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柏园 承载广州的人文记忆
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是一处名为“柏园”的建筑群落。两栋相对独立的三层小楼由北侧的一组连廊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近似“凹”字形的平面。
楼前的小院、院内的榕树,红砖的外墙、雕花的栏杆,与老东山新河浦一带众多的建于20世纪前半叶的“洋楼”类似,柏园有一种在城央之地闹中取静的独特韵味,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
这是广州近来最热的文化景点之一。在学界多方探寻下,柏园被确证为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的创办旧址。史语所是中国近现代学术的重要源头之一,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人文学科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和学术框架,有许多正是从这里起步。众多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在这座小楼里进进出出,于南国的榕荫间,将那些深藏于祖国大地之上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基于当时生活之情形,注入新的视角、方法、材料,穿透时空的迷雾,构建起全新的图景。对于中国人文学科来说,其目光之宏远、意义之新颖、内容之丰沛,绝非“初创”二字可以概括。
东山一带,既是史语所学人工作之所,也是当中很多人的家居所在。今天的寻常巷陌,当年曾走过那些英姿卓越的翩翩身影;楼宇间,曾留下他们问学或闲谈的嘈切话语。今天,可否用这些人和事串联起周边的寻常草木,让这处文化地标保存的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之关键记忆,活化而成城市的文脉、人们的通识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了柏园的修缮保护工程,院长曹劲对记者表示,目前院方正在对史语所所涉人物在这一带的行迹展开进一步研究,完善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信息,希望能让当年史语所在广州打造的学术盛景,更鲜活、更有细节和温度地与大家见面。
创新·开拓
助力广州成为中国现代人文科学发源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讨论史语所的地位和价值,有几个重要的方面不容忽视:一是它对中国近现代人文科学发展的开创性、奠基式贡献;二是它与广东,特别是与广州的渊源;三是当初扎根其中的杰出人物。
从史语所的诞生与发展来看,创新与开拓一直是其秉承的工作取向,而关注本土与重视人才,正是其在学术方向和实践操作中取得众多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1926年底,傅斯年结束六年的旅欧生活回国,应中山大学之聘任教授、文科学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此时的中大不仅是广东最高学府,而且当时北方文化教育界人士大批南下,中大名教授云集,学术氛围热烈。傅斯年不但亲自任教19门课程,还为学校请来顾颉刚、罗常培、丁山、董作宾等一批知名学者,为进一步发展文史学科和培养人才储备了雄厚的资源。
1928年,傅斯年与顾颉刚在中大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即中大“语史所”,任所长。在中山大学语史所初具规模之时,傅斯年于1928年正月赶到上海,向蔡元培提出“借用在广州之语言历史研究所已成就及将建设者,以成中央研究院之语言历史研究所”的建议,立刻得到赞同。3月,傅斯年、顾颉刚和杨振声三位获聘常务筹备员,服务于后来的中研院史语所。4月,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处在中大成立。10月22日,史语所正式迁入柏园,有了独立所址,后来史语所以此为正式建所之日。而在此之前的第一次、第二次所务会议,都是在傅斯年春园的家中进行的。
在从3月到10月底的这段时间里,史语所筹备处的诸人并没有闲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期、“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大纲”等内部材料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新的学术项目也纷纷上马:辛树帜等人到广西瑶山展开考察,董作宾去了安阳调查殷墟,杨成志、容肇祖等人在云南进行体质人类学和罗罗文化调查,黎光明出发研究川康民俗,黄仲琴赴泉州调查古物古迹……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若干文献勘订计划、方言研究方向和考古计划,生发出不少弥足珍贵的学术成果。
这当中影响最大、公众知晓度最高的,当属10月13日 (农历九月初一)董作宾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进行试掘。这是安阳殷墟发掘之始,也是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开端。之后史语所陆续在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搜集到的大量新材料不仅佐证了《史记》等史书的记载,更开启了若干之前文献所不涉的全新天地。这次发掘现场在安阳,但策划推进则在广州。
研究者言,史语所当年之所以在广州诞生,广州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人文科学的发源地,不仅因为广州有联系海外的便利地缘,更因为这座城市有创新、包容、开放的基因而奠定的社会人文氛围。
此时的史语所正如傅斯年给陈寅恪的信中所说:“此间所址初开,凡百忙死,弟真无寸暇,然甚有趣,苦中之乐,乐不可言”。
回忆·追寻
大师们的东山足迹
而选择这座形制优雅、位置独立的红砖西式建筑作为所址,也是颇费了一番工夫。由于中大“语史所”与中研院“史语所”都在中大,且语史所的学者们多有参与史语所的创立,傅斯年等人深感二者容易让人混淆,所以主张尽早迁出。1928年9月29日,顾颉刚在容肇祖、黄仲琴陪同下到东山看房子,顾颉刚日记中记道:“到校,晤绍孟。到元胎家,未晤,与莘田同归。元胎仲琴来,到柏园看房屋……”10月21日,傅斯年、顾颉刚、黄仲琴再一起到现场看房子后确定此址。当时柏园的门牌号与今天不同,为“恤孤院路三十五号”。
“东山”,作为广州人熟悉的“老八区”之一,它在广州近代历史上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纂的《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中记述,从留存的1927年至1928年中山大学的档案中,发现不少教授租的住房在广州东山,而粤籍的老师较多住在文明路附近。比如,傅斯年曾住东山春园104号二楼,顾颉刚住东山启明四马路十号二楼,商承祚住广州官塘街新四十九号贺宅,伍俶住东山恤孤院街新二号。
