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增一批校园武术特色学校,禅城这几所学校上榜!
第三批佛山市
校园武术特色学校
名单公布
今年9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第三批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遴选工作。在有关学校自主申报、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市教育局组织校园武术专家进行了审核、打分和认定,经综合遴选和公示,禅城区12所学校拟命名为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
第三批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名单
(禅城区名单)
自“双减”落实以来,禅城区各学校持续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在体育方面,洪拳、咏春搏击操、扇操等武术元素活跃在学校的体育课、大课间、体艺节、课后素质托管等校园活动中。
传统武术进入校园
以武健身、以武扬德
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环湖小学将“洪拳”武术文化引进校园,课程通过以武健身、以武扬德、以武励志、以武促学,充分发挥校园武术强健体魄和立德树人的作用。当天,环湖小学还举行了“佛山功夫文化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这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跟随专业洪拳师傅进行学习。
一直以来,罗格小学注重发展学校特色体育工作,咏春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不一样的形式进入罗格小学校园,而咏春搏击操就是其中一个体现。自学校引进咏春搏击操项目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学都打得有模有样。咏春不仅培养了罗格学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培养了孩子们勤奋、好学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在澜石中学,太极拳、咏春等已成为七、八年级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必学内容之一。此外,在每周的星期二、三的第8、9节以及星期六下午还会开设春秋大刀、棍术、太极剑、单刀等多个武术课程,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五一”特质。在“2022佛山市校园咏春拳网络大赛”上,澜石学子大放异彩,最终获得佛山市一等奖及最佳人气奖。
武术成为体育课必修
让学生的武术兴趣特长得到发展
把武术作为体育课必修的内容,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进行武术教学,是禅城区很多学校的“标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武习惯,石湾二小将武术操普及到全校学生。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自编自创了两套武术操,一套为拳术武术操,一套为双截棍操,配上适合的音乐后,每天安排学生在早操或课间操时进行武术操演练。同时,石湾二小在每个学期还开展至少一次武术操集体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澜石小学以武术基本动作为基础,适当吸收京剧、舞蹈的成分,创编武术扇操,学校还将特色扇操与《仁智勇毅校训歌诀》配合在一起,整套扇操刚柔并济,充满了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
除此之外,在武术作为体育必修内容的基础上,各校还充分发挥校园武术强健体魄、立德树人的作用,积极利用课后素质托育、体育节等活动,将武术文化渗透到校内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平台,致力培育“五一”特质学生。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南海为什么是
年轻人南下打工、做生意的首选?
要想富先修路
活力南海 一“路”前行
就在前几天,陪伴了南海人近半个世纪的五斗大桥爆破拆除,正式和各位街坊讲再见。不久的将来,原址又将屹立起一座更现代化的新五斗特大桥。
2022年12月3日15时左右,伴随着几声巨响,在风雨中屹立40多年的五斗大桥完成使命,以爆破拆除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新桥总长约1060m,其中主桥采用单跨215m,跨越东平水道,桥下通航净高净宽大幅增加,使得航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新建桥梁桥宽47米,机动车道按双向八车道设置,车辆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在两侧设计非机动车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不单是市民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也是南海重视交通建设的真实写照。20世纪70年代末,南海的公路里程全部加起来只有525.8公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海化身“基建狂魔”,开始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为社会生产、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从第一条省道公路大桥,再到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路通财通的南海成为信奉“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年轻人南下打工、做生意的首选地。路通了,桥连了,两边的城市配套完善了,人口红利也就随之而来。
