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两大百亿级项目签约落户,7家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
黄埔区7家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
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举行。同日下午,2023年全球独角兽CEO大会在黄埔区举行。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乃至华南外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聚集外资企业25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350亿美元。本届投资年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亮点纷呈——
主会场上签下两大百亿级项目;作主题发言的跨国企业代表中,来自黄埔的企业最多,纷纷为该区一流营商环境“代言”;7家黄埔企业入选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单;承办3大境外分会场,持续释放湾区投资引力……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投资盛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有力的举措拓展全球招商“朋友圈”。
产业招商强引力:
签约项目数量全市最多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向大会报送签约项目10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全市最多,投资额位居全市前列。作为广州改革开放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实体经济主战场,该区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全力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即“一天谈成一个、两天签约一个、三天动工一个”,奋力实现全年产业项目签约400个以上,百亿级项目10个以上,以高质量招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在当天的投资年会主会场上,中俄直升机产业园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医疗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两大百亿级项目签约落户黄埔。
中俄直升机产业园项目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俄罗斯东方直升机股份公司四方签约。项目总投资额180亿元,聚焦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整合国内外航空产学领域资源,计划在黄埔区建设直升机整机生产基地、国际通航技术研究院、国际航空博览体验中心及配套国际通航科学家生活服务区“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产业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医疗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由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通过引入港澳及国际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等高质量大健康产业资源,在黄埔区建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供应链平台等,助力广州开发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科技全产业链,建设大湾区健康城市试点。
外商投资强吸力:
跨国企业面向全球点赞黄埔投资环境
投资年会主会场下半场活动由投资广州国际执行代表贺励平(Peter Helis)主持。贺励平已任广州开发区全球招商总监5年,在他生动风趣的主持串场下,6位跨国公司代表作主题演讲。玛氏箭牌、安利、龙沙等跨国公司代表纷纷点赞黄埔投资环境。
“在广州市政府和黄埔区政府强有力的及时支持下,冰淇淋本土化项目从最初设想到最终建成投产以破纪录的速度推进和完成。广州政府用开放务实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广州速度’。”美国玛氏箭牌全球冰淇淋业务总裁李明腾(Tom Leemans)表示。
玛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箭牌公司是1989年在广州开发区成立的外商企业,是广州开发区纳税大户。2008年玛氏集团收购箭牌公司,成立玛氏箭牌事业部。玛氏箭牌中国总部设在广州开发区。2022年12月,玛氏公司在黄埔区永和街投资建设的中国冰淇淋永和工厂项目正式投产,比企业计划投产时间提早2个月,有效推动项目快速投产。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安利广州生产基地是安利设在美国海外的最大生产基地,1995年投入生产运营,现产值占安利全球的45%。今年3月,广州生产基地计划投入6亿元实施为期五年的升级改造计划。这是安利广州基地的第十次增资扩产。美国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安利能扎根广州、扎根广州开发区多年,离不开当地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周到细致的服务,未来将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借助优越的营商环境,实现安利的新跨越,助力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持续集优聚强。”
“对于营商环境,我更深的体会是黄埔龙沙厂区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建立专人对接服务,及时跟进企业需求,在企业面对困难时快速响应,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瑞士龙沙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盘虹表示,黄埔区发布“关于广州知识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在投资、资金兑现等方面,都给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协助,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全球制药业巨头瑞士龙沙集团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生物药CDMO企业。2019年,龙沙集团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设立广州龙沙生物技术工厂,这也是龙沙集团在华设立的首个哺乳动物细胞生物技术生产工厂,总投资超1亿美元,于2021年月投入运营,2022年产值数亿元,现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选择扎根广州开发区,还得益于其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链,盘虹表示,黄埔建成了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高端发展平台,形成集研发、中试、生产、营销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有利于区内企业互相学习、支持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人才技能提高和人才的大量供应。
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孕育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截至2022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集25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有1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设立315个企业,其中包括78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设立的企业179个。2022年,该区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93.8亿元,同比上升10.91%,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市三分之一,稳居广州市各区第一。
科技创新强动力:
7家企业入选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单
广州继去年投资年会携手胡润百富举办首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后,今年再次携手,在黄埔区分会场举行第二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本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以绿色经济、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新零售与新消费、数字经济等为主题,举办四场平行论坛,邀请独角兽企业及相关机构共700多位嘉宾参会。在全市各区举办的分会场中,黄埔分会场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
在大会上,胡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该榜单列出了成立于2000年之后,全球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根据榜单,截至2022年12月,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359家。广州入选企业从去年的19家增加到今年的22家,已超过韩国,相当于以色列、法国。其中,黄埔区独占7家,数量与日本、瑞士相当。相比去年,黄埔新增2家全球独角兽企业。黄埔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分别是文远知行、慧智微、如祺出行、奥动新能源、粤芯半导体、广州国鸿氢能和多益网络,入选企业数在广州各区中最多。
会上,黄埔区区长冼银崧表示,黄埔是中国创新创业的一个“前沿阵地”。黄埔区携手胡润百富,为广大猎豹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提供最佳发展沃土,与广大创新创业者共乘中国式现代化“东风”,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诚邀全球企业到黄埔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独角兽企业在黄埔区集聚,是黄埔重视科技创新的结果。黄埔正鼓励企业创始人走有前沿,将企业推向一个新高度。这种企业家精神,与硅谷是相似的。”
一流营商硬实力:
3大境外分会场持续释放黄埔投资热度
本次投资年会展示了前期广州在全球8个城市开设投资年会境外分会场的盛况。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手笔”承办了德国法兰克福、新加坡和中国澳门3大分会场,向世界发出黄埔声音,也折射出该区坚持搭建海外招商联络点,拓展海外招商网络的“功底”。
在德国法兰克福分会场上,广州开发区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与国际投资促进机构中规模最大、细分领域专业性最强的机构——OCO Global Group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将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合作,积极推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环境及产业政策,吸引创新公司和人才“到黄埔去”。
在新加坡分会场上,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重要平台,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等领域。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目前累计吸引76家新资企业投资169.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新创新合作的典范。
