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太极何物
第八章 太极何物
1.太极何物
【原文】樵者叹曰:“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樵者谓渔者曰:“子可谓知《易》之道矣。吾也问:《易》有太极,太极何物也?”
【注解】樵夫感叹道:“我从今往后知道量力而行,这才是智者所为。”钓鱼者如果不知道自己能够承受得了多大的鱼,盲目的去钓大鱼,也许掉不上来反而遇到险情了。挑柴者如果不知道自己能够承受得了多大的重量,盲目的增加负担,反而使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了。世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德行能够配得了什么样的福报,盲目的追求权力和地位,也许会引来灾祸了。樵夫对渔夫说道:“你可知道《易》之道呢?我很好奇,《易》有太极,那么太极是什么东西呢?”
2.天地之祖
【原文】曰:“无为之本也。”
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天地之谓乎?”
曰:“两仪,天地之祖也,非止为天地而已也。太极分而为二,先得一为一,后得一为二。一二谓两仪。”
曰:“两仪生四象,四象何物也?”
曰:“四象谓阴阳刚柔。有阴阳然后可以生天,有刚柔然后可以生地。立功之本,于斯为极。”
【注解】马上进入正题了哦,看似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可是谈的可是高山流水的事情哦。这里谈到易经了。渔夫回答道:“太极是无为之本。”这么说太极生有为和无为了。如果要摆脱束缚,连无为的束缚也要摆脱。要摆脱我执,连无我的执着也要放下。要修行佛法,非佛法放下,连佛法也需要放下。六祖慧能大师讲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呢?修习易经,连易经也要放下。《易经》和《道德经》本来也是一,不是二。樵夫问道:“太极生两仪,那么两仪是不是指的天地呢?”渔夫回答道:“两仪为天地的鼻祖,并不仅仅是天地而已。太极一分为二就为两仪。先得到一,再得到一就为二。一二为两仪。”这和《道德经》中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致的。这个一加一等于二的题目可比陈景润当年验证的还要难的多哦,但是又比那个简单的多。这个两仪可以为阴阳。天地一对互为阴阳。一动一静互为阴阳。樵夫又继续问道:“两仪生四象,这四象又是什么呢?”渔夫回答道:“四象可以说是阴阳刚柔。刚柔互为阴阳。天地互为阴阳。有阴阳然后可以生天地。这可是根本所在,这也是造物之极了。”樵夫又接着问道:“四象生八卦,那八卦又是什么呢?”樵夫穷追不舍的问,看来不把易经给说透他可不肯善罢甘休的,那我们也看看渔夫怎么回答的。这里他们两个谈论的八卦可不是我们平时谈论的八卦新闻哦,可是正统的八卦了。渔夫回答道:“八卦就是乾、坤、离、坎、兑、良、震和巽这八卦了。这里面包含了循环往复,社稷和人事的盛衰成败了。也体现了万物的生灭,体现了人的生老病死。这也是为什么这么看重八卦的原因。八卦再衍生出六十四卦。《易》之中的道理也就完备了。”八卦代表了天地万物了,里面每一卦可以代表着物。八卦里面还含有象,也就是万物的表象。里面还含有理,有一定的规律。里面还含有数,万物都有形状大小尺寸等,含有一定的数。八卦也描述了社稷的兴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对应着乾卦,分对应着坤卦,有许多介于极端的分分合合之间的状态,那就是其它的卦了。春秋战国时候极端混乱,诸侯混战的时候为坤卦,形成了统一的大秦帝国了又是乾卦。统一的又分为楚汉阴阳相争,接着又归于统一的汉朝。当今全球化融合归一的阶段。欧洲一体化进程初见端倪,统一发行了货币,货物和人员的往来也变得更加的便捷。东方一带一路符合天道,顺势而为,先是基础设施的融合,会带来经济和文化往着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此间的奥秘不可说了。纯粹的公家的东西就是至公,至公则生私,都是公家的东西也许就会不珍惜,需要加强监管。至私则生公,私人的东西也许就会监管的很严格,不允许有丁点的浪费了。介于他们之间就代表着其他的卦了。全部为公家的为乾卦,全部为私有的为坤卦。全部都是计划经济也不行,全部为市场经济也不行。所以一会举起左手,一会举起右手在左右摇摆。需要探求介于期间的一种模式。全部都推行民主也不行,一人一票的民主会出现苏格拉底之死的情况,全部都推行专制也不行,需要探求一种介于其中的一种模式。东方有适合东方的,西方有适合西方的,这并不矛盾。这也找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道理自信。易经八卦为我们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无上珍宝,其中含有大道真理,也不乏文化自信。西方莱布尼茨看到易经八卦图发明了二进制,广泛用于计算机领域。爱因斯坦终其一生都在探求着大统一理论,如果他继续探求遇见易经八卦图他也许就会认定这个就是大统一理论了。这就当做一个预言放在这里留待验证吧。八卦图可以囊括了宇宙和人生的实相了,也包含了万物的道理,实则为大统一理论了。理论只是描述宇宙的工具罢了,连这个工具也需要放下。
3.天地之心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复何以见天地之心乎?”
