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福祸与命
第七章 福祸与命
1.何道得鱼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曰:“六物具也,岂由天乎?”
曰:“具六物而得鱼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鱼者,非人也。”
【注解】樵夫问渔夫说道:“请教你垂钓之道,如何钓到鱼呢?”渔夫回答道:“我凭借着六种器具而钓到鱼。”樵夫问道:“这只是凭借着六种器具罢了,怎么和天有关呢?”渔夫回答道:“凭借着六物去钓鱼,这是人为的因素,但是不一定能够钓得到鱼。已经具备了这六种器具而钓到还是钓不到鱼,这就不是人为的因素了。”
2.得不得鱼
【原文】樵者未达,请问其方。
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鱼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鱼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鱼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鱼与不得鱼,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鱼者,非天也,人也。”
【注解】樵夫还是有些听不明白就问其中原因。渔夫回答道:“六种器具分别是钓竿、丝线、鱼浮、鱼沉、鱼钩和鱼饵。”有钓鱼经验的人也许就会知道这几样东西还真是缺一不可,鱼沉是固定在鱼浮和鱼钩中间的重物,往往是金属铅,这样能够使得鱼钩很快沉下去。渔夫接着说道:“如果这六样东西不具备的话,钓鱼就钓不到了。如果这六样东西具备了,而却钓不到鱼,这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六样东西具备而钓不到鱼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还没听说过六样东西没有却能够钓得到鱼的。从这里可以知道,具备这六种器具,这是人力所能为的。至于钓到还是钓不到鱼,这也许是天来定的了。如果这六样东西不具备而钓不到鱼,这不是天力所为,而是人为了。”从这里看,我们人力所能努力的就是去准备好所有钓鱼的工具,至于钓不钓得到,当然也有技术和耐心的问题,但是更多的还是天来定的了。
3.福可求耶
【原文】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求之而可得耶?敢问其所以。”
曰:“语善恶者,人也;福祸者,天也。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岂能违天乎?自作之咎,固难逃已;天之灾,禳之奚益?修德积善,君子常分。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注解】前面说到钓不钓到鱼,有些人为,有些天定。这里樵夫自然就想到了个人的福报和命运的疑问,需要问问清楚。所以樵夫问道:“有人祈祷鬼神,以求得到更多的福报,我想问问福报这是能够祈求得来的吗?这样能够求得来吗?想请问其中的缘由。” 渔夫回答道:“说话有善有恶,这是人为的,也是人所造的口业。福祸这是天注定了。”然而在佛教的十善业和十恶业中,口业占了四个,这可是大头哦。由此可见嘴巴所说非常的重要。老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就是要教他莫议论是非。渔夫接着说道:“天道对于善人善事给予福报,对于淫乱和恶事给予祸报,鬼神岂能违背天道呢?如果是自己做的罪恶如何能够逃得了罪责呢?上天要降临灾难给作恶的人,祈禳之术又有什么用呢?修行德行,积累善行,这是君子日常都在做的和遵守的。这其中怎么还会有什么秘密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鬼神都改变不了的因果。
4.为善而遇祸
【原文】樵者曰:“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获福者,何也?”
渔者曰:“有幸与不幸也。幸不幸,命也;当不当,分也。一命一分,人其逃乎?”
【注解】樵夫问道:“可是有做了善事却遇到了灾祸的,也有做了恶事却得到了福报的,这又怎么解释呢?”也许有许多人都会觉得似乎上天有点不公平,看到许多干了坏事的人却也逍遥,做了善事的人却得不到好的福报。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的。渔夫回答道:“我给你解释一下。这里有幸运和不幸运的分别的,这说的是命运。应当得到还是不应当得到福祸,这是说的分内还是分外。命运和分内分外,这样的事人能够逃得掉吗?”就像因果报应,每个人都逃不掉。自己做的业,自己受,这个是逃不掉的。鬼神都无法主宰的。我们常说分内之事,那是说每个人所做的业,应当得到的报应。
5.何谓命
【原文】曰:“何谓分?何谓命?”
