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迎开门红 凸显外贸“暖意”
参展商采购商“忙声一片”
“这两天我们收获了很多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比如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地的客商都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在广交会上,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展位上五彩缤纷的防噪音PU耳塞、硅胶耳塞、防护耳罩等产品,吸引很多客商驻足了解。据公司销售经理汤梓俊介绍,短短几天内,他们收获满满,不论客户量还是订单金额都比春交会增长了69%,“其中有一个巴西采购商已经跟我们达成了订单合作,预订了40尺柜的新型硅胶耳塞和主动降噪耳罩,货值高达300万美元。”
这样火爆的场景在第134届广交会上随处可见,“忙”字,已然成为展会现场的最好注脚——采购商忙着“比货比价”,参展商忙着“对接订单”。透过一个个忙碌的交易场景,不难发现,中国外贸的暖意逐步回归,热度不断升腾——截至10月17日,第134届广交会开幕第三天,已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7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第133届同期大幅增长。
广交会现场人头攒动
“超预期”的参展商喜迎“开门红”
对于很多参展商而言,“客流超预期”“人手不够用”成为这两天“幸福的烦恼”。
“客户像流水一样的,走一波又来一波”。深圳三瑞电源有限公司主营的逆电器产品也颇受欢迎,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仅仅过了几天,目前有意向下单的境外采购商就约有100位,占到总客流的60%左右。
在B馆五金工具区域的杭州巨星科技有限股份公司在本届广交会上生意特别好,来访者络绎不绝。“忙得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其副总裁李锋表示自己午饭只吃了一个苹果和香蕉。当记者询问其这几天的成交数额时,李锋骄傲地回答称,“大概一百多万美元吧!”在本届广交会上,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广交”,李锋也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客户一来就问what's new?都是奔着新产品来的。”
同样地,宁波品一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开门红”——第一天便做成了两笔生意,订单总额共计30万美元。据介绍,以往品一户外只专注于常规户外露营产品,而这次他们带来了今年新研发的太阳能加热折叠座椅、便携太阳能板等新能源户外产品,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次的广交会让老客户、新客户都看到公司的突破。
记者在现场看到,创维展厅中请来了书法老师为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客商题写纸扇,“写到手冒烟了”。火爆的现场,同样离不开雄厚的产品实力。创维空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出口欧洲的产品,从“两联供”变为“三联供”(同时满足制冷、热水和地暖需求),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而在另一家电巨头海信的展厅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欧洲、美洲、非洲等市场的客商同样络绎不绝,咨询产品信息,洽谈区人气爆满。
除了现场确定的生意,参展商们还收获了丰富的待开发商机。记者留意到,浙江欧凯智行车业股份有限公司展会负责人徐媛媛会把前来拜访展位的客户名片贴在笔记本上,并详细记录客户的国籍与联系方式等信息。广交会第一日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已经贴上将近10页,除了提前联系好的客户,还有一些新面孔,“生意还是非常好的,很多客户对我们的车子都很感兴趣,来自各个国家的都有,像是伊朗、澳大利亚、泰国等,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
“寻好品”的采购商收获“新惊喜”
与“忙到来不及吃饭”的参展商相对应的,是奔走于各展馆中的各国采购商,步入展馆的他们,如同辛勤的蜜蜂发现百花齐放的花园,忙中有序地采集自己所需的花粉——“物美价优”的好产品。
采访过程中,不少采购商纷纷用“surprise”来形容自己逛广交会时的心情。
一位在新能源展区的法国采购商就对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新能源迅猛发展的惊叹:“我没想到在中国能看到这些新技术。我真的很惊讶能见到这么多好东西,期待能发现更多好产品。”记者发现,本届广交会中,新能源产品成为很多采购商的目标。供职于韩国某照明品牌公司的采购商告诉记者,这次来到广交会主要目标就是新能源展区,未来几天她将继续参展,“期待能在广交会上看到更多新的产品,更新型的工具。”
“我是一个经销商,自己有3家电池店,总部在印度,这次4个人一起过来寻找优质供应商。”在一家锂电池公司展台,印度采购商哈利告诉记者,印度是人口大国,现在他们对摩托车电池、汽车电池的需求很大,经过两三天逛展,他们已经发现了很感兴趣的产品,也了解了对应的价格,接下来会去对应的厂家继续深入了解。
绿色化 定制化 场景化
成家电出海新路径
针对海外空调用户安装、维修、清洗三大“痛点”而设计的“三易空调”,搭载智能餐厨解决方案的预制菜微波炉……本届广交会约11.2万平方米的家用电器展区内,2114家企业参展带来的一批明星创新产品,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名片”。
记者注意到,精准把握海外客户需求的中国家电产品,正向着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方向发展。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改变,绿色低碳的智慧家电解决方案,正成为海外市场的新宠。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家电出口量、出口额实现连续两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中国家电“出海”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产品 顺应新需求 定制化、场景化增强
