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批自适应机器人在佛山南海规模化量产
昨日,Flexiv非夕首批百台自适应机器人在华南制造中心顺利投产下线,自适应机器人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同时,以“新生拂晓·非夕智造”为主题的非夕华南制造中心百台自适应机器人投产下线仪式暨力控机器人高峰论坛在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非夕工厂内顺利举行。
自适应机器人功能强大
昨日,佛山市南海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引来了一个高光时刻,Flexiv华南制造中心第100台机器人在此投产下线,标志着全球首批自适应机器人在中国的规模量产。
什么是自适应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是在结构化的环境中,用轨迹控制实现需求;而自适应机器人,则可以很好控制外界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像眼睛和手的配合一样。”非夕科技品牌总监高云帆介绍说,由非夕科技自主研发和生产的“Rizon拂晓”是世界上首台自适应机器人,深度融合了工业级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中完成基于轨迹的固定任务的局限,自适应机器人可以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通过像人一样的手眼配合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以此来大幅增强生产过程中的柔性和生产力,为汽车、电子3C、一般工业、医疗、物流等行业的企业用户提供插拔装配、曲面作业、物料处理等应用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几年前第一台自适应机器人样机在美国实验室组装完成,到今天第100台机器人在佛山投产下线,非夕经历了无数次技术突破,这些成绩离不开佛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非夕华南生产基地的大力支持。”非夕科技CEO王世全博士表示,非夕在底层传感器、伺服系统、核心机构部件、安全主控板、机器人操作系统、AI系统等不同层面技术实现高度自研,并完成供应链的高度国产化。2020年,非夕已成功与3C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达成业务合作,部署并应用自适应机器人于精密装配、打磨抛光等生产环节,有效提升产线良率和柔性程度,部分应用已实现批量化复制。
佛山每年投入1.5亿元扶持机器人企业
近年来,佛山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而南海区作为佛山聚焦机器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创新区,在引进智能机器人企业,鼓励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飞飞在致辞中表示,佛山市政府在2018年出台了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行动计划,每年投入约1.5亿元,扶持和奖励辖区内的机器人产业。“在南海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颇具规模,而非夕科技就是佛山机器人先进制造业筑巢引凤行动中引进来的佼佼者。非夕团队不仅拥有国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还具有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制造、销售的超凡勇气和坚定信心。”黄飞飞说,佛山愿意与非夕这样坚持创新、科技引领的企业一起,共创美好佛山、共襄中国先进制造业盛举。
事实上,佛山作为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主动拥抱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据了解,在佛山传统的陶瓷、家电、家居、建材等行业的机器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现在佛山研发的生产机器人企业有110多家,2019年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生产产值达2600多亿元。计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产值突破3000亿元。就在南海区的中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就集聚了包括华数、埃弗顿、埃夫特、哈工大等一大批拥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进驻;而顺德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分别通过收购库卡和建设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将人工智能产业不断推上新高度。
“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今日在杭州举办,论坛上将发布本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研推选结果,南海区已收到参会邀请。据悉,2017年和2019年,南海区接连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成为城市的深刻烙印。
幸福感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营商环境可谓其中重要的内涵。南海区以营商促“赢商”,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的政府服务、脚踏实地的有为精神,凝聚成城市综合“软实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去年,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立了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部署出台了系列改革举措。佛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也在去年10月印发实施《佛山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
南海区的营商环境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前列,去年荣获“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称号。今年,《佛山市南海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出台,提出28条主要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永不停歇。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南海区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全面升级,力争建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
良好的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南海的营商环境究竟如何?很多人曾在公开场合进行点评。