曰:“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
【注解】前面说到分,说到命,这两个字樵夫还不是很明白,接着问道:“什么是分,什么是命呢?”渔夫回答道:“小人遇到福了,这不是他分内应该得到的,这是命运的外缘不确定使然。”分内应当得到的,命运不确定的外缘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每个人的遭遇。这两者可以说是互为阴阳。正如歌曲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具体每个人所造的业不同,这个比例有所不同。如果祖宗积累了足够多的功德,那么就不需要太辛苦就能够过得不错了。如果祖宗造的恶业比较多,那此生就要更加努力一些,多做善事。打牌也是几分靠运气,几分靠努力的。渔夫接着说道:“小人遭遇灾祸,这是分内应当承受的,不是命运随机给的。君子遭遇灾祸,并非分内应当承受的,这是命运随机给的了。君子得到福报,这是分内应当得到的,不是命运随机给的了。”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做了恶事,但是没有马上报应,但是不能肆无忌惮哦,也许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一定的时机就会报应了。下面接下来就要讲到这个问题了。挑柴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压坏了,钓鱼大到一定程度都拉不上来了。打柴如同在造业,做的好的,不好的全部都记下来了。世人莫要有非分之想,小人分内的事大多应当得到,君子分内的事也是大多会得到的。
6.利害移人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人之所谓亲,莫如父子也;人之所渭疏,莫如路人也。利害在心,则父子过路人远矣。父子之道,天生也。利害犹或夺之,况非天必者乎?夫利害之移人,如是之深也,可不慎乎?路人之相逢则过之,固无相害之心焉,无利害在前故也。有利害在前,则路人与父子,又奚择焉?路人之能相交以义,又何况父子之亲乎!夫义者,让之本也;利者,争之端也。让则有仁,争则有害,仁与害,何相去之远也!尧、舜亦人也。桀、纣亦人也,人与人同而仁与害尔,仁因义而起,害因利而生。利不以义,则臣弑其君者有焉,子弑其父者有焉。岂若路人之相逢,一目而交袂于中逵者哉!”
【注解】渔夫对樵夫说道:“人亲近的关系莫过于父子了。人疏远的关系莫过于路人了。如果利害存于心中,父子的关系反而更加疏远,比路人还陌生了。”古代帝王之家,为了权力地位手足相残,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渔夫接着说道:“父子之间的道,这可是天生的了。这种血缘天定的关系,尚且能够夺掉,更何况其它的关系呢。所以古代非常重视忠孝,如果在家对长辈父母都不孝顺,如何能够忠于君主呢?父母可是天定的关系,而君臣是后天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利害改变人的天性,影响之深,不可不慎了。路人在路上见到,只是擦肩而过而已,由于没有相害之心,这是由于没有存在什么利害关系罢了。如果存在利害关系,路人和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选择还未可知呢。”渔夫接着说道:“路人尚且能够以义气相交,何况父子这么亲近的关系呢。路人都可以做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是义气使然。义为让的本。世人相互之间相让,这是本于义的。利为相争的末端的。都是为了利才相争的。一个是争,一个是让。为利而争,为义而让。小人选择争,君子选择让。让就有仁,争就有害。仁和害相差也是非常的远的。尧舜是人,桀纣也是人,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一个得到仁,而另一个得到害。仁是因为有义而礼让,害因为争利。利如果不能以义来引导,那么其中的危害可就大了,也许就会出现臣下谋逆弑杀君主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儿子把父亲给杀掉了的大逆不道的事情了。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还不如路人相逢,只看了一眼就能够很投缘的关系呢。”
7.加十斤
【原文】樵者谓渔者曰:“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
渔者曰:“樵则吾不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与薪则二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
