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多措并举推进旧楼加装电梯,“梯”升居民幸福感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存在大量老旧小区,许多居住在旧楼高层的老年人因为上下楼不方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了他们迫切的期盼。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破解老年人“上下楼”的民生难题,扎实推进旧楼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不断改善旧楼人居环境,切实提升群众居住品质。2019年以来,海珠区旧楼加装电梯的数量稳居全市前列,连续多年核发加建电梯规划许可证数量位列全市第一。随着一部部电梯落地运行,更多的居民告别了“爬楼时代”,垒砌起对这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贴近群众出实招,用心服务解民忧
近日,穗花南街3号后立面业主代表向该分局赠送锦旗,对该分局电梯审批小组高效专业的服务水平、优质用心的服务态度、为民解忧的服务意识表示衷心感谢。据了解,穗花南街3号后立面因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加装电梯难度较大。该分局得知情况后,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征询意见,为小区业主加装电梯方案出谋划策,以细心、贴心、暖心的服务让加装电梯流程更加清晰,操作更加便捷,办理更加高效。
“我们这栋楼有好多老人,年纪大了,腿脚都不好,上下楼很困难,大家都盼望着赶紧装上电梯。这次真的非常感谢海珠区分局电梯审批小组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这些老旧小区也能变身‘小洋房’,圆了我们小区业主的‘电梯梦’,我们真的非常高兴!”穗花南街3号后立面业主代表激动地说道。
穗花南街3号后立面业主代表向海珠区分局赠送锦旗
多方联动聚合力,创新服务化难题
为化解旧楼加装电梯难题,该分局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构建“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专业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营造协商共治大平台、大格局,推动业主充分协商,营造和谐加装电梯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制度,制定印发促进既有住宅业主充分协商、和谐加装电梯方案,明确区各相关部门和街道的责任分工,不断优化、简化、细化工作机制,加强与部门和街道的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创新举措,该分局率先探索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的技术审查工作,并明确了相关工作模式和程序,大幅减少申请所需材料,缩短审批周期,促进加装电梯早开工、早使用。三是早期介入,依托社区居民议事厅搭建协商平台,各街道部门联动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形成街道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加装电梯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破解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难题。
政策宣传暖人心,优化服务增实效
加装电梯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为了让群众及时全面了解加装电梯的业务知识,该分局设立了专门的电梯审批咨询服务前台,派出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打造出一个涵盖审批服务、政策解读、普法宣传的综合渠道,实现了市民群众与审批工作人员的沟通零距离、服务面对面。同时,在电梯审批咨询服务前台提供各类电梯审批的政策法规和办事指南,张贴电梯审批小组的服务规范和制度,方便群众了解学习和监督;设置法律诉讼普法宣传栏,以案释法,做好电梯审批的普法宣传。
海珠区分局工作人员在电梯审批咨询服务前台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下一步,该分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与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工作联动,聚焦群众旧楼加装电梯的难点堵点,加强调研推动形成可行方案,着力解决加装电梯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营造加装电梯“案结事了”、群众“事心双解”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5月3日通报:“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广州警方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科学精准实施高等级勤务,最大限度将警力压上路面,全面压实各项防控和安保应急工作措施。截至发稿时,全市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5.6%,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4.24%,全市社会面治安、交通情况整体平稳有序。
强化统筹部署 提前预警预防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市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接待量较2022年同期呈倍数级增长。广州警方结合今年假期安保工作特点,提前制定了系列工作方案,强化统筹协调,全面压实各项安保防控工作措施。依托网上网下合成作战机制,启动市公安局、重点警种、各区公安分局、基层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纵横联通、实时对接”的指挥架构,强化统筹指挥,落实每日一研判、一调度、一检查、一总结,密切掌控全市社会面治安动态,确保突发案事件第一时间高效快速处置。