曰:“先阳已尽,后阳始生,则天地始生之际。中则当日月始周之际,末则当星辰始终之际。万物死生,寒署代谢,昼夜变迁,非此无以见之。当天地穷极之所必变,变则通,通则久,故《象》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顺天故也。”
【注解】樵夫问渔夫道:“如何能够观到天地之心,也就是天地背后的根本呢?”渔夫回答道:“万物负阴而抱阳,每一个事物都含有阴阳。比如男人含有阴阳,女人也含有阴阳。男人外刚内柔,女人外柔内刚。每个人的阴阳程度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男人和女人互为阴阳。八卦中乾卦为全阳,这是至阳,也是重阳并不是没有阴了。坤卦为全阴,这是至阴,也是重阴,也并不是没有阳了。至阳则阴,至阴则阳。前面的阳刚刚尽了,后面的阳刚刚生起来,这就是天地刚开始生发的时候。中间状态可以看到日月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末了为星辰陨殁之际。”这里讲了日月星辰的生灭运行。渔夫接着说道:“万物都有死生变化,天气有寒暑交替,昼夜不断地变迁。正是因为有日月轮回,昼夜变迁,才使得世人有了时间的错觉,时间也许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以道眼来观,何以见到天地之心呢?天地穷极了都会发生变化,变就通达了,通达了也就能够长久。所以《周易》的复卦卦象中说了,先王在冬至日的时候闭关斋戒,不接纳商旅,君王也不巡视邦国。复卦刚刚产生了一点阳,生机刚刚发生萌动,成功在望,如果性子着急了就容易失败了。这也是先王顺天而为,不敢违背的。”对于投资也是如此,应当效法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投资真传,生机萌动,耐心持有和等待,不可频繁妄动而招致失败。这一卦也昭示着好运初来,静待发动。暂停售物,必可获利。这里也解了一个卦了。
4.无妄之灾
【原文】樵者谓渔者曰:“无妄,灾也。敢问何故?”
曰:“则欺他,得之必有祸,斯有妄也。顺天而动,有祸及者,非祸也,灾也。犹农有思丰而不勤稼稿者,其荒也,不亦祸乎?农有勤稼穑而复败诸水旱者,其荒也,不亦灾乎?故《象》言‘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贵不妄也。”
【注解】世人常说无妄之灾,这里也会说到这个问题。无妄是卦名。如果抽到这个卦,解释是说不欺瞒不欺骗,不妄动妄作为,真实至诚就可以无灾无祸了。顺其自然,安守正道,福报就深厚了。各种事情都比较顺,如果行为不检点,必然会引来灾祸了。樵夫问渔夫道:“无妄卦的卦象指向无妄之灾,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解释呢?”渔夫回答道:“如果有欺瞒有欺骗,就会有祸了,这是由于有妄心有妄动。如果顺天而动,不妄动而有祸殃及,这并不是祸了,这是灾了。灾和祸还是不同的。务农的人想着丰收而不勤劳耕作,导致地荒废了,这不也是祸吗?如果务农的人勤劳耕作而还是由于水旱失败了,导致地荒芜了,这不是灾吗?这里看来灾和祸还是不同的。《卦象》中对这个卦的解释说,这个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震为雷。如果基础不牢而震动,身居高位就比较危险了。先王看到这个卦象的时候,更加勤勉努力,顺应时令,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德就配位,就不会有灾祸。如果德不配位,又妄动就会有灾祸了。这也是贵在不妄。”如果君王勤于政务,重在积德,遇见了天灾,这属于无妄之灾了,上天也不会怪罪的,百姓也不会怨恨君王了。如商汤的时候有大的旱灾,为了救百姓成汤坐在柴堆上面焚烧进行祈祷,诚心感动上苍降下了甘霖。这个无妄之灾也解释了为什么做了善事的人也有可能遇见灾了。但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姤,何也
【原文】樵者问曰:“姤,何也?”