【注解】樵夫问渔夫道:“我曾经背着木柴,虽然背着一百斤重也不会伤害到我的身体,可是只加了十斤却伤到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渔夫回答道:“打柴的事情我可不知道的。但我可以用我熟悉钓鱼的事情来观它,也能够看的清楚的,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能看清楚的。我曾经钓到过大鱼,大鱼与我有了拉锯战。我想放掉它,不要了,可是放也放不掉,鱼儿已经上钩了。它虽然想跑,我也有心放,可是还是放不了。想把它拉上来呢,也拉不上来,实在是太大了。”这个渔夫真是高人,通过这么浅显的事情来说出了很深刻的道理。一旦发生了为利而争的事情,双方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两国之间也许为了一个弹丸之地而争斗,最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人都以位高权重为荣,有时候也如同钓鱼了。在那么高的位置,你退也不是,进也不是。进无可进了。想想辅助刘邦的那帮功臣如韩信等,位高权重,退吧别人也会觉得不放心。在位的话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刘邦也会觉得惧怕。钓鱼的人如同君主,大鱼如同位高权重,功高盖主的大臣。渔夫又接着说:“这样跟一条大鱼进行拉锯战,花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才钓了上来了。但是也几乎有掉到水里的危险了,这不也是有伤身的忧患吗?不只是挑柴有伤身的忧患,钓鱼也是同样有的。钓鱼和打柴是不同的,但是因为贪利而让身体受到伤害,这个是相同的。一百斤这个所能承担的分内的重量的。十斤这个是分外的。”人也不要有非分之想的,积累了多少功德,就有多少的福报,不要贪恋权利。如果德不配位,也就会有危险了。如果德能够配位,那就没有什么危险的。德行能够承受得了丞相的位置,那就在那个位置上,否则反而害了他。如果能够挑一百斤柴的人,挑多了十斤就有害了。对于一个人的福报也是如此,如果这个人积累的福德最多就只能是承受这么多财富,如果再继续增加就会害了他了。渔夫接着说道:“对于所能承受的分内的重量,就可以承受。超出了一毫都有害了,更何况说是超过了十斤呢。我这样钓鱼,贪大鱼所带来的伤害,又和你贪柴有什么分别呢?”
第六章 与之语心
1.天下将治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廉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三王,尚行者也;五霸,尚言者也。尚行者必入于义也,尚言者必入于利也。义利之相去,一何如是之远耶?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行之干身,不若尽之于心。言之于口,人得而闻之,行之于身,人得而见之,尽之干心,神得而知之。人之聪明犹不可欺,况神之聪明乎?是知无愧于口,不若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若无愧于心。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既无心过,何难之有!吁,安得无心过之人,与之语心哉!”
【注解】渔夫对樵夫说道:“天下将实现大治,那么人都崇尚践行。天下将会乱了,则人都只是尚言说罢了。正所谓行胜于言。如果尚行,那么民风和官风都会很笃实。如果尚言,那么诡谲的风气就会风行了。天下将实现大治,则人都尚义。天下将乱了,则人都尚利,唯利是图了,不讲求义气了。尚义那么廉让的风气就会风行了。尚利那么攘夺的风气就会风行起来了。大家为了利益就会去抢夺了。三王尧舜禹尚行;春秋五霸尚言。这就是很大的区别了。为什么我们推崇三王呢?尚行的人必然会尚义,尚言而不行的人必尚行者必尚利。义和利的区别,是何等的遥远。所以说言语从嘴巴说出来,不如身体力行。身体力行不如尽心。这里说的尽心是尽心去身体力行,也说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去行不如把自心自性都知尽了。如果能够尽心就能够知尽天下。行万里路不一定就比在家修身养性。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之事。苏秦头悬梁锥刺股专研阴符争取尽心就比之前游说列国要强。之事嘴巴上说说,世人也就是听到而已。如果能够厚德躬行,那么别人不仅听到了,还看到了,放在了心里。离地三尺有神灵,连神灵都知道了,那百姓还不信吗?人的聪明智巧别人会刮目相看了,假如有智慧别人更是不敢小瞧,如果神的聪明别人更是觉得不可欺了。所以我们知道了无愧于口,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我们平时说的无愧于心,这里是不是有更深的理解了呢?对于世人来说无口的过错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是无身行的过错那就难了。没有身行的过错相对来说容易一点,没有心的过错就难了。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都是罪。如果能够做到无心过,那这一切就有什么困难的呢?我怎么能够找到无心过的人,和他好好谈谈心呢?”渔夫看来似乎也遇见樵夫这个知音了,找到了一个无心过的人。无心过的人如同白昼的星辰一样稀少。
2.观天地之道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子知观天地万物之道乎?”
