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唯一!顺德这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
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经各级政府组织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顺德区机器人制造产业集群成功上榜,成为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也是佛山市唯一一个入选集群、全国唯一一个机器人产业集群。本次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彰显了顺德机器人产业的强劲实力和无限潜力。
近日,广东卫视频道节目《晚间新闻》以
《广东出实招助力中小企业 “小巨人”队伍不断壮大》
为题进行报道
重点报道了顺德机器人产业集群
为你揭秘↓↓↓
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皇冠顶端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广东省首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和首个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2023年7月,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今又成功上榜2023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顺德机器人产业集群拥有从关键零部件到本地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的完备产业链,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华南地区机器人制造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集聚地。截至2022年,纳入顺德机器人产业集群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集群企业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6.6%。
目前,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中试、办公、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拥有嘉腾、隆深、科凯达、利迅达等一批细分领域本土龙头企业,库卡、川崎等世界机器人巨头和大族、埃斯顿、蓝胖子、中大力德、中设、银星智能、拓野智能等机器人骨干企业纷纷以落户或合作形式进驻顺德,正逐步形成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依托顺德制造业强劲的内生需求和机器人产业技术优势,顺德机器人应用快速成为全国机器人场景应用优势区域。近年来全区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的数量保持年均20%的增长势头。此外,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机器人产业呈现从单一工业机器人向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元结构发展。
随着配套环境和产业链条的逐渐成熟、龙头项目的吸引带动,越来越多机器人企业选择进驻顺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正加速成型。
佛山首个
市、区两级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
落户丹灶
10月20日,佛山市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暨南海区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揭牌活动在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该基地是佛山市首个挂牌市级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将按照科、教、研一体化中心标准建设成为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于一体的标准化、学术化、教学化场所,丹灶社卫预防接种门诊在提供全程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和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的同时,将作为市级预防接种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培养和充实预防接种人才队伍提供支持。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宝志、佛山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智龙、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陈维炬、丹灶镇副镇长黄永聪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
会上,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何立华对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介绍。
基地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是佛山市示范预防接种门诊,面积600多平方米,常规设置10个登记窗口,独立卡座式接种单元7个,每日可接种500剂次以上;按规范设置功能分区,接种全流程信息化,疫苗冷链管理智能化,保障接种安全。
基地主要承担全区预防接种实践操作教学和技能考核工作,包括预防接种预检登记、接种注射技能、急救技能和接种场景模拟等专项内容。基地设置有专用的示教室、模拟实操室和智能教学设备、教具,有市、区两级预防接种培训师驻点,创新设置接种单元实况教学模式,实现预防接种工作教、学、考融为一体,树牢预防接种安全理念,夯实安全接种基础。
