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市场打造精致烟火气 菜篮子装满幸福味
一场“菜场革命”正在禅城打响
走进禅城区圣堂市场,门口触摸式查询屏格外显眼,摊位整齐划一,防滑砖地板干净整洁,每个摊位前都张贴着收款二维码……改造升级后的圣堂市场实现了颜值与功能双提升。
菜篮虽小,却连着民心。作为距离老百姓生活最近的消费场所,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和富含人情味的地方。
为了改变湿漉漉、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今年以来,一场“菜场革命”正在悄然打响,改造提升27家农贸市场被列入禅城区2022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如今,这批农贸市场正在加紧改造升级的步伐。市民期待,它们的重装亮相,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出新的幸福感。
场景 智慧加持 消费体验变了
昨日(18日)上午8时许,黄阿姨提着菜篮,穿过圣堂大街后,走进市场里,不紧不慢地逛了两圈后,在一个摊位前停下了脚步,花25元买了1条鲈鱼。黄阿姨的老伴站在一旁,手中拎着蔬菜、肉类等菜品,再加上刚买的鱼,老两口可谓收获颇丰。
黄阿姨今年60多岁,家住圣堂市场附近。“真没想到,现在的圣堂市场这么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自圣堂市场于今年1月完成升级改造后,消费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变得现代化了。
记者留意到,圣堂市场门口设置了三块电子大屏,该大屏上滚动着交易数据和商品的价格、各类农产品的检测数据以及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情况。不仅如此,市场每个档口上方都装有一个电子屏幕,上面显示商户的名字、营业执照和经营诚信星级。
时代变迁,市民对于“菜篮子”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禅城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石卫国告诉记者,10年来,禅城区农贸市场改造,经历了两次大升级。在2012年的第一次改造中,区内的农贸市场完成硬件配套提升。而这一次的改造,是在完善配套的基础上,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地让传统市场迈入智慧化时代,打造出智慧化城市背景下的“明星”市场。
以圣堂市场为例,该市场建立了“智慧市场”管理平台,综合运用食品溯源、信用等级、经营情况、交易数据、客流数据分析等实现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只要发现不合格的农产品,平台就可以实现“快检—处理—溯源—数据汇总分析—预警—后续监管”的闭环管理。
“打造智慧农贸市场样板将成为禅城区引领农贸市场发展的新动能。”石卫国说,这一次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对智慧市场建设标准设置有一定硬性设备要求,即每个商户配置智能电子秤,商户屏和网络资源。同时建设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如布局计算机网络,安装智慧公示屏、智能监控,建设质量检测室,配置质量检测设备等。同时还鼓励市场开办方在改造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智慧化元素,如农贸市场管理系统、商户经营管理系统、消费者互动系统等。
今年3月,禅城区印发了《佛山市禅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奖励方案》,设置了提前完成任务奖励和智慧市场创建奖励两个项目,其中,升级改造市场在完成硬件升级改造的同时建设智慧信息化系统,创建五星级、四星级的智慧农贸市场的,经验收审核通过分别给予农贸市场智慧创建40万元、20万元奖励。
聚焦 为什么要重视农贸市场改造?
在禅城区、镇(街道)的全力推动下,截至目前,禅城区27家升级改造的市场中已竣工1家(圣堂市场),正在施工23家,完成设计1家,正在设计2家。
在这一轮农贸市场如火如荼推进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市民也看到不少人大代表奔波忙碌的身影。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各镇(街道)人大,针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进展情况,开展了多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专题视察及暗访检查活动,直观了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未来措施,并提出多项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为何社会各界如此重视此次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不难看出,农贸市场一头系着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一头系着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需求,其改造升级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事关社会民生福祉。
“在传统印象中,老旧农贸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的一些市场在硬件设施上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此外,一些市场还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漫摊经营和周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公共卫生间指示标识污损、标识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是禅城老旧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石卫国说。
“尽快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有一个干净、舒心的买菜环境”是众多市民群众的心声。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包括了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安排。
这为禅城开启新一轮“菜篮子”革命,改造升级农贸市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此,禅城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从干净、整洁出发,围绕“便民”进行服务拓展与个性化升级,在功能定位上做好规划设计,充分考量周边的服务对象、服务半径,贴近周边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布局和细节上下“绣花”功夫,奔向更美好、更能让市民寄予情结和归属感的“进阶形态”。
聚焦 如何留住农贸市场烟火气?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网红市集”“智慧菜场”不断涌现。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无论形式怎么变,核心始终是便民,要在升级环境与服务的同时,留住烟火气。
知名美食家陈晓卿说过,每一座农贸市场都有属于自己的原汁原味,共同氤氲着独属于一座城市的生活气息,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去看它的菜市场。
在禅城就有这么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市场。
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两年前搬离了中心城区,但她却每天乘坐173路公交车到普君市场买菜。她说,这里品种更多,可以一次买齐,而且物美价廉。