交通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人民的生活,更激发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一条桂澜路,汇聚10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书写千米商贸长廊传奇。一条广佛路,沿线长出46个专业市场,创造8000亿元交易额的商贸传奇。
近年来,像五斗大桥一样的路桥越来越多,如海怡大桥、番海大桥、平洲大桥、广佛新干线佛山一环隧道、水口水道大桥......它们大大加强了南海与禅城、顺德、广州等地的互联互通,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时代已来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2022年11月29日12:00,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去年8月18日,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𧒽岗站至三山新城北站)开通运营。一年多来,这条线路带给广大市民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给沿线的商圈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7日,该线路日均客流量约1万人次,累计客运量437.6万人次。
被誉为城市“黄金经济线”的轨道交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更会改变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方式和配置模式,引导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建轨道交通就是建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方向,就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南海早已尝到了轨道交通的甜头。把时光拉回到12年前,广佛地铁首段西朗至魁奇路通车,开创国内跨城通地铁先河的同时,还实现了南海城市轨道交通零的突破。10多年间,南海的中心紧紧聚集在广佛线上,加上南海千灯湖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等的加持,千灯湖片区迅速成为广佛的新地标。
2018年底,广佛地铁燕岗至沥滘段开通试运行,广佛地铁全线贯通。期间,广佛地铁桂城站点沿线多个大型商住综合体落成开业,并带来了大量跨区购物消费群体,形成多个商圈。
可以说,地铁广佛线对于广东金融高新区过去10多年的发展以及对金融产业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南海的“梦想”并不仅仅在千灯湖,如何更好对接广州南站,把桂城城区连接起来,这对于南海来说将会激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出门有地铁,出城有高铁。南海还手握对内对外交通的王牌枢纽——佛山西站。这座珠三角西岸特大型客运枢纽,为南海带来了更多新经济资源的涌入。如今,一座“广佛未来城”正在此崛起,打开了南海融入大湾区的无限畅想。
对南海而言,能否加速畅通对外联系渠道,构建出通达大湾区各市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能否尽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尤其是跟广州地铁全面接驳、融合的地铁网络,关系到南海能否更深入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随着地铁和有轨电车的延伸,南海的空间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南海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南海将厚植于“大湾区”交通区位优势,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为路径,谋划“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交通建设,构建“四网合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努力争取成为全市广佛衔接轨道通道和客流最多、轨道规划里程最长、启动轨道项目最多、拟建TOD项目最多的地区。
南海未来将迎来更多轨道线通车运营,这对推动广佛都市圈进一步共融互联、促进佛山南海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高效往来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条条路,一座座桥
吹响现代化城市交通大会战协奏曲
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还可以怎么变
我们拭目以待
沿着永安路往汾江河方向走,在永安路和庆宁路交叉路口的南面,一座灰色的西洋仿古钟楼屹立眼前。“汾宁古道”四个字嵌在拱形的门楼上,这里便是曾经的汾宁路了。
