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开发区“五年大变化”纪实片《答卷》在广东卫视播出
详细内容

广州开发区“五年大变化”纪实片《答卷》在广东卫视播出

时间:2023-10-25     人气:517     来源:黄埔融媒     作者:
概述:......

  3.png

  广州开发区交出“五年大变化”高质量答卷。图为广州科学城航拍。李剑锋 摄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开发区视察,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重要论断。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牢记嘱托,先行先试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等方面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

  10月24日中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五年大变化”纪实片《答卷》在广东卫视播出。该片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指导,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制作,时长30分钟,以4K超高清技术摄制,生动记录、全面展现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五年大变化”成果。

  中小企业“量”“质”提升,大湾区创新引擎动力澎湃,千亿级产业雁阵齐飞,开放能级不断跃升,民生福祉日益增进……5年,见证了黄埔答卷,也见证了这个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5年,我们看见了许多“黄埔奇迹”的彰显,也看见了万千黄埔街坊的笑脸。

  活力之变

  成就政府高效服务的“黄埔速度”

  5年来,在黄埔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集聚了4.8万余家中小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119家,约占广州市一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92家,占广州市企业30.5%;制造业单项冠军18家,占广州市75%;7家企业入选“胡润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总数排名广州市第一。

  5年来,黄埔的中小企业贡献了3个“80%”: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5年来,黄埔创造了无数个“率先”和“首个”——先行先试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在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中率先成立营商环境改革局;设立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立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打造“企业吹哨、部门报到”24小时全天候服务新模式……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改革创新为基,变政策红利为制度红利,建立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活力之变”,成就了政府高效服务的“黄埔速度”。

  科创之变

  助力辖区企业创造“黄埔奇迹”

  5年来,黄埔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战略引领,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中心、慧眼大设施工程为核心,以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实验室和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区。

  5年来,在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黄埔企业填补了射频微波陶瓷电容器和微波芯片电容器国内空白;在工业软件领域,黄埔的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凭借领先的增强分析及智能决策技术、分析导图技术能力实现了全国产化;在先进材料领域,黄埔企业实现了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提纯技术提取的产品含量超过99.9%,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5年来,黄埔集聚了各级高层次人才1423人,院士118名,领军人才、创业英才416人,比2017年人才总数翻一番,高层次人才数量全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科技创新为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自主创新,实现“科创之变”,助力辖区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黄埔奇迹”。

  动能之变

  打造“四梁八柱”的“黄埔引擎”

  5年来,广纳院5G滤波器芯片系列产品突破了“卡脖子”难题;黄埔材料院首台套航空轮胎动力学测试装备进入试运行;粤芯芯片填补中国制造重镇华南地区缺芯的空白,实现广东、广州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从0到1”的跨越;小鹏汽车、百度阿波罗智车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龙头与传统汽车双轮驱动、并行发展。

  5年来,黄埔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全产业链生态布局,集聚企业超4000家。

  5年来,黄埔拥有瑞松、广州数控、昊志机电、明珞等高端装备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基本形成从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实体经济为本,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推动8个产业集群从百亿级向千亿级跃升,实现“动能之变”,打造出高端制造业“四梁八柱”的“黄埔引擎”。

  开放之变

  打开扩大“朋友圈”的“黄埔格局”

  5年来,穗港科技合作园引入港澳资企业63家,其中规模以上港澳企业共计18家,总注册资本达27.7亿元;百亿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医疗科技创新基地落户黄埔……湾区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

  5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已聚集逾1000家前沿科技企业,成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成为中以合作、中沙合作、中日合作的重要平台;广州国际生物岛已与美国、加拿大、瑞士、古巴等国家的科研机构、产业联盟与协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5年来,黄埔新增境外投资项目239个,生物医药、物流供应链、信息技术、批发零售等领域的企业覆盖38个国家、地区,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达38.59亿美元。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扩大开放为进,增强链接内外资源的水平,实现“开放之变”,实际使用外资连续四年居全国经开区首位,打开了开放合作、扩大“朋友圈”的“黄埔格局”。

  能级之变

  探索推动产城融合的“黄埔模式”

  5年来,黄埔全面构建“9高16快4通道”现代化交通体系,加速落实高速公路“十大门户”立交工程,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推进打造社区“10分钟公交服务圈”,全区累计新建、改造道路约281公里。

  5年来,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102个路口和路段实施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路口平均延误降低20%,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下降25%。

  5年来,黄埔重点推进6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33.78平方公里,建成安置房25277套,启动99个老旧小区和1个历史文化古村微改造项目,“三线”整治120公里惠及10万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城市建设为纲,着力解决现代产业集聚与传统城市形态提升的衔接难题,实现城市“能级之变”,探索出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有机融合的“黄埔模式”。

  环境之变

  总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黄埔范例”

  5年来,黄埔长岭古道升级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串起了周边的山水景观和自然村落;南岗河经过系统治理,水质从之前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以上;迳下村的村路修葺一新、基础设施完善、花海稻田成片……

  5年来,黄埔创新“公园+”园城融合模式,加快打造全域公园城市,全区464条市政道路、620公里绿道、41个城市公园与广场、41个口袋公园、93公里“连城森邻道”、117.37公里碧道贯通连接,青山、碧水、美园串珠成链,家家户户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青山绿水为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绿美黄埔建设,实现“环境之变”,总结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黄埔范例”。

  品质之变

  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黄埔温度”

  5年来,黄埔以每年平均增长10%的速度,先后投入180多亿元,新开办中小学44所,新增学位6.9万个;新开幼儿园82所,新增学位2.7万个;黄埔已集聚中山医系、南方医系、广医系、省第二中医院等多家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三级医院。

  5年来,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每年开展线下及线上公共文化活动超1000场,惠及人数超100万人次;入选广州市文化和旅游精品线路累计27条;辖内共新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5家。

  5年来,黄埔各社区工作人员将群众一个个“急难愁盼”的问题变成一张张“满意清单”。每一张“满意清单”背后,都是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5年里,以人居环境为底,用“绣花功夫”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有机融合,实现“品质之变”,一人一物,一政一策,传递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黄埔温度”。

  文 / 黄蓉芳、范敏玲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