普君市场的前身是普君墟,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该市场以品种繁多、价格低廉广受街坊欢迎。数百年来,普君市场历经多次搬迁,最近的一次搬迁是在2020年,搬到了新风路。 佛山市普君墟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王广告诉记者,老普君市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每天的客流量约3万人次,如今新市场面积是过去的三分之一,2000平方米,每天客流量为6000~10000人次之间。
尽管搬迁了,普君市场依然是佛山老街坊钟爱的农贸市场。不仅老顾客会倒腾近1个小时公交到市场买菜,大多档主也是一直与市场“风雨同路”,超过一半的档主在普君市场经营了10年以上时间。
现今,普君市场也有自己的短板和痛点。今年1月,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视察普君市场时,就有人大代表指出,目前普君市场存在硬件设施较差、农副产品分类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王广表示,公司计划投资300多万元对普君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目标是建成四星级农贸市场,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6月底竣工。
为了留住普君市场的烟火气,王广表示,此次升级改造后,商户租金依然采用现有标准,保持市场竞争力,推动商户按照比周边市场菜价低的标准继续经营。同时,还将建设古色古香的大门牌楼,并在门口处设置一面“老照片记忆墙”,展示普君墟的前世今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普君墟的历史与发展。
对此,市民充满期待,希望当市场的环境提升了,管理水平上去了,普君市场依然能够经营出城市菜场独特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4月18日上午,杏坛镇党委书记孙春刚,杏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永峰带队,对辖区内的百安路、高富路、二环路开展农村公路“路长制”巡视督察行动,杏坛镇人大办、杏坛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杏坛市场监督管理所等有关部门参加。
路长制,让杏坛农村路走得更“平”
据了解,为加强杏坛镇农村公路管养力度,保障杏坛镇农村公路的运营安全,杏坛镇出台了《杏坛镇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杏坛镇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工作制度》,建立镇、村路长管理体系,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在推进“路长制”日常工作中,杏坛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由孙春刚任组长,胡永峰任常务副组长,镇人大主席黄永生任副组长,“路长制”领导小组将对农村公路管理“六乱一占”,影响市容市貌,部分路口道路秩序不佳等现象进行整改,保障杏坛交通稳步提升。
对症下药,杏坛这三条路将迎来大改
当日,孙春刚等一行来到百安路巡视督察。作为杏坛镇重要的主干道之一,百安路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十分繁忙。在现场,杏坛镇副镇长林济群详细介绍了百安路的交通情况以及百安路道路提升措施。
据介绍,在百安路道路提升方面,杏坛将在百安路(光华山庄段)路口加装报警灯装置,提醒司机集中注意力;设置指引牌,提醒电动车驾驶员规范行驶,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封闭部分出入口,让右侧车流汇入减少,保障主干道通行效率。
孙春刚对百安路道路提升改造措施给予肯定。孙春刚强调,百安路除了硬件的提升,也要加强软件上的提升优化。同时,在百安路重要的交通要塞上,要充分发动社会资源,积极发动群众、志愿者参与到道路交通管理中,加强道路宣传引导,让群众在参与中教育,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随后,孙春刚等一行来到高富路巡视督察。据了解,高富路东接高赞大桥,西接甘竹滩大桥,途经右滩、安富、南华、高赞等多个自然村,来往的货运车辆和小车非常多,交通繁忙。在巡视督察中,发现高富路存在货车乱停乱放等现象,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路长制”领导小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各级路长履职尽责。
在二环路高桂路路口,记者获悉,该路口临近工业区,二环路设置红绿灯,车流量、人流量大,与高桂路车流互有交集,影响了交通通行效率。据介绍,高桂路与二环路衔接出口将实施封闭措施,过往车辆需绕行至智富园方向行驶,并在此基础上,在二环路加装临时灯,指导通行。
“通过实行一系列措施,有效避免车辆堵塞以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保障市民群众交通安全。”杏坛镇交警中队负责人说道。
杏坛镇综合行政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镇、村路长管理体系,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实现全镇农村公路整体通行能力、管理水平。
接下来,在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同时,杏坛将加强引导宣传,通过开展政策解读,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新举措,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带动沿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爱路护路行动,推动农村交通实现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骆医生,你们贴心的服务让我没了后顾之忧。”日前,在南庄镇上元村临时管控区域,收到送上门的降血压药品,村民霍伯对驻村医生骆惠华连连道谢。
4月6日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南庄镇部分区域被划为了临时封控管控区域,遍布全镇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下属1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停诊。
目前,上元村部分区域实行临时封控管控,村内近600名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由于储备药量不足,甚至面临停药困境。获悉这一情况,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驻上元村的骆惠华医生立刻向医院主管领导汇报。在医院有关领导的协调安排下,患有高血压的霍伯顺利收到了送上门的降压药,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事实上,“送药上门”的故事同样发生在贺丰村、东村村等南庄镇临时封控管控区域。得益于驻村医生深入基层一线的有利条件,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在各临时封控管控区域村两委的支持下,建起了一条由村居到医院,由医院再到村居的可循环“生命线”。
在临时封控管控区域内,村委的工作人员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便利条件,快速收集需要服药的群众信息,形成台账后,将其反馈给驻村医生。驻村医生收到信息后,先通过电话逐个联系患者,确认他们的病情及服药情况,然后在医院的支持下,为他们开具药品并“送药上门”。
“疫情之下,解决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6日以来,全院员工团结一心,只要一接到任务,大家都会踊跃报名。在南庄镇的多轮区域核酸检测采样现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的医务人员遍布全镇100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共采样约30万人次。其中,临时管控区、封控区内采样14万人次。
截至4月15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共派出24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