在2020年UNDP氢能产业大会上,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黎明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构建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论道。会上,他专门分享了对南海的印象:“这几年来,真的要表扬本地政府,他们是真心把氢能当成未来的支柱产业在推动。”徐黎明所感受到的“真心”,既有南海为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所提供的高效的政务服务,又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爱德曼与南海的结缘源于首届“氢能周”。当时,爱德曼是参展企业,首次参展便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随后,爱德曼与南海签约、快速投产。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南海区成立了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扶持专项资金,保证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不仅仅是企业家,许多专家、学者也感受到了南海的热情。“我曾到南海仙湖氢谷参观,这里氢能产业发展得很好。陪我一起考察的地方政府干部说起氢能的状况非常熟悉,这令我印象深刻。”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
广东东软学院党委书记都本伟更是全方位观察了南海的营商环境,并在“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上作介绍,引发热议。“这里不仅民营企业多,而且人才结构较为多元,不仅有大学白领一条路,而且有职校蓝领多条路。市、区两级每年认定‘大城工匠’,把工匠作为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里的人才政策好,市、区每月发放人才补贴,甚至镇街都有人才购房政策……”都本伟说。政府高效负责的态度尤其令他印象深刻,例如,他曾想就修建过街天桥事宜拜访狮山镇镇长,结果镇长当天直接上门,带来了一中巴车的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解决问题。
政府工作效率高、服务意识强,企业家精神头足、创新力强,引才育才制度完善、发展后劲充足,这些都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软实力的综合体现。
南海的“真心”也得到了市场的回馈,重大项目纷纷进驻,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南海市场主体已由2014年的15.9万户增长到如今的37万户; 全区已认定109家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和60位大城工匠,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中,共涉及了47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0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医药、大数据、先进装备、纺织、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已有64个超亿元项目落户。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升级
南海的营商环境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与其背后长期推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息息相关。
今年,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项目宣布动工。该项目总投资超105亿元,是南海区近年来引进的投资额最高的工业产业项目。在项目启动会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与平谦国际集团董事长莫悦宁有一段惺惺相惜的对话。
“我们与平谦项目对接了2年,多次去他们在长三角的工厂考察。平谦产业园给人的感受是震撼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合作的信心。”
“启动前,南海区政府提出要实现项目地块当天签约、当天审批、当天领证,我心想‘这是开玩笑’,没想到真的完成了。”
一个提出了“多次考察”,一个强调“当天审批”,反映出南海对优质项目的求贤若渴与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时的雷厉风行。
这个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项目,在启动前需要开展方方面面的行政审批。据悉,为了完成承诺给企业的进度,南海各部门制定了时间表,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内容包括咨询项目审批经验、协调职能部门、现场沟通供电排水事宜、启动模拟审批及桩基础报建等,共计17个局办参与其中。项目4月28日正式签订投资协议,6月15日开始“招拍挂”,7月15日土地移交,7月27日打桩动工,再度刷新“南海速度”。
平谦项目并非个例。一直以来,优化政务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是南海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2002年起,“高效南海”便被提出。当时的要求是“三日上报、五日办结”,这是一个全国超前的理念,即不属于南海审批权限的3天内要上报市或省或国家,属于南海审批的必须在5天内批出来。随后,这个要求不断升级。如今,一张工商营业执照,只需要5分钟便可以自助完成登记并打印。
此外,南海区还率先与广州荔湾等区展开广佛“跨城通办”,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行政服务一体化,推出“湾区通办”,让“高效南海”影响辐射更远。
近年来,南海区还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城市大脑”。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载体,结合二维码引擎、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引擎、视频分析算法、地图引擎等多种先进的技术能力,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城市管理。
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全国来看,很多城市已经将营商环境打造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例如广州黄埔区,正在打造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在今年推出“营商环境10条”和营商环境改革创新99项具体措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在着力推动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
营商环境代表着城市的软实力。在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优化营商环境也已成为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继续用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区将以改革创新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建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佛山市南海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今年出台,参考世界银行以及国内相关指标体系,提出打造“理念最新、效率最高、程序最简、成本最低、效能最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方案涉及主要任务28条、保障措施3条,涵盖政务服务、法治保障、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围绕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突破攻坚。
