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应对佛山新中考改革?
未来指标生不设“限制性”分数线;全科开考,英语科单设听说考试;中考总分将增至740分;招生录取结合学业水平+综合评价……2月初,《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从2020年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到2023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有教育界人士分析,初中阶段对上衔接高中,对下衔接小学,这一意见提及的具体措施,将通过中考改革推动整个教育生态的变化。
变化:
全科开考 英语科单设听说考试
此次佛山新中考改革的纲领性方案包含不少亮点。其中,意见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13个科目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在现有8个录取计分科目的基础上,自2023年起,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将与中考录取挂钩,考生报考提前批学校必须达到3个C级或以上。从2024年起,英语科听力部分改为单设听说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各按卷面分值的60%折算计入总分。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素质评价也将用于录取,沿用国家示范性高中录取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低于B等级;录取投档考生总分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优先录取。
根据意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各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从初一开始登记,贯穿初中3年。
缓解择校热,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此次意见明确,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采用单独批(层)次、单独录取的方法。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普通高中指标生名额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有相关人士分析,此举或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名校热”。“从前指转普批次,大部分名额都被热门民办初中抢占,如今取消了限制性分数线,一些普通公办初中的尖子生将迎来更多上优质高中的机会。”
影响:
促进初中学校更全面地重视所有学科
佛山“新中考方案”发布后,引发不少家长高度关注。六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认为,改革后的“新中考”全科开考,能够促进学校更全面地重视所有学科,让孩子能够奠定各个学科的坚实基础。“但是我又担心全科开考会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李女士说。
“相比小学,初中生的家长考虑得更具体,但是长远看来,它的导向是积极的。”四年级家长吴女士认为,虽然该意见首当其冲影响的是新初一学生,但小学生的家长也可提前把握趋势:一是更重视英语听说,小学就要打好基础;二要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朝着这样的方向应对未来的中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意见还提出,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此举得到家长与老师的广泛认可。“如此一来就没有借口占用体育课了。”同济小学家长梁女士表示,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她计划帮助孩子找到喜爱的体育项目,加强锻炼,全面提升体质。
石门实验学校教学处主任陈云兵则对于意见中要求“中考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十分赞同。“近几年来,佛山市中考大纲明确了这点,并且中考命题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倾斜。”陈云兵表示,“新中考”除了更加强调能力与思维的养成,还要求“全科开考”,有利于克服“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避免学生偏科和人为限制考试科目,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这也将触动教师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
应对:
注重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佛山新中考方案,折射出怎样的教育趋势?考生该如何应对?某教育机构教学负责人许伟元结合近年中考的变化分析:“根据意见,从2024年起,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各按卷面分值折算计入总分的比例再提高至60%,很明显体现了与新高考衔接的精神。”许伟元表示,近年来,中考学科考试变化较多的是历史学科,考试时间由50分钟变成80分钟,未来还将继续增加分值,这与当前新高考选科的“3+1+2”模式相契合,即历史、物理成为必选“二选一”,此举是希望学生从初中就打好基础,为高考选科未雨绸缪。
此外,中考语文学科出题也越来越新颖。“语文试题出现了越来越多跟时事热点紧密结合的题材,包括2020年的中考题《自律的快乐》等,跟疫情之下的自主学习相扣题。”许伟元建议,学生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多关注时事热点、科技发展、文学经典等,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培养新闻触觉,保持独立的思考。而在英语学科上,未来实施英语听说考试将进一步解决学生只会记语法、记单词的弊端,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跟新高考衔接。“英语听说考试的分值还有可能加大,中小学生可以着重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树立起自己的学科优势,这对未来新高考选科非常重要。”
除了要多关注社会生活、时事热点和科技发展,陈云兵还建议,在改革趋势下,学生要认真上好全部科目的每一节课,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善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真实复杂的问题解决中。同时,要认真对待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实验操作练习,加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训练,勤动脑多动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牛年伊始,佛山向村级工业园改造发起总攻坚,决心推动全市低端村级工业园区在2023年退出历史舞台,不断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对此,广东财经大学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林仲豪教授认为,村改将为佛山未来发展开辟新赛道,并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村改样本。他建议,佛山村改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全球视野、国际眼光,高标准配置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
村改总攻坚体现佛山的责任胆识智慧
“村改是公认难啃的硬骨头,佛山开年第一个大会就提出村改总攻坚,这是党委政府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更是对佛山人民的美好生活负责。”提到佛山村改,林仲豪这样评价。
