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科新选丝苗1号水稻品种授权使用公告
增科新选丝苗1号水稻品种是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增城丝苗新品种,2021年通过广东省新品种审定(粤审稻20210071),2022年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91002059)。该品种米饭食味口感优良,很好地体现了增城丝苗的食味风格,曾在2018年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广东省首届稻米产业发展大会十大优质金奖品种”等荣誉。
为了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增科新选丝苗1号作为高端品质丝苗品种的作用,让新品种更好地助力增城丝苗产业的发展,助力我区乡村振兴,我所经研究决定,向具备以下资质、愿意信守以下条件的企业授权免费使用该品种的稻谷生产权、大米经营权:
1、拥有从事水稻生产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具有种植类农业技术职称或乡土专家或乡村工匠职称等),可以熟练进行水稻种子扩繁和生产管理工作,自行承担生产风险。
2、保守该品种的秘密,不得向第三方传播种子,只在增城区范围内种植,所产稻谷不售卖,只用于企业自行生产自有品牌大米产品。
3、在增城区自有生产基地面积及年水稻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年稻谷总产量300吨以上;具备完善的增城丝苗米生产经营体系(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原件及复印件),自有大米销售品牌,年生产销售大米1000吨以上,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
4、保证严格按规范流程种植生产稻谷,保证所产稻谷品种纯正、品质优良,大米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得有项目超标而危害产品品牌的情况,维护增城丝苗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形象;在大米包装上对增城丝苗及增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扩大增科新选丝苗1号的种植、使用,助力增城丝苗米产业的做强做大。
5、销售产品时不得以其它水稻品种的大米冒充纯正增科新选丝苗1号米出售;若生产配方米产品,不得冠以增科新选丝苗1号米销售。
6、满足以上条件,具备增城丝苗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资格(提供地理标志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的,可获得优先授权。
有意向的企业可与我所洽谈,我所将审查企业情况,根据条件优劣,选取总数不多于10家的企业签订授权使用协议,授权时间为两年。两年后仍有需求的企业,经本所审查授权期间协议执行情况良好的,可优先继续给予授权,双方另行协商重新订立协议。
欢迎有意向的企业联系咨询。联系方式: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现代农业科研检测示范基地区农科所,联系电话:020 82857118。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23 年 1 月 3 日
广州市地处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同时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供给保障的双重重任。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12月28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简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提出打造一批宜机化改造、数字农田、绿色农田、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和都市美丽田园等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点。到2030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低于101.48万亩。
到2025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7.72万亩
广州将通过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型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围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广州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确保到2025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7.7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到2030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低于101.48万亩。
农田水利建设是建设高质量农田的重要手段,根据计划,广州将着力提升区域整体灌排标准。到2025年,实施15宗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到2030年,全市农田灌排体系完整,运行高效。
北部山丘区是粮食生产主阵地
按照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条件相对一致、生产障碍因素与破解途径相对一致、粮食作物生产与农业区划相对一致的要求,广州市将农田建设划分为北部山丘区、环城都市区和南部水网区三个区域。
北部山丘区,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全部和增城区大部、花都区北部。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与岭南特色蔬菜,也是全市粮食生产主阵地。该地区的建设重点以提高灌溉保证率、农业用水效率、农田地力等为主攻方向,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玉米等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能,统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
环城都市区,包含白云区、黄埔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5个区及增城区南部和花都区南部,区域土壤肥力较高,以岭南特色蔬菜为主要作物。明确以提高农田地力与规整程度,消除灌排“堵点”,提高产能,美化都市田园环境为重点。
南部水网区,包括番禺区、南沙区2个区。区域地势平坦,以三角洲平原与滩涂为主。本区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岭南特色蔬菜和优质水果,农田流转经营与规模化生产水平较高,以提升排涝排渍能力,提高设施农业水平,促进三产融合为重点。
7大涉农区各打造至少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
打造一批体现宜机化、数字农田、绿色农田等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示范项目,是此次《建设规划》的一大亮点。根据要求,规划期内,有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区各打造至少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
在宜机化建设方面,广州将优先选择连片100亩以上、已流转经营的耕地开展格田宜机化改造,规划期支持增城、从化、花都区打造规模化宜机化粮食生产基地,高质量巩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全市建成不少于3个宜机化改造示范点。
同时,《建设规划》要求优先选择规模化流转经营、数字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耕地作为数字农田示范点,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农田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建后管护相融合。规划期内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增城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样板,建成不少于2个数字农田示范点。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建设规划》要求重点结合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入河农田排水沟整治,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打造减排控污的绿色农田示范,建成不少于7个绿色农田示范点。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坚实后盾。《建设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保持广州高标准农田建设现行亩均投资4000元的标准,满足广东省亩均投入不低于3000元的要求。
近日,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副主任黄永青带队区人大执法检查组,检查我区贯彻执行《广州市绿化条例》的工作情况,对我区贯彻落实绿化条例新要求的工作成果给予了肯定,强调要持续开展《广州市绿化条例》宣贯学习工作,多形式多渠道提升《条例》认知率;进一步健全完善园林绿化审批体系,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精细化做好辖区树木养护管理工作;增进与民互动,营造社会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区建设水务局、区林业园林局负责同志陪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