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
第一章 序言
这篇渔樵问答收录于邵康节所著的《梅花易数》之中。通过樵夫和渔夫的问答,把复杂的易经八卦,治国安邦之策都融合在里面了。用了许多浅显的比方,有利于启迪世人的智慧。这里选取其进行注解,作为易学的入门。邵康节可谓是一代得道高人来的,他留下的梅花诗,许多人都在不断地参悟。正如在这篇注解中所说,知一人之心就可以知万人之心了,知一物就可以知万物了,知一身就可以知万身了,知一世就可以知万世了。这里的注解仅供参考,各位大德多多指点。有歌词所唱:著书立说留余地,明明文字如梦一场。如果写的不好不能传承圣人邵康节的原意,反而断了千万人的慧命。这里所写的文字就作为参考吧。邵康节一生淡泊名利,不愿意做官。把父母安葬在伊水之滨就隐居在洛阳了。北宋司马光、程颐、程颢和张载等退居洛阳时,都和邵康节交往甚密。这几个人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邵康节死后朝廷为他配享孔庙,一介布衣,获此殊荣者,几千年仅他一人而已。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渔夫和樵夫谈论易经的奥妙吧,看他们都有什么高见。
第六章名实论
1.天地所产
【原文】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
【解释】天地互为阴阳,所衍生出来的,都可以称之为物。天地自己也是被称之为物的。天地为有形的父母,而父母为无形的天地。
天地万物为一体,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也与万物为一体。
我们去观测电子的时候,电子才诞生了。由于人心去观测有定的精度,最小时间为普朗克时间,最小空间为普朗克空间。人去观测的时候,电子才成为粒子。人用波动的方式去测量,电子才成为物质波。
庄子中大风吹大树中的万种孔窍,而产生了万种声音。万种孔窍对应着万物的实相;万种声音实则是万物的影像,这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万物。万种粒子对应着万种声音,万种粒子谱写美妙的粒子乐章。
2.物其所物
【原文】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解释】前面讲什么是物,这里讲物的实相。
每一个物都有名字,这个不是物的实相。每一个物都是视觉影像,这个也只是影像,这个不是物的实相。需要透过物的这些名相指向物的实相。
物,只需要各自成为各自的本然,各自为物,不加一丝一毫是非,不加一丝一毫的人为的判断,就是实相了。正所谓一物一是非,一物一世界,一物一太极。每一物的实相都是寂然的。只是有人去观测,而且这个人的内心会影响,而产生了贵贱、大小、轻重、高矮、黑白等信息。如果加了人的观测进去,物就不能称之为物了,就已经过了的。这样就会产生了干扰了的。就像我们去观测微观的粒子,加进了观测,就加进了是非,加进了干扰,就不是实相了的。
3.实其所实
【原文】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
【解释】大的木头取来可以担当栋梁的重任;细木取来可以任用为筷子。如果不过,可以称之为实,名需要符合实。
对于能够胜任筷子之任的木头,就当筷子;对于能够胜任栋梁的,就当栋梁。而不会不匹配,如此称之为位。位为尊卑的秩序,贵贱存乎位。
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我们把物安放在该放的地方,使得位置不空着,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如此就可以称之为位。
这个位,需要站在万物各自的位上来观察、考虑才可以理解。人也要换位思考,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思考。要当栋梁,就要站在栋梁的位上去考虑,就必须要选择大的木材了;要当筷子,就要站在筷子的位上去考虑,就必须要选择细的木材,即使大的木头也要切分细了才可以用了。
如果我们要观测微观世界,我们需要站在微观世界的位置上去,如此观测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量子理论是站在宏观世界的位上,观测微观世界,如此就是过了,就会有测不准原理,如此就不可思议了。相对论是站在宏观世界的位上,观测宇观世界,如此也是过了的,就会有空间弯曲、时间变慢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爱因斯坦年轻时想象自己骑着光马旅行,如此就是站在了光的位上去考虑,就创造出了狭义相对论了。
4.出其所位
【原文】出其所位,非位。
【解释】如果栋梁之材拿来做筷子;筷子之材拿来做栋梁,这个都是非位的,都不是各自该待的位。
如果用一个国家的地图来用在另外一个国家,也是非位的。
如果用量子理论来描述宏观世界、宇观世界,也是非位的。
如果用相对论来描述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也是非位的。
一物都有一位,需要站在物的角度去观察物。一物都有自己的时空参照系的。
5.位其所位
【原文】位其所位焉,正也。
【解释】万物要站在各自对的位上,如此就可以称之为正了,也就是归于正位了。万物本身各自都在各自的位上,只是人心越位了而已,万物自然就是各得其所的。各物在各自的位上,看到的都不同,如何统一呢?如何建立大统一理论呢?
