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隐藏的好去处,暖心又贴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创建居民融入的品牌服务
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
当前,佛山正多措并举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
浸润百姓心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绽放文明之花
走在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以见到约22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党群服务区、便民服务区、信息平台运营中心三大板块,这里可免费向辖区群众提供各类讲座、培训、座谈等交流活动和日间托管、长者饭堂等便民服务。
自2019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禅城区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围绕“1+4+N”的工作目标,建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7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构建起了纵向涵盖区、镇(街道)、村(社区),横向辐射党政群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赋能下,禅城区充分发挥区内好人、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带动引领作用,成立禅城好人联盟、建立好人工作室和好人爱心团队,以一个好人带动一个群体共同践行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容提质。
贴心服务塑造特色品牌
南海大沥镇嘉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黄海路以西至里水镇沙涌交界,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文明实践﹒融和嘉怡”的特色品牌实践站。其服务内容与党群服务中心、新南海人梦家圆互为补充,并设有暖心工作室和党员活动室,引领社区党员组建特色党员志愿队伍开展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另外,实践站还以社区综合服务为基础,延伸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和党群服务活动,是社区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和居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主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嘉怡社区还有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广场内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各类健身体育设施和器材,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走进大沥镇嘉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自附近的居民们正在办事大厅办理居住证、老人证及民政申请等业务,就近办事让群众省时更省力。同时,实践站还通过设立党员及流动党员示范岗、打造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等方式,进一步打造“123工程”,即1个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基地“南海人梦家圆”,2个品牌工程“榕树头文化共享工程”和“百家展能聚力工程”,进而推进“党建+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送“鱼宝宝”回家
佛山增殖放流在行动
↓↓↓
6月12日上午,以“增殖江河资源 共促种业振兴”为主题的2022年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在九江镇举行。本次活动累计投放鱼苗数量超120万尾,进一步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态环境改善,助推渔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共投放超120万尾鱼苗,品种包括青鱼苗、土鲮鱼苗、光倒刺鲃苗、倒刺鲃苗、珠江草鱼苗、鳙鱼苗、赤眼鳟等鱼类,投放的所有鱼苗均需符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范要求。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启动仪式。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成投用使用后,将为九江淡水渔业生物群体保存、种质利用和淡水渔业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5年内能保存九江淡水渔业生物种20-30种,保存鱼卵及仔稚鱼物种数20种。
顺德龙江
6月12日,“保护渔业生态 建设美丽龙江——2022年龙江镇增殖放流活动”在左滩见龙桥旁举行,本次活动放流鱼苗以鲩鱼、鳙鱼、鲫鱼、鲮鱼为主,共计放流鱼苗近20万尾。
活动现场邀请了龙江镇内15组亲子家庭参与,希望以此增强公众保护渔业资源与水环境的意识。
此次放流活动投入资金多,放流苗种数量大,覆盖水域范围广,为保证放流鱼种健康成长,龙江镇将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捕捞行为,确保放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增殖放流护生态
佛山一直在行动
增殖放流,是通过放流、移植等方式,向海洋、江河等天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6月9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9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交流地方和高校疫情防控做法,部署统筹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作出四项部署:
一是持续落实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政策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落实好6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学生返乡顺利,及时纠正个别地区落实政策时存在的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
二是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封控管理情况和在校学生数量,按照“省内统筹,一校一策”原则,精准研判、统筹安排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加强对学生关心关爱。要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校园服务保障措施,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妥善安排好学生学习、科研、实习、考试等,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四是抓好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暑期临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提前谋划暑假放假、秋季学期开学安排,细化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方案,根据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暑期留校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留校师生员工管理,确保师生健康、校园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