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部首个科技主题图书馆在开发区西区启用
4月21日上午,广州东部首个科技主题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下称“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正式启用。
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位于黄埔区青年路东园六街,为黄埔区图书馆直属分馆,该馆舍为三层,面积4080平方米,阅览座席650个,馆藏文献达10万册(件)。
经过升级改造后的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是首个全面基于智能书架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图书检索定位和3D虚拟实景导航等智慧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通过智慧物联管理平台对馆内设施设备进行网络自动化、自助式统一管理,无缝链接黄埔区图书馆文化数字学习中心,凸显文化科技融合特色。馆内设有社科阅览区、少儿阅览区、报刊阅览区、科技专题阅览区等区域,并围绕科技智能主题开设数字展厅、数字阅读区、VR/AR体验区、少儿数字投影互动区等,带给读者全方位、沉浸式科技体验。
作为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突出为园区、企业、人才、居民等多个群体开展科普活动、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等精准服务,更好地满足辖区企业人才科研创新创业以及民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助力辖区经济发展,提供知识支持、交流平台、智力支撑,致力于成为广州东部乃至广州全域的科技引领型图书馆。
当天还颁发了黄埔区图书馆2022年度“阅读之星”“优秀志愿者”“优秀图书馆分馆(服务点)”“优秀馆员”“最美阅读家庭”奖项。据悉,4月“黄埔读书月”期间,黄埔区图书馆共推出118场阅读活动,与广大读者共享书香。
(朱婧 王德欣)
附件下载:

4月24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召开2023年工作动员部署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张颖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深入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标对表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局青年理论学习工作,切实落实好全年工作计划。
会议部署了2023年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工作计划,按照“月有活动,季有成果,年终有总结”的思路,计划每月开展读书座谈会活动,每季度结合理论学习和城管业务开展研学征文活动,年底举办年终读书心得分享会暨总结表彰大会,回顾总结全年工作成果。做到内容扎实、形式多样、氛围活泼,持续提高理论学习成效。
会议强调,青年是时代的先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总体要求,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做新时代的“先锋”。
会议强调,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每一位青年应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伟大事业上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精神世界的活力,不断改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信仰常在,始终站稳“人民至上”价值立场,做到初心不改、恒心不移。
会议强调,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有足够的本领来接班。在知识更新日趋加速、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小组成员必须把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作为首要任务,把学习融入日常,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的思想理论、学习优秀的中外文化、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会议强调,小组成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个人理想同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让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时代进步同频共振,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广州城市管理事业作贡献,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添砖加瓦。
他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回国致力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领域创新研究;她顶住国外客户不信任的压力,做出了热销海外的智能家居产品;他是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希望推动技术创新造福人民……
湾区青年应该是什么样的?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前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敢为先、创青春、‘埔’未来”“90后”优秀青年创业者座谈活动,邀请区内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90后”优秀青年创业者和各行业优秀青年代表,分享他们在黄埔创业和成长的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
“通过搭建青年沟通交流的平台,鼓舞更多黄埔青年传承和发扬开发区精神,激发‘闯、创、干’热情,实现个人成长与黄埔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共青团黄埔区委书记王青梅表示,接下来将推动港澳青创十条2.0版政策落地,建设港澳青创社工服务队,构建青年人到黄埔从实习、研学、就业到创业的闭环,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团委的青春担当。
技术报国:
湾区青年有情怀
“搞科研,我很懂。但是创业真的会遇到各种各样过去从没有想过的问题。”广州标智未来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廖矿标说。2019年9月,他放弃了著名医药公司艾伯维的无期限终身合同,回国入职生物岛实验室。在没有场地、没有人、没有仪器设备的“三无”状况下,廖矿标率领团队在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实验场地的设计与装修,自主设计并成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完整的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填补了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廖矿标说,他创办公司,就是要以创建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数据库为核心目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化学预测模型,推动化学合成向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争取为黄埔区经济和科技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浪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自嘲自己“作为‘70后’,只能赶上青年的尾巴了”。但在青年创业者中,李红浪绝对是技术报国的坚定追随者。从2003年开始,李红浪就在从事滤波器的研发工作。
5G滤波器是纳米技术在射频领域的前沿应用,目前在黄埔区已实现量产。“科学家最了解技术,最不了解市场,所以创新链的7级到9级是最煎熬的。”李红浪说。创业有顺风,也会有逆风。在逆境中,创业者要问自己,初心是什么,“我的产品是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计民生,所以必须坚持下去”。
走向世界:
湾区青年很自信
“90后”创业者牛安逸是洲际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嘉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洲际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是联合国战争赔款项目“科威特海湾战争石油污染修复计划”(KERP)修复技术研发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作为一名环保领域的‘90后’创业青年,我应该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我们的技术推广到国外,让中国解决方案造福世界。”牛安逸说,目前公司已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广州奕至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璐瑶回忆说,自己第一次跟国外客户接触时,他们对中国产品不信任。但两年之后,公司凭借过硬的研发实力和交付能力,掌握了市场主动权。“这几年,黄埔区制造业实力提升,可以生产出各种优质的产品。但是在家电,特别是智能家电领域,还没有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们想依托黄埔制造业基础,创造这个品牌。”宋璐瑶说,如今她公司推出的不少创新智能家电产品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爆款”,打开了海内外市场。
回馈社会:
湾区青年显底色
香港青年陈子翔是水中银(国际)生物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分享中表示,创业的初衷是回馈社会,希望能推动技术创新造福人民。为此,他推掉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机会,设法联系了生物DNA技术的专家,经过一番努力,说动专家与自己共同创业。“这项技术是由DNA编译,让小鱼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24小时内产生荧光反应,来对产品进行有害性检测。”陈子翔说。
在落户黄埔区后,陈子翔的项目也得到了当地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生物大数据研发中心。“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的门槛很高,生物大数据研发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支持港澳青年创业。我要把这份支持转化为回馈社会的动力,带给国人更精准的安全监测技术和手段。”陈子翔表示。
11年前勇敢救人的“托举哥”周冲分享说,青年在人生面临选择时要脚踏实地。“曾有开发商给我工作机会,承诺入职就送房子,当时我很迷茫,但我母亲一句话给了我方向。她说要干自己干得来的活儿。”此后,周冲入职广州港集团,在黄埔区扎根,成为一名电焊维修工。他兢兢业业工作,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2023年全国两会。
“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周冲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落实总书记嘱托的最好方式。”
湾区时报记者 张成 范敏玲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