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报纸专栏7】番禺区石碁镇人大打造“民心工程” 重点督办血液透析中心建设从代表建议到中心落成仅用一年
番禺区第八人民医院(石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
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附近没有血液透析治疗中心,透析治疗存在就医远、排队久等问题后,番禺区石碁镇400名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没有想到,他们的难事、愁事成为了人大代表的“心头事”“手头事”,更是区镇人大的大事。
这份由18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建设血透中心的建议》,被重点督办、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仅用一年时间,拥有国内一流设备、600平方米的血液透析中心就投入运营。患者们竖起大拇指,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关于建设血透中心的建议》也因此被评选为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镇级办理工作案例。
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的重点督办,是近年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和石碁镇人大听民声、聚民意、惠民生,建立高效畅通“民意直通车”的一个侧写,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镇一级的生动实践。
代表联名建议关注血液透析患者
“石碁没有血液透析中心,我需要到市、区医院排期进行治疗,路程远、费用高、等候时间长。”2021年9月15日,在石碁镇人大代表第四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人大代表接访活动中,多位选民向驻站人大代表反映。
这一问题立即得到人大代表的重视,联络站站长吴少玲代表牵头驻站代表以接访、走访、视察、座谈等形式,围绕血液透析中心需求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
代表们调研发现,石碁镇及周边镇街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有400人,每名患者每周需血透治疗2至3次,每次需4小时,透析医疗需求大。
“血液透析可以延长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其他疾病抢救时的治疗手段,血液透析患者非常关注这一医疗问题。”镇人大代表、区第八人民医院院长罗利民说。
“石碁镇要做血液透析的市民不少,他们每天一早就要坐公交车到番禺区中心医院,大家都表示十分不便,我们希望能在石碁医院开设血液净化中心,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做血液透析。”联络站站长吴少玲代表表示。
其他代表也认为,辖内建设血液透析中心关乎民生,是为群众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于是,18位代表联名写了一份建议——《关于建设血透中心的建议》。
2021年9月下旬,由罗利民代表领衔,在镇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这份建议。镇人大主席团研究决定,将该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以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该建议也得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1年11月,石碁镇启动2022年度的民生实事项目“海选”,筹建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库。“新建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纳入镇2022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镇人代会上进行票决,镇人大代表全票通过,充分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全体镇人大代表依法表决通过的2022年预算草案中,“新建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经费预算135万元,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血液透析中心建设。
全链条监督助推民生项目“加速度”
为使“新建血液透析中心项目”顺利启动、推进、验收,石碁镇人大运用“三问一评议”(事前问计划、事中问进度、事后问结果和满意度评议)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督闭环机制,让人大监督更刚性、更精准、更立体。
事前问计划。在镇人代会结束20天内,由镇人大主席团听取主办部门镇公共服务办汇报项目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将新建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制定分阶段监督方案。
事中问进度。由镇人大根据项目进度,综合运用听取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以及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有重点、有分工地分头督办镇财政办、规划建设办、消防队全过程跟进各部门办理情况,督促各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跑出了“加速度”。
事后问结果。项目完成后,组织人大代表参与相关部门的联合验收,坚持问题导向,督促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通过强化过程监督、优化履职监督、细化代表监督、深化联动监督,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落实、投入使用。
“由于石碁医院覆盖范围跨石碁镇、大龙街,石碁镇人大率队主动与大龙街多次沟通协调,有力发挥了人大在跨区域联动协同的作用。”时任石碁镇人大主席梁伟宁告诉记者。
镇政府还积极主动向区卫生健康部门反映,得到了区卫生健康局在项目立项和财政资金上大力支持。
2022年8月,区第八人民医院(石碁医院)总面积600平方米血液透析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比原计划提前了近4个月,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血液透析机20台,血液透析滤过机5台,每天可服务血液透析患者50-75名,满足辖区内血透患者血透医疗资源需求,解决了群众跑远路、排队久、看病难的问题,保障重点人群医疗救治能力大大增强。
代表走访建议医院开设心理热线