樵者曰:“未也。愿闻其方。”
【注解】渔夫问樵夫道:“你可知观天地万物之道吗?“樵夫回答道:”我可不会,很愿意听你讲讲。“我们都很愿意听渔夫讲讲的,更不用说樵夫了。
3.观之以心
【原文】渔者曰:“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似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虽圣人无以过之也。而过之者,非所以谓之圣人也。夫鉴之所以能为明者,谓其能不隐万物之形也。虽然鉴之能不隐万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万物之形也。虽然水之能一万物之形,又未若圣人之能一万物情也。圣人之所以我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
【注解】渔夫说道:“这里说的观物并不是真的以眼睛去观。不是以眼睛去观那用什么来观呢?实则是以心去观的。阴符经中说到,执天之道,观天之行。这里的观也是要以心观。前面说以心观,而实则不是纯粹以妄心去观,而是观物以理。这也许是朱熹等理学家这么重理的缘故。周敦颐和两程也是邵康节的好友来的。天下万物,没有一个没有理,没有一个没有性,没有一个没有命。这么说万物都是如此,那每个人都也有这些东西了。前面说物我同一。每个人都有理,都有性,都有命。这里把理、性和命解释的很到位了。这可都是孔孟性命之学,也许更加深入的周易之中的奥妙。理是要不断地研究而得来,正如现今不断地研究每一个物体都研究清楚,就知道理了。性是观见到事物的全体而后有知。比如我们说的明心见性,如果能够明心就能够见性。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物体的自性之中具备一切道的妙处。命是达到了才能称之为命,比如我们修行要了脱性命问题,那也是要实证到了。对于理、性和命这三知,为天下的真知,如果有了这三知,可以称之为圣人也不为过了。镜子能够明亮,可以照见事物,可以说它没有隐藏万物之形。虽然镜子没有隐藏万物之形,不如水能够化身于万物之中。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也能够成为万物的形状。水有多种形态,固体、液体和无形气体都是可以的。水恩泽万物,在许许多多的物体之中都存在。虽然水能够这样,不如圣人知晓万物之情。之所以知晓万物之情,这是由于圣人能够反观。世人都向外求,圣人向内求,反观自性。之所以称之为反观,是由于不以我来观物。反过来,正所谓反者道之动。如果我们以地来观天,那我为主,而星辰为客。如果以日为主,那我为客了。正所谓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以我为主来观他人,可能就看得不清楚。如果以他人为主观我,也许能够看的清楚一些,客观一些了。不以我观物,是以物观物。我物一体,他人与物也一体。以他人观我,也是等同于以物观物了。如此观来,有哪里又一个我在其中呢,这里破了我的执着了。所以说我是他人,他人是我。我和他人都属于万物之一了。这样观的话,就能用天下的眼睛来为自己所用,那眼界就很宽广了,没有什么看不见的了。英明的君主也是以他人的耳目为己的耳目,而对朝野清清楚楚了。”
4.天下之心
【原文】渔夫说道:“用天下之耳为己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矣。用天下之口为己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某矣。天下之观,其于见也,不亦广乎!天下之听,其于闻也,不亦远乎!天下之言,其于论也,不亦高乎?天下之谋,其于乐也,不亦大乎!夫其见至广,其闻至远,其论至高,其乐至大,能为至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为焉,岂不谓至神至圣者乎?非唯一时之天下谓之至神奎圣者乎,而千万世之天下谓之至神至圣者乎?非唯一时之天下渭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千万世之天下谓之至神圣者乎?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已。”
【注解】渔夫说道:“前面说了用天下的眼睛为自己的眼睛,那么什么都能够看的清楚了。这里接下来说听、说和心这三个方面。用天下的耳朵为自己的耳朵,那就没有什么听不见的了。用天下的嘴巴为自己的嘴巴,也就没有什么不能说清楚的了。用天下的心为自己的心,那么心无所不谋了。天下之观,以天下的眼睛为自己的眼睛,所看见的是非常宽广的。天下之听,以天下的耳为自己的耳,可以听得很远了。天下之言,以天下的口为自己的口,这样的论辩难道不精辟吗?天下之谋,以天下的心为自己的心,其谋略不也很宏大吗?这么看来,看到的很广,听到的很远,所论很精辟,所谋划的非常周密,这其中没有一样是不明的,岂不是至神至圣吗?能够做到这些真的可以这么称呼了。并非我一人称为至神至圣,而是天下的人都称之为至神至圣。并非一时天下人称之为至神至圣,几千万年以后天下人仍称之为至神至圣。长此以往,都是如此。”
第九章 何谓之人
1.一世观万世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何以知其然耶?”
