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不停歇 “护苗”进行时
10月以来禅城区开展一系列普法微课堂活动
▲11月10日,“普法微课堂”活动在禅城区东方河宕学校举办。
▲11月15日,“普法微课堂”活动在禅城区明德中英文学校举办。
▲11月13日,“普法微课堂”活动走进禅城区新蕾塘头学校。
11月17日,记者从禅城区普法办获悉,10月份以来,禅城区普法办联合共青团禅城区委员会、区文明办、区教育局,依托禅城区“八五”讲师团、“以案释法”专家库以及区法治宣传共建联盟资源,前往辖区内多家中小学开展系列普法微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0月31日,首场普法微课堂活动在禅城区光正实验学校中学部举办。禅城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广东千度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立明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青少年常见打架伤人事件”展开,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使同学们认识到遵纪守法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规则。由于课堂效果良好,随后又于11月7日在光正实验学校小学部以“小学生的自我保护”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场活动。
11月10日,活动走进禅城区东方河宕学校。禅城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禅城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金淋云为青少年作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宣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校园欺凌。该校300多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11月13日,在禅城区新蕾塘头学校,禅城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海红围绕“校园霸凌”为300多名师生作法治宣讲,就“如何有效预防、制止校园欺凌”提出有效建议。
11月15日,在禅城区明德中英文学校,禅城区“以案释法”专家库成员、广东禅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梁慕嫦围绕“守护成长,与法同行”主题,从什么是校园欺凌、什么是语言欺凌、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四个方面出发,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课。1000多名师生通过现场聆听或收看直播的形式参与活动。
接下来,禅城区普法办步履不停、躬耕不辍,将在辖区内更多学校开展普法微课堂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为他们健康安全成长筑牢法治保障。

禅城探索中心城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路径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当晚,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点亮禅城夜空。
“童享友好世界 点亮儿童未来”的标语在万科金融中心和九鼎金融中心以灯光效果滚动显示,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点亮儿童未来”的倡议,并展现禅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禅城始终把儿童友好作为禅城“最幸福”的集中体现,围绕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友好等方面,全领域化、系统化、体系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中心城区儿童友好的样本。
今年,禅城区获评为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是佛山市唯一上榜的区。
打造儿童友好精细化场景
作为“小而美小而精”的中心城区,禅城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打造儿童友好场景?
禅城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始终聚焦居民需求,注重精准施策、精细化提升,以“绣花”功夫利用好闲置场所、边角“微空间”,开展全域适儿化“微改造”,打造儿童“游戏角”“微花园”和“运动场”,逐步满足儿童友好需求。
今年10月1日,位于张槎街道兴塱苑西侧、沈海高速广州支线桥下的禅城区儿童友好体育公园正式开园。这里原本是一块闲置空地,经过改造变成了总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儿童体育公园。公园内每个功能区域都精心考虑儿童视角,为儿童提供体育锻炼、交流沟通、享受游戏、激发创意的户外活动空间。
除了禅城区儿童友好体育公园这个成功改造案例外,禅城区内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公园。如智慧公园的儿童乐园有个极具特色的“大飞碟”,兼具运动性和挑战性是对孩子体力和胆量的双重考验;澜石公园内是一个头顶“UFO”的未来星际主题滑滑梯,脚下的沙池是提高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理想营地……
据统计,禅城全区如今共有294个公园,相当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9个公园。
事实上,禅城区用孩子的“一米视角”精塑城市建设新轮廓的做法不仅体现在公园建设上,还有城市治理等方面,让儿童不仅能在城市公共空间找到游玩的乐趣,更能深度“参与”城市建设。
如开展禅城儿童议事会活动,通过孩童们的调研走访,对共享小车停靠站的建设提出改造建议,并链接社会资源进行改造;建全市首条儿童友好示范街,增设智慧潮汐车道、“一米”标识等适儿化公共设施,打造“15分钟安心护学圈”……
趟出儿童综合发展好路子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上,禅城一直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推进儿童友好的有效路径。
其中,禅城区妇联联合各单位,整合全区省、市、区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资源举办的“童眼看禅城”系列活动就是典型代表。
“小小导赏员”成为宣传禅城、推广岭南文化的主角;“小当家”在酒店学习做饭技能,“小卫士”在军校体验军营生活,“小先锋”在农田里学会插秧,“小医生”穿白大褂学习急救知识……“童眼看禅城”系列活动共吸引了超过1300个亲子家庭参与,鼓励孩子自觉参与生活实践。
这系列活动还获得了全国和省市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禅城区妇联主席康莉表示,区妇联接下来将继续以“童眼看禅城”系列实践活动为载体,带动广大儿童参与社会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实践教育。
此外,禅城区妇联还联动镇街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力打造“一镇街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的儿童友好工作,推出了“警家校”护畅模式、“23号灯塔工作室”“科普快车进校园”等特色举措,并链接多个爱心企业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活动项目提供捐助与支持,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运营机制。
建设儿童友好产业新集群
儿童产业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点。借助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契机,禅城区着力建设儿童友好产业新集群。
其中,今年年初,“品质佛山 童创未来——佛山童装产业升级发布会”在禅城区举行。会上成立了佛山童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磅发布《佛山童装》团体标准以及举行佛山童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约等活动,整合佛山童装力量,进一步增强佛山童装产业竞争力、知名度和影响力。
禅城还加快产业融合,深挖亲子研学、劳动实践、户外拓展等儿童消费市场,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儿童产业生态链。如南风古灶作为省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园区共设计12个儿童友好体验专区,包括古琴、陶艺、石湾微雕、武术以及GDC遥控赛车等,提供15门“非遗+现代”相融合的互动课程。
儿童友好是城市最大的善意和美好。如今,禅城区儿童友好工作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不仅禅城区获评为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南庄镇、祖庙街道还获评为省级儿童友好示范镇(街),4个镇(街)均获评为首批佛山市儿童友好示范镇(街)。禅城区共有省级儿童友好基地3个、市级儿童友好基地12个,区级儿童友好基地21个。
接下来,区妇联将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儿童产业创新,与其他部门合作筹建儿童友好学校联盟,开展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励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文化传播,以儿童友好串联学校、企业等进行深度融合,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石湾镇街道11月起集中整治市容环境
近日,记者从石湾镇街道城管办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石湾辖区城市市容市貌,石湾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市容市貌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时间为11月至12月。
本次行动主要是对当前石湾辖区出店经营、流动商贩和夜间大排档、乱张贴乱涂写等城市管理中的各类市容环境短板,以及包保道路围挡不到位等问题开展治理,推动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水平提升,努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
本次行动整治范围及内容包括乱摆卖、乱设置广告、乱堆放、乱张贴、乱涂写、乱拉挂、占道经营、围挡设置、工地及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10个方面。目前,石湾镇街道执法办采取“白加黑”的模式,按路段分阶段开展全面治理。对城市管理黑点、管控难点、易反弹点、群众投诉等区域,则联合派出所、街道市场所等部门实施“一门式”执法联合整治。
本次行动开展以来,已查处无证经营43宗,取缔占道行为18宗,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20平方米,拆除违建违占设施约100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约5吨,市容秩序得到明显提升。
石湾镇街道城管办相关人员表示,下阶段,石湾城管办在加大现有整治力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黑点变亮点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与江滨市场管理方开展农民自产自销疏导点的试点工作,力争本月正式推行实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