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伊水之上
第二章 伊水之上
1.伊水之上
【原文】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
【注解】邵康节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定居于伊水之滨,一生淡薄功名不肯做官。这个渔樵问答也许是邵康节通过问答,阐释深奥的大道和易理。通过渔夫和樵夫简易的方式述说出来,也许更容易让世人明白。伊尹善于烹饪,以厨艺说法。姜太公垂钓亦以钓鱼说法。无有一事一物不含大道,只是世人不知罢了。这里选择的地点是邵康节所熟悉的伊水。姜太公也在垂钓的时候遇见了周文王,难道这个渔夫也是个高手吗,我们拭目以待,往下面看看吧。
钓鱼的人在伊水(今河南境内)这个地方垂钓。樵夫刚好经过渔夫身边,感觉到累了,就把担子放下来歇息一下。樵夫坐在石头上歇息的时候,就顺便和渔夫闲聊起来了。
2.鱼可钩取乎
【原文】曰:“鱼可钩取乎?”
曰:“然。”
曰:“钩非饵可乎?”
曰:“否。”
【注解】樵夫在歇脚的时候跟渔夫聊天起来了,他问道:“鱼钩能够钓到鱼吗?”渔夫回答道:“是的,可以钓到。”樵夫又问:“如果没有鱼饵能不能钓到鱼呢?”渔夫回答道:“不能钓到的。”这里渔夫似乎比姜太公差远了哦,姜太公可是直钩钓鱼,然而如果没有鱼饵,姜太公能否直钩钓鱼呢,也未可知的。这里再往下看看渔夫有什么高论的。
3.鱼之利食
【原文】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鱼之利食,吾亦利乎食也;鱼之害食,吾亦害乎食也。子知鱼终日得食为利,又安知鱼终日不得食为害?如是,则食之害也重,而钩之害也轻。子知吾终日得鱼为利,又安知吾终日不得鱼不为害也?如是,则吾之害也重,鱼之害也轻。以鱼之一身,当人之食,是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又安知钓乎大江大海,则无易地之患焉?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子之言,体也,独不知用尔。
【注解】
樵夫问道:“这么说来,鱼是冲着鱼饵来的,而不是鱼钩的。鱼饵本来有利于鱼,可是反而鱼被害了。鱼有利于人而人不被害。本来鱼和人都同样得到利了,然而一个被害,另一个不会,如此迥异,这是为什么呢?”樵夫这么问也不是等闲之辈了。
渔夫回答道:“你这个樵夫,我好好钓我的鱼,这是我平时干的事情。你打你的柴,根本和你没有什么相干,为什么要管我钓鱼这么多事呢?然而既然你这么问了,我就试着回答你。彼此的利害是对等的,并不是不对等的,你只是受到局限了,只看到小的,没有看到大的道理罢了。食对鱼有利,食对我也有利的。食对鱼有害,食对我也有害的。你只是知道鱼得到食物是利,可是你可知道鱼整日都得不到食物也是害呢?这么看来,食物的害也许更重一些,而鱼钩的害反而害轻一些了。虽然面对着危险,在鱼钩上取食,但也许有时总比饿死要强呢。同样的道理,我得不到鱼的害也是更重一些,得到鱼的害会轻一些的。如果我整天都钓不到鱼,我如何能够维持生计生存下去呢?你只是看到了人把鱼给害了,是没有看到也有人被鱼吃掉的时候。如果把鱼的身体,给人当做食物,那对鱼来说是害了。如果把人的身体,作为鱼的食物,对人来说也是害了。你只是看到我在这里优哉游哉的钓鱼,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假如在大江大海上垂钓,难道这样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人也有忧患了呢?水对鱼是有利的,陆地对人是有利的。水和陆地不同,但是利是一致的。正如狗喜欢吃屎,而猫喜欢吃鱼。屎对狗有利,而鱼对猫有利,这是一致的不矛盾。鱼饵有害于鱼,财物有害于人,鱼饵和财物虽然不同,但是其害处还是比较一致的。你刚才这么问,为何要分彼此呢?你刚才所问,只是知道体,而不知道用的。体用都知道就不会偏颇了。”听了渔夫这么一说,还真是不那么简单的,看着钓鱼这么简单的事,还是比较值得深思的。接下来看看他们之间还会互相问些什么呢?
