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第五版)》)。为此,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跟小编一起来看——
01、修订、出台《技术方案(第五版)》的背景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抗疫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成了“动态清零”这一控制疫情的“法宝”。要更加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也在高位运行,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和隐匿性增强,增加了校园聚集性疫情风险,需高度警惕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切实守住校园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科学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结合学校管理和师生员工的人群特点,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修订印发了第五版技术方案。
此前,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于2020年4—5月、2020年8月、2021年2月、2021年8月印发了第一至第四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02、《技术方案(第五版)》主要内容是什么?
《技术方案(第五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对开学前准备、开学后管理、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导,提出了需要落实的全方位、多场景、各环节防控措施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
开学前,要落实各方责任、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细化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求学生和教职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开学后管理方面,要求严格日常管理、加强校门管理、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防控,对学生和教职工提出了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要求。
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方面,要求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根据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变化,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处置措施。
03、《技术方案(第五版)》和前期制定技术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五版技术方案主要作了六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环境和师生来源特点,针对性落实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管理、重点场所和区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校内个人防护等措施,着力防范疫情输入校园。
二是增加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及时监测疫情形势变化,严格实施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等措施,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三是细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如校园出现疫情后,要立即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有序落实封闭管理、人员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等,确保最短时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
四是对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提出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推进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五是强调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回应师生员工合理诉求和关切。
六是强调校园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和风险排查,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04、《技术方案(第五版)》对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哪些新要求?
高校防控骨干应熟悉掌握当地防控要求、防控方案、医疗服务预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师生来源特点,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校医院(医务室)等应发挥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纽带作用。将家属区纳入社区常态化防控管理,对家属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学校通勤车辆管理。加强教职员工所在院系与其家属和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沟通交流,密切注意教职员工家属日常身体情况。
05、《技术方案(第五版)》对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有哪些新要求?
在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方面,高校和中小学校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达到监测预警目的。
高校强化监测预警方面,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出现疑似症状,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校医院,学校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点),由指定专人负责对被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未设置校医院(医务室)的学校,应当就近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中小学校强化监测预警方面,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
托幼机构强化监测预警方面,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园内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严格落实幼儿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幼儿需及时追访、登记和上报。进行晨午检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
06、《技术方案(第五版)》大幅更新了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内容,请问有哪些新要求?
在校园突发疫情处置方面有较大调整。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由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托幼机构还要安排专人与接受医学隔离的教职员工、家长或幼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每日健康状况。
07、《技术方案(第五版)》对高校疫情联防联控有哪些新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强指导,推动高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属地政府与辖区内高校建立“包联制”,配合属地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和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多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
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开展专项风险排查,确保每项措施落到实处。
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08、《技术方案(第五版)》对学校疫情防控有哪些保障要求?
在防疫储备保障上。高校要提前做好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学校内或周围具备隔离条件的宾馆设立临时留观室,位置相对独立,必备物资齐全,操作流程规范,值守人员合格,以备人员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用于隔离的空间和房间数量应尽量充足。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员、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建设。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障、监督落实等工作。中小学校要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托幼机构要做好儿童和成人口罩、洗手液、手消毒剂、消毒用品、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设置足够数量的盥洗设施,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按照标准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安排专人负责。
在加强应急处置保障上,要求高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09、《技术方案(第五版)》对校门管理有哪些要求?
高校要全面把控进出校园通道,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所有人员入校时严格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卡,所有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和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冷链食品包装、国内国际邮件预防性消毒。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全面排查出入校漏洞,重点检查围栏损坏处、绿植围挡处、矮墙等人员可通过又无人看管的区域,及时修缮、堵上漏洞。
中小学校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
托幼机构实行园内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园。在入园处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做好登记、扫码,并佩戴口罩入内。如出现疑似症状,不能入园,应及时就医。
10、《技术方案(第五版)》对佩戴口罩有哪些具体要求?
高校师生员工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卫生,做好防护。校园内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
中小学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幼儿离园期间,家长做好幼儿看护,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园外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11、《技术方案(第五版)》对食堂管理有哪些要求?