2022年7月是“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月,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和石碁镇人大组织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30余人,来到即将投入运营的血液透析中心,以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等形式,对血液透析中心开展调研。
走访中,代表们及时发现了水压不够,会影响透析设备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全面提升医院水压的意见建议”。镇人大第一时间督促政府相关部门、供水公司专题调研,及时解决了供水管网改造的难题,确保血液透析中心高质量投入使用。
68岁的周阿姨有多年透析经历,“去年9月开始,我来这里透析治疗,真是方便多了,医生护士们非常热心,有这么舒心的治疗环境,给你们点赞 !”她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为更好地缓解透析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就医体验,代表们在血液透析中心建成后还多次走访患者群体,耐心聆听、细心解答相关政策优惠,并建议医院开设透析咨询热线,多对患者进行暖心透析服务。
目前,医院已开设“透析治疗与心理辅导同行”栏目,对特殊的患者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高品质、可触及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血液透析中心投用以来,截至2023年3月底,接诊血透患者达1270人次。
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及石碁镇人大认真倾听“民声”,推动落实“民生”,从而得到“民心”。从一份书面建议到血液透析中心落成,短短一年时间,区镇人大、人大代表们齐心协力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将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得到了群众实实在在的点赞、认可。
往期回顾:【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报纸专栏6】市人大常委会督办、有关部门大力推进 中小学生午休基本实现“平躺睡” 一年来全市在校午休托管中小学生“平躺睡”比率从79.42%提至95.04%
4月23日晚,2023年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启动活动暨世界读书日草坪音乐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益善个体化医学研究院圆满落下帷幕。该活动由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国际生物岛(中以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馆承办,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益善分馆、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二级调研员方永钦、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羿采妍、广州国际生物岛(中以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四级调研员陈坚华及生物岛相关企业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正式启动了2023年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工作,同时以草坪音乐会清新静雅的形式,在生物岛上增添了一抹文艺气息,让岛上企业员工、市民群众切身融入和感受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草坪共读,品味别具一格的黄埔阅读魅力
“今天的你,因阅读腹有诗书,今天的你,比以往更需要阅读”,当天正值第28届世界读书日,在《“品味书香 享阅之乐”共读》节目中,黄埔区图书馆馆员们走上舞台朗读《给读者的一封邀请信》,并带领现场观众共读朱自清散文《春》的节选,朗朗的阅读声如柔柔春雨和潺潺流水般渗入每个人的心灵。
“第一次在世界读书日这天以这样的方式阅读,共读的氛围带给我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美好。”现场参与共读的观众分享道。
经典共赏,高雅艺术提升黄埔城市品位
活动现场,《春天的芭蕾》唱出了伟大祖国春天般的美好;小提琴独奏《神秘园之歌》舒缓柔美,恬静深远,启迪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巴洛克音乐风格的《G弦上的咏叹调》展现出德国作曲家巴赫超凡脱俗的音乐思想;《Always With Me》熟悉的旋律一下把大家拉回到《千与千寻》动画电影中。
草坪音乐会彰显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特色,在登场亮相的乐器中,既展现了古琴、二胡为代表的东方乐器,也有吉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节目演奏方式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如古琴弹唱、二胡独奏、小提琴吉他二重奏、弦乐三重奏等。
品牌共铸,内外兼修擦亮黄埔文化名片
2023年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将继续在完善配送“菜单”、优化配送机制、创新配送模式、提升配送效能等方面创新突破和升级改良,
进一步促进各社会分馆(服务点)形成文化自觉,从“受众”进化到“参与者”,从消费端发展为生产端和服务端。此外,持续引入黄埔区文化人才工作师及相关名家大师资源,增加高品质课程数量,发挥黄埔区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资源优势,不断补强师资库储备。
“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很好地提升了分馆的服务效能,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走进我们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益善分馆负责人表示。
“文化赋能”——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四年来已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共计近千场次,惠及企业员工、市民群众超十万人次,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据悉,2023年将线上线下开展各类活动285场次,活动送进51个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并结合传统节庆举办各类主题惠民活动。下一步,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全面推动黄埔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不断创新实施惠民工程,在新征程中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实践。(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徐啸)
