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与广州开启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
顺德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又有新动作。
4月11日下午,顺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云”上签订《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框架协议书》,正式开启两地远程异地评标合作。
为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经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同意,顺德成为全市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试点,率先探索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完善评标制度。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不仅打破招标评标环节的区域限制,堵塞评标专家抽取和评审制度漏洞,实现多地专家资源共享,还增加专家抽取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防止评标专家评人情标、打人情分的现象,保证评标结果公平、公正。
严监管 规范评标专家行为
评标是招投标活动的核心环节,关系着招投标结果的公平、公正。评标专家是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及其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审的专业人员,也是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的维护者,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紧箍咒”。评标专家的评标质量成了交易监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
以顺德为例,工程市场相对较小,且只有一个交易中心,日均只有1~3个工程招标项目,评标专家可能根据评标时间、评标地点、专业类型等因素综合分析,加上同地区专家、同行专家之间的“朋友圈”互动,就可以推算出其参加评标的项目,以及其他一同参加评标的专家。
这种情况为评标专家联系招投标当事人、招投标当事人围猎评标专家提供了条件。少数评标专家抵受不住诱惑,底线失守,在评标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导致评标结果有失公允。
为规范评标专家行为,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加大监督力度。从2020年至今,该局一共处理了20宗针对工程项目评标委员会的投诉,占工程招投标投诉的52%,8宗投诉处理认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存在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其中6宗评标委员会行为影响中标结果公正性,依法责令评标委员会改正,并将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评标专家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此外,为限制评标专家的裁量权,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多次发布操作指引或意见,引导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优化评标办法,如减少主观评分因素或对主观评分因素的评标标准进行梯度评分,简单工程技术标评标标准采用合格制等,减少评标专家人为因素对评标结果的影响。
求创新 源头堵塞监管漏洞
探索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顺德再次走在全市前列。
此项改革实现同一项目由两地或多地的评标专家在不同的城市“不见面”评标,堵塞招投标当事人与评标专家以及评标专家之间的串联通道,实现“专家不知道评哪个项目、不知道和谁一起评标、投标人不知道哪里的专家评标”的目标,有效防止评标专家被围猎,最大限度运用异地专家资源,提升评标质量和效率。
同时,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可解决在疫情防控措施收紧时,评标专家不能、不想前往异地评标的问题,减少只能选择本地专家的限制,打破本地专家“朋友圈”。
“广州是顺德推进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的首个合作城市,同时顺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是第一个与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的区级交易中心。”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广州是因为广州是顺德区工程招标项目抽取专家数量最多的外地城市,超过其他外地城市专家数量之和。2021年以来,顺德区工程招标项目选用广州评标专家300余人,选用其他外地城市专家数量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而且,广州拥有专业类型齐全、数量充足的评标专家资源,可保证评标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为强化对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的监督,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通过监控设备同时对主场、副场的评标过程进行监督,主、副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也通过监控设备对评标过程进行电子见证,如发现所在会场的评标专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不良行为,会及时把有关情况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反馈。
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试点工作得到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包括政策指导、区域协调和平台技术支撑等大力支持。本月底,顺德区将以广州为评标副场,完成首个实行试点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的工程项目评标活动,上半年,还有多个工程招标项目采用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下半年,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区域范围将扩大至大湾区其他城市,并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实施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开新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顺德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改革,简化招标采购审批流程,推动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优化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制度,加强工程招投标市场整治力度,大力打击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违法行为。
去年,顺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驻置业广场新场地,完成交易场所标准化、信息化改造,评标区实现封闭式管理,打造成为全市隔夜评标示范标杆,为加快顺德区乃至佛山市重大重点项目落地速度提供有力保障,更让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推动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只是顺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起步,顺德将持续发力,建立更高效、规范、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4月11日,佛山市气象局发布今年第17期天气报告,预计未来5天将有两波冷空气影响我市:4月13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4月16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局部有阵雨。
佛山市气象台监测显示,4月3日~10日,我市天气晴朗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4月10日,顺德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全省最高气温31.7℃;4月11日,该站录得全市当日最高气温31.9℃。
广东省气象台4月11日预报,4月13日受北方弱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有中(雷)雨、局部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雷雨时局地伴有6~8级短时大风,省内大部气温小幅下降。4月14日,全省由阵雨转多云到晴。
佛山市气象台4月11日预报,4月12日多云间晴,早晚有轻雾,气温21℃~32℃,日温差仍较大。4月13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并伴有雷电、7~8级短时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气温降至21℃~27℃。4月14日至15日以多云为主,气温分别为18℃~27℃、19℃~28℃。4月16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气温19℃~27℃。
未来5天将有两波冷空气携雨影响我市,最高气温回落至30℃以下,早晚天气清凉,市民要注意适时添减衣物;户外防疫执勤、核酸检测点人员要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应对天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不利影响。
记者4月11日从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佛山市产业“六大升级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印发,从制造能力、产业协同、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优化、职业技能、产业载体等6个方面,制定了2022-2026年的升级行动方案。
广东明确支持佛山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持续推动六大升级行动,坚定不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创佛山制造重镇新优势。在此背景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分别牵头制定了《佛山市制造能力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协同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品质量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职业技能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载体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
“六大升级行动”分别从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制定了六大行动的5年工作计划。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建设形成“产业公地”,全市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上,建设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新增省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凸显,全市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本土品牌,“佛山制造”享誉全球。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和民营经济壮大四大目标任务,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累计达14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45万人。全市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基本成形,佛北战新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载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招商引资大规模推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