高校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堂餐桌安装隔板,错峰就餐,引导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建立就餐、清洁消毒等食堂卫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收集和处理餐余垃圾。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托幼机构要保障饮食饮水安全。开园前对托幼机构食堂及饮用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和清洁消毒,所有饮用水设备设施均应取得行业监测、检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陈旧、已经损坏的设备。检查食堂食品原材料有无过期变质,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原料要立即销毁。开园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12、《技术方案(第五版)》对宿舍管理有哪些要求?
高校要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引导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少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和公共区域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清洁消毒。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3、《技术方案(第五版)》对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有哪些要求?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师生员工心理状况,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师生员工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
在今年的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百强高校中有89所为“双一流”高校。新晋“双一流”高校表现抢眼,其中3所跻身百强。
南方科技大学领跑新晋“双一流”高校,排在全国35名(比去年上升6名),上海科技大学排在55名(比去年上升11名),华南农业大学排在90名(比去年上升3名)。
湘潭大学(106名)和山西大学(111名)这两所新晋“双一流”高校也表现不俗。
“双非”高校表现不俗
11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浙江工业大学(66名)、深圳大学(68名)、江苏大学(73名)、扬州大学(79名)、南京工业大学(84名)位列非“双一流”高校前五。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94名)和浙江师范大学(98名)则双双重回全国百强行列。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
TOP100
佛山公证行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和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踏踏实实为群众、企业办实事,持续推进便民利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全市共办理各类公证业务10.52万件,同比增长17.11%,其中涉企公证业务1.54万件。
延伸布局
优化公证服务体系促公平
佛山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1.26万人,辖区大,人口多,公证机构仅有8家,执业公证员88名。为切实解决公证资源分布不平衡,偏远地区群众和企业办证难这一突出问题,佛山市深化公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衡配置公证服务资源。全市公证机构加快设立办证点和服务窗口,将公证资源下沉至镇街,服务村居,辅以上门服务、巡回办证、网上办证等措施,形成动静结合、纵向延伸、线上线下一体的公证服务体系。
目前
佛山全市共设立15个公证办证点
13个公证服务窗口
岭南公证处成立以家事服务为特色的办证点;
华南公证处成立全市首个跨区办证点——三水办证点;
禅城公证处于2021年3月1日设立南庄办证点,常驻8名公证人员,设立至今,已办理各类案件4200件;
南海公证处、三水公证处均形成“一区七镇”(南海、三水辖区内7个镇街均成立办证点或服务窗口)全覆盖公证服务格局;
顺德公证处打造“1+4+10”(“1”指公证处本部,“4”指4个办证点,“10”指在顺德辖区内10个镇街均设立服务窗口)公证服务格局;
高明公证处率先推行“巡回+定点”办证模式,每季度抽调公证骨干力量下沉镇街,到群众家门口提供公证服务。
全行业通过优化服务方式,激发公证机构活力,不断提高公证服务的供给总量、质量和效率,提高公证行业公信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推实招
千方百计解民忧
佛山市针对部分公证事项持续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市民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各公证处微信公众号享受便捷的在线咨询、进度查询、在线预约、在线申办服务。
全市公证机构主动作为
为群企提供上门公证服务
为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人群、军人军属、企业
办理公证业务开通绿色通道
提供周末办证
珠江公证处在疫情期间前往看守所为在押犯人提供公证服务;
岭南公证处在全市首推“佛山远程公证平台”,通过云上服务满足海外侨胞个性化需求,以“零接触”形式解决疫情下海外侨胞办证需求;
禅城公证处推出免费代办不动产权证书服务和代办领事认证服务,实现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不动产继承公证+换领不动产权证一站式办理;
顺德公证处推出代办全区不动产档案查询服务,实现了公证处与全区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大大减轻群众的举证负担,预计每月受益群众达300人以上;
三水公证处长期为佛山市共有产权房抽签、幼儿园中小学学位摇珠等项目提供现场监督公证。
全市公证机构严格执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度;2021年共为老年人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607件,为政府重点工程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282件。五区公证处主动与各区自然资源局沟通协调,承接各区不动产继承公证业务,实现各区群众免费办理不动产继承公证;关注外来群体公证需求,多家公证机构推出“小额继承”(5万元以下)业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户籍不在本地、所留遗产较少、往返奔波成本高的现实情况,通过简化继承手续为其办理继承公证,2021全年共办理291件;华南公证处为爱心企业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公益捐赠一亿元签约仪式提供现场监督公证,并主动减免公证费8万元;顺德公证处为年满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390件,减免公证费用超10万元。
