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全力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生育、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一体考虑,让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将‘基础教育提升’作为重大民心工程,精准抓住了佛山教育存在的问题,精准回应了社会各界对佛山教育未来发展的期盼。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刻领悟市党代会精神,不打折扣地抓好落实。”1月5日,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围绕“十项民心工程”中的基础教育提升工程,教育系统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六大工作抓手,着力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度分析
佛山教育须解决四个问题
怎么看佛山教育?管雪指出,从“九五”到“十三五”,佛山教育基本上每五年上一个台阶,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有力助推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各项成绩可圈可点”。
展望未来五年,教育系统要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改革举措继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市委提出,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教育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管雪分析,“十四五”期间,要推动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厘清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教育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教育生态、发展不均衡、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规范民办教育四大方面。”
管雪指出,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根据佛山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未来几年,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预计比“十三五”增长86%,教育投入面临不小压力。其次在教育生态上,近年来,我市少数中小学特别是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较明显存在“掐尖”、违规招生行为,对教育生态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以扭曲的教育政绩观和利益驱动为导向的违规招生行为,非但没有增加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反而人为扩大了区域、校际等教育差距,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很大。
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也较为突出,较集中体现为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这是群众产生教育焦虑的主要症结。
在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方面,教育部门需要下大力气将中央和省的相关政策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准确领会上级决策意图,扎实推进落实,确保取得成效。”管雪说。
集中发力
六大抓手攻克基础教育问题症结
如何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办好“基础教育提升”民心工程,管雪表示,佛山教育部门将围绕“增供给、减负担、规民办、优生态、重统筹、强党建”六大方面集中发力,攻克基础教育问题症结,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增供给方面,在“十三五”新增27.4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基础上,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确保“十四五”期间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不少于44.3万个。
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将按照校外培训机构“线上线下双治理”、校内“课堂内外双提质”这一思路,实实在在地进行减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联动,加强综合执法和督导整治,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改革尽快取得显著成效。
对一直以来广为社会关注的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引发众多家长焦虑的“掐尖”和违规招生等问题,一方面将坚决落实政府依法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调整义务教育公民办结构,“一校一策”开展“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教育部门承诺,将采取坚决果断的有力举措,以更大力度杜绝“掐尖”、违规招生现象,构建起佛山教育良好生态。
同时,将通过南海对三水、顺德对高明教育紧密协作、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积极探索新增普通高中市级统筹体制机制、加强教育督导等方式,加大市级层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延伸。
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全市教育系统要切实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三尺讲坛始终牢牢掌握在信党、爱党、敬党、护党的人手中。
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追求“五好”
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佛山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打造出怎样的民生幸福标杆?“‘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优质均衡问题。”管雪表示,市教育部门即将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其基本价值导向可以用五个“好”来概括,即努力实现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名学生都有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好未来、全市教育都有好生态。
根据佛山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市委、市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其中就包括新(改、扩)建学校超过260所,同时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这个目标,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美好愿景是可以实现的”。管雪表示,校长和老师是最核心的教育资源,好校长和好老师能够让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有高质量保障,成为好学校。
未来五年,教育部门将以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名学生都有好老师为目标,通过大量培养、培训、引进、交流等方式,持续全方位提高教师水平。“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校长、老师到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交流,同时将有培养潜力的校长、老师送到相对强的学校进行跟班式交流,稳步建立有利于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的体制机制,努力解决优质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管雪说。
此外,教育部门将大力推动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牢固树立正确育人导向,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唯分数、唯考试的认知定式和路径依赖,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引导学校、家长和全社会更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打造全市教育的良好生态,教育部门将下最大决心、以最大力度杜绝“掐尖”、违规招生等行为。管雪请全社会对此进行监督。
管雪还表示,在抓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教育部门将把职业教育、存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目前,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8.2万人、学校31所,从数量上来讲,还远远不够。未来,佛山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地方制造业急需的产业人才。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佛山共有14所高校(含省属驻佛高校、高职)、15.3万在校大学生。未来,高等教育将继续努力契合佛山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放假啦!