改革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主题词,南海提出了许多创新思路。在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方面,南海区正在大力推进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改革、“标准地”“模拟审批”改革,实现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
创新工作的推进已经有了严密的部署,例如在标准地方面,全区各镇街选取一个产业集聚区作为试点,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实施标准地管理,通过在区域综合评估、用地控制指标、项目准入审查等各环节进行适当介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促进产业项目提质增效。
面对企业的“痛点”融资难问题,南海区提出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聚集多样化金融业态,完善金融产业链,推动企业上市,同时全力打造千灯湖创投小镇,引导创投机构更多地关注本地企业项目。在疫情期间,南海区快速反应,出台政策,扩大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至6亿元,免收相关服务费,解决“续贷”难题。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科创平台与区内企业常态化、精准化对接机制将全面建立。南海区将加快季华实验室建设、高标准推进仙湖实验室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科研机构合作,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文化品牌、教育供给、健康服务、交通基建等社会人文环境的营造也纳入其中。南海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区内航空、高速、地铁、港口等一应俱全,医院、学校、商场等应有尽有,既拥有国内一线城市的商务与居住服务,又可以享受二线城市高性价比的综合成本。值得关注的是,在片区规划、新城发展中,南海也有意识地将营商环境的“全景式”打造作为重点考虑。例如目前正在推进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采用景区思维展开设计,引进了建川博物馆等国内顶尖的文博项目,着力做好人的文章。
南海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主要任务
1 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大幅压减企业开办及注销时间
●全面推进“证照联办”改革
●不断深化“全程网办”政务服务改革
●全力推行跨城通办及湾区通办
●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
●规范涉企税费管理
●建立民营企业政策信息“四员”制度
2 营造便捷优质的项目建设环境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落实“标准地”制度
●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改革
●精简水电气报装程序
●加快水电气网络报装外线工程报建审批改革
3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环境
●加强商事金融审判
●健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完善企业破产退出和拯救机制
4 营造开放有序的企业投资环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
●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
5 营造科学规范的市场监管环境
●加快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
●建立统一权威、科学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
●建立灵活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监管体制
6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人文环境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南海文化品牌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营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城乡高度融合发展中,乡村应该以怎样的形象迎接这场改革的浪潮?桂城正在积极探索这个答案。昨日,桂城街道举行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200多位来自桂城街道各职能部门、社区负责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今年是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桂城的乡村振兴步伐已从“干净整洁村”提升至“美丽宜居村”阶段。在本次大会上,桂城街道22个农村社区吹响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接下来,桂城将从乡村内在与肌理着手,通过“清脏、治乱、增绿”三部曲,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亮点】:
“洗村”行动成效——卫生黑点同比减少85%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率队,带领辖区22个农村社区的党组织负责人、经联社社长、经联社常务副社长以及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农村人居环境,全面考察乡村整治提升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效。
在走访过程中,桂城乡村展现出来的最大的亮点是村庄的干净整洁。“你看,我们这里已经进行了垃圾分类。”夏南一的黎女士说,“以前不太干净,我还想着到外面买屋住,但现在的乡村这么干净、这么美,我只想住在这里。”
农村垃圾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桂城在去年全域开展“洗村”行动的基础上,今年各社区基本建立起长效保洁机制。今年1~10月,桂城累计发现卫生黑点4000多个,卫生黑点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5%,村居环境面貌整体态势向好。
在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三线”整治方面,除了夏北、凤鸣两个旧改村居外,“三线”整治已经覆盖了20个村居,其中东南西北四约、中区、夏南二已经全部完成整治。