祖庙街道汾宁路,曾是清代佛山古镇的旧槟榔街、汾宁里以及石柱街组成的一条极为繁华的重要商贸通衢,虽然只有短短200多米,但它却是佛山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佛山的“清明上河图”
汾宁路东起永安路,西至升平路。这里承载着多数老佛山人儿时的记忆。在老街坊冯伯的记忆里,汾宁路是一道抹不去的辉煌。“路两旁都是西洋小洋楼,一楼做商铺,后面住人。有米铺、玻璃铺、药房、银号……”
根据史料,明清时期,汾宁路距当时佛山镇门户正埠不远,水路交通便利,是镇内商业集中地之一。晚清文学家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汾宁路一带有一段颇为真实生动的描述:“佛山之汾水旧槟榔街,为最繁盛之区。商贾从集,冲天招牌,较京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盈,省垣不及也。”
明清时期“四大名镇”佛山经济繁荣,汾宁路一带商贸会馆遍布,例如麻行会馆、参药行会、琼南西货行会馆、烟行会馆等,均具备批量贸易的功能。临街商铺密布,各行各业包罗万有,集零售、批发、商行、银业、成药业等多种功能于一街。繁华的汾宁路一带,既有本地名牌、土特产,亦有西北各江货品、“京杭巨客之货”、“苏杭美物”、“筛择槟榔”等,还有“琼南西货”、洋布、沉香、珠宝等舶来品,不下数千种。
据《佛山街略》记载:原汾宁路街道有一个集市——镇北市,贩卖各种水产品、日杂百货,店铺多卖水果、肉类、成药等商品。米行、麻行、烟叶行、药材行、参茸行等大宗商品批发行会皆汇聚于此,均具备批量贸易的功能,可谓是一幅佛山版“清明上河图”。
“北有赶集,南有趁墟。”墟(亦作“圩”),是广东对民间市集的通称。《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了“三墟”、“六市”、“九头”、“八尾”等一些民间约定俗成的地名。佛山清代时有三墟,分别是“塔坡墟”、“表岗墟”、“盘古墟”,其中“盘古墟”就位于汾宁路。而“市”是比“墟”固定的商业集散地,“镇北市”就是如今汾江河以南南堤路一带,可以说就是“南堤市场”的起源。
1929年,佛山修建中山公园和中山桥并扩建了马路,其中旧槟榔街、汾宁里与石柱街一线,连接建成了汾宁路,两旁还建起了仿西式骑楼。马路扩建后,商业更加集中。
有发达的商业,自然少不了“金融机构”。历史上,汾宁路就聚集了众多的当铺、银号、找换店、大押、小押等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商铺。从事银铺经营的店东,大多为本镇的富商巨贾,如佛山花纱业巨头桂园李氏,黄祥华如意油十三子黄文倚,开设麻行、纸行的培德里王氏,从事银砂丹粉化工原料生意的梁氏等,他们的银铺开歇业与其经营行业的兴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曾是中成药店一条街
精美的灰塑、气势非凡的牌楼、彩色的满洲窗玻璃熠熠生辉。汾宁路曾是中成药店一条街。当前,为了留住中成药一条街的印记,运营方还特别把“永安药房总行”“杨源昌”“集兰堂”等中成药老字号招牌悬挂出来。
20世纪30年代前后,汾宁路的商业功能设置有了新的变化。民国时期,佛山特产的中成药商铺多聚于此地。佛山是岭南著名的中成药之乡,晚清时佛山蜡丸成药已在岭南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大行其道。
本地所产的中成药的膏丹丸散茶油酒名牌,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新马路开建后,佛山中成药的著名品牌厂商,纷纷来汾宁路开设新铺,使古镇这一传统特色品牌得以一脉相承。诸如集兰堂、蛇王满、永安大药房、冯了性、天福堂、阮氏和堂、叶得时等。
20世纪七十年代,蛇王满创制的优质产品——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散划归至佛山市制药一厂(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前身)。冯了性药业坚守蛇王满“务求真材实料”的理念,所制售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散均选取地道药材,因而疗效显著,畅销至今。
见证佛山纺织业的流金岁月
紧挨着钟楼左侧,有一座半圆形、四层高的建筑,规模格外雄伟壮丽。这里是“益兴花纱行旧址”,曾经是佛山一方富贾李氏的家业。
据历年文物普查资料,“益兴花纱行”位于汾宁路62号,由李氏始建于1930年。以当时佛山最为时尚的中西合璧多层西式楼房为模式,在十字路口转角处兴建了这座大型的标志性商铺,在佛山花纱行中颇负盛名,规模最大。
李氏因经营花纱业盈利而成佛山巨富,后期在市东路旧南海县委处,兴建了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大型家族庄园“桂园”(内设气船码头,船可经外涌往返广佛)、参股置业公司兴建快子路“岭南坊”新住宅区等。
益兴花纱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佛山市花纱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它在发展、组织佛山纺织业生产,落实布匹统购统销政策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又曾经营劳保用品、床上用品、蔬菜种子等店铺,楼内各层因各自的需要做过多次加层或改建。现在经过修缮,90多岁的益兴花纱行已经重新焕发生机。
走过数百年时光,如今这里不仅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还打造成了佛山国瑞商业中心——国瑞升平里,禅城区区级美食集聚区。特色产业进驻传统建筑,网红市集缤纷开锣,让佛山古镇这个古老街区绽放着新光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