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三章 水火阴阳

时间:2020-03-26     人气:527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第三章 水火阴阳

1.济吾之鱼

【原文】曰:“吾知有用乎子矣。”


  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注解】樵夫说道:“我这就知道我打的柴还是很有用的了。”渔夫回答道:“然而你只是知道你的木柴能够对我的鱼有利,能够烹煮我的鱼。但是你却还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对我的鱼有用。木柴烹煮鱼,这是很久之前就知道了的,并不在你打柴之后才知道。如果世人不知道使用木柴烧火,那么即使你的木柴堆积如山,又有什么用处呢?”看来渔夫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


2.一性一情

【原文】樵者曰:“愿闻其方。”


曰:“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子之薪。犹吾之鱼,微火则皆为腐臭败坏,而无所用矣,又安能养人七尺之躯哉?”


【注解】樵夫说:“我很愿意听听你说说其中的道理。”渔夫回答道:“火生于动。火要从木柴中动而生出来。水生于静。水如果动的话,就会蒸腾变化了,甚至化为水汽都不见了。安静的话,水就会回归,渊深寂静。动静相生,水火相息。动生于静,而静生于动。木柴安静,然而动火从中来。木柴烧光了,动完了,又归于静了。水火相息,水可以熄灭火。火可以提升水温。水火属于用,而草木为体。比如说蜡烛为体,而火光为用。蜡烛点燃了,有利于用,也就是有利于火。但是蜡烛为体,有害于体,蜡烛燃烧完了就没有了。利害由情中见,如果无情的利害分别,也无利无害。体用为性的伏藏。蜡烛为体,其本性隐藏着火。一性一情构成了你的木柴。其本性为木柴,其情为火。我的鱼,如果没有火之用,就会腐臭败坏了,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又怎么能滋养人的七尺的躯体呢?”一性一情,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也是同样具备的。不管是圣人和凡夫,其自性都是本同的。七情六欲为用,而自性为体。


3.薪火体用

【原文】樵者曰:“火之功大于薪,固已知之矣。敢问善灼物,何必待薪而后传?”


曰:“薪,火之体也。火,薪之用也。火无体,待薪然后为体;薪无用,待火然后为用。是故凡有体之物,皆可焚之矣。”


【注解】樵夫说:“这么看来火的功用比木柴要大得多了。我还想再问一下,火善于灼烧,为什么非得靠木柴来藏火呢?”渔夫说:“木柴为火的体,火为木柴的用。火没有体,飘忽无所依靠,有了木柴才有了体。木柴没有用,能够生火才有了用。所以说凡是有体的东西,都可以焚烧的。”这里圣人邵康节也是借物来直指人心,万物与人一体,本无太大差别。对人来说性为体,情为用。这个性如同白光,透过棱镜之后就会出来五色。这个性透过六根,就出来七情六欲了。


4.水有体乎

【原文】曰:“水有体乎?”


  曰:“然。”


  曰:“火能焚水乎?“


曰:“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故灭。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故热,是故有温泉而无寒火,相息之谓也。”


【注解】樵夫问道:“那水有没有体呢?”樵夫问得没完,渔夫也回答的似乎很深奥哦。一个打柴,一个钓鱼的居然能够聊得这么多内容。渔夫回答道:“是的,水也有体。”樵夫又问道:“火能够灼烧物,可是能不能把水给烧了呢?”渔夫回答道:“火的性质跟水碰到之后,只能与水对立,所以就灭了。水的性质,遇见火之后不与火对立,而是随着火而温度升高,所以就热起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有温泉而没有寒火。这也是为什么说水火相息了。”火的本性比较刚烈,稍微降下来一点温度都不行,降下来就灭了。纸张要烧到燃点才能够烧起来,如果稍微降一点点温度都烧不起来了。而水的性质完全不同,水能够很均匀的变化,甚至温度高了它还会变成看不见的气。由有形变为无形了。


5.相济相息

【原文】曰:“火之道生于用,亦有体乎?”


  曰:“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是火亦有体,水亦有用也。故能相济又能相息,非独水火则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


【注解】樵夫问道:“火之道蕴含在用之中。火有没有体呢?”渔夫回答道:“木柴为体,而火为用。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对于木柴来说,如果不能点火又有什么用呢?当然还会有其它的用途,但是生火这个意义最大了。火藏在木柴中。水以体为本,水的用为末。水有什么用呢?水可以灭火,水可以灌溉。对于体用来讲,一般来说体是不动的,用是动的。比如人性之中,自性如如不动,而用是动的。水体用本末是倒置的,这也许是其两者相生相克的缘故吧。火也能够烧水,火有济于水。水也能够灭火,水火相息。并不是只有水火有这样的道理,天下的事物,无非不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用是本还是末。”水火互为阴阳,相生相克。水以体为本,而以用为末。火以用为本,而以体为末。凡夫以自性为末,而以情为本。圣人以自性为本,而以情为末。也难怪说颠倒众生了。五行之中水土也是如此的。土以体为末,而以用为本。土以厚德载物为用。土又可以把水给围起来,水可以把土给冲垮。水可以滋润土地,土也可以养育树木而生水。如果顺乎天道,就可以易克为生,如果违背天道就会易生为克。天下的事物无不是这个道理。看到这里你看吧,这个渔夫是不是很厉害,从这简单日用的事情当中看到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可不是一般人吧。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