6.疑其所正
【原文】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
【解释】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如果站在了正位上去,就可以纠正不正的了。如果我们站在量子的角度去看量子世界,就会纠正不正的了。我们缩小钻入原子内部,量子理论就不适用了。
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如果自己不在正位,反而怀疑别人是不正的,自己是正的。一个色盲的人看白马,假如看成了黄马;如此色盲的人所在的位不正。然而假如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是色盲,其它人都是色盲的,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站在不正的位上去看量子世界,并没有站在微观世界的位上去观测,正的也就成了不正的了。请注意了,这里讲怀疑。要完全破解物理学难题,不仅仅是外在的实验,还需要我们内心去实证的。内心的实证,是站在自己的位上去考虑,去观察,这个是每个人的正位。但是各自所看到的,所观测到的又不同,如此即使把大统一理论放在面前,也会产生怀疑的。
7.正其名
【原文】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
【解释】其『正』者,正其所实也。这里所说的正,是正确的物放在正确的位上,这个就是实了。也只有站在正确的位上看才认为是正确的。比如把能够做栋梁的木头放在栋梁的位上;能够做筷子的木头放在筷子的位上。站在筷子上看栋梁,就会觉得,这么大的木头,该可以做多少的筷子,真是不可思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把正确的物放在正确的位上,这个也是正其所实。栋梁、筷子这个是名。白马、白石、光子、电子、中微子、希格斯粒子这些都是名。名实要互相对应。白马这个名字对应于人眼中的幻象。马这个名字对应于马的实相。物有所指,所以才能称之为指。我们不能把脚趾改为脚指,因为脚不能拿来指,而手指就是指。万物需要正名,名正言才顺。
8.彼此之名
【原文】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
【解释】名正了以后,彼就是彼,此就是此了。起名字只是为了区分罢了。当然彼的名也可以应在此上,此的名也可以应在彼上。这个就是离名。这就打破了大脑的惯性,习惯性的把名字等同于实了。
名对应于指月的手指,这个手指不仅仅可以指向彼月亮,也可以指向此太阳。电子、中子的名字可以彼此互换,这也不影响使用。
9.彼谓不行
【原文】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
【解释】名实要互相对应上。如果不对应上,呼彼而彼不站在彼的位相应,那么彼不行。
量子理论为彼,而相对论为此。量子理论的理论计算要和实验测量保持一致。实验测量离不开观测,所以量子理论也是离不开观测者的,也就是说离不开我们的心。呼彼,就是要用量子理论了,就要对应于量子世界,这就行的通了。如果用了相对论,这就行不通了的。
10.此谓不行
【原文】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
【解释】这句话跟上面那一句是连贯的。在此施行命令,如果不适当,名不符实,此命也不得行。同样的,把相对论用在微观世界不行;把量子理论用在宇观世界也不行。
11.不当而当
【原文】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
【解释】其以当,不当也。以为名实能够相当,能够相应,实则不当的,不能相应。我们会以为所看到的白马就是马的实相,实际上不相应的,不当的。我们会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实则是不当的,不相应的。以前人们习惯性以地球为中心,虽然说不当,但是已经纠正过来了。以自我为中心这个对我的执着,这个不当,要纠正更加的艰难。
不当而当,乱也。如果不能名实不能相符,不能担任栋梁的木材放在了栋梁之位,就会乱了。我们的心为君主之官,该居于主宰的位置。如果心被外物牵着走,被五官牵着走,就是不在其位了。五官不能当君主,不能越主代庖,这样就乱了的。如果以粒子的测量方式去测量电子,电子就是粒子;如果以波动的测量方式去测量电子,电子就是物质波。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波粒二象性并不代表着电子的实相。用粒子、波动来描述电子还不足以描述清楚,有些人却妄想用超弦理论来描述清楚宇宙的实相,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只能是乱了。
12.以当而当
【原文】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也,以当而当,正也。
【解释】前面说是彼此不当的时候,自然是不行,这里是说相当的时候,就行了。
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所以说,彼的名实相当,就能够与彼对应了,在彼就可行了。量子理论与量子世界相当,而且是从宏观世界的位观测微观世界,如此就可行了。如果位不对也不行,从原子内部去观测微观世界,量子理论就不正确了的。
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这一句跟上面那一句也是相应的,前面讲彼,这里讲此。彼此互为阴阳。
其以当而当也。能够担当栋梁之材的就放在栋梁的位上,就可以当了。白马的名字对应于白马的幻象。马的名字对应于马的实相。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的。
以当而当,正也。如果能够把能够当的物放在恰当的位上,这就正了。一物一世界,也要站在各物自己的位上去才可以理解。否则也是不正的。相对论要像爱因斯坦那样骑在光马上才可以理解的。
13.彼止于彼
【原文】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
【解释】故彼彼止于彼。所以彼名止于彼实。量子理论就专门止步于量子世界,不要管那么多宏观的事,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了。每个东西都有每个东西的适用范围。还要站在对的位上面去观测,如果是站在微观世界去观测,这样来使用量子理论,这样也不对了的。
此此止于此,可。此名止于此实。两者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就可以了的。用手去触摸石头,就可以得到坚;用眼睛去看石头,就可以得到白。两个感知的渠道,各自在各自的维度,互相不混淆,止步于各自的范畴,这样就可以了的。对于我们观测到的这个世界,也都是一个指世界来的,并不是实相。我们在这个现象界,就止于此就可以了。光子、电子、中微子等这些,研究得不亦乐乎,也是各得其乐来的。
14.彼名此实
【原文】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解释】彼此而彼且此。如果把彼名滥于此实,而还说彼名就是此实,这就不可以了。彼名对应于彼实,还不能说彼名就是彼实,更何况交换了呢?张冠李戴倒是可以原谅了,如果把张的帽子就当成李这个活生生的人了,这样就错得远了。
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如果把此名滥于彼实,而还说此名就是彼实,也是不可以的。
15.知此非此
【原文】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
【解释】夫名实,谓也。名实,往往被人们看作是等同的了。白马的名对应于白马的幻象。人眼睛看马的实相,而产生了白马的幻象的。这个幻象真的太真实了,人们都以为这个就是真的了。白马的幻象并不等于白马的实相的。白马的实相是没有任何颜色的。
知此之非此也。知此并非就是此的,并不是实在的。知白马并非就是白马的,只是幻象而已。知光子并不是实在的,只是由于人去观测光而有了光子。知指之非指,手指虽然指着月亮,但是不执著于手指,还要看到手指和月亮是两个东西来的。
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此并不在于此,知白马并不存在于此的,而是人眼睛去看白马,才有了白马的幻象在于此。这样名和实就分离了的,这就是离相了。公孙龙反反复复的说,就是为了说明白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太顽固了,不好讲明白。外离相即禅,如果能够打破这个东西,就进入禅境了。公孙龙这个也是直指人心呀!