曰:“姤,遇也。柔遇刚也,与夬正反。夬始逼壮,姤始遇壮,阴始遇阳,故称姤焉。观其姤,天地之心,亦可见矣。圣人以德化及此,网有不昌。故《象》言‘后以施命诰四方’,履霜之慎,其在此也。”
【注解】接下来又会谈到两个卦,一个是姤卦,另外一个是夬卦。樵夫问道:“姤卦应该怎么解释呢?”渔夫回答道:“姤为相遇。柔遇见刚,阴遇见阳,刚好和夬卦相反的。姤卦中只有一个阴,而五个阳,阴刚遇见阳,可以说邂逅之遇。下巽风,上乾天。风无孔不入,所吹到的地方,暴露在其中的物体,无一不与和它相遇,有邂逅之意。虚空无孔不入,钟鼓之中有虚空,房屋之中有虚空,正是因为虚空才有用。姤即媾,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这样就不能长久相处。如果抽签抽到这个卦,预示着阴长阳衰,各种事情不太顺,宜谨慎行事。夬刚开始强壮,而姤由弱遇壮。观姤卦,天地的本性可以观见了。圣人恩泽德化天下如此,没有不昌盛的。所以《卦象》中说道:姤施命于天下,谨慎小心如同走在霜雪之上。“夬卦上卦为兑泽;下卦为乾天。由此可见泽水恩泽大地,是夬卦的卦象。君子看到这样的卦象,从而能够恩泽施于下,让众生都受到恩惠,不敢居功自傲,并以此为忌。姤卦和夬卦,一个是风,一个是水,都可以施行于天下。恩泽布于四方,天下没有不昌盛的。
6.皆一气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春为阳始,夏为阳极,秋为阴始,冬为阴极。阳则温,阳极则热;阴始则凉,阴极则寒。温则生物,热则长物,凉则收物,寒则杀物。皆一气别而为四焉。其生万物也亦然。”
【注解】前面讲了三个卦,复卦、姤卦和无妄卦。最开始讲天地阴阳推移提到复卦,接着就讲了后两个卦。通过这三个卦观见天地的本性。渔夫对樵夫说道:“春天阳气刚开始萌动,夏天阳气到了极点。秋天阴气刚开始降临,冬天阴气到了极点。阳气足则温暖如春,阳气到了极点就非常的炎热。阴气足则秋高气爽,阴气到了极点就很气逼人了。温暖就能够生育万物,炎热能够促进万物生长成熟。凉爽就要收获万物了,冰冷如同冰雪覆盖万物凋零。这并不是天地之气有四种,而都是天地一气不同的表现罢了。秉天地之气而生的万物也是如此。人也是概莫例外。”八卦和六十四卦里面阴阳的不断变化,周而复始也体现了天地的阴阳之气变化的过程。卦象不断变化也体现了社稷气数不断的变化。卦象也体现了人生运气,人事兴衰的变化。
第七章 福祸与命
1.何道得鱼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曰:“六物具也,岂由天乎?”