渔者对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目耳口鼻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然则天亦物也,圣亦人也。有一物之物,有十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千物之物,有万物之物,有亿物之物,有兆物之物。为兆物之物,岂非人乎!有一人之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有亿人之人,有兆人之人。为兆人之人,岂非圣乎!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得谓之物之物也。人之至者始得谓之人之人也。夫物之物者,至物之谓也。人之人者,至人之谓也。以一至物而当一至人,则非圣人而何?人谓之不圣,则吾不信也。何哉?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顺天时,下应地理,中徇物情,通尽人事者焉。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时事者焉。噫,圣人者,非世世而效圣焉。吾不得而目见之也。虽然吾不得而目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千年亦可以理知之也。人或告我曰:‘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则吾不得而知之也。非唯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知之也。凡言知者,谓其心得而知之也。言言者,谓其口得而言之也。既心尚不得而知之,口又恶得而言之乎?以不可得知而知之,是谓妄知也。以不可得言而言之,是谓妄言也。吾又安能从妄人而行妄知妄言者乎!
【注解】前面说天地的本性,这里又要说人的本性了。前面说万物莫不如是,人为万物之灵也应该是这样的。下面樵夫马上就要问了,还是很连贯的。樵夫问渔夫道:“人为万物之灵,这又该怎么解释呢?为什么说人为万物之灵呢?”渔夫回答道:“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眼睛能够接收万物的色象,耳朵能够接收万物的声音,鼻子能够接收万物的气息,嘴巴能够接收万物的味道。声色气味这四者能够体现万物之体。我们要感知万物的本体,只能通过感官来触摸了。这四者为万物本体分出来的四样,如同天地之气本来为一而分为春夏秋冬。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是万人触摸万物的用。知晓一人之理即可知晓万人之理。万物之体并无一定的用,都在迁流不断的变化之中体现其用。万物不断地生灭,经历春夏秋冬。万物包括人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如何能够找到固定不变的本体呢?我们所说的身体,真的能够一定不变的吗?经历春夏秋冬,经历生老病死。我们的身体四大和合而成,每天都在更新变化之中。人不能在不同时刻踏进相同的河流,也不能在不同时刻找到完全相同的自己。天地万物都有体用。体用相交而人物之道尽在其中了。蜡烛之体燃烧发出光明为用。人之光明本性如果收敛即为体,发明出来有智慧之用。实在如同心灯一样。”渔夫接着说道:“天也是物,圣也是人。”这可了得,圣也是人,这或许并非是假的哦。佛陀当年为太子,也曾有妻子儿子,父亲母亲。老子当年也是在周朝做官的。只是年代久远,似乎人们忘却了当年佛陀和老子超凡入圣的过程了。渔夫接着说道:“其中有包含了一物、十物、百物、千物、万物、亿物和兆物的物,这不是人又还能是什么呢?天上有一个圆月,地下江河湖海之中的月亮都只是对应着唯一的月亮罢了。世上万事万物无非对应着唯一的宇宙和人生的实相罢了。有能够通一人、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亿人和兆人之性的,莫过于圣人了。圣人解脱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证得了自性,就能够通所有人之本性。无论东西南北,无论肤色如何。”人有南北,而佛性无南北之分了。渔夫接着说道:“有智慧的人,这是物到了极致了。圣人为人到了极致了。至物可以称之为物之物,只有人才能够称之为至物。至人可以称之为人之人,只有圣人才能称之为至人。又是至物,又是至人,如果不是圣人又是什么呢?圣人也许都非常的低调谦和,谨慎如履薄冰。虽然说不是圣人,但是我还是不信的。说不是的反而是,说是的反而不是了。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圣人能够以一心观万人之心,以一身观万人之身,以一物观天地万物,以一世观清楚万世如何变化。”如此看来渔夫这么说,也许渔夫已经是与圣人之心相通了,否则怎么知道圣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也许渔夫会自己说出来呢?渔夫接着说道:“圣人能够以心代上天的旨意。圣人天人合一,顺承天命。古代的天子为上天之子,如果德不配位是不能称之为天子的。嘴巴所说代表上天说的话,以手代天工,可以说巧夺天工了。以身代天事。