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第一!
126分!
并列全市第一!
日前,2021年佛山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公布,顺德以126分高分,与南海区并列全市第一。近年来,顺德构建起部门齐抓、镇街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强化监测、高压打击
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穿梭于顺德各大农贸市场,移动快检车时不时映入眼帘。去年以来,顺德大手笔投入2100万元用于食品安全抽检,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据统计,依托各镇街政府快检实验室和移动快检车,2021年快速检测食用农产品255997批次,其中合格251608批次,合格率98.29%。
针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建筑工地食品安全、走私冻肉、不合格食品后续处理等热点难点问题,顺德发挥部门履职优势,实行综合治理。
其中,区教育、区民政人社、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推广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在全区648个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饭堂后厨已安装摄像头,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透明化。
筑牢建筑工地食品安全防线,区住建、区交通部门联合发出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指南、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告知书129份,目前已有101个在建工地饭堂获得食品经营许可。
顺德还进一步强化执法整治,以最严标准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顺德关停118个违法违规冷库,进一步堵塞防疫漏洞。开展网络订餐、湿米粉统一检查、“长江禁捕打非断链”、肉制品质量提升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食品安全隐患问题218项,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734宗,让市民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强化经营者自律规范
作为粤菜的发源地、世界美食之都,顺德美食早已成为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以标准化为引领,顺德在深化食品安全全社会现代化治理进程中屡出实招——制定实施全国首个景区食品安全团体标准;首推集中消毒餐(饮)具卫生安全全链条风险控制团体标准,让餐具消毒每一步有规可循;在全国率先发布《学校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与营养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解决校园食品安全堵点;在全省首推生猪肉品全链条风险管控团体标准,对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实行全链条闭环监管……
随着团体标准的相继发布,顺德食品生产、销售、服务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佛山盈皓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是首批执行餐具消毒标准的企业之一,其总经理李杏珍表示,团标实施带动整个餐具消毒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
此外,顺德还推动全省首家湿粉生产企业示范点建设,并编写湿粉类产品冷链管控技术指南,为湿粉生产质量提升工作提供顺德经验。同时,推动“伦教糕”“顺德红米酒”获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升级。
顺德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方面表示,今年将会同各镇街、各部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防控体系。其次,推进监管智慧平台建设,提升重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追溯效能,使食品安全治理从“人海战术”向“人防+机防”转变。推进“一镇一特色”食品安全优势项目建设,结合标准引领、监管信息化、企业扶持、专项整治、隐患排查等,因地制宜推动食品类特色产业带、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特色企业发展。强化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创城”工作宣传,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虎年开新篇
回望第一季度
佛山法治建设迎来许多可喜表现
高光时刻
佛山“全国首创人工智能+双随机开创法治监管新局面”项目荣获第六届法治政府奖;
佛山市首推《佛山市包容审慎监管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公安、交通、税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五大领域,共372项;
佛山全国首创镇街行政执法集体讨论快速模式,依法稳妥高效推进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聚焦改革创新,塑造法治优势
今年第一季度
佛山市司法局紧密围绕党代会精神
聚焦“515”战略目标谋篇布局
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01、聚焦中心大局
建章立制提升政府服务法治保障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近年来,佛山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着力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努力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佛山已累计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16部政府规章,立法数量和质量居于全省前列。
去年,佛山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并推出《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2年度版)》。围绕该中心工作,市司法局迅速行动,发挥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优势,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定多部法规,探索年度立法工作方向。
其中,《佛山市市场主体服务条例》为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益晒你”行动方案加上了一道法治安全门。
据悉,该条例将改革措施和行动方案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是全国首部市场主体服务立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让企业和企业家在佛山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成长,从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目前,《佛山市市场主体服务条例(草案)》已通过市政府审议,处于市人大审议阶段。(图片点击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结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市司法局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等立法专题研究,深入挖掘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立法需求,并加快对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文件的清理工作,废止63份规范性文件。
为充分保障立法质量,市司法局聚焦全过程民主立法,选取一批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为代表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政企互动直通车,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广泛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不断增强立法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市司法局还建立了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库,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立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目前,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库共有47名专家。