1927年至1929年不少的教授、老师发表的文章落款处中也写作“东山”,如在史语所第一本集刊上,中大文科教授丁山发表的文章落款是“1928.5.6,广州东山”;陈锡襄先生发表的“调查现代欧化民俗提议”文章中的落款是“1928年1月2日于东山”;罗常培先生在1928年5月2日出版的《周刊》“切韵专号”发表的文章落款为“写竟于广州东山寓次”。丁山、罗常培住东山龟岗三马路六十六号三楼。丁山先生讲授文字学通论,罗常培先生讲授声韵学、经史学。这若干住所与东山新河浦的柏园距离均步行可达。
东山新河浦两岸建筑均是20世纪初的建筑。当时恤孤院路、龟岗南(今龟岗大马路)及周边的街道网络已经成型。恤孤院路东侧是孤儿院(恤孤院),北端是培正女学校和培道女学堂。培道女学堂对面是培正男学堂;龟岗南的北端是邮政支局,再往北越过庙前街,东侧是东山公园。据推断,柏园于20世纪20年代初已经建成。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查阅的房产档案,最早的业主是蔡氏父子。柏园是这一带众多华侨购买土地自建、并以中式名字命名的物业——逵园、润园、慎园、明园、春园、简园、竺园等之一。
顾颉刚在日记中常提到东山公园,并常记载从小东门步行到学校,而他与同事好友聚餐的主要餐厅是东山酒楼、东方酒楼、南园、聚丰园、武陵酒家。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提及:“(史语所)在东山租得一房,其最上屋风景至佳,如在苑中。前临大江,有三角洲,背是白云山,四周皆园林田野。”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中国近现代人文科学一系列重要的调查研究项目迅速推进。
1941年,罗常培迁移进入西南后方板栗坳,他写道:“晚上和史语所十几位老同事在牌坊头的堂前聚谈。……不由得想起东山的柏园,北平北海静心斋的叠翠楼和罨画轩,先蚕坛的‘董西厢’,东单牌楼的洋溢胡同,上海小万柳堂的帆影枞和南京的北极阁。一恍儿过了快十年。”可见东山的生活在他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活化·利用
从历史中走出的柏园走向未来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张羽在带着记者参观史语所时介绍,当年史语所的原址是在相对面积较小的东座。而根据展览中展出的史料,傅斯年的办公室应该是位于三楼。
柏园是中国第一个建立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今年10月22日,在史语所当年迁址的纪念日,经过近半年的封闭修缮后,柏园正式揭牌开放。这个聚集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容肇祖、商承祚、罗庸、董作宾、李济等一大批大师级学人的学术机构,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在现场看到,柏园建筑大体保持了旧时风貌。建筑南面中部为拱券门廊,外墙为清水红砖墙砌筑,西式栏杆、拱券等特色构件和工艺保存较好,是广州市体量较大的中西结合风格独立住宅。2018年2月8日,该建筑被确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2022年7月,柏园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8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国家文物局批示,正式启动对柏园的修缮保护工程。刚刚接手柏园这一项目时,原本的住户还没有完全搬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只能先进入三楼进行初勘,以此推断、了解一二楼的平面格局和空间布局。5月11日,省考古院、越秀区文广旅体局、东山街道办与柏园私人业主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促成共同开展修缮工作,努力实现旧址的整体保护。有关方面开展大量协调工作,通过房屋调换等方式,于6月15日完成柏园内住户的搬迁工作。8月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最新要求编制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柏园修缮设计方案》获得批准。
由于建筑的层高有4至5米,很多住户为了居住方便,在原本的空间布局基础上加了一层阁楼,还隔出了很多小间,天井四周也围了一圈铁栅栏。这些后加的铁栅栏,待住户全部搬离后,第一时间被拆除。一些被堵住的窗户、加建的卫生间等也被陆续清理,使建筑的本真面貌展露出来。张羽告诉记者,入口门廊等处地面被水泥和后来的地砖覆盖,修缮过程中经过小心清理,下面精美的花阶砖展露出本来面貌。庭院中部的拱券门廊上覆的现代材料被清除后,发现墙面下竟是色彩绚丽的编织纹样花砖,让大家大为惊喜。
据介绍,虽然没有找到最原始的设计图纸,但住户的口述访谈为修缮方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有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入住的住户专程赶来找到考古院的专家,老住户们还提供了很多有关柏园的老照片。此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曾对广州市历史建筑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了大量的档案。进入柏园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重新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矫正,对柏园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努力还原建筑本来的面貌。
修缮开放后的柏园西座首层设立了“粤书吧”。这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阅读场所,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读者服务,定位于历史文献特色主题书吧。书吧内特别选取了与史语所人物相关的著作和文物考古类主题图书,向观众展示旧址所承载的学脉源流。记者来到这里时,有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度过假期时光;两三位年轻的女孩子在几个透着历史味道的角落里拍照。张羽介绍,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在三楼增加一个收藏古籍善本的专门空间,为更多的观众提供服务。
展览·史迹
“史语所”的广州时光