圣人所言所行无不代表着上天,也符合上天的旨意。”这里渔夫教樵夫如何识别圣人。渔夫接着说道:“圣人能够上顺天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下与地理相应。中土地势东低而西高,东西互为阴阳。长江黄河互为阴阳,但是回归源头并无二致。”地球有东西两半球,人脑有东西两个半球。地球东方储存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文明,并未间断,可以说为传统脑,西方为现代脑。人类左脑为今生脑,右脑为祖先脑。渔夫接着说道:“在中知晓物的本性,对于万物格物致知,并不是一件一件的弄清楚所有道理就明白了,而是格除物欲而能致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能够尽通与人事,不仅仅是人事的进退。圣人能够顺势而为改天换地,出入于造化之机。圣人以古知今,而以今知古,能明人事的进退,趋吉避凶。圣人知晓事物表里的根本。噫,圣人并不是每个世代都是完全效法前面的圣人,而还是有点不同的,那如何能够找到真正的圣人呢?我还没有亲眼看见过呢?”你看这个渔夫是不是很谦虚和低调呢?怀道的人是不是都是如此呢?渔夫接着说道:“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过,但是我深察其心,用心去观形迹,也就是怀道的人的所言所行。我探求万物和人事的体用,如果已经见道了,虽然古代亿万千年之前的圣人心也能够相通和相应,也能够理解的。有人问我说,天地的外面,可能还有别的天地万物的,和这个天地万物有所不同的对吗?”这里可以看到古人也会有现在同样的疑问。现在我们也很好奇,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那么宇宙外面又是什么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也就是一个宇宙,但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朵花。一片叶子也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孔,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指纹,是不是很神奇呀。六合古今为宇宙。人也是一个小宇宙,那么这个小宇宙外面是不是也有一个小宇宙呢,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了。世人所憧憬的世外桃源也可以看做一个小宇宙,月宫之中也可以看做一个小宇宙,接近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也可以作为一个小宇宙。渔夫接着说道:“对于前面别人问得这个问题,我不能知道它的答案的。并不只是我不知道,圣人也许也不知道的或者知道了也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如果说知道,这个是用心感知它,才能称之为知的。如果只是口头说知道了,也只是语言文字罢了。既然心尚不能知这个问题,嘴巴又怎么能说自己就已经知道了呢?如果心为能够证得的,而以为已经知道了,这是妄知了,并不是真知。如果还不知道而说自己知道,这个是妄言了。我怎么能够跟随着妄想之人,不知道而以心认为自己知道,而以口说自己知道,这样是妄知妄言的。“前面讲到无妄之灾就要戒除妄知妄言了。
2.行无辙迹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仲尼有言曰:殷因于夏礼,所捐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捐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夫如是,则何止于百世而已哉!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人皆知仲尼之为仲尼,不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不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已,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舍天地将奚之焉?人皆知天地之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不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已,如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舍动静将奚之焉?夫一动一静者,天地至妙者欤?夫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至妙至妙者欤?是知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者,谓其行无辙迹也。故有言曰:‘予欲无言’,又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此之谓与?”