“厕所革命”方面,桂城按照省三类以上公厕的设施配套及标识设置标准重点推进77座农村公厕改建、8座农村公厕新建,目前,公厕改建的完成率近94%,打造了一批示范文明公厕。“两违”查治方面,今年累计查治违法建设面积超220万平方米,拆除194多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增违法建设面积约1.8万平方米,拆除历史违法建设约192万平方米,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污水治理、雨污分流方面,雨污分流示范巷——叠北东胜村、叠南圣堂、三山北区渔村、夏东涌口已完工验收;第一批雨污分流的改造工程正在快速推进,累计完成管网铺设13.2公里。
人居环境升级——1.8亿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需要项目资金的支撑。在桂城中区社区西江村,大塘边厂房外立面及部分瓦面日久失修,老化严重。通过桂城街道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西江将大塘边外立面及卫生室、电房等建筑物进行修复棚顶和墙体绘画,岭南水墨绘画技法,还原了西江旧八景的风貌神韵,展现了西江传统文化内涵。
据统计,去年以来,桂城街道累计向社区划拨了2400万元零星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在此基础上,街道建立起乡村振兴项目库,共收纳了298个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环境提升、停车场建设、车位画线、社区物理围蔽以及公园、公厕提升等。其中,体量较大的168个项目纳入南海区一级乡村振兴项目库,总涉及资金约1.8亿元,街道承担约8500万元。一批批基础设施的建成强化了城乡融合必要的硬件支撑。
“9+N”梯队成形——探索“一村一品”新路径
每个乡村有自己的气质,每个乡村有自己的传统。桂城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打造夏南一、平东、夏东、叠南、叠北、凤鸣北区、南约、西约、中区9个示范点,形成了“9+N”的美丽宜居乡村第一梯队。
这9个示范点,各具特色。比如,夏南一特色精品示范村打造自然、生态、宜居,且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叠南、叠北社区开发集古村落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水乡文化体验区;平东社区突出玉器产业特色改造,夏东社区结合“映月新城”开展景观改造等。据悉,目前桂城22个农村社区基本已经完成了物理围闭,改造箭在弦上。
尽管桂城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据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启良介绍,目前桂城乡村振兴工程项目推进效果不理想,制约着城乡融合工作进一步推进。
【措施】:
推进两个超万亩“村改”
重塑桂城空间结构
今年7月,桂城街道制定出台《桂城街道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围绕一个实验区的建设,打造三大示范片区、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项目,打造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桂城样本”。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桂城如何通过城乡融合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构建“三生融合”的城市空间?桂城将目光投向了三旧改造,通过超万亩的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超万亩的连片旧村改造,重新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在大会上指出,未来三年要重点推进八大更新片区建设,变产业园区为产业社区,变生活城区为创新城区。重点推动金融高新区夏北1876亩改造,映月湖片区总面积超过5000亩的夏南一、夏南二、夏东整村改造,叠滘片区4000亩改造,北约500亩改造,三山片区均超千亩的地铁2号线、4号线、11号线的TOD项目改造,这些项目都将强化统一规划、片区统筹,连片开发。
坚持产业主导
优先支持“工改工”
在桂城看来,产业决定城市的未来。岑灼雄客观地指出,过去桂城在发展中存在住宅及商办类载体面积过剩,产业载体相对不足等问题,未来桂城将把产业的发展放到第一位。在此原则下,桂城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原则上不再进行纯商住改造,将优先支持“工改工”改造。
目前,桂城街道已将部分存量住宅用地转变为产业用地,往后还会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更多住宅商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同时,在集体土地上建设产业载体,桂城也提出了租期不低于30年、容积率不低于3.0的要求,保证集体用地的集约发展。另外,旧村改造也要预留一定空间建设产业载体。比如,夏北社区的改造,也保留了近50%的产业体量。
未来,桂城将围绕“金融+总部+科创+文创+研发”的产业定位,重点支持和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品质先进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现代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为新兴产业开辟绿色通道。
此外,桂城还将围绕公园城市、网红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以及强教育、强文化、强医疗等方向发力,缔造“品质卓越”新桂城。
书记观点:
扛起南海城乡融合改革发展大旗
昨日上午,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率队走访了桂城6大社区。“一上午看下来,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不是有钱就能做得好,关键是要统一思想。”麦绍强为200多位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负责人打气。
今年7月份,桂城就发布了《桂城街道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仅仅不到4个月时间,桂城就展开全街道的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桂城为什么如此迫切推动城乡融合?在麦绍强看来,扛起南海城乡融合改革发展大旗,是桂城应有的担当,应负的责任,也是桂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竞争中胜出的机遇所在。从地理位置来看,桂城的城乡融合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桂城位于南海中心城区,地处广佛双城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核的核心位置。近期,广州荔湾区和佛山南海区酝酿将在两区边界咬合处规划一个约70平方公里的广佛新城,这个区域将把三龙湾、白鹅潭、千灯湖三个战略性平台联合在一起,构筑“广佛之心、湾区极点”,包括荔湾的滘口、大坦沙、海龙围,南海的海北、黄岐、 盐步、映月湖。在面对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这个历史性机遇时,桂城要跳出桂城看桂城,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双区驱动”的角度和高度去推动建设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去谋划和定位桂城的未来发展,去强化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的区位担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