曰:“具六物而得鱼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鱼者,非人也。”
【注解】樵夫问渔夫说道:“请教你垂钓之道,如何钓到鱼呢?”渔夫回答道:“我凭借着六种器具而钓到鱼。”樵夫问道:“这只是凭借着六种器具罢了,怎么和天有关呢?”渔夫回答道:“凭借着六物去钓鱼,这是人为的因素,但是不一定能够钓得到鱼。已经具备了这六种器具而钓到还是钓不到鱼,这就不是人为的因素了。”
2.得不得鱼
【原文】樵者未达,请问其方。
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鱼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鱼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鱼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鱼与不得鱼,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鱼者,非天也,人也。”
【注解】樵夫还是有些听不明白就问其中原因。渔夫回答道:“六种器具分别是钓竿、丝线、鱼浮、鱼沉、鱼钩和鱼饵。”有钓鱼经验的人也许就会知道这几样东西还真是缺一不可,鱼沉是固定在鱼浮和鱼钩中间的重物,往往是金属铅,这样能够使得鱼钩很快沉下去。渔夫接着说道:“如果这六样东西不具备的话,钓鱼就钓不到了。如果这六样东西具备了,而却钓不到鱼,这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六样东西具备而钓不到鱼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还没听说过六样东西没有却能够钓得到鱼的。从这里可以知道,具备这六种器具,这是人力所能为的。至于钓到还是钓不到鱼,这也许是天来定的了。如果这六样东西不具备而钓不到鱼,这不是天力所为,而是人为了。”从这里看,我们人力所能努力的就是去准备好所有钓鱼的工具,至于钓不钓得到,当然也有技术和耐心的问题,但是更多的还是天来定的了。
3.福可求耶
【原文】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求之而可得耶?敢问其所以。”
曰:“语善恶者,人也;福祸者,天也。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岂能违天乎?自作之咎,固难逃已;天之灾,禳之奚益?修德积善,君子常分。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注解】前面说到钓不钓到鱼,有些人为,有些天定。这里樵夫自然就想到了个人的福报和命运的疑问,需要问问清楚。所以樵夫问道:“有人祈祷鬼神,以求得到更多的福报,我想问问福报这是能够祈求得来的吗?这样能够求得来吗?想请问其中的缘由。” 渔夫回答道:“说话有善有恶,这是人为的,也是人所造的口业。福祸这是天注定了。”然而在佛教的十善业和十恶业中,口业占了四个,这可是大头哦。由此可见嘴巴所说非常的重要。老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就是要教他莫议论是非。渔夫接着说道:“天道对于善人善事给予福报,对于淫乱和恶事给予祸报,鬼神岂能违背天道呢?如果是自己做的罪恶如何能够逃得了罪责呢?上天要降临灾难给作恶的人,祈禳之术又有什么用呢?修行德行,积累善行,这是君子日常都在做的和遵守的。这其中怎么还会有什么秘密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鬼神都改变不了的因果。
4.为善而遇祸
【原文】樵者曰:“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获福者,何也?”
渔者曰:“有幸与不幸也。幸不幸,命也;当不当,分也。一命一分,人其逃乎?”
【注解】樵夫问道:“可是有做了善事却遇到了灾祸的,也有做了恶事却得到了福报的,这又怎么解释呢?”也许有许多人都会觉得似乎上天有点不公平,看到许多干了坏事的人却也逍遥,做了善事的人却得不到好的福报。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的。渔夫回答道:“我给你解释一下。这里有幸运和不幸运的分别的,这说的是命运。应当得到还是不应当得到福祸,这是说的分内还是分外。命运和分内分外,这样的事人能够逃得掉吗?”就像因果报应,每个人都逃不掉。自己做的业,自己受,这个是逃不掉的。鬼神都无法主宰的。我们常说分内之事,那是说每个人所做的业,应当得到的报应。
5.何谓命
【原文】曰:“何谓分?何谓命?”
