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锋芒!张槎首次利用智慧化技术赋能一体指挥,为清明节期间社会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清明佛山将全面恢复现场祭扫,从往年情况来看,佛山清明祭扫具有“大流量、小空间、高密度”的特点。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预计今年群众现场祭扫意愿更强、人员流动高峰更大。
据佛山市民政局预计,今年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将在清明期间累计接待祭扫群众500万人次。为了确保市内有序、安全祭扫,佛山市将出台分流管控措施,避免出现祭扫人群扎堆、拥挤。
为应对2023年清明节祭扫高峰,积极倡导殡葬改革新风尚,确保2023年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平安、和谐、文明、有序开展,4月5日,张槎街道紧紧围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主题,切实做好清明期间群众祭扫活动的安全保障和宣传引导工作,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清明节安全保障一体指挥。
▲线上指挥与现场传统安全保障工作相结合
据悉,由于清明保障工作的特殊性,准备时间短、工作量大,张搓街道成立清明保障工作指挥部,形成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强化清明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全力以赴保障清明节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对突发情况进行指挥、调度和决策
在张槎街道智慧社会治理中心总指挥部(以下称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通过城市大脑连线王借岗现场指挥部等站点作工作部署,强调各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务必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保障、深入宣传引导、着力监督检查,出色地完成清明保障的每一项工作。随后,总指挥部连线各站点,对清明保障工作进行部署,并逐一呼叫各站点人员,通过5G执法仪或视频监控查看现场情况。
城市大脑可将最底层的各种信息汇集到智能治理平台上,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把无序的数据变成有用的数据,总指挥部依托城市大脑织就一张感知网,从而为清明保障一体指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生态网格员在各个重点点位进行巡守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清明保障一体指挥其中一环,生态网格员为保障工作提供了“智慧力量”,他们使用5G执法仪在各个重点点位进行巡守,并与总指挥部保持联通,确保各区域安全稳定。在清明保障一体指挥的体系之下,城市大脑和生态网格员构建起“天上一张网”和“地上一张格”的保障格局。
“采取线上指挥与现场传统安全保障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张槎街道3个清明节安全保障场所进行全方位5G现场布点。”总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张槎街道创新性地使用区与街道智慧社会治理中心5G实时视频连接指挥系统,实时反馈人员流动、交通、天气等情况,为后台各级指挥部及时作出具体指令提供直观依据,从而确保张槎街道清明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4月22日至5月28日,“非一般精彩·山海非遗荟——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以两地非遗项目为基础,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共享的背景,打造两地非遗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助力打响“岭南潮·品顺德”文旅系列活动品牌,推动顺德城市形象在省外火爆“出圈”。
展示现场。
此次文化推广活动,通过展览、非遗表演与体验的方式,发动群众齐参观、共参与,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群众的距离,扩大两地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深化东西部协作成果。
市民群众观看展览。
展览开幕 非遗文化齐亮相
4月22日,“非一般精彩·山海非遗荟——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推广活动以顺德和黔东南非遗项目为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非遗展演、非遗体验三大项目,向广大观众展示两地非遗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在开幕式上指出,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以“岭南潮·品顺德”为主题,开发设计了具有高辨识度的顺德非遗LOGO、IP形象及系列文创;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主题活动,让顺德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和“走得远”。同时与黔东南州等地打造跨区域文化交流平台,展现顺德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推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互鉴、文旅资源互通互融、文旅品牌共建共享。
身在苗乡 非遗展演齐登场
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黔东南州内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省级非遗218项307处。此次非遗展演活动重点展示黔东南州极具民族原生态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开幕式当天,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邀请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侗族大歌、苗族反排木鼓舞、芦笙音乐等非遗表演活动。
非遗表演现场。
东西碰撞 非遗技艺齐体验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有双皮奶、伦教糕、礼饼等能“吃”的非遗美食及制作技艺。而黔东南州能“吃”的非遗产品也不少,包括酸汤鱼(鱼酱酸)、牛瘪、羊瘪,天柱远口豆腐等。在非遗体验区设置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展位,让观众在活动现场品味“舌尖上的非遗”,品尝来自“美食之都”和本地的传统“老味道”。
现场设置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展位,帮助市民了解顺德非遗文化。
市民群众参观了解顺德非遗文化。
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摊位上,提供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带领市民群众触摸“指尖上的非遗”,“玩转”非遗潮创。
市民群众现场品味“舌尖上的非遗”。
小朋友正在体验非遗项目。
经验分享 非遗传承齐研讨
为了进一步保护、传承好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顺德·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座谈会同步举行。参与座谈的佛山顺德·黔东南两地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进行了讨论交流,总结双方经验,进一步提升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质量。
“佛山顺德·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座谈会”同步举行,共同推进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
顺德始终致力于多形式、多途径开展非遗文化工作,推广顺德非遗文化,传承好岭南广府文脉。通过一系列交流展、合作展览的推出,联动了区域间文化资源,释放传统文化活力。
此次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是继3月份在南京举办顺德广绣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后的再一次奋力实践,展示了顺德传统文化的自信,向社会各界营销顺德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的人文形象。同时,也架起东西部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以年轻化、时尚化、精品化为方向,开展顺德非遗助力顺德城市文化品质提升行动,为打造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注入文化力量,助力打响“岭南潮·品顺德”文旅系列活动品牌,进而为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目标实现增添动力。
