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来粤返粤,请看这个温馨提示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温馨提示:为了保障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做好以下工作:
如果您近14天内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近21天内有境外旅居史(解除隔离后未满7天),请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出发前及时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并在抵粤后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物业、居住酒店或目的地社区居委(村委)进行报备,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流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体温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通过微信小程序“粤省事”,在“粤康码”上进行个人健康申报。如果您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地区来粤返粤人员请在出发前7天内做好新冠核酸检测。
公共交通、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请落实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结合岗位实际,查验顾客(旅客)健康码,开展体温检测,发现红码、黄码人员通知社区三人小组按要求开展健康管理。
各单位或部门要做好员工的体温监测等健康管理,发现发热病人,引导其到发热门诊排查。
南海美食又上央视了!2月12日大年初一,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美食中国》春节特别节目《过年吃出好彩头》开播,第一集《步步登高》重点介绍了南海九江女子龙舟队舵手潘惠珠制作的九层糕。
当日22时,《过年吃出好彩头》第一集先介绍了山西太谷的一道商帮菜“潜龙出鳝”,接着是浙江宁波的特色年糕“五代富贵”,最后9分钟介绍佛山的九层糕,并展现了九层糕制作全过程。
“小时候,我们乡下的牛生病了无人医治,牛自己就会去找旱莲草吃,病就好了,这种草就代表了健康。”节目中,潘惠珠在江边寻找到旱莲草,为队员制作九层糕。糕点做好后,队员们都笑着争抢来吃,场面十分温馨。
《美食中国》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以人文视角聚焦中华美食”的纪录片栏目,目前已播出超过160期。“节目介绍的都是南海春节常见的喜庆特色菜和小吃,比如虾饺、烧乳猪、烧鹅、煎堆、盆菜、鱼生等。”南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至12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美食中国》摄制组多次前来南海踩点取材、拍摄制作春节特别节目,南海的节庆美食也成为节目中南方粤菜和小吃的代表。
刚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1年春节黄金周成绩单:据初步测算,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2月11-17日,除夕-初六),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10.9万人次;接待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93.3%;全省旅游总收入204.8亿元。
在“就地过年”,出省、出境游几乎停摆的情况下,广东文旅消费的活力和韧劲不减。关乎经济亦关乎民生的文旅消费,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需求侧管理意义尤为凸显的背景下,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显示度和存在感。
从“空城”到“热城”
城市消费力的再释放
2月17日下午,驴妈妈旅游网发布《2021春节就地过年出游盘点报告》显示,上海、苏州、成都、广州、杭州、南京、无锡、北京、重庆、深圳成为就地过年最热出游城市。随后在携程公布的榜单中,上海、北京、苏州、洛阳、深圳、长沙、广州、成都、西安、重庆的景区的预约人数最多,成为今年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
出游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力。两份榜单中,广州、深圳两座GDP超万亿的副省级城市位列其中。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此前分析指出,今年就地过年的情况下,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返乡过年人数大幅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对一季度的消费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空城”不空,是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有力注脚,亦是文旅消费畅旺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假期7日,广东景区预约数排名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2月11-17日,全省重点景区预约总数为221.7万人次,其中15家5A景区预约人数超过70万人次,前三名分别是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总预约数排名前三的地市分别是广州市、惠州市和东莞市。而这三座城市2020年的GDP,分别位居全省的第二、第五和第四。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疫情防控得力的前提下,今年春节假期的热度逐步回升。据初步测算,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10.9万人次;接待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93.3%;全省旅游总收入204.8亿元。
热度的直接感官来自于手机地图上显示的路况。2月15日,年初四,假期过半,潮州人小陈在群里晒出了当天下午4时左右潮州古城一带的路况图,潮州古城墙、牌坊街、竹木门城楼等标志性景点图标被一条条红线穿过。
留粤过年,他乡人需要寻找年的况味,潮州古城的热闹恰源于此。在潮州菜馆里点上卤鹅、红桃粿、甜汤,在此过年的福州人张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异乡的年味。