02、聚焦改革创新
多举措健全体制机制
3月20日,佛山“全国首创人工智能+双随机开创法治监管新局面”项目获第六届“法治政府奖”,为第一季度佛山法治监管工作送上“开门红”。
“人工智能+双随机”监管模式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改革效应:改革前识别全市高风险市场主体的任务,需1000名监管人员连续工作超过100天才能完成,而改革后,通过构建风险研判模型,监管人员只需一键点击,即可自动完成筛选识别工作,且违法发现率由之前的17.6%提升到86%……
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评评审会对佛山市“全国首创人工智能+双随机 开创法治监管新局面”项目进行介绍。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在第一季度,市司法局坚持将改革思维贯穿于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改革创新工作仍在不断推进,助力各项职能点上出彩、面上开花。
在法治监管上,市司法局牵头发布《佛山市包容审慎监管事项清单(第一批)》,归集整理公安、交通、税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免罚清单、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免检查清单和减少检查频次清单,共涵盖372项事项。
在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上,佛山首创镇街行政执法集体讨论快速模式,依法稳妥高效推进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并率先在全省开展行政执法“两平台”与南海区“一网统管”智运平台、禅城区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对接试点工作,打通业务联动和数据共享,建立起“多元联动吹哨、执法人员报到”的智慧执法协同新模式,有效弥补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提高执法效率。
在行政复议工作上,市司法局通过建立常态化案件研究机制、实行案件办理繁简分流等举措创新案件审查机制,提高复议案件质量。第一季度,佛山精选编印2020年度15个行政应诉案例,向市、区及镇街各基层行政执法机关派发。在市级复议机关公开行政复议文书基础上,要求各区级复议机关公开法律文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加大公信力和透明度。
03、聚焦痛点难点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务必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领头羊”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为之奋斗的目标。近年来,市司法局始终围绕“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坚持结合本土实际精准施策,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以九江镇为例,作为南海区著名侨乡,该镇旅居海外乡亲超20万人。疫情发生以来,海外乡亲回乡创业需求大增,在此背景下,九江镇于年初建立全市首个镇级涉侨法律服务中心,向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等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等一条龙公共法律服务,打造符合本土特色的基层样本。
与此同时,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去年,佛山建立起访调、诉调、检调、警调对接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其中,推动调解与公证对接机制落地成为重要任务。2月23日,佛山市顺德公证处北滘服务专窗启用,这是佛山首个实体化的调解与公证对接平台,旨在充分发挥调解和公证职能优势,丰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据了解,北滘工作室为此制定了调证对接指引、工作流程,并组建特邀调解员库,建立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为工作室运作提供保障。
在公证服务上,目前,全市共增设7个公证办证点和10个服务窗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便捷的公证服务。
律师工作同样扎实推进。今年一季度,市司法局出台百千万工程、百所联百会、一园区一律师事务所、企业法治体检等十条措施,以法治助力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律师积极走进村(社区)、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组织法律精品课程宣讲。第一季度,共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6487件次,开展普法宣传857场次。
法律援助律师在禅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
结合“八五”普法内容,佛山目前已确定40个“一部门一项目”(第二期)普法依法治理品牌培育项目,制作中小微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系列短视频等一批宣传作品,通过镇街法律驿站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完善合规管理机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为持续做好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现将四月份安全风险提醒发给大家,提醒如下:
风险之一:
受疫情、“双减”限产、用电紧张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生产设备时开时停,为追求经济效益,存在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风险,易产生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防范对策:
企业必须要统筹安全与发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加强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采取加派现场管理人员、强化作业现场管理等方式落实防护措施,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严格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设备设施。
风险之二:
4月份已进入高温汛期,阴雨、雷暴天气多,企业电气设备设施容易受潮,造成短路、漏电,引发人员触电事故;铝熔铸原材料、车间潮湿、积水,印染企业保险粉等物料遇湿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燃,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防范对策:
企业必须做好防御强台风、暴雨安全措施,做好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和场所的防雷、防静电、防风、防漏措施,确保安全设施完好运行;加强对遇湿易燃或遇湿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安全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防潮等措施。铝熔铸企业必须保持原材料干燥和熔铸车间不能存在积水情况。
风险之三:
天气回暖、高温,员工作业时易困乏,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力和反应力下降,在检维修作业,特别是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时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引发事故。
防范对策:
一是持续强化反“三违作业”,强化日常安全教育和班组“班前会”提醒,完善安全作业规程,确保作业规程清晰可见,作业人员规范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严防“瞎指挥”、“乱指挥”;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养成良好工作习惯,严防“违章不一定出事故”的侥幸心理。
二是持续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持续把事故警示教育列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一课”、“必修课”。
三是持续强化第三方作业管理。要审查第三方作业单位资质和人员资质,避免无证、无资质作业;要确保作业现场有监护人员,便于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必须对第三方作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确保实际作业人员和参加培训人员相一致。
四是持续强化特殊作业审批制度,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动火作业“三个一律”、高空作业“五个必须”等安全管理措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