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镇召开竞标争先动员会,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
2月1日,明城镇召开竞标争先动员会。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镇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发展氛围,奋力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为高明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注入鲜活的基层探索。镇党委书记曹瑛琳出席会议并讲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文龙主持会议。
曹瑛琳指出,竞标争先是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要纲举目张、旗帜鲜明、亮出要求、拿出举措,明确总路线图、总打法,形成主动加压、自我加压、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将施工图真正变成实景图。同时从为什么要竞标争先、怎样竞标争先、如何促进竞标争先等三个方面与全镇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分析和交流,要求对标对表抓执行抓落实,在竞标争先中突出强信心、高标准、练本领、树正气、真落实等关键词。
曹瑛琳强调,竞标争先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看得准、抓得紧、行动快”。要突出项目为王。建立重点项目闭环跟进机制,将全镇现有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动态管理,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要突出企业服务。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挥商会作用,建立企业问题动态收集回应机制,建立政企联席会议制度,面对面跟企业加强沟通、现场办公,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要突出载体打造。坚定不移做好区“万千工程”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和绿谷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拓宽明城发展新空间。要突出融合发展。从建设大湾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的高度统筹配套落实农业项目,要摸清全镇农旅、文旅、康旅的底数,加强项目引进开发。要突出环境优化。加强水环境达标治理;建立镇域形象常态化维护机制、工业园区规范化管理机制;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弘扬百年东洲书院学风。要突出基层治理。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化平安明城各项机制建设。大胆开展公有资产改革,抓好农村“三资”管理改革。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曹瑛琳要求,要抓紧完善机制构建,加快建立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跟进倒逼的督办机制、奖勤罚懒的问效机制,通过定期晾晒竞标成效,对照各领域“第一”来干事,紧盯“第一”来追赶,对推进不力的及时提醒、对突出问题及时解决、对进展良好的及时表扬、对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共同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位。
曹瑛琳强调,竞标争先要奖优罚劣,全面强化干事保障,构建“为担当者担当”的动力机制、“干事必问效”的压力机制,要抓紧建立“明十条”并积极应用,让干部敢字当头、敢字为要、敢闯敢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一体推进“三不腐”,关心关怀年轻干部、一线干部、上了年纪还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干部,为干部干事留足“容错纠错”空间,营造起老同志带好头、中青年干部敢争先、年轻干部善进取的浓厚氛围。
陈文龙强调,要提高站位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将推动明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实际成效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要奋勇争先抓落实,对标最强最好最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将2023年度明城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变成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打造高明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的成果清单;要担当作为抓落实,抓好统筹协调联动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落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竞标争先”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对标先进,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中创造新业绩、建功新时代!
会上,陈文龙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高明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暨“竞标争先”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对2022年度明城镇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先进个人代表作分享发言,党建办、经发办、自然资源所负责人分别就竞标争先谈思路;镇委委员彭淑婷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作说明,并对建立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进行解读;镇委委员、纪委书记卢伟信通报全镇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并解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文件。
明城镇领导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各办所中层干部、事业单位正职、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近日《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能源局公布广东省第三批节水型高校名单的通知》公布24所节水型高校名单,其中佛山市有两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广东东软学院和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目前,佛山共有4所高校完成节水型高校创建。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节水专项行动建设,强化合同节水管理,发挥高校节水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市水利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高校创建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不断扩大节水型高校创建培育名单,夯实基础工作,鼓励高校对照考评标准做到逐项达标,完善内部节水管理体系,提高用水效率。同时,为确保创建工作质量,明确创建标准,2022年5月31日组织全市辖区内需创建节水型高校的11所高等院校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培训班召开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推进会,不断总结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短板弱项,探讨创建思路、创建成效,互相吸取经验,反思教训,明确创建方向,提高创建效能。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东软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至今已有20年职业教育历史,广东东软学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大学城,校园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校师生人数合计约14000人。
广东东软学院前期已建设数字化、精细化高效科学管理用水监控平台,校园后勤部及工程组重视日常对校园内的漏损探测检测工作,2022年通过投资13万元购入新式节水型洗碗机等,对重点用水区域进行用水监督和管理;投入75万元在东软小镇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及投入15万元建造空调水收集系统,对雨水及宿舍空调水进行收集储存,经过滤后重复用于绿化灌溉和路面冲洗等。
东软学院通过合同节水管理、建设海绵城市及空调水收集系统等一系列节水措施,以2022年5月的节水4200吨效果推算,预计每年可节水5.04万吨,即每年节省水费14.11万元;同时相应节省日常管理维护费、水泵等设施耗用电量和管理费等。