南海区各中小学近期将陆续
进入寒假模式
根据《佛山市2021-2022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校历》的安排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正式放寒假时间
小学、初中为2022年1月16日,普通高中为1月23日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时间
2022年2月14日
佛山市2021-2022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校历
寒假期间请保障假期安全
交通出行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食品卫生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野外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野外不熟悉的食物,预防诺如病毒、肠胃炎及其他流行性疾病。
消防安全
注意防火安全,居家时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熟悉家电使用方法,以防触电和煤气中毒。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携带火种进入山林,不在野外点燃火种。教育孩子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或报告大人,牢记各种报警和急救电话,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
居家安全
不要在窗台下和阳台上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叮嘱孩子不要在飘窗或阳台玩耍,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社交安全
教育孩子交友要慎重,远离社会不良人员,不参与赌博,不去网吧、酒吧及歌舞娱乐等场所,不参与违法违规活动。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不打架不斗殴,不欺负同学。孩子假期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
心理健康
家长们要多多陪伴孩子,学会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心理问题。如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引导,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近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印发通知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障省内跨市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
对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操作
有了明确、具体的指引
2022年1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3年
异地就医备案均可掌上办理
《规程》明确了可以申请办理省内跨市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的人员范围,包括: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近期拟在或已在异地同一地区连续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员)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市有关规定的人员)
异地转诊人员(符合参保市转诊规定的人员)
异地生育就医人员
临时异地就医人员(因紧急救治和抢救需要,在参保市以外定点医药机构接受紧急诊疗的人员,以及其他符合参保市规定的异地就医人员)
以上人员可以申请办理省内跨市就医备案手续,备案完成后其医疗费用可以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参保市经办机构窗口或参保市公布的小程序、手机APP、网站、电话(传真)等渠道,办理跨市就医备案。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后的有效期为长期有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不超过一年。
急诊可先看病后补手续
如果突发疾病需要就医,来不及备案怎么办?《规程》对此有明确指引,因紧急救治和抢救需要,在参保市以外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住院的人员,可就诊后补办备案手续。
急诊住院当次入院有效。急诊门诊后因病情需要继续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急诊之日起10日内无需再次备案。
《规程》明确,参保人员凭医保电子凭证或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已开通省内跨市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就医。
参保人员省内跨市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全省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用耗材目录及支付标准等有关规定;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生育保险待遇等执行参保市政策。
《规程》要求,符合资质的就医市定点医药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特定病种就医服务,应当确认参保人员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认定信息,结算相应医疗费用。
参保人员同时享受普通门诊和门诊特定病种待遇的,接诊医师应当分别开具单独的普通门诊和门诊特定病种处方,定点医药机构应当分别予以结算;参保人员同时享受多个门诊特定病种待遇的,接诊医师应当按照病种分别开具单独的门诊特定病种处方,定点医药机构应当分别予以结算。
个人负担部分可用个人账户支付
参保人员省内跨市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时,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按照参保市政策规定计算出参保人员个人负担以及各项医保基金支付的金额,并将结果回传至就医市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规程》还要求逐步建立补记账机制。因医保信息系统异常、急诊补备案等客观原因未能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应当指引参保人员办理补记账手续,并原渠道退回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参保人员未到定点医药机构办理补记账手续,其发生的就医费用符合参保市规定的,可向参保市经办机构申请零星报销。
门诊和生育医疗费按项目付费
《规程》还明确,跨市就医门诊医疗费用和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原则上按项目付费。
跨市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按照就医市结算办法执行,月度预结算按照就医市规定的比例预拨付给各定点医药机构。就医市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省内跨市住院医疗费用清算所涉及的病种分值、分值单价、医院系数等按照就医市同一清算年度数据执行。
就医市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按项目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按照就医市的支付方式执行。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等其他清算规则同步按照就医市规则执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