【注解】前面刚说完圣人无妄行妄知妄言,这里接着说天地无言,圣人无言,仲尼无言。这里说的是需要摆脱语言文字的束缚才能够体悟实相了。渔夫对樵夫说道:“仲尼说过,殷商礼法取于夏朝,其中有所传承,也有所删减,其中的损益可想而知了。周朝礼法取自于殷商,其中的损益也可想而知了。周朝后来的朝代,百世之内也可以知道了的。这么看来不止是百世,亿千万世也是可以知道的了。前面那个问答里面提到,以一世而知万世,这里再进行阐释了。前面说以一心而知万心,以一身而知万身。世人都知道仲尼是仲尼,但是不知道仲尼之所以为仲尼。世人自以为了解了仲尼,但是却不知道仲尼之心。“这里潜台词就是说,我知道仲尼的心,我的心与仲尼相应了。这个渔夫可不简单的。渔夫接着说道:”如果世人不想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那也就算了。也不用继续深究下去了。如果想知道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如果舍弃天地这个大门怎么能够知道呢?人都知道天地为天地,但是不知天地为什么为天地。如果不想知道天地为天地那就罢了,如果想知道天地之所以为天地,那么舍弃动静之门怎么能够知晓呢?“渔夫真是循循善诱的,如果要知道仲尼那就需要知道天地,如果需要知道天地的本性,就需要知晓动静之道。渔夫接着说道:”一动一静谓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最妙的地方就体现出来了。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妙中最妙体现出来了。如果知晓了一动一静之道,就能知晓为何仲尼能够尽天地人三才之道了。仲尼圣人的行为没有痕迹。飞鸟飞过天空不留下痕迹,蛟龙潜下深渊不留下痕迹。有人说,圣人仲尼行无言之教。又有人说,天什么时候说话了呢?但是四时推移,百物生长。虽然什么都不说,但是还是在生育和恩泽万物的。“一动一静之道,这个可是关键所在。动和静互为阴阳。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如果物体运行速度到了极点,接近了光速,时钟就会变慢了,也就接近于静了。如果物体静到了极点,温度低到了极点,金属就有了超导性能了,传输就没有什么损耗了。如果人的心静到了极点,人的经络就会慢慢打通了,智慧慢慢开启了。巴菲特投资长线持有看似一点都不动,静到了极点,但是却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投资回报。《道德经》中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万物纷纭,但是都归于其根本。树木成长落叶归根。静为躁之根。
3.权之与变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大哉!权之与变乎?非圣人无以尽之。变然后知天地之消长,权然后知天下之轻重。消长,时也;轻重,事也。时有否泰,事有损益。圣人不知随时否泰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圣人不知随时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运消长者,变也;处轻重者,权也。是知权之与变,圣人之一道耳。”
【注解】前面说一动一静之道。这里也谈权和变。渔夫对樵夫说道:“此中的道理是非常的广大的。权和变如果不是圣人不能全部知晓其中的道理的。变化然后才能知道天地的消长。此消而彼长的。山峰所在之处往往有深谷。山峰和深谷互为阴阳。高山和大海互为阴阳。有喜马拉雅山,也会有马里亚纳海沟。东方发生了旱灾,也许西方就发生了洪涝灾害了。这也是天地的一动一静之道。如果不权衡就不知道天下的轻重。泰山和大象相比,泰山重而大象轻。大象和鸿毛相比,大象重而鸿毛轻。鸿毛和空气相比,鸿毛重而空气轻。轻重只在相对之间,而无绝对之理。前面也谈到轻重的问题,挑柴一百斤都没问题,但是增加了十斤却会让身体受伤了。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消长;万事有轻有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否极泰来。万事有损有益。圣人如果不知随时间推移而由否变泰或者由泰变否,又怎么会体悟到万物的变化呢?圣人如果不知随着时间万事有所损益,又如何权衡损益的轻重呢?有消有长是变化;有轻有重是权衡。轻重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轻的变成重的,重的变成轻的。重的消了就变成轻的,轻的长了就会变成重了。权和变对于圣人来讲是一而不是二的。”楚汉互为阴阳,楚汉相争而此消彼长。
4.死而有知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人谓死而有知,有诸?”