柏园二层设立了“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主题展览,展览分为“无中生有的志业——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语言研究所初创时期的研究工作”“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的保护利用”3个部分。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张羽是这个展览的策展人,她说,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期中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以及史语所提倡的到田野中去,刻苦勤劳的学术风气,对后人影响极大,一系列学术成果更是让人看到在当时并不宽裕的条件之下,一代学人的历史与文化责任感。无论它后来迁往北平还是他处,在广州的那段岁月,都足堪纪念。而随着活化工作的推进以及更多研究的开展,相信史语所的广州时光,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广州人的文化记忆,成为这个城市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随着挖掘机开始在鳌头镇高平村的土地上开始作业,2022年12月29日上午,广州市从化区举行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动工活动,正式打响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第一炮”。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中电建、越秀集团、珠江监理等省、市有关部门、企业嘉宾领导,从化区委书记董可,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奕孜,区领导雷宣云、张文虹、黄小海、刘宗静等出席活动;有关区直部门、各镇(街)的相关负责人、鳌头镇干部、村民代表等参加。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打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之举,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
——“小切口大示范”
2021年9月,经自然资源部批准,从化区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国家级试点。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在省、市、区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以全域全要素为整治对象,探索实现项目集合、政策融合、资金结合,通过“小切口大示范”“小步快跑”的形式为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先行先试经验。
屈家树副厅长指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内涵、目标上高度契合了省委部署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有可为,也恰逢其时。他强调,“全国唯一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是机遇更是责任。从化要做好示范表率作用,积极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推动土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治理有效结合,努力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是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的项目,意义非凡,将着力把探索变成经验、把试点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示范的一项标志性工程。
——“小项目大民生”
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以“4+X”整治模式,对项目区范围内的田、水、农、林、村等多要素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项目核心区规划整治面积约1.3万亩,项目预计投资6.6亿元。
从化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指出,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是凝聚各方心血共同打造的项目,将全力打造新时代全要素统筹空间治理新样板、全生命周期生态修复新典范、全方面美丽乡村新标杆,鳌头龙潭至高平片区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田园示范区和现代智慧农业园。他强调,要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结合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机遇,充分激活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项目建成后,将集中整合碧道、绿道、水系、农田、文旅、研学等功能,引入智慧农业、现代文旅等多种产业综合运营,推动项目建成农田产值高、碳汇价值大、产业模式新、文化融合深、风貌有特色的的大湾区高质量生态田园示范区,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满盘活”。
谋定而动,乘势而上,一幅崭新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从化鳌头徐徐铺开。
“核”以南沙:生逢其时,当承其重
南沙,这个两会期间的“高频词”,也是广州从去年至今的“年度热词”。南沙的开发开放,正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她的期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中心城区、南沙新区“双核”的概念。
新定位,启新篇。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后,广州举全市之力推进南沙建设。今年,广州将强化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到,广州将高标准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其中的“双核”之一,便是南沙。
路线图绘就,奋进正当时。
从城市副中心到首提“双核”,在开展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之时,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理念,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未来的南沙,将为世界留下最大的想象空间。
广州南沙明珠湾灵山岛尖。
首提“双核”,建设新核心区成南沙新使命
读懂“双核”,不能孤立,既要看到它的历史纵深感,也要理解背后广州发展的大思路。在市人大代表、南沙区区长吴扬看来,建设“双核”之一,其实是当年广州整体空间布局规划方针中“南拓”的一种跃升——2012年,南沙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2016年,南沙新区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而站在广州发展角度看,“双核”的出处,源于广州正高标准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将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