在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佛山公证行业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公证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禅城公证处为解决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简村历史遗留的继承问题,成立工作小组,与村委会充分沟通,周末上门为80多名村民集中办理继承权公证并开展公证法律宣传,顺利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顺德公证处与区科技局、镇街等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办理涉及莱尔科技、银河兰晶等拟上市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公证,解决阻碍企业上市的问题。
深度参与
优化营商环境利民生
01、构建调证对接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调解协会、佛山市公证协会于2021年7月12日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与公证对接机制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调解与公证对接机制(以下简“称调证对接”),发挥调解和公证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优势,丰富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途径,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多矛盾解决方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2022年2月23日,佛山市顺德公证处北滘服务专窗启用暨佛山市顺德区调解与公证对接北滘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北滘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举行。这是佛山市首个实体化的调证对接平台,也是调证对接机制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4月1日,佛山市南海区调解与公证对接桂城工作室成立,南海区桂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南海公证处公证员为特邀调解员,南海公证处聘请南海区桂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为公证联络员。双方将在家事婚姻、财富传承、商事交往等领域合作,提升矛盾解决的成效。
02、开辟绿色通道,提升涉企服务能力
佛山全市公证机构不断深化公证在服务金融、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实践,为企业扩大融资、资金周转等事项实行“一对一”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难点,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珠江、高明公证处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和急证通道,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实行“限时办”、“优先办”服务;
岭南公证处在全行业首推服务民企八大类专项公证服务,为60多家企业免费担任公证法律顾问单位;
华南公证处成立知识产权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公证服务;
禅城公证处定期组织公证法律服务,提供法律知识宣传等服务;
南海公证处积极开展“企业暖春在行动”“公证进企业活动”,搭建信息共享桥梁;
顺德公证处与碧桂园、小熊等企业进行深入座谈,调研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谋求开拓新型公证业务;
三水公证处建立企业对口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订制个性化服务。
03、服务城市更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佛山公证行业积极为建设工程招标、拆迁安置补偿、大型项目建设等提供20余次现场监督、证据保全公证,以实际行动将公证服务社会发展和便民利民理念融入到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中,确保项目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避免矛盾纠纷,维护各方利益,保障后续项目合法有序推进。
佛山针对南海区16个旧村改造项目,涉及用地面积约15922亩,公证行业成立多支公证团队深度参与到项目当中并提供精准服务,如南海公证处为永胜经济社旧村居改造项目及大沥镇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项目等重大项目进行保全证据、现场监督,累计派出50人次为8个村居5000多名村民提供公证服务;华南、珠江公证处派出18名公证人员利用2天时间为西樵三个经济社340多户、800多名村民办理入户表决公证;为保障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项目等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明公证处成立专门工作组会同区拆迁办针对征拆红线范围地面现状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历时7天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04、深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佛山公证行业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纠纷解决等环节,深化公证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保护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开发区块链+公证电子存证平台,拓展深化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内容,在陶瓷、家电和计算机著作权等领域发挥公证法定证据效力和保全证据效力。
2021年佛山市共办理涉知识产权保护案件4341件,证据保全7015件,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提供公证服务,同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湾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维权问题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如岭南公证处与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联合运营佛山市数字资产保护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存证、取证服务,实现知识产权事前事中事后全程保护;华南公证处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团队;顺德公证处成立知识产权大厦办证点,与美的等18家大型企业进行了签约,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即时专属知识产权服务通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