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荔枝即将大量上市 “果中之王”水厅桂味诚邀你来树下采摘游览
水厅桂味的四棵母树
水厅桂味果肩部位有墨绿色斑块,称为“鸭头绿”。
即将成熟的水厅桂味
从化的盛夏,最艳丽的那一抹红莫过于荔枝红,那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吃到从化荔枝呢?笔者了解到,在江埔街的新明村和南方村,俗称“鸭头绿”的水厅桂味荔枝即将迎来大量上市,上罗村的桂味和糯米糍现在已开始上市了。
从化是著名的荔枝之乡,流溪桂味、钱岗糯米糍、井岗红糯、温泉双壳槐枝,还有无核荔枝等明星品种……肉厚皮薄甜爽,让人心心念念,垂涎欲滴。从化荔枝是不少人的“梦中情荔”,堪称荔枝界的“爱马仕”,深受食客追捧。据了解,今年从化全区荔枝种植大概有30万亩,约占广州市荔枝栽种面积的53%,是广州市最大荔枝产区,也是广州荔枝好吃招牌的一大代表产区,预计今年产量较去年略有增加,达到6万吨。炎炎夏日,啖上一口从化荔枝,别提多舒服了。但最近,市民朋友们可能会有点奇怪,为什么从化荔枝还没有大量上市呢?
“我们这里的品种主要是桂味和糯米糍,现在已开始上市了,大概6月下旬可以大量上市,今年我们上罗村的荔枝大丰收。”罗洞工匠小镇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李春华表示。
从化是广东省较晚熟的优质荔枝产区,当前我区荔枝正在陆续上市,各荔枝产区和销售企业正在悄悄努力,蓄势待发,一鼓作气,拓宽荔枝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各地食客都能品尝到从化的佳荔。
“果中之王”水厅桂味
广东著名优良品种
“鲜红兼绿碧瑶浆,色味双佳更带香。若问荔枝谁为首,水厅桂味果中王”。——被誉为“果中之王”的水厅桂味,生长在“白田岗”,也就是从化区江埔街的新明村和南方村,是广东不可多得的著名优良荔枝品种。水厅桂味果实成熟时,果肩部位有墨绿色斑块,十足野生水鸭头的颜色(称为“鸭头绿”),其余皮色鲜红,果壳裂片尖突刺手,平均单果重21克以上,果肉白腊色,肉质爽脆,味清甜,有桂花香味,质特优,壳硬,较耐贮运。小核居多,剥开果壳用纸包果肉,不见半点水迹。《从化市志》曾记载:“桂味是从化名优荔枝品种之一,而水厅桂味是桂味品系中之极品”。
历经九代人守护
从化水厅桂味来之不易
水厅桂味的“老祖宗”是位于新明村的四棵老树,它们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霜,现在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新明村和南方村的村民,陆续从这四棵“老祖宗”圈枝嫁接出水厅桂味的第二代、第三代……虽然这些“第N代”水厅桂味都是圈枝嫁接的,但因气候、水土等诸多因素,果质与“老祖宗”的品质是一样的。水厅桂味的优良品质,一直延续至今。
18年前,当广州的记者来到新明村探秘的时候,82岁的禤婆婆正手扶拐杖坐在一根老树干上,出神地望着门前的几棵老树。老人凝视着的正是水厅桂味的四棵母树。这四棵母树中有三棵为其夫家所有(另外一棵也为其丈夫兄弟所有),已历经八代人的守护。禤婆婆从17岁嫁到新明村开始,就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三棵母树,直至数年前高寿而终。如今,59岁的黄焕强及其同房兄弟们,成为了这四棵水厅桂味母树的第九代守护者。
两村一脉齐接“荔”
今年产量可达15万斤
新明村、南方村互相接壤,山水相连。两条村同守一方水土,古称白田岗,原世居村民均为黄姓。两村的黄姓乃是同宗同源,均为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从东莞迁至从化白田岗的黄姓后裔。两百年来,品质优良的水厅桂味,逐渐在白田岗一带传播开来,发展成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的水果。新明村和南方村都因此获得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称号,演绎出两村一脉齐接“荔”,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南方村的村干部肖香莲介绍说:“今年南方村、新明村的水厅桂味产量预计接近15万斤,与去年大约持平。预计端午节后将陆续上市,在7月初达到顶峰。目前,两村村委正紧密合作,积极筹备参与从化荔枝节等展销会,擦亮水厅桂味品牌。积极发展电商,创新品牌包装、优化物流服务,拓宽高端销路。同时,积极推动荔枝定制和预售工作,推动水厅桂味从‘论斤卖’升级为‘包树卖’‘包片卖’,也欢迎广大游客前来采摘游览,品尝最新鲜的水厅桂味。”
采用绿色生态栽培技术
打造国标产品钱岗糯米糍
钱岗糯米糍所在地的钱岗村,正是南粤古驿道的必经之地。据《人文广州丛书——一泉碧波暖从化》记载,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因此在钱岗村流行着一句话——“未有从化,先有钱岗”。钱岗广裕祠被广东省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3 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在中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从化依托荔博园的科研创新平台,通过科学的品种选育、先进高效的高接换种和绿色生态栽培技术,生产出从化地区绿色安全、风味尤佳的钱岗糯米糍荔枝。而钱岗糯米糍作为从化的一张特色名片闻名遐迩,助力从化荔枝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钱岗村积极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形成以种植“一村一品”荔枝、龙眼,种植水稻、花生的发展模式。目前,钱岗村种植糯米糍荔枝约2000亩,带动周边文阁村、红石村、影田村、颜村村等种植面积达8000亩。
据钱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钱岗糯米糍荔枝作为从化地区原产地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其鲜果果型大,单果重24克以上,外壳色泽大红,果型美观,肉厚而裂果少,果肉白腊色,略透明,肉厚软滑,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8%以上,焦核率特高,既可作鲜食果或加工干果,干制成品肉厚、味香甜,是荔枝干果中之上品。钱岗糯米糍上市时间为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