曰:“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
【注解】前面说到分,说到命,这两个字樵夫还不是很明白,接着问道:“什么是分,什么是命呢?”渔夫回答道:“小人遇到福了,这不是他分内应该得到的,这是命运的外缘不确定使然。”分内应当得到的,命运不确定的外缘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每个人的遭遇。这两者可以说是互为阴阳。正如歌曲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具体每个人所造的业不同,这个比例有所不同。如果祖宗积累了足够多的功德,那么就不需要太辛苦就能够过得不错了。如果祖宗造的恶业比较多,那此生就要更加努力一些,多做善事。打牌也是几分靠运气,几分靠努力的。渔夫接着说道:“小人遭遇灾祸,这是分内应当承受的,不是命运随机给的。君子遭遇灾祸,并非分内应当承受的,这是命运随机给的了。君子得到福报,这是分内应当得到的,不是命运随机给的了。”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做了恶事,但是没有马上报应,但是不能肆无忌惮哦,也许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一定的时机就会报应了。下面接下来就要讲到这个问题了。挑柴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压坏了,钓鱼大到一定程度都拉不上来了。打柴如同在造业,做的好的,不好的全部都记下来了。世人莫要有非分之想,小人分内的事大多应当得到,君子分内的事也是大多会得到的。
6.利害移人
【原文】渔者谓樵者曰:“人之所谓亲,莫如父子也;人之所渭疏,莫如路人也。利害在心,则父子过路人远矣。父子之道,天生也。利害犹或夺之,况非天必者乎?夫利害之移人,如是之深也,可不慎乎?路人之相逢则过之,固无相害之心焉,无利害在前故也。有利害在前,则路人与父子,又奚择焉?路人之能相交以义,又何况父子之亲乎!夫义者,让之本也;利者,争之端也。让则有仁,争则有害,仁与害,何相去之远也!尧、舜亦人也。桀、纣亦人也,人与人同而仁与害尔,仁因义而起,害因利而生。利不以义,则臣弑其君者有焉,子弑其父者有焉。岂若路人之相逢,一目而交袂于中逵者哉!”
【注解】渔夫对樵夫说道:“人亲近的关系莫过于父子了。人疏远的关系莫过于路人了。如果利害存于心中,父子的关系反而更加疏远,比路人还陌生了。”古代帝王之家,为了权力地位手足相残,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渔夫接着说道:“父子之间的道,这可是天生的了。这种血缘天定的关系,尚且能够夺掉,更何况其它的关系呢。所以古代非常重视忠孝,如果在家对长辈父母都不孝顺,如何能够忠于君主呢?父母可是天定的关系,而君臣是后天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利害改变人的天性,影响之深,不可不慎了。路人在路上见到,只是擦肩而过而已,由于没有相害之心,这是由于没有存在什么利害关系罢了。如果存在利害关系,路人和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选择还未可知呢。”渔夫接着说道:“路人尚且能够以义气相交,何况父子这么亲近的关系呢。路人都可以做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是义气使然。义为让的本。世人相互之间相让,这是本于义的。利为相争的末端的。都是为了利才相争的。一个是争,一个是让。为利而争,为义而让。小人选择争,君子选择让。让就有仁,争就有害。仁和害相差也是非常的远的。尧舜是人,桀纣也是人,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一个得到仁,而另一个得到害。仁是因为有义而礼让,害因为争利。利如果不能以义来引导,那么其中的危害可就大了,也许就会出现臣下谋逆弑杀君主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儿子把父亲给杀掉了的大逆不道的事情了。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还不如路人相逢,只看了一眼就能够很投缘的关系呢。”
7.加十斤
【原文】樵者谓渔者曰:“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
渔者曰:“樵则吾不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与薪则二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