4.鱼可生食乎
【原文】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曰:“烹之可也。”
曰:“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曰:“然。”
【注解】樵夫又问道:“你的鱼能生吃吗?”这个樵夫是不是很坏?哼,如果没有我的木柴,你钓鱼也只能是生吃的。渔夫回答说:“烹煮熟才可以吃的。”樵夫问道:“那就是说还是必须要用我的柴火来烹煮才行了。”渔夫回答道:“是的。”
第一章 序言
这篇渔樵问答收录于邵康节所著的《梅花易数》之中。通过樵夫和渔夫的问答,把复杂的易经八卦,治国安邦之策都融合在里面了。用了许多浅显的比方,有利于启迪世人的智慧。这里选取其进行注解,作为易学的入门。邵康节可谓是一代得道高人来的,他留下的梅花诗,许多人都在不断地参悟。正如在这篇注解中所说,知一人之心就可以知万人之心了,知一物就可以知万物了,知一身就可以知万身了,知一世就可以知万世了。这里的注解仅供参考,各位大德多多指点。有歌词所唱:著书立说留余地,明明文字如梦一场。如果写的不好不能传承圣人邵康节的原意,反而断了千万人的慧命。这里所写的文字就作为参考吧。邵康节一生淡泊名利,不愿意做官。把父母安葬在伊水之滨就隐居在洛阳了。北宋司马光、程颐、程颢和张载等退居洛阳时,都和邵康节交往甚密。这几个人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邵康节死后朝廷为他配享孔庙,一介布衣,获此殊荣者,几千年仅他一人而已。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渔夫和樵夫谈论易经的奥妙吧,看他们都有什么高见。
第四章 不可言传
1.不可言传
【原文】樵者曰:“用可得闻乎?”
曰:“可以意得者,物之性也。可以言传者,物之情也。可以象求者,物之形也。可以数取者,物之体也。用也者,妙万物为言者也,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传。”
【注解】樵夫问道:“前面一句说到关键是在于用上面,这个能否给我讲的明白一点呢?”整篇文章为了方便理解,不会直接翻译,而是通过意译来阐释。渔夫回答道:“如果可以通过意得到的,就是物的性。如果可以言传,就是物的情。前面说到一性一情,情可以言传,性只能意得了。可以以象来求的是物的形。可以以数取得,是物的体。用语言来阐述万物的奥妙就是用了。虽然可以阐述,但是万物的奥妙只能意得,不能够言传了。”这里渔夫说的万物的性、形、数和体等,一看就是通晓易经的人说出来的话。易经实则为宇宙和人生的模型,其中蕴含着无上的奥妙和智慧。卦代表着天地万物。卦有数、理和象。圣人邵康节在预测的时候,卦里面也有体用之分。
2.得而知之
【原文】曰:“不可以言传,则子恶得而知之乎?”
曰:“吾所以得而知之者,固不能言传,非独吾不能传之以言,圣人亦不能传之以言也。”
【注解】樵夫问道:“既然你说不可以言传,但是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渔夫回答道:“我之所以知道,就是不通过言传的。并不只是我不能将大道言传,圣人也不能言传。”这里说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就是大道不可以言传,只能意会。大道离语言文字。佛陀拈花开示,迦叶微笑成为禅宗的始祖。道德经第一章也说了这个关键的问题了。大道可以说,但是说出来的又不能代表着真正的大道。
3.六经非言
【原文】曰:“圣人既不能传之以言,则六经非言也耶?”
曰:“时然后言,何言之有?”
【注解】樵夫问道:“圣人既然不能传道以言,那么六经不是言吗?”渔夫回答道:“那只是后人编的,圣人又说了什么呢?”六经非孔子所作,而是根据前人留下的进行整理的。佛陀说法一生,但是自己没有亲自写下一部经书,都是后来弟子记录下来的。要说圣人没有任何言传,也可以这么说。佛陀也说自己说法一生,但是无一法可说。但圣人所言传之中也含有大道的道理。也可以说相当于指向月亮的手指吧。
4.坐而论易
【原文】樵者赞曰:“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又何思何虑!吾而今而后,知事心践形之为大。不及子之门,则几至于殆矣。”
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饫,而论《易》。
【注解】樵夫赞叹道:“天地之道在人的身上都全部体现了,万物之道在人身也体现了。所有微妙之道在人的自性至神之中都具备了。如此天下之事在自身自性中都具备了,万事毕了,又有什么需要思虑的呢?从今往后,我知道了要事心,好好安好心,静好心。因为自心自性之中具备了一切。把外在的形体看低一点,把物欲看低一点。看重修养自性而看低物欲这是天下最大的一件事情了,对我来说。我今天如果不是在这里得到你的提点,入了这个大道的门,那就几乎丧失了自己的慧命了。”樵夫一下子被点醒了,似乎一下子顿悟了一样,很是高兴。樵夫干脆把木柴全部解开来,一起煮鱼吃,吃饱了之后,一起探讨易经。
5.孰与归焉
【原文】渔者与樵者游于伊水之上。渔者叹曰:“熙熙乎万物之多,而未始有杂。吾知游乎天地之间,万物皆可以无心而致之矣。非子则孰与归焉?”
【注解】渔夫和樵夫在伊水之滨游玩,吃饱了之后观看一下江边美景。知音难觅,两人畅谈古今而论道。渔夫感叹道:“万物熙熙攘攘非常的多,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么杂乱繁多的。虽然看着长江和黄河在下游波涛汹涌,但是回归到源头又是简单归一的。我在天地之间神游,万物都可以无心而致知。如果不是你的话,我还流连忘返呢。”这里有一些话虽然不是他们所说,为了方便理解将言外之意也会直接加进去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