广交会上,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从采购商用户需求出发,设计更趋向定制化、个性化、场景化。在海尔展区,一款主打易安装、易维修、易清洗的“三易空调”备受瞩目。海尔空调海外营销经理王延林告诉记者,该产品主要针对欧洲市场安装、维修费用高这一“痛点”进行研发,目前已经在欧洲、东南亚上市,明年将在中东等市场上市。
“我们展出的所有产品,没有一个是‘空想’出来的,都是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企划和销售人员与消费者沟通互动得出的方案,再形成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表示,通过研发平台,公司吸收了各类用户交互信息及产品需求,据此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准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从而开发出能够满足海外客户需要的产品。
手机扫一扫,就能识别食材,还能一键还原预制菜的风味,格兰仕展区这套智能预制菜微波炉,针对预制菜缺乏专业烹饪设备与标准的痛点,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预制菜智能烹饪需求。
“我们建立了无人零售解决方案,背后依靠强大的系统,具备了远程控制、销售动态分析、到期产品预警等功能,目前已受到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客户的关注;格兰仕预制菜一体化解决方案将与国内外预制菜供应商广泛合作,还将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对食谱进行调整。”格兰仕烹饪测试工程师郭建熙告诉记者。
新方向 家电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布局
走访时,记者注意到,不少出口电视产品实现了颜值、画质、尺寸、系统等多方面的升级。在创维展区,一款处于待机状态的壁纸电视,正播放着莫奈的名画,宛如艺术品的造型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驻足欣赏。除此之外,变形OLED、百吋QLED等电视产品也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
海外客商在现场咨询一款家电产品
“明年是体育大年,我们将大部分电视刷新率从60Hz升级到120Hz,为用户观看赛事提供画质保障;自研系统搭载的应用多、占用的内存小、响应速度快,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海外营销总部副总经理刘党党告诉记者。
一系列产品技术升级,源于头部厂商品牌意识觉醒后,对出海路径的调整。“当前彩电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背景之下,代工不是长远策略,必须要扎根当地,要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才具备国际竞争力。”刘党党表示,为此公司加深了与海外市场的合作力度,从最初单纯的对外销售,到如今在海外建工厂、布局供应链,联合研发、设计,甚至会专门派人去当地进行品牌宣传、推广指导,在两地间形成“协同作战”模式。
海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东盟、欧美等重点市场发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海信海外公司、办事处等业务已覆盖126个国家;目前已经在北美、欧洲、南非等地建立起具备独立研发、制造、销售能力的区域中心,并在2022年成立了东盟区总部,发力东南亚市场。
新赛道 外贸“新三样”家电企业也能做
创维带来光伏储能类逆变器、电池、LV2.0一体机、便携式户外电源等产品;格力特设热泵专区,亮相多款热泵热水器、泳池热泵及热泵洗护机等明星产品……面对绿色低碳的全球趋势,家电厂商近年来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布局初现成效,多家家电头部厂商都在展位开辟专区,展示自家热泵、光储等节能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乘欧洲能源转型之风,家电厂商正从以往的硬件输出方,转型成为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美的集团展出的一款能源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储存太阳能驱动家庭电器,帮助用户节省电费支出。
“欧洲的能源结构正发生巨变。过往两三年,欧洲正在推动从燃气切换到电能,导致热泵品类爆发式增长。”美的集团楼宇事业部海外产品负责人王命仁告诉记者,以往只是硬件产品的出口,随着当地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特别是政府倡导“家庭能源自给率”这一概念,公司在热泵和储能两大硬件之间建立了柔性结合,推出了一套整屋能源解决方案,将能源自给率最高提升至90%。
观察
全球化布局是大势所趋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表示,近年来,出口家电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迅速,家电厂商除了持续加强在产品的绿色、智能、生态等方面研发投入之外,国际化方面,还应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研判,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加强品牌建设。
“这几天在广交会上,我能明显感受到,家电企业正向着绿色低碳、智能化方向转型。同时,一个比较强烈的信号就是全球家电需求有所回暖,相对于传统市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回暖更加明显。”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告诉记者。
他注意到当前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能力的家电厂商纷纷在海外市场设厂,实现在当地生产、供应,这意味着家电头部企业的国际化布局进一步成熟。“当前新兴市场增速很快,国内家电企业在这方面的布局,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这就要求家电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销售体系、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深耕市场。”石永红表示。
城园融合,如何“植”遍广州?