【注解】樵夫问渔夫道:“我曾经背着木柴,虽然背着一百斤重也不会伤害到我的身体,可是只加了十斤却伤到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渔夫回答道:“打柴的事情我可不知道的。但我可以用我熟悉钓鱼的事情来观它,也能够看的清楚的,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能看清楚的。我曾经钓到过大鱼,大鱼与我有了拉锯战。我想放掉它,不要了,可是放也放不掉,鱼儿已经上钩了。它虽然想跑,我也有心放,可是还是放不了。想把它拉上来呢,也拉不上来,实在是太大了。”这个渔夫真是高人,通过这么浅显的事情来说出了很深刻的道理。一旦发生了为利而争的事情,双方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两国之间也许为了一个弹丸之地而争斗,最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人都以位高权重为荣,有时候也如同钓鱼了。在那么高的位置,你退也不是,进也不是。进无可进了。想想辅助刘邦的那帮功臣如韩信等,位高权重,退吧别人也会觉得不放心。在位的话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刘邦也会觉得惧怕。钓鱼的人如同君主,大鱼如同位高权重,功高盖主的大臣。渔夫又接着说:“这样跟一条大鱼进行拉锯战,花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才钓了上来了。但是也几乎有掉到水里的危险了,这不也是有伤身的忧患吗?不只是挑柴有伤身的忧患,钓鱼也是同样有的。钓鱼和打柴是不同的,但是因为贪利而让身体受到伤害,这个是相同的。一百斤这个所能承担的分内的重量的。十斤这个是分外的。”人也不要有非分之想的,积累了多少功德,就有多少的福报,不要贪恋权利。如果德不配位,也就会有危险了。如果德能够配位,那就没有什么危险的。德行能够承受得了丞相的位置,那就在那个位置上,否则反而害了他。如果能够挑一百斤柴的人,挑多了十斤就有害了。对于一个人的福报也是如此,如果这个人积累的福德最多就只能是承受这么多财富,如果再继续增加就会害了他了。渔夫接着说道:“对于所能承受的分内的重量,就可以承受。超出了一毫都有害了,更何况说是超过了十斤呢。我这样钓鱼,贪大鱼所带来的伤害,又和你贪柴有什么分别呢?”
第十章 人才利害
1.小人可绝乎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小人可绝乎?”
曰: “不可。君子禀阳正气而生,小人禀阴邪气而生。无阴则阳不成,无小人则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间也。阳六分,则阴四分;阴六分,则阳四分。阳阴相半,则各五分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时有盛衰也。治世则君子六分。君子六分,则小人四分,小人固不能胜君子矣。乱世则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谓各安其分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谓各失其分也。此则由世治世乱使之然也。君子常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故世治则笃实之士多,世乱则缘饰之士从。笃实鲜不成事,缘饰鲜不败事。成多国兴,败多国亡。家亦由是而兴亡也。夫兴家与兴国之人,与亡国亡家之人,相去一何远哉!”
【注解】前面说到什么是人,什么是全人,什么是全德之人,什么是仁人。这里专门讨论一下小人。可以把人进行分类。有大人有小人。有大心的人为大人,有小心的人为小人。平时我们所称呼当官的人为大人,官要有官德才能称之为大人。你看古代对当官要求多高。樵夫问渔夫道:“小人可以全部去除掉吗?”世人谈到奸佞小人都会特别怨恨,总是希望不要出现在朝堂之上,这样会迷惑君主,祸乱国家,伤害忠臣。渔夫回答道:“不可以的。”这个答案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吧。我们想假如一个朝堂之上全部都是君子和贤臣会是怎么样一种美景。渔夫接着回答道:“君子秉承正气而生,而小人秉承阴邪气而生。“由此可见母亲怀胎十月是非常的重要的,怀胎前后母亲心念纯善静定,小孩子也许应该是君子吧。这也许还和天气时辰有关,所以民间喜爱的星座也有一定的道理的。日月相薄的时候是不适合怀胎的,以前古人对此是非常讲究的。渔夫接着说道:”如果没有阴,阳也就不能成了。无善也就无恶。无小也就无大了,小大只是相对的。无轻就无重了。无小人也就无君子了。阴阳盛衰存乎于君子小人之间。君子也不是百分百正气,如果百分百的就是全德之人了,如果正气多而邪气少,也算是君子了。如果正气少而邪气多,这就是小人了。君子和小人的程度深浅也有所不同。从八卦中阴阳的变化可以体现这一点。朝堂之上君子和小人的多寡也会有所不同。如果阳六分而阴有四分,这也是正气在主导着朝堂的。