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执行!白云机场最新通知
根据广州市疫情防控要求,自4月11日零时起,所有进入航站楼人员(包括旅客和接送机人员),均需出示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出行计划的旅客请在确认核酸检测结果更新后再前往机场,以免影响出行。
需要办理退改签的旅客,可向航空公司申请办理免费退改签服务。优先建议旅客网上办理退改签,对于不会网上办理的人员,在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的5号门、12号门,二号航站楼的45号门分别由机场航服和南方航空安排工作人员现场为旅客提供退改签服务。
白云机场特别提醒:近期计划乘机的旅客出行前请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配合防疫查验。乘机出行过程中请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白云机场设有现场核酸检测点,有检测需求的市民旅客可前往检测,无需提前预约,即到即检。
具体信息如下:
地点:①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12号门对面P3停车楼顶楼;②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51号门外。
检测时间:07:00至凌晨02:00
出报告时间:4—6小时
4月7日,《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炉,明确提出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努力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区。
“十三五”以来,佛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面向“十四五”,《规划》提出总体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发展目标中包括水稻、生猪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都市农业新业态发展壮大,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初步构建,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
累计建成高标农田35万亩
此前,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体现了佛山布局现代都市农业的决心。此次出台的《规划》以大篇幅提及“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为接下来佛山如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指明路径,其中包括深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发展平台、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平安农业建设。
在科技方面,佛山将组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精深加工、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生态渔业、智慧农业研究,力争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深入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有效利用市农科所等育种平台资源,加快建设市级种质圃、新优特蔬菜和玉米种质资源库、肉鸡种苗库、水产地方种质资源中心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繁育基地;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建设“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
在平台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严守耕地红线,强化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454万亩撂荒地整治,确保到2023年实现耕地“零弃耕”;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规划》,佛山将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数字化技术与农业产业、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助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2.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5条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佛山一直在行动。在此次《规划》中,美丽乡村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从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部署。例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50%,资源化利用比例达 35%;加快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面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短板,自然村污水管网基本完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5%。
城乡统筹发展,合理优化布局,才能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未来,佛山将加强村庄规划衔接和引导工作,加大对村庄建筑风貌的管控力度,坚持“无设计不施工”,并实施特色村庄保护和古村落活化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活化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
同时,佛山将全面完成“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建设5条以上百里芳华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顺德水道精华段、禅城区“乡遇禅韵”精华段、南海区丹灶镇“有为水道”、三水区“三江汇流、湾区之源”岭南水乡示范片等。到2025年,建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5条,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10个以上、省级示范点25个以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基本形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却是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统筹推进市域农村协调发展。
根据佛山市各区域功能定位和乡村资源禀赋优势,《规划》将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禅城区美丽乡村高品质发展先行区、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顺德区建设广东省全面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高明区建设田园城市新样本、三水区打造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采取符合当地特点、灵活多样的改革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集体和群众积极性。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佛山将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要审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入市试点,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用地集约化、规模化流转,区、镇两级政府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农用地的指导,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用地连片出租给农业企业、国资企业等。鼓励各区探索集体农用地向镇(街)国资企业、农业园区运营企业等流转模式,扩展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统筹集约发展高效都市现代农业。