林仲豪指出,村级工业园是佛山工业化初期的历史产物,曾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进入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佛山为数众多的村级工业园存在的弊端,如产业低端、土地低效、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是佛山面向未来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在他看来,佛山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高端谋划,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基于佛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作出的战略安排。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供给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须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集约使用和管理。”林仲豪表示,佛山作为GDP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制造业城市,对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是实现村级工业园空间重构和优化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引进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林仲豪特别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制造业创新版图,佛山作为中国产业地标城市,应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一些领域的引领者。当前我国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全面提速,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其关键都是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有机共同体”,实现人产城文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佛山是一个敢于和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佛山按照国家和广东所需、高质量发展所向、佛山所能的理念和思路,在村改上率先探路,形成标准,这体现了佛山的责任、胆识和智慧,更可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林仲豪说。
布局产业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此次佛山村改总攻坚明确提出,以“工业改工业”为主攻方向,林仲豪对此表示高度认同。
林仲豪认为,制造业是佛山立市的根和魂,在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就是制造业,佛山提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更需要对制造业的坚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作为制造业重要支撑载体,村级工业园成就了“珠江模式”和广东“四小虎”的殊荣。面向未来,佛山要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不断续写制造业“春天的故事”,更需要以“工业改工业”、产业提升作为村改的主攻方向,成为“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对于村改过程中的产业引入问题,林仲豪建议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他指出,佛山已有“2+2+4”产业集群,并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村改招商过程中要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高标准配置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尤其是围绕厚植佛山制造业发展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整体跃升。
林仲豪建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和人才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引领型的链主企业。他建议,佛山企业要向华为学习,过去企业只重视引进先进技术,而华为却盯着背后制造技术的人才,在战略上更胜一筹,值得佛山企业学习,佛山应在全球“揭榜挂帅”,培养、集聚一批科技人才为佛山所用。
他还特别指出,村改不要以亩来论英雄,要转变为以平方公里来谋划产业带发展,瞄准大科技、大资本、大企业、大产业,打造千亩万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区,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同时,佛山要聚力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重视“无中生有”,提前部署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实现新赛道上的部分领域领跑发展。
他留意到,佛山村改总攻坚提出规划留白,做到改造一部分、提升一部分、收储一部分,为佛山未来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规划留白很有必要,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佛山要借助此次村改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村改总攻坚,区镇是主战场。林仲豪认为,佛山五区村改工作起步不一样、发展基础不一样、资源禀赋不一样、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不一样,因此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村改。
林仲豪指出,顺德区作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村改已做出大量探索,下阶段要侧重于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制度、规则和标准集成,打造成为示范标杆; 南海区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要注重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市民下乡、逆城镇化、农民进城、乡贤返乡、双向互动发展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具有南海特色的发展模式; 禅城区要推动村级工业园和旧村居连片升级改造,优先保障城市轴线、重点门户、关键节点实施升级改造,重在打造“CBD”方面探索经验; 高明区和三水区要发挥好后发优势和学习优势,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做文章。
“马克思讲,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村改要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遵循,平衡好各方利益。”林仲豪提出,在村改过程中,要重点做好生产与生活的时空融合,商务与研发的协同发展,人文与体验的地域特色延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与共享等。
林仲豪还建议,村改要杜绝纸面村改、数字村改。在村改标准化中,验收和评估标准必不可少,可以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让村改标准化更具可操作性。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在通知附带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
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发布。
省级统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试时间,分别由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此外,今年高考还有哪些亮点?一起看↓
防疫: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
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等。
名额:贫困县脱贫后仍可享专项计划
各地各校要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
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有关部署,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1年仍可继续享受专项计划政策。
命题:今年高考试题增强开放性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强基计划: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
教育部要求,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各地各校要统筹安排高职分类招考计划,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招生,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
成绩: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
教育部还明确,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管理,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开展招生秩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宣传、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违规承诺录取等行为。
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