现场,活动还为接受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取得培训资质的佛山市预防接种规范化培训师、南海区预防接种规范化培训师颁发聘书。
南海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陈维炬充分肯定了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市、区两级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的成果,他提出,希望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进一步深化基地内涵,发挥引领标杆作用,探索总结出可在全区复制推广的经验。
丹灶镇副镇长黄永聪表示,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接下来,丹灶镇委镇政府将继续支持、鼓励丹灶社卫中心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也希望丹灶社卫中心能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加强预防接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为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10月20日,潮宏基“一城一非遗·Co-City非遗共创艺术”项目在成都启动。一城一非遗,用“深”文化,做“浅”沟通,项目围绕品牌核心创意主张“非遗新生”进行延伸,找到不同城市的文化撬点。通过非遗艺术装置的形式让非遗花丝与不同城市的在地非遗文化交流、对话,让传统的非遗文化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
编织新译,非遗新叙
竹编工艺是刻在成都地方文化里的基因,与潮宏基品牌DNA里的非遗花丝编织不谋而合。刘氏竹编以竹为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结合,古意新作,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潮宏基联合在地非遗,用新的角度和方式诠释非遗工艺,传递传统工艺之美。
两种非遗编织技艺,经过了时代淬炼,积淀了深厚文化,再重新用编织革新创作。非遗花丝与竹编,双方外化出来的合作主概念是云,松弛、自若。在中国文化中,“云”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写照。“看庭前花开花落,任窗外云卷云舒”,中国人的闲适自得,写进云里,也承载在云上。恬淡、自得,丰富的东方哲思汇于自然意象中。潮宏基从东方大美出发,寻找能表达东方态度的具体形态,用非遗诠释、创新、外化,结合现代珠宝,共同织造一场非遗盛宴。
非遗与非遗相遇,又在新的场域内创新碰撞,形式的创新下是文化共生的内里,让观者于遍布钢筋水泥的工业化都市间听见艺术的回响。
东方之美,历久弥新
刻在潮宏基品牌基因里的东方情怀,催生了“一城一非遗”,这个企划的出现是必然,而非偶然。潮宏基与非遗的缘分,自品牌初创时就开启。
找寻、追溯,为保护中国的传统非遗工艺,创始人遍寻中国各地臻宝首饰,花费近20年时间筹备、兴建潮宏基臻宝首饰博物馆,馆藏超过3000件臻品。在众多首饰臻宝中,非遗花丝镶嵌,其工艺之精湛,让创始人为之着迷。这项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也是燕京八绝里最繁复的贵金属手工技艺,于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度濒临失传。为了让传统文化新生,2009年,潮宏基创立“花丝镶嵌工作室”,邀请名师出山授徒,先后培养了近百位年轻花丝工匠,竭力维护传承非遗花丝工艺。
(上:花丝镶嵌工艺大师姚迎春指导潮宏基“臻宝博物馆”镇馆之宝“花丝风雨桥”设计制作;
下:潮宏基花丝工作室)
而更长远的传承,是使非遗能以新的形态活跃在现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被认识、接受、熟知。2018年开始持续至今,潮宏基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发起了花丝驻地计划,遍寻国内外知名设计师驻地,探讨并实践非遗花丝创新呈现形式,助力花丝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2019年花丝创研驻地设计师、日本设计天才NENDO佐藤大,以非遗工艺创新为依托点,将传统花丝镶嵌与甜美可爱的糖果造型结合,演绎“花丝糖果”系列。2023年,潮宏基携手驻地设计师明硕,共同推出“花丝云起”系列,用非遗花丝打造云纹肌理,演绎“闲看云起”的松弛感。
(上:潮宏基 X 佐藤大Nendo,“花丝糖果”系列;
下:潮宏基 X MING DESIGN STUDIO,“花丝云起”系列)
此外,让非遗走上时尚圈秀场,是最直接、最强烈的,能让年轻人能感知到非遗时尚感的方式。2023年,潮宏基与知名独立设计师Jacques Wei合作,推出联名WAVES浪潮系列花丝手镯,亮相上海秋冬时装周,让传统的非遗工艺有了全新的时尚诠释,重构标志性花丝镶嵌,为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隽永匠心与当代语境下的设计灵感碰撞,呈现焕新之作。
(潮宏基 X Jacques Wei联名WAVES浪潮系列花丝手镯)
对非遗的创新,是要使其不再回到那个被束之高阁的时代,使其能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日常,而潮宏基“一城一非遗”项目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时间点,非遗走进生活日常的第一步,就是让它被更多人看见、被年轻人感知。潮宏基希望通过一种创新而温柔的形式,在保留传统工艺的精工性的同时,寻找多元的表现形式,结合当下审美,用创新的叙事方式,使非遗花丝历久更弥新。
历久弥新,编织万象,花丝之美,绰约一方。结合当下语境,融古承今,消融传统文化与时尚的边界,让非遗传统工艺走出高阁,相互交织,融会贯通,演绎非遗新生无限可能。未来,潮宏基将在多地发起“一城一非遗”项目企划,汇聚更多非遗文化,敲响当代的艺术回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交融更具深度,以创新的方式,传递东方的文明与美。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