在中国澳门分会场上,“穗澳质量创新港”“普强信息南区总部项目”等穗澳共建项目现场签约,涉及人工智能、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提振穗澳企业家信心和激发双创活力。
据悉,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赴俄罗斯、日本、德国、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开展海外招商活动,并借助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等海外招商点洽谈一批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出海招商之路越走越宽。
(徐洁芹、范敏玲、徐炜纯)
附件下载:
2022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2.8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3万亿元,企业类市场主体超700万户、占全国1/7……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持续亮眼。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东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和后劲该如何拓展增强?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新一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节点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方面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幅城乡协调发展的崭新画卷在南粤大地铺展。
“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我们将坚决扛起乡村振兴专班牵头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棕会表示,广东省农业农村系统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重点补短板,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三农这块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
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筑牢重要农产品保供基础
“与传统方式相比,工厂化集中育秧出芽率高达95%以上,还可以节约50%以上的土地和80%以上的人工成本。”广州市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增伟说起新的种植方式颇感自豪,在他身旁,集中育秧流水线正加紧作业,育秧房外,则是连片稻田里机械化翻耕、无人机插秧的场景。
从集中育秧,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在广州已非新鲜事。今年,广州市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确立了20.9万亩早造粮食种植面积,为做好全年粮食生产工作,已下达农机购置补贴2800余万元,支持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购置和报废更新,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下,大力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通过健全耕地管理政策体系、实施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推动冬种生产等举措,积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粮食主销区广州市着力重粮抓粮,是广东省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深挖土地生产潜能为重要抓手,广东省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粮食播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单产和总产稳步提高,2022年,广东省粮食面积、产量、单产已连续4年实现“三增”。
“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既保障了城市农产品供应,又带动了集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是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的应有之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宗云表示,一方面,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保粮食面积稳定、产量增长;另一方面,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夯实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升级,释放助农增收致富效应
每天清晨,湛江市遂溪县草潭渔港靠岸渔船的马达声、鱼贩的叫卖声混成一片,显得格外喧闹。这里是湛江深海网箱养殖金鲳鱼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今年行情不错,越冬鱼码头价格最高达到24元/斤,创造了历史新高。
“一条鱼”搅动产业“一池春水”,渔业市场火热的背后,是完整的水产品食品产业链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湛江,从饲料生产、网箱制造到水产种业、流通加工,涉及深海养殖产业的年产值达5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
依托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正成为广东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之一。根据相关规划,广东将大力支持沿海县域建设打造相关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推进建设专业特色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沿海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同样在湛江,徐闻县“菠萝的海”也迎来收获季。作为年产量占全国1/3的主要菠萝产地,当地早已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而这要归功于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创新提出、在徐闻县实践证明的“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统一的菠萝销售大数据平台,组建专业经纪人队伍,通过品牌活动拓展市场,实现了产销有效对接、农户增收致富等目标。”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介绍,目前菠萝地头价稳定在每千克3元左右,稳住的是农民的“钱袋子”、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东表示,多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代农业产业园、“12221”市场体系、预制菜等正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现代乡村产业带动下,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十年超过城镇居民。
乡村建设串点成带,融合宜居宜业和美多重目标
茂名,别称“南方油城”,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但长期的石油开采令生态欠账问题突出;同时,作为广东省唯一农业总产值连续两年超千亿元的地级市,农业人口就近就业与有序转移也考验着当地主政者智慧。
“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统筹起来,发挥好县镇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主阵地作用。”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与“百千万工程”高度契合的“百墟千村振兴计划”,通过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镇村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专业镇—样板墟—普通镇”多层次城镇体系,打造遍布全市的城乡融合“小引擎”。
坐上小火车沿露天矿生态公园观光、累了便在风貌街区享用特色小吃,走进茂南区金塘镇展现油城文化的“油城墟”,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旅产业项目建设,使村庄规划焕然一新、精品民宿成为周边村民增收新渠道,项目整体覆盖8个行政村、受益群众3万多人。
示范带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已成为广东省高水平推进乡村建设的普遍态势。据广东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黎明介绍,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广东省在各地持续推进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密集崛起的示范村镇,成为生态宜居示范区、特色产业汇集池和城乡融合先行地,乡村治理效能和乡风文明水平也随之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多重目标实现融合、有效破解“盆景化”“碎片化”问题。
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实施主体,到2025年,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展望2035年,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沿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擘画的战略蓝图行走在南粤大地,不难发现,一条以城乡融合为主要途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逐渐清晰。
4月17日下午,荔湾区审计局召开区特约审计员工作会议。荔湾区第八届特约审计员及区委统战部、区审计局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根据各民主党派的推荐,经区委统战部和区审计局审核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区审计局聘请了8位民主党派人士为荔湾区第八届特约审计员。全体特约审计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区审计局向特约审计员通报了2022年度荔湾区审计工作情况和2023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安排。会议还就进一步健全完善荔湾区特约审计员工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强调,做好特约审计员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审计监督与民主监督的贯通融合。区审计局要自觉接受特约审计员的监督,认真研究接纳特约审计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为特约审计员工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各位特约审计员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参谋咨询、舆论引导和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动审计工作更好保障服务荔湾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邓雪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