如果阳九分而阴一分,这个也许就会很理想了,会是太平盛世了。如果阴阳各半五五分的话,正邪力量就均衡了。如果阴九分而阳一分,朝廷就会昏聩了,社稷就会危险了。从这里可以知道君子小人的多寡,代表着社稷的兴衰。对于太平的治世君子有六分而小人四分,小人就不能胜君子了。乱世就刚好相反的了,小人六分而君子四分。在殷纣王的朝堂并不是没有君子,他身边有箕子等许多贤臣。对于治世君臣各安其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都各安其所,不会发生混乱。如果到了乱世就反过来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各失其本分了。这也是世治或者世乱使得如此的。君子经常能做到行胜于言,而小人经常言胜于行。所以在治世之中笃实务实的人会非常多,而在乱世之中就有很多粉饰巧言令色之徒了。不管做什么笃实很少不能成事的,而巧言令色故意粉饰很少不失败的。如果成事多国家就兴,如果败多国家就会衰亡了。国家如此,家庭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家国如此,许多情况下概莫如此。兴家和兴国的人,和亡国亡家的人,相比之下又有多少分别呢?所以古代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才之正者
【原文】樵者问渔者曰:“人所谓才者,有利焉,有害焉者,何也?”
渔者曰:“才一也,利害二也。有才之正者,有才之不正者。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者也;才之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
【注解】前面谈君子和小人。这里谈才华和能力了。什么样才算是人才呢?樵夫问渔夫道:“人所谓的才华,有的有利,有的有害,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在周问礼于老子,临别时候老子给他的赠言说道,许多人聪明而几乎失去性命就是由于在背后议人是非,扬人之恶。难怪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被人称为好好先生,从来不扬人之恶。渔夫回答道:”才为一,有利有害为二。有才而守正道的,有才而不守正道的。守正道的是大才,有大智慧。不守正道的是小才,有智巧小聪明而已。对于有才而守正道的人,能够对人有利而也对己身也有利。这就是君子了。对于有才但不守正道的人,妄知妄言妄行就会引来灾祸了,利于己私欲而对别人是有伤害的。也就是小人了。”
3.小人之才
【原文】曰:“不正,则安得谓之才?”
曰:“人所不能而能之,安得不谓之才?圣人所以异乎才之难者,谓其能成天下之事而归之正者寡也。若不能归之以正,才则才矣,难乎语其仁也。譬犹药疗疾也,毒药亦有时而用也,可一而不可再也,疾愈则速已,不已则杀人矣。平药则常常日用之可也,重疾非所以能治也。能驱重疾而无害人之毒者,古今人所谓良药也。《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时平治定,用之则否。《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小人之才乎!”
【注解】樵夫问道:“如果不能守正道,怎么能够称之为才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的。渔夫回答道:”如果别人不能而他能够处理,怎么能不称之为才呢?这也许是能力的由来了。圣人为天下迥异难得之才,这是由于圣人能够使得天下之事能够归于正。而这样的人才非常的稀少,如同白昼的星星。如果不能归于正道,才也称之为才,但是很难称之为仁了,也不是仁人了,也不是全德之人了。就比如说用药物来治疗疾病,毒药有时还是要用的,但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毒药。治疗疾病好的快,但是再三使用就相当于杀人了。如果对于平药就可以经常使用了,也许太过于平和治疗重病也许效果就不会太好了。如果能够祛除重大疾病而对人没有毒害的,古今的人们都称之为良药了。《易经》中说,大君顺承天命来治理天下,开创国家承接家业,小人不可用。虽然说小人不可用,但是有时需要的话还是可以用以下的。如果已经处于治世,比较安定,使用小人就会不好了。《诗经》中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只是小人之才罢了。“如今中医中药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而盲目的使用西药,面对祖宗留下的无上经典和良药,任由化学药品毒害子民,如果祖宗有灵怎能不潸然泪下呢?当然不是否定所有西医,单单化疗一项增加多少百姓痛苦和负担。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