附件下载:
天暖日长,春光旖旎。4月的增城,水清岸绿、绿树环绕、百花争艳、满目皆景,市民漫步其中,尽享绿色生态带来的舒心。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增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林长制工作,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浸润美丽家园,绘就“绿美增城”画卷。
百花林水库
碧水:引来百鸟枝头闹
微风吹过,荔湖湿地公园的水面上泛起涟漪,白鹭、夜鹭、黑鸢等鸟儿以碧水蓝天为底色,在宽阔洁净的河面上浮游嬉戏,时而掠过水面迁飞游弋,时而站在枝头欢快歌唱,绘就了一幅“百鸟朝凤”的绝美画卷。
鸟类是水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增城以碧水保卫战为抓手,扎实推动国家、省考核断面水质提升稳定达标,严格落实水质监测考核机制,拓宽监测水体至195个、增加考核断面(点位)至229个,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有效推动国考断面所在水体一级支流水质提升达标;深化流域共管共治,强化资源共享,利用水质卫星遥感监测精准客观分析东江北干流水质监测情况,并及时与东莞、惠州共享监测数据,形成监管合力。
湿地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着力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增城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先后建立了正果湖心岛等4个总面积152.2公顷的湿地公园,并建设了百花林水库等5个总面积673.5公顷湿地小区。同时,结合碧道工程全力打造增江河岸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增江河流湿地修复和改造,对水鸟栖息地进行生境提升和优化,合理布置种植各类招鸟植物,为水鸟类繁衍生殖提供良好的庇护地和觅食场所。
蓝天:清风漫卷白云飘
频频光顾的蓝天白云,一览无余的通透视觉,清新舒畅的新鲜空气……对于增城市民来说,这已司空见惯。但对于初到增城的外地人来说,这里的天空常常会引起他们的赞叹。一组数据直观显示增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成效:2022年,增城环境空气质量连续7年排名全市前列,优良天数比例为92.9%,综合指数为2.83,在全市排名第二。
蓝天白云,民之所盼。为让空气质量再提升,增城强化大气环境精准治理,重点应对污染天气、重点治理扬尘污染、精准管控空气污染物排放,有针对性地解决空气质量提升中遇到的难题,坚决走通“蓝天”保卫战“最后一公里”。据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城全力推进VOCs重点企业分级管理,利用遥感监测精准管控用车大户和治理黑烟车,严格管控机动车移动污染源。组织开展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监督,督促落实“一机一牌一卡”。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现场督导帮扶行动,2022年累计督导帮扶企业1182家。
增城推进工业领域降耗减碳,促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淘汰改造高能耗工业锅炉,上马清洁能源项目。目前已正式投产的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化运营的净效率最高、可靠性最优、动力最强劲的H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效率高达62.2%,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80.5%,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同容量燃煤电厂减少55%。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建成投入使用,年垃圾处理量达到57.77万吨,率先实现城镇生活垃圾100%焚烧处理。
绿景:打造高颜值城市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近年来,增城在广东省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工作,在全国首推“产业林长”“林河联动”等多项创新举措,科学编制林业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持续开展森林抚育、重点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等生态保护工作,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据统计,增城森林蓄积量达518.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0.09%。
鲜花扮靓城区大道、绿植环绕城市角落……增城城区道路两边、广场、公园的绿化景观常会吸引路人驻足欣赏,漫步品味。近年来,增城优化调整树种结构,优选优用乡土树种,美化沿线景观,培育系统稳定的景观廊道。立足绿化美化公共空间,通过抢救复壮古树名木、补植草皮地被、更换老树大树种植土、防治乔木病虫害等一系列的集中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景观。建成以增江画廊为重点的601公里绿道、以荔湖碧道为核心的146.8公里碧道,395公里的生态景观林带,基本形成贯通城乡、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廊道网络。开展“义务植树+巡林巡河+林河众采”活动,2023年至今,全区共举办义务植树活动130余场次,种植高山榕、三角梅、香樟、玉兰、木荷等乡土树种24500余株,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不断增强。
增城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突出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低碳产业园区,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建设“口袋”公园,推广绿色建筑。近五年来,累计建成美丽乡村249个、特色精品村48个,28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增城人民基本形成了“生态自发”的生活方式,绿城品牌更加响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