目前,钱岗村以“一村一品”糯米糍为主导产业,扩大生产,并以最优质的钱岗糯米糍进行高接换种,与村民签订保底价包收购协议,大大提升了农户参与荔枝改良、生产的积极性。钱岗村糯米糍主要通过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外商进村收购、电子商务等模式进行销售,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在信息化技术浪潮中,该村立根从化,坚持品质,勇于创新。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市动物检疫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于6月15-16日举办了2023年全市动物产地检疫及监管培训班。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产地检疫技术骨干50余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包括动物产地检疫法律法规宣贯、非食用动物检疫监管、蜜蜂检疫及疫病防控等内容。在产地检疫工作汇报及经验分享环节,各区业务骨干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及监管工作,大胆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经验,谈出体会和思考,现场气氛热烈、亮点纷呈。
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动物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下一步,市动监所将继续加强对检疫人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增强检疫人员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全市产地检疫工作水平,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图:纪工委实地监督检查安全应急中队对企业安全隐患问题复查情况)
今年以来,海龙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职责,紧紧围绕街道“一带两区三村四路”发展思路,通过调阅资料、谈话了解、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将安全生产领域、三大平台、绿美荔湾生态建设多项监督相融合,着力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专项工作落地见效。截至6月15日共出动纪检监察干部73人次,检查单位场所81个,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9个,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向相关单位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监督提醒函7份,开展批评教育3人、谈话提醒4人、提醒谈话12人。
一是安全生产领域专项监督。列席街道季度防范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工作会议,对相关科室、联社和社区等人员到会情况,会议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按照街道关于消防安全大排查行动方案,跟进各社区统筹安排人员、挂点科室工作人员到岗履职等情况,督促各社区、执法办对“三小”场所、出租屋等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开具整改通知书并跟进整改情况。抽取辖内11家安全生产风险较高的企业实地走访,向现场负责人了解安全应急中队队员履职和作风纪律等情况。通过数字赋能APP平台抽查各社区“荔湾巡”完成情况等,针对个别社区楼栋更新率较低、个别工作人员未整改场所数较多的问题现场反馈,督促立行立改。
二是三大平台专项监督。重点跟进花卉、汽车产业发展项目,向辖内企业了解相关科室稳企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挂点科室严格落实街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发展竞标争先和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等工作方案,加强对企业走访、联系、服务等,听取其诉求并督促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全力推进花博园区建设、推进海龙围科创区建设。
三是绿美荔湾生态建设专项监督。紧盯辖内古树名木保护、散乱污整治、排水单元达标、河涌整治和碧道建设等方面,针对河长办今年以来排水单元达标任务完成进度缓慢的问题,督促该办加快整改进度。截至5月30日该项任务完成进度已实现零的突破。不定期检查龙溪联社古树名木巡查台账,督促落实古树权属单位责任。针对执法办联合区内其他部门检查发现某厂房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持续跟进整治情况。目前该厂已被依法取缔。
下一步,纪工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盯联社党组织力提升、端午期间龙舟赛组织、农用大棚区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政治监督,不断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1+7”专项工作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见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