谋定而后动。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南沙首次独立成章,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并明确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实施方案。去年6月,《南沙方案》出台。接下来的大半年中,重磅利好相继落地,南沙建设不断提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既从广州层面提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南沙的“双核”之一定位,也从南沙将开展的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要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打造广州城市新核心区。
蓄势而待发。核心担当,产业升级。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04年,广汽丰田在南沙黄阁一片蕉林地上破土而出。时光荏苒,18年来,广汽丰田已累计产销超700万台,产能达到100万辆。就在上个月,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在南沙正式投产,首款e-TNGA纯电中型SUV将在广州量产下线,不仅标志着广汽丰田产能布局愈加完善,也折射出广州制造业经济稳固的基础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活力。
对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感受颇深。2007年,他决心把工厂搬到南沙时,几乎无人理解。他记得,当时黄阁厂区还是四下荒芜,只有一块又一块尘土飞扬的工地。随着广汽丰田的落户、投产、达产,为黄阁的汽车产业突飞猛进踩下了“油门”。短短几年间,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几十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向黄阁聚拢,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将这里打造成为一座汽车小镇。2007年,广州海缝刚搬到南沙黄阁时,仅仅是个只有200多名工人,产值5000多万元的企业,而到2022年底,海缝的年产值达到19.57亿元,逆势实现36%的增长。
广汽丰田新能源产能扩建项目二期正式投产。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仰望星空,航空航天业剑指苍穹。2022年6月,我国商业航天“独角兽”中科宇航总部从北京迁至南沙。7月,由位于广州南沙的中科院力学所和中科宇航共同研制的“力箭一号”首飞成功,顺利完成“一箭6星”发射任务;10月,吉利科技集团的商业航天总部——广东时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沙。更早的2019年,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
规划升级,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拔地而起
海湾翠带,滨江鸟鸣,如今的南沙,这样的画面已成为常态。秋冬季节,候鸟南飞,此时的广州南沙湿地更是栖息了数十万候鸟,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作为广州唯一同时拥有山、江、海、田、城独特空间特质的城市片区,南沙也是广州唯一的“滨海”之区。多年来,广州南沙的开发建设一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今,聚焦“双核”目标,“山、江、海、田、城”的自然禀赋成为新总规中实现“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理念。
回溯往昔,这样的发展理念已在南沙扎根。20世纪90年代起,南沙开始种植红树林和芦苇,1995年成立专门的湿地管理机构,2008年南沙湿地正式对外开放。南沙湿地的鸟类从2006年的80种增长至2021年的185种,每年前来越冬的候鸟达10万多只。
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发展空间广阔,土地面积大,大疏大密、腹地深厚、潜力无限;自然本底丰富,含有山、城、田、江、海全要素资源……广州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处处长罗清磊对比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对南沙规划建设具备的发展优势进行了仔细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沙初具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稳定的空间布局,同时也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三区叠加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源要素加速关注和汇聚。”
《南沙方案》的出台是南沙发展新的起点。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把南沙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是广州、南沙的重大命题,是挑战更是责任。如何理解“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南沙区建设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荣毅谈了自己的理解,“精明增长强调高效、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精致城区强调品位与品质,岭南特色强调文化彰显,田园风格强调生态基底特色,以此达到中国气派的湾区新城。”
乘风而上,乘势而为。
生态优先,城市规划更精细。划定南沙发展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土地利用的精明增长如合理的填充开发,TOD引导下的土地开发,土地的混合使用等方式达到集约高效开发。
聚焦平台,城市核心更强大。聚焦南沙中心城区,集中力量建设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广州临港经济区、“三谷”等重大载体。
面向未来,城市建设更宜居。打造“全民友好型城市”,打造儿童友好5分钟安全成长圈,老人友好10分钟宜居健康圈,人才友好15分钟活力社交圈,国际友好的国际化社交生活圈。
推广低碳,城市生活更环保。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工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能源、通信、环卫、综合管廊和智能基础设施系统,减少邻避效应,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
坚持自信,城市风貌更具特色。注重岭南风格城市风貌建设以及精细化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及家具设计;延续地区设计师制度,从城市层面下沉到社区层面,确保理念落实到位。
牵引带动,服务大局中赢得广阔发展空间
一子落,如何实现全盘活?