往期推荐
关注顺德发布视频号,掌握顺德最新资讯↓ 扫码关注顺德发布与潮顺德抖音号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抖音搜索页扫一扫
来源:顺德区委宣传部
审校:郑家敏、麦丽敏、梁毅蕴
编辑:佛山新闻网 何东婷
4月22日至5月28日,“非一般精彩·山海非遗荟——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以两地非遗项目为基础,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共享的背景,打造两地非遗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助力打响“岭南潮·品顺德”文旅系列活动品牌,推动顺德城市形象在省外火爆“出圈”。
展示现场。
此次文化推广活动,通过展览、非遗表演与体验的方式,发动群众齐参观、共参与,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群众的距离,扩大两地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深化东西部协作成果。
市民群众观看展览。
4月22日,“非一般精彩·山海非遗荟——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推广活动以顺德和黔东南非遗项目为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非遗展演、非遗体验三大项目,向广大观众展示两地非遗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在开幕式上指出,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以“岭南潮·品顺德”为主题,开发设计了具有高辨识度的顺德非遗LOGO、IP形象及系列文创;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主题活动,让顺德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和“走得远”。同时与黔东南州等地打造跨区域文化交流平台,展现顺德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推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互鉴、文旅资源互通互融、文旅品牌共建共享。
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黔东南州内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省级非遗218项307处。此次非遗展演活动重点展示黔东南州极具民族原生态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开幕式当天,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邀请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侗族大歌、苗族反排木鼓舞、芦笙音乐等非遗表演活动。
非遗表演现场。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有双皮奶、伦教糕、礼饼等能“吃”的非遗美食及制作技艺。而黔东南州能“吃”的非遗产品也不少,包括酸汤鱼(鱼酱酸)、牛瘪、羊瘪,天柱远口豆腐等。在非遗体验区设置黔东南、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展位,让观众在活动现场品味“舌尖上的非遗”,品尝来自“美食之都”和本地的传统“老味道”。
现场设置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展位,帮助市民了解顺德非遗文化。
市民群众参观了解顺德非遗文化。
顺德非遗文化产品体验摊位上,提供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带领市民群众触摸“指尖上的非遗”,“玩转”非遗潮创。
市民群众现场品味“舌尖上的非遗”。
小朋友正在体验非遗项目。
为了进一步保护、传承好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顺德·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座谈会同步举行。参与座谈的佛山顺德·黔东南两地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进行了讨论交流,总结双方经验,进一步提升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质量。
“佛山顺德·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座谈会”同步举行,共同推进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
顺德始终致力于多形式、多途径开展非遗文化工作,推广顺德非遗文化,传承好岭南广府文脉。通过一系列交流展、合作展览的推出,联动了区域间文化资源,释放传统文化活力。
此次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顺德非遗文化推广活动,是继3月份在南京举办顺德广绣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后的再一次奋力实践,展示了顺德传统文化的自信,向社会各界营销顺德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的人文形象。同时,也架起东西部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以年轻化、时尚化、精品化为方向,开展顺德非遗助力顺德城市文化品质提升行动,为打造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注入文化力量,助力打响“岭南潮·品顺德”文旅系列活动品牌,进而为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目标实现增添动力。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抖音搜索页扫一扫
来源:顺德区委宣传部
审校:郑家敏、麦丽敏、梁毅蕴
编辑:佛山新闻网 何东婷
为提高汽修行业从业人员环境安全意识,增强突发环境事故处置能力,4月6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张槎监督管理所指导禅城区交通运输协会在粤悦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张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卓鲁敏,禅城区交通运输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张槎监督管理所、禅城区交通运输协会、绿家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50家机动车维修企业代表出席此次演练。
此次演练包含危险废物存放、标识和台账管理、灭火器使用及危险废物泄漏演练等项目。在模拟危险废物贮存仓废机油存放区突发废机油泄漏环节,现场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并用消防应急沙在泄漏区边缘位置进行围堰,防止废机油外泄,同时用吸附棉将泄漏的废机油吸收干净。接着,专业人员将使用过的消防应急沙和吸附棉统一收集到危废桶里,贴上相应的危废标识,并提醒观摩人员,在做好危废物泄漏的应急处理后,要及时联系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将危险废物收走处理。
演练结束后,张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卓鲁敏对此次演练进行点评,对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此次突发环境事故演练的效果表示肯定,强调企业要扎实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防微杜渐,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夯实自身安全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强化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做到在事故面前判断准确、反应快速、处置得当。
本次演练活动以演促练,以练促战,有效提高了汽修行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达到了演为练、演为学、演为战的目的。下一步,张槎生态环境所将继续抓紧抓实抓细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废水、废气、固废的环境管理水平,推动更多小型汽修企业做好危废管理工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