同时,广州警方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任务,提前开展专题研判,及时协调开展针对性调处化解措施,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强化整体防控 保障安全有序
“五一”假期期间,广州警方根据人流、车流情况,据实调整点位、拓展勤务区域,延长勤务,在原有298个“1、3、5分钟”快速反应圈基础上科学提升至332个,日均投入社会面防控警力1.6万人次,组织发动最小应急单元3.8万人次,日均设置防控岗位985个,组织2000多名机关警力落实“三支援”工作,最大限度将警力压上路面,全面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强化商业旺区、旅游景区、适宜露营地、夜间集市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
强化安全监管 保障安全形势
“五一”假期前,广州警方提前对全市各类娱乐服务场所以及公园、乐园等场所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加强对私人影院、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管理,及时排查整改各类治安、消防隐患1200余处。节日期间,严厉查处场所、特种行业内的“黄赌毒黑”、超时、超范围、超容量经营、未成年人违规入住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14间,整改56间。
针对今年“五一”假期广交会等大型活动,广州警方严格落实“一点一方案、一点一团队”的安保措施,累计投入安保力量2.3万人次,其间各类活动现场秩序安全平稳。
同时,广州警方持续深化治安专项行动,检查涉枪支、民爆物品、易制爆、刀具等从业单位约200家次。督促对物流寄递行业落实“三个100%”机制,检查寄递物流企业约4000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5处,坚决杜绝防范各类危险因素。
强化交通管理 保障道路交通
广州警方持续深化交通大整治,全力做好交通保畅和道路安全工作,成立专项指挥部,针对影响交通保畅的症结,提前梳理采集10条拥堵高速、7条市区主要路段以及全市商圈、景点周边交通信息,按照“一点一方案”要求落实疏导管控。每天出动交通警力5800人次,设置拯救车备勤点181个,设置疏导岗位430个,持续开展严重交通违法和“违停”“电摩”“酒驾毒驾”“三超一疲劳”等专项行动,积极发挥1300多个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作用,保障道路畅顺平安。
同时,通过广州警方自媒体平台、交通电台以及道路LED显示屏等渠道发布出行提示、路况信息、安全指引,呼吁引导群众避开拥堵,错峰出行。假期期间,全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出、入城方向及各景点、商圈周边交通情况平稳有序。
广州设计之都是广州市推进老城市新活力的标杆项目,也是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平台。现《广州设计之都城市设计优化方案》已于2023年4月经白云区政府批复同意。
广州设计之都总平面图
广州设计之都位于白云区中部,总体定位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国际品牌集聚地。将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激活新业态,培育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文化创意设计,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创意设计产业为方向,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设计产业集群国际产城综合体。
广州设计之都整体鸟瞰图
【设计愿景】
【空间结构】
十字轴线引领,
打通多条共享通廊,
多元互补的七大功能组团,
TOD-EOD引爆六大“设计+”节点
广州设计之都结构图
【设计亮点】
亮点一:产城融合、多元汇聚的国际化设计之都
广州设计之都启动区、二期主要聚焦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工业设计、智慧城市设计及数字设计的总部办公、设计展示体验及设计成果转化与推广,黄边片区作为支撑启动区、衔接二期的拓展区,聚焦更前沿的设计研创与应用领域,并补充产业配套功能,助力提升设计产业生命力。
广州设计之都产业结构图
亮点二:塑造设计+主题的特色形象
特色鲜明的风貌分区,助推设计之都的国际化、高品质建设。
广州设计之都功能分区及功能布局
亮点三:融合设计+文化的创新空间
根据设计师身体与精神需求,营造3种尺度+12种场景的多维”设计+”主题空间场所,激发多元的创意与活力。
3种尺度+12种场景图
规划打造四条特色景观通廊及七个 “设计+ ”为核心的主题节点
广州设计之都开敞空间结构
设计+展示交流——设计展示公园
设计+邻里生活——黄边文化公园
规划构建“十字型立体廊道+一条活力慢行环+花园式散步网络” 慢行体系,串联各个公共节点。
广州设计之都慢行交通
亮点四:共享开发理念的企业单元
划分可复制、可生长的企业单元,形成围合式街坊。引导各地块的企业提供15-20%的共享绿地,形成集中式的企业共享庭院。结合雨水花园打造单元内共享园路,作为连接各个单元慢行交通共享廊道。鼓励绿色建筑与立体共享花园的创新。
共享企业单元分析图与效果图
亮点五:设计广府特色的标识系统
创造广州设计之都的统一标识,突出唯一性和原创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公共艺术体系。
广州设计之都标识系统
亮点六:面向可实施的设计导则
构建多层级、多类型、多要素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
按照“1+3”的结构体系,形成1个总则+建筑设计、开敞空间及地下空间的三种类型分图则,分别对强制性控制要素和引导性要素进行控制,并细分强制性要素中的刚性要素与弹性要素,以多层级、多类型、多要素的管控体系指导地块建设,使城市设计真正地落地。
设计导则框架
【建设成果】
目前,广州设计之都一期在城市设计引导下有序建设,2022年8月,广州设计之都一期正式开园,项目启动至今已签约中交四航局、香港思城、欧派、云创谷等超过100家央企国企、设计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引进项目年产值已超200亿元。
建成实景照片
未来
广州设计之都
将点燃设计产业发展新引擎
打造广州通向世界级设计殿堂的新起点、传播设计文化的新领地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之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