联建,融合发展
以水兴城实现美好家园
对于仙涌人来说,水是兴村之道。所谓“靓水出靓桔”,优质水资源孕育出仙涌繁盛的年桔种植产业,让仙涌享有“年桔故乡”的美誉;而小桥流水的岭南水乡风韵,更是为仙涌带来了修身济世、知行合一的朱子文化,让耕读传家精神成为了仙涌特色文化名片。
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何永坚表示,仙涌村正在走一条农、工、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美丽田园百里芳华的建设、仙涌村级工业园改造工程已初见成效。
接下来,仙涌村将以耕读传家文化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将“轨道、水道、碧道”三道融合,让河涌水环境更加优美,让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同时,开展更多富有仙涌特色的水上活动,如草艇拔河,赛龙舟等,吸引更多市民来到仙涌游玩,感受美丽仙涌的文化魅力。
仙涌村民在仙涌河道上撑艇运送年桔
今年9月30日,在“以水兴城”战略指导下,顺德联围治水试点工程启动。该工程以联围划分治理单元,由区、镇、村三级联合推动的系统治水工程,作为试点镇之一,陈村镇将全域试点提升滨水空间品质,实现全镇河涌水质稳定好转,打造河畅景美的美丽水环境。
何永坚表示,在陈村镇的统筹下,仙涌村联围治水系列工程已经做好初步规划,目前正有序开展雨污分流项目,协同推进水安全保障、水动力构建、水景观提升工程,持续提高仙涌村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转输能力。
谈及对以水兴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展望,何永坚信念坚定,“水环境靓了,岭南水乡特色就显现出来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部分就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我们通过以水兴城,还岸于民、活水美岸,真真正正让治水的成效惠及每一位仙涌村民。”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如何加快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尽快落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华安保险在新能源车险产品的设计上抢先布局,经长时间设计筹划,2021年12月27日,华安新能源车险正式上线,当天就签出多单产品。
据了解,去年12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研究探索了三年的新能源专属车险迎来了上线时刻。这一条款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定义,明确了这些车辆新投保及续保都只能使用专属条款,传统燃油车则继续使用老条款。与传统车险相比,新能源专属车险增加了一些保障内容,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推出对应险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华安保险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号召,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产品尽快落地。早在2021年6月份,华安保险便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保险项目组,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了深入了解,为定价建模、政策制定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数据显示,华安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产品上线后,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就验证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产品承保全流程215笔,理赔全流程64笔,众多客户对该产品大力认可。
目前,该保险产品成功通过各地监管及保险行业协会的验收考察,并在各地机构均顺利完成核心、理赔、财务、移动展业、外部渠道、增值服务等全流程的验证工作,华安保险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快稳发展。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南海为什么是
年轻人南下打工、做生意的首选?
要想富先修路
活力南海 一“路”前行
就在前几天,陪伴了南海人近半个世纪的五斗大桥爆破拆除,正式和各位街坊讲再见。不久的将来,原址又将屹立起一座更现代化的新五斗特大桥。
2022年12月3日15时左右,伴随着几声巨响,在风雨中屹立40多年的五斗大桥完成使命,以爆破拆除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新桥总长约1060m,其中主桥采用单跨215m,跨越东平水道,桥下通航净高净宽大幅增加,使得航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新建桥梁桥宽47米,机动车道按双向八车道设置,车辆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在两侧设计非机动车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不单是市民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也是南海重视交通建设的真实写照。20世纪70年代末,南海的公路里程全部加起来只有525.8公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海化身“基建狂魔”,开始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为社会生产、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从第一条省道公路大桥,再到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路通财通的南海成为信奉“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年轻人南下打工、做生意的首选地。路通了,桥连了,两边的城市配套完善了,人口红利也就随之而来。
交通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人民的生活,更激发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一条桂澜路,汇聚10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书写千米商贸长廊传奇。一条广佛路,沿线长出46个专业市场,创造8000亿元交易额的商贸传奇。
近年来,像五斗大桥一样的路桥越来越多,如海怡大桥、番海大桥、平洲大桥、广佛新干线佛山一环隧道、水口水道大桥......它们大大加强了南海与禅城、顺德、广州等地的互联互通,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时代已来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2022年11月29日12:00,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去年8月18日,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𧒽岗站至三山新城北站)开通运营。一年多来,这条线路带给广大市民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给沿线的商圈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7日,该线路日均客流量约1万人次,累计客运量437.6万人次。
被誉为城市“黄金经济线”的轨道交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更会改变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方式和配置模式,引导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建轨道交通就是建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方向,就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南海早已尝到了轨道交通的甜头。把时光拉回到12年前,广佛地铁首段西朗至魁奇路通车,开创国内跨城通地铁先河的同时,还实现了南海城市轨道交通零的突破。10多年间,南海的中心紧紧聚集在广佛线上,加上南海千灯湖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等的加持,千灯湖片区迅速成为广佛的新地标。
2018年底,广佛地铁燕岗至沥滘段开通试运行,广佛地铁全线贯通。期间,广佛地铁桂城站点沿线多个大型商住综合体落成开业,并带来了大量跨区购物消费群体,形成多个商圈。
可以说,地铁广佛线对于广东金融高新区过去10多年的发展以及对金融产业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南海的“梦想”并不仅仅在千灯湖,如何更好对接广州南站,把桂城城区连接起来,这对于南海来说将会激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出门有地铁,出城有高铁。南海还手握对内对外交通的王牌枢纽——佛山西站。这座珠三角西岸特大型客运枢纽,为南海带来了更多新经济资源的涌入。如今,一座“广佛未来城”正在此崛起,打开了南海融入大湾区的无限畅想。
对南海而言,能否加速畅通对外联系渠道,构建出通达大湾区各市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能否尽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尤其是跟广州地铁全面接驳、融合的地铁网络,关系到南海能否更深入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随着地铁和有轨电车的延伸,南海的空间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南海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南海将厚植于“大湾区”交通区位优势,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为路径,谋划“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交通建设,构建“四网合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努力争取成为全市广佛衔接轨道通道和客流最多、轨道规划里程最长、启动轨道项目最多、拟建TOD项目最多的地区。
南海未来将迎来更多轨道线通车运营,这对推动广佛都市圈进一步共融互联、促进佛山南海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高效往来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条条路,一座座桥
吹响现代化城市交通大会战协奏曲
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还可以怎么变
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