“十三五”佛山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农业经济总产值总体平稳增长、单位面积产出不断增加。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368.55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年均增长5.69%;农地产出率达3.32万元/亩,位居全省前列,比2015年增长,49.5%。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为34.87:12.59:44.69,形成了以优质水产品和花卉苗木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
农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连片养殖池塘尾水集中处理为主的池塘标准化改造,完成改造池塘示范面积8564.2亩,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2个;全市新(改扩)建大型生态环保型生猪规模养殖场6个,年末生猪存栏量恢复至52.5万头。
目前,全市已创建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农业“一村一品”专业示范镇7个,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示范点3个、省级示范镇4个、省级示范点11个;省级农业公园5个、市级农业公园30个;市级休闲观光类农业园区11个。南海西樵松塘村、顺德北滘碧江村、三水乐平大旗头村先后获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2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7个村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顺德杏坛逢简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顺德杏坛逢简村、南海西樵松塘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日渐成型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日渐成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逐步壮大。截至 2020年底,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9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4家,比2015年增长112.50%;家庭农场(农业规范经营户)20559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4月9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带队上线《民生直通车》节目,就 “全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等话题,与大家互动交流。
全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
擘画现代化城市交通蓝图
为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城市轨道、高快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等设施协调发展,加快落实“畅通工程”相关任务,打造高品质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2022年,按计划再打通“断头路”36条,完成交通拥堵点综合治理105处,建设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900公里,计划新增、优化10条公交地铁接驳线路,计划新增公交场站6.72万平方米。
在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方面,今年计划完成900公里,集中在16个重点镇街实施,包括禅城区祖庙、石湾、张槎、南庄,南海区的桂城、狮山、大沥、西樵,顺德区的大良、容桂、乐从、北滘、陈村,三水区的西南、云东海以及高明区的荷城(含西江新城)。
在公交站场建设方面,今年计划新增公交站场6.72万平米,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5.8万平方米的公交站场项目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其中包括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大型公交枢纽等重点项目。
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优化城市静态交通空间结构
佛山市在今年年内启动佛山市停车难纾解工程三年行动,市交通运输局重点聚焦开展全市停车资源普查、搭建智慧停车管理体系、制定共享停车政策三项举措入手,缓解“停车难”问题。
第一,完成停车资源大普查,全方位掌握全市停车资源的分布、结构比例、数量、需求关系等基本情况,并在停车资源紧张的区域推动立体停车库建设,年内新建不少于10个立体车库,缓解布局区域停车难问题。
第二,搭建智慧停车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关的路线图和任务表,同时,启动市级停车平台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停车数据标准,为后续提供高质量的停车服务打好基础。
第三,研究制定共享停车的有关政策文件,深度挖潜商业办公、住宅小区、公共停车位等各类停车资源,盘活存量,提高现有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今年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域作为共享停车的试点,为下一步的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此外,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利用桥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提高停车泊位供给效率,目前已完成了约130多处,建成小汽车位约3000个。
以原佛山一环沿线桥下空间、跨东平河桥下利用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省管高速桥下空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张槎佛开高速古灶段已投入使用,华南创谷段完成了方案设计进入施工招标阶段。
接下来将重点推进南二环、广珠西高速等桥下空间的利用,规范广三高速桥下空间的利用。
市民问答
Q:
希望东平隧道能最快通行公交车,打通汾江南路段居民出行的便捷性,比如佛山奥园的居民去禅城上班、去佛山新城广佛线地铁站、图书馆也没有公交车直达到世纪莲地铁站,如此2.4公里路程也没有公交车直达,希望交通部门帮助解决市民出行问题。
A:
当前公交线网调整重点之一就是在推动公交+轨道两网融合,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同时,线网调整的原则应是面相需求,今年我们也启动了关于轨道交通接驳线路的专项规划,打造面向需求集中的社区的短途化公交线路,对于需求相对较少的区域会视需求开通辅助公交,如去年在新城试点区域开通了网约巴士,实现该片区到地铁接驳的功能。
Q:
我想提一个建议,桂城近年来在桥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好的,设计各种不同主题的运动场,而大沥没有这样的措施,有些地方围蔽了,并被人堆放了大件垃圾,杂草丛生,非常乱,希望其他镇街可以仿效桂城的经验,把桥下空间利用起来,让我们的市民有更多的娱乐空间。
A:
大沥镇的桥下空间主要是广三高速、原佛山一环、广佛高速等几条高速路线,大沥镇今年年初也做了一个全面的排查,目前大沥镇符合利用的桥下空间有28处。桥下空间的利用主体比较多,主要是沿线的村居、企业,同时资金筹集面也比较广,目前大沥镇采用围蔽的方式,将暂时不具备开发利用的桥下空间围蔽起来,围蔽并不意味着动工,因为大沥镇采用的是百企百园的形式,以成熟一个就推进一个的方式有序开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