曰:“有之。”
曰:“何以知其然?”
曰:“以人知之。”
【注解】樵夫问渔夫道:“有人说人死了之后还会有灵知,到底有没有呢?“渔夫回答道:”有灵知的。“这里似乎问的是人死后有无灵魂存在,这可是个千古以来的谜团哦。这里渔夫说的有知和世人所理解的有所不同。此灵魂非彼灵魂。樵夫问道:“怎么能够知道呢?”渔夫回答道:“因为知道人而知道了。”这也呼应了知一心而知万心,知一人而知万人。
5.全德之人
【原文】曰:“何者谓之人?”
曰:“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心之灵曰神,胆之灵曰魄,脾之灵曰魂,肾之灵曰精。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发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胆之魄发乎口,则谓之言。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夫人也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若全得人类,则谓之曰全人之人。夫全类者,天地万物之中气也,谓之日全德之人也。全德之人者,人之人者也。夫人之人者,仁人之谓也。唯全人,然后能当之。人之生也,谓其气行,人之死也,谓其形返。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神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则渭之曰阳行;返于地,则谓之曰阴返。阳行则昼见而夜伏者也阴返则夜见而昼伏者也。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阳者阴之形也,阴者阳之影也。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人谓鬼无形而无知者,吾不信也。”
【注解】樵夫问道:“什么是人呢?”问了这个么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渔夫回答道:“如果眼耳鼻口五官之气全,心胆脾肾脏腑之气全,这才能称之为人。心之灵称之为神,肝之灵称之为魂,肺之灵称之为魄,肾之灵称之为精。这和原文有所不同,应当以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为准。道家讲精气神,精可以化成气,气可以化成神。凝神聚气,聚气而成精。五脏和五官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里所说与内经中所说有所不同,以内经为准。如果精气神具备,经络脏腑和五官齐全,就能称之为人了。人为天地万物之灵,心为人之灵。人为天地之机,心为人之机。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按照缺少的不同进行归类。我们平时说缺根筋,如果的确缺根筋那秉性也许真的缺了。肝主筋,如果筋长一寸寿命都会增加不少的,少了一根筋可是大事了。平时说偏心,人的心脏的确也是偏的,不同的人偏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人的心大一点,有些心小一点。所体现出来的性格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全部齐全的人类,就称之为全人了。人类这个词在这里出现了。如果具备所有的这些,又能体现了天地万物的中气的,可以称之为全德的人。全德的人,为人中的至人。也就是说前面的圣人了。人中的至人,可以称之为仁人。我们常说仁人志士。首先需要是全人,才能是仁人,才能是是全德的人。人因为一气行而生,人死了形体就会返回了。气行神魄就会相交。白天阳气浮越,心肾不交所以是醒着的。夜晚心肾相交就睡着了。神清轻而行于天,精魄重而返于地。阳行于白天而夜间潜伏,阴返于夜间而白天潜伏。正如前面说的阳行于春夏而潜伏于秋冬,阴行于秋冬而潜伏于春夏。所以说,太阳为月亮的外形,月亮是太阳的影子。日月互为阴阳。阳为阴之形,而阴为阳之影。人为鬼之形,而鬼为人之影。世人说鬼无形而无知,我是不会相信的。人为鬼之形,怎么会说鬼无形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