南沙机遇之于广州的重要意义,要以辩证的眼光看。
重担在肩,南沙不是一枝独秀,而要引来满园春色。因此南沙发展,必须跳出一城一隅,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打造产业和布局项目,在服务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中赢得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一点,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可谓是南沙发展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广州要举全市之力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另一方面,要以南沙为牵引广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南沙打造‘新核心区’,必须融入大战略、大规划,实现与广州各区乃至湾区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吴扬说。
南沙的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正加快建设。从近期看,今年将开工建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力争开工建设南珠中城际,被称作大湾区连接“广珠澳”主轴的广中珠澳高铁将开展项目可研挂网招标。将目光再放远,位于三大先行启动区南沙枢纽,也正启动建设南沙站,将汇聚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以及广州地铁18号线等多条线路,成为将来大湾区快速直联直通的核心枢纽节点……这些都为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拉开框架、留足空间。
探寻湾区“最大公约数”成为南沙更深远的使命任务。创建内地首个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已从南沙走向全国,被业内赞为“力度最大”的广州南沙QFLP试点项目和广州首个QDLP试点项目相继落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迎来新格局……协同港澳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助力南沙从“规则的跟随者”迈向“规则的制定者”。
新的一年,南沙建设将进一步提速。如何发力?广州市发改委、市湾区办主任李海洲坦言,要加快提升南沙的经济密度、投资强度、平台能级、服务水平和规划设计,以南沙的“精兵突进”带动广州市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满盘皆活”,高质量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代表委员说
市人大代表郭晓欣:
打好南沙旅游产业牌 让文旅和商旅“共赢”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为南沙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来自南沙区组联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认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还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推动文旅发展,就要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为此,郭晓欣建议持续打造“大湾区生活艺术节”“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文化品牌,丰富南沙文化体验场景,以旅游搭建粤港澳人才交流的桥梁,继而在交流中孕育新的文化名片,提高南沙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利用南沙邮轮产业优势,持续与港澳港口对接,增强邮轮的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创意邮轮体验项目。
郭晓欣还注意到,南沙区旅游资源大多沿着地铁线路和南侧海岸线路,便于串连成线。他建议南沙与珠海、深圳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推出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绿色生态”“休闲景观”四大主题为主线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为海内外人员带来极致的文旅体验,打造大湾区全域旅游形象。
市政协委员肖国伟:
打造大湾区全球技术交易枢纽平台
2022年9月,科技部出台了《“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技术交易枢纽,支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展。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城市,近年来在南沙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南沙科学城和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致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肖国伟认为,建设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技术交易枢纽平台”有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高效对接匹配、融合互动发展,有利于打造“一站式”便捷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生态体系,从而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各类科技创新成果集聚广州南沙科学城并加快转移转化。同时还可以为大湾区各类科技产业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项目和人才团队资源,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创新科技发展。
因此他建议,结合《南沙方案》,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技术交易枢纽平台”纳入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建设和《南沙方案》具体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加大广州市层面资源统筹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技术交易枢纽平台”专项具体建设方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