节水亮点:
亮点1:广东东软学院实行数字化、精细化高效科学管理用水监控平台,加强对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重点用水区域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漏损探测、检测,提高后勤用水安全保障及日常爆管异常响应速度。
亮点2:广东东软学院通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每年节省新鲜水取水水费,同时相应节省了日常管理维护费、水泵等设施耗用电量和管理费,延长了供水设备寿命,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亮点3:通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及空调水收集,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降低办学成本,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多方面共赢。
亮点4:通过建立起节水宣传教育体系,进行长期常态化的节水管理宣传,全校师生参与的节水教育、劳动教育、节水宣传周等活动,深入引导教育学生增强节水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绿色低碳、生态环境、节能安全等相关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特色,学校现有佛山南海和广州天河2个校区,在校学生1.3万余名,教职工700余名。是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国家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用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极贯彻党中央节水部署,用水设施安排专人管理检修,在学校实训楼建设中,规划建设了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将雨水收集用于周围绿化灌溉、道路浇洒,促进校园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依托社团活动、主题班会、“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途径,多举措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引导教育学生增强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用水行为习惯,扎实提高学校水资源利用效率。
学校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为53.99m³/(人·a),低于广东省高校用水定额通用值。学校实施用水精细化管理,实现全校用水分级分户分建筑精准计量,水表配备率和计量率均达到100%。学校在规划建设时一律按照国家节水标准进行配套安装用水器具,节水器具普及率100%。节水型高校创建前学校年用水量约43.43万m3/年,实施后节水量达到17.37万m3/年,节水率达到40%,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9.85万元。
节水亮点:
亮点1:高效节水灌溉:全校范围内采用喷灌方式进行绿化灌溉,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等,与传统漫灌相比可节约30%以上的水量,极大提高了校园绿化用水效率。
亮点2:合同节水管理:学校积极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全校学生宿舍热水系统改造,总投资达到608.96万元,建设了中央节能型集中供水热水系统,学生可通过智能互联网蓝牙预付水费并扫码使用热水,远程智能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对学生宿舍冷热水进行云端处理。
亮点3:节水技术研发:学校积极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鼓励教职工开展节水技术创新和研发,自主研发了四项实用型节水技术并在社会推广应用,有效推进了高校节水技术创新发展。
广东东软学院和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节水型高校创建是佛山市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再一次探索和实践,通过创新校园综合节水模式,形成经验并广泛推广,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下一步,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加强校园节水宣传,推进高校节水创建工作,使教育节水工作发挥立德树人作用,形成社会惜水、节水风尚,以点带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环保学院制度上墙
环保学院雨水收集系统
日前,佛山市通报了2022年度药品安全责任考核结果,顺德区考评结果为A级,五区中排名第一。这是顺德区连续两年在药品安全责任考核中获评A级,首次居榜首。
药品质量关系人民生命健康。2022年,顺德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药品安全底线意识,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改革创新服务企业和市民,药品安全形势稳步提升,全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药品安全事件。
回顾2022年,顺德在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上取得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首创“i顺德”药店购药预约小程序、化妆品不良反应个人报告小程序以及《零售药店中药代煎服务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另外,“拓展中药饮片质量追溯应用模式”被省药监局列入2022年市县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创新示范类重点项目。试点实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线上监测制度,创新医疗器械网络监管模式也取得良好效果。
在落实乙类非处方药与佛山市“一照通行”融合改革下,全市首张便利店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一照通行”营业执照在顺德率先发出,全年审批经营乙类非处方药便利店64家。全面推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守信快批”,全区药店连锁率提升至45%,引导药品零售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此外,顺德狠抓执法办案,多项指标居全市前列。通过健全全过程整治执法工作机制,连续四年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顺德药品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办结“两品一械”投诉举报事项1931件,调解成功率55%,办理诉转案13件。办理“两品一械”案件178宗,移送公安案件6宗,均居全市前列。
全年抽检“两品一械”258批次,顺德区药品检验所全年完成检品468批次,发现不合格10批次。完善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情况考核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229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08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15份,超额完成所有监测指标。
助力疫情防控,顺德还动态调整零售药店疫情防控措施,圆满完成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使命任务。特别是在药物紧缺时期,开展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保供稳价专项检查,组织辖区药品生产、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加大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抗原试剂、血氧仪等重点药械的生产、采购和储备,保障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械供应。
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助于构建高效药品监管体系。顺德区出台《顺德区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若干措施》,通过构建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还制定了《促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普宣传是强化群众安全用药意识的重要举措。顺德积极通过“顺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及区内外主要媒体等渠道开展“两品一械”工作动态、药品科普普法等线上宣传工作,同时,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安全用妆,携手‘童’行”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安全用药意识。
相关稿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