时间回到2021年,我国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次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与北京国家植物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承担起让更多珍稀濒危植物重返自然的重任。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广州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课堂”。今年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除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游客还能欣赏到园区筛选出的103种适合绿美广东的特色植物。正式揭牌已有一年多,华南国家植物园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未来,又该如何走出园、融入城进而构建起城园融合体系?
华南国家植物园
如何以科技支撑打造世界级植物园?
“我们比原来预期进度快了超过50%,将在5年内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植物园,力争综合实力进入世界植物园前3名。”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看来,这一年多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进度条拉得挺满的。
抓紧进度,也是为了给珍稀濒危植物“抢时间”。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500个植物园,其中43个国家和地区建有80多个国家植物园。“全球植物园都可以在国际植物园组织和国家植物园的引领下,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下工作。”任海说,“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我们可以遏制植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阻止全球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全球至205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作为一座快百岁的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何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出力?任海提出,可以通过研究、保护和加强可持续利用的植物资源以支持绿色发展。“在应对植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的问题上,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技术指导和材料支撑。”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了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启动植物综合保护计划,用3-5年时间使迁地保护物种数达到2万种以上,并筛选1500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推荐使用。
近年来,广州多措并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图为栗喉蜂虎
如何以城园融合推动绿美广州建设?
任海认为,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不仅在园,也要为“城”服务。这一目标如何达成?过去一年,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率先筛选了103种适宜绿美广东的特色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这些植物的推广应用将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带来较好的效益。同时,任海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通过科技支撑,在“绿化”和“美化”的基础上,继续升华到“生态化”“多样化”“乡土化”“文化”“高值化”,提升广州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让美丽广州也有美丽经济。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表示,目前广州正在有序推动“区、园、点”建设,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城园融合体系,以“本园+环园+城园”空间布局进行联动,提升环境保护力度,植物园城市网络体系雏形初现。
据介绍,广州打造“1+3+N”城园融合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走出去,让生态文明之花继续在广州各处绽放。其中,“1”是指华南国家植物园,“3”是指推进建设“北-中-南”3个迁地保护示范区,“N”是指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
今年7月20日,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正式揭牌。“这是首个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王伟说,“接下来,这里将结合园林园艺展示,开展专类植物引种培育、园艺技术推广、公众科普教育等,强化科技推广,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城园融合是要打造一个大城名园,让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广州的独特名片,可以让市民感受到植物多样性带来的幸福感。”吴敏说,“未来会更多地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地开展植物保护研究。”
黄埔区今年新批10个旧村项目 已批旧村项目占全市80%以上
10月17日,黄埔庙头旧村改造项目首开区动工,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质阶段。项目历经合作企业变故,最终引入广州城投,改造以“南海神庙、扶胥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提供科创总部、文创空间、居住、商业、购物、酒店等,预计投资近300亿元。
作为广州城中村改造的主阵地,黄埔区今年新批文冲东、元岗、新溪、墩头基、水西等10个旧村项目及1个旧厂项目,已批旧村项目在全市占比超过80%,提前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方案批复任务。
庙头旧村改造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6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预计投资近300亿元,紧挨地铁5号线、13号线。项目以“南海神庙、扶胥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绿色生态、商贸金融、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海丝文化与创新国际交流的新窗口。
项目将增强区域交通枢纽功能,提高人流、车流集散能力,规划设置3个公交首末站、600个泊位的公共停车场;全龄教育一站式配齐,提升片区教育服务水平,规划建设3所幼儿园、3所托儿所、30班小学、60班完全中学等;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导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文商旅体、金融服务、酒店会展、总部办公等优质产业。
本次首开区首先保障村民安置,项目总用地面积2.43公顷,总计容建筑面积12.22万平方米,选址毗邻庙头支涌、海事博物馆,第一期共建设三栋回迁安置房,预计2025年底竣工交付。
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把握城中村改造的机遇期及窗口期,继3月印发出台区城市更新3.0政策后,持续建立健全城市政策体系,陆续出台配套文件。8月9日更在全市率先出台区旧村改造合作企业公开引入和退出工作指引,在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下,鼓励支持具备实力的央企、国企参与区内旧村改造。庙头旧村改造项目便是新政出台后区内首个引入市属国企的“头部”项目。
随着一系列支持城中村改造的利好政策落地,黄埔楼市9月份成交9.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了32%,位居全市第三。
2023年以来,黄埔区城市更新方案审批、开工建设稳步推进,新批文冲东、元岗、新溪、墩头基、水西、元贝等10个旧村项目及1个旧厂项目,已批旧村项目在全市占比超过80%,提前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方案批复任务;批复沙步、五村七片、文冲东、华甫荷村、萝峰、旺村南等14个项目信任筹建规划建设方案,全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开工300万平方米,新建成安置房194万平方米、约15300套,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占过去历年建成安置房总量的90%。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