老街区是城市的乡愁,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态势下,历史文化街区为文旅消费提供了新场景,打卡、逛展、消费,从白天“直落”至夜间,夜经济活力十足。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广州永庆坊的文创市集,由90后来“练摊”,国潮手工艺品成为热卖品;北京路上,花海瀑布、彩蝶飞舞、盏鬼粤语等元素通过超高清投影互动的方式呈现,构成了一处别致的风景。
“2020年虽然遭受疫情冲击,但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江金波分析道,广东经济体量稳居全国第一,新经济逐步壮大,人均GDP约9.5万元,城镇化率达71.4%,总体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文旅消费促进内循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从吃喝玩乐到精神享受
消费形态的再升级
留粤过年的这个春节假期,为文旅消费场景多元化、体验化、个性化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利契机。
离春节假期还有5日,林镇海在直播中卖力推介广东的过年习俗。这位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在镜头面前已然十分从容,这源于他一年以来数十场直播带货的经验。这次他没有卖货,彼时,春节假期酒店外卖和餐饮订单不断。年初三,客房100%的预订率符合他的预期。“酒店不止满足吃住。”在林镇海看来,高端酒店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在地文化休闲体验。这个假期,酒店的“老广”员工带住客走进沙面领略建筑之美,讲讲老城故事,让两天一夜的住店之旅不止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奉上精神大餐。
市场反应热烈的还有省内乡村游。资深驴友陈丽过去常常在境外旅游过年,今年她带着一家老小在古村里放烟花、泡温泉、摘菜、野炊,玩得不亦乐乎。在她看来,广东不乏愉悦身心的乡村之旅,体验感好,参与感强,性价比高。惠州市龙门县是广东省内温泉聚集区,龙门十三汤温泉品牌联盟深入人心,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牛年春节前,龙门县推出”留惠过年-龙门送福”活动并推出系列优惠吸引本地游客到龙门体验温泉旅游。春节期间,云顶温泉、南昆山居等大部分温泉景区酒店春节期间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其中,地派温泉森林度假区、岭南花园温泉度假山庄入住率连续七天高达100%。在疫情防控下,崇尚健康至上的消费理念让广东温泉火了一把。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境游的消费回流仍在持续为省内文旅市场蓄力。从线上的文化消费,到线下的休闲体验,品质成为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决定性因素。客单价上涨的同时,旅游产品亦随之迭代。岭南控股广之旅副总裁黄静茹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新形态的旅游不止解答去哪里的问题,人们更关注和谁去。比如“铲屎官”们的出游需求是要带上宠物去旅行,由此,趁着花开时节,带宠物出游旅拍的个性化产品应运而生。
节前,由广东省旅游规划和营销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日报联合开展的广东文旅消费调研初步结果显示,广东省文旅消费形态,在“文旅+”的协同效应下,向“文旅+休闲、文旅+美食、文旅+科技、文旅+创意”等多方面延展和优化,衍生了一批如美食示范点、民宿客栈、手工作坊、文化体验馆、文创产品等文旅消费类型。
春节期间,丰富的文旅消费类型为就地过年提供了更加舒适而丰富的假日体验,进而撬动更多潜在需求。
“相对于需要付出中长期努力的’能消费’和’敢消费’,启动消费内循环可以在撬动’愿消费’上实现更多。”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的观点为文旅市场丰富产品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美丽风景到美好生活
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江门人小刘算了一笔账,7天假期里,他在看电影、看演出、自驾加油、周边旅游住宿、餐饮、景区门票等和文化旅游相关的支出约5000元,占据了假期所有花销中的近八成。
宏观而言,观察对比2017-2019年间广东各地市文化消费数据我们发现,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的居民文化消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人均全年文化消费数据均大于3526元。文化消费(含教育文化娱乐),正在成为继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后第四大消费支出。
文旅消费关乎经济,亦关乎民生。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牛年春节假期从省到市文旅惠民举措频频,文旅消费的品味不断提升。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依托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保护中心、图书馆和景区景点等场所,线上线下共开展文旅活动1394场次,线上文博展示和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场次超六成,其中,广州交响乐团与酷狗合作,在新年专区里举办的马思聪第一交响曲线上新春音乐会特别专辑,叫好叫座。韶关市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对已建好的“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定友图书馆、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品年味、寻根脉、享年趣”华南研学基地(坪石)2021年春节系列活动,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711人次。春节期间,从省景区行业协会到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等文旅系统,纷纷向留粤务工人员奉上价值百万级的景区门票、电子消费券等大礼包,为留粤过年安心游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假日出游,不再是简单的看风景住酒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更深入更多元更真切的需求,正在牵引着市场供给的新变化。我们可以预见,在大数据助力新型消费扩容的驱使下,“文旅+”将有望刺激更多潜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