16.知彼非彼
【原文】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解释】前面讲知此,这里讲知彼。为什么公孙龙反复的讲彼此呢?孙子也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键还是要站在此的位,才能知此;站在彼的位,才能知彼。地心说完全错了吗?近期科学家做实验,说明地心说并不完全错。一物一太极,一物都是一个小宇宙,一物都是一个参照系。地球这么大,也是一物,站在地球的角度来观测宇宙,以地球为中心,这个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执着于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那就是错的了。同样的,我们可以站在月球的角度来观测宇宙,如此就是以月球为中心,月心说也是对的。
知彼之非彼也。知彼在于能够非彼。非彼是不能执着于有彼,也不能执着于绝对的没有彼。不能落于空,也不能落于有。知白马非马,也知白石非石,也知光子非子。白马只是幻象,白石也只是幻象。光子也只是人观测光子的产物,光的实相并非是粒子。
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如果能够知彼不在于彼,就可以说离相了的。测不准原理讲,知量子的位置,就不能知量子的速度;知量子的速度,就不能知量子的位置。观测到了光的粒子性,就不能观测到光的波动性;观测到光的波动性,就不能观测到光的粒子性。
17.古之明王
【原文】至矣哉!古之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至矣哉!古之明王。
【解释】至矣哉!古之明王。名实的论说,公孙龙可能更多的是讲如何治国安民的。这里只是借来阐释物理学的。最后这一句就离不开国事了。王道真是至大至广啊,至于至善了的。特别是古代的明王,古代如同尧舜这样的圣王。明王不是光有名,而还是要符合于实的。之所以称之为明王,首先这个明王需要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需要已经修好了自己,恢复了大爱的本心。不仅仅如此,还要去发明百姓本有的明德,还要去恩泽百姓。如此就可以有了明王之实了。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圣人对于名实是很慎重的。请注意,这里的名不单单指名字,而是指外在的名相。名并非事物的实相,但是事物如果无名,就无以说明的。名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实相,也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说名是因为实而立的,白马的幻象也是因为有马的实相而立的。光子的幻象也是因为有光的实相而立的。
至矣哉!古之明王。古代的明王向来注重名实相符的。有一州之才,就委托一州,称之为知州;有一县之才,就委托一县,称之为知县。如此就相当了的,就不会乱了的。心为君主之官,此心也是自古以来的明王。此心光明,为君主之官。此心止于至善。如果能够恢复我们的本心,物理学不学而明了,物理学不统一而统一了。
第三章 水火阴阳
1.济吾之鱼
【原文】曰:“吾知有用乎子矣。”
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注解】樵夫说道:“我这就知道我打的柴还是很有用的了。”渔夫回答道:“然而你只是知道你的木柴能够对我的鱼有利,能够烹煮我的鱼。但是你却还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对我的鱼有用。木柴烹煮鱼,这是很久之前就知道了的,并不在你打柴之后才知道。如果世人不知道使用木柴烧火,那么即使你的木柴堆积如山,又有什么用处呢?”看来渔夫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
2.一性一情
【原文】樵者曰:“愿闻其方。”
曰:“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子之薪。犹吾之鱼,微火则皆为腐臭败坏,而无所用矣,又安能养人七尺之躯哉?”
【注解】樵夫说:“我很愿意听听你说说其中的道理。”渔夫回答道:“火生于动。火要从木柴中动而生出来。水生于静。水如果动的话,就会蒸腾变化了,甚至化为水汽都不见了。安静的话,水就会回归,渊深寂静。动静相生,水火相息。动生于静,而静生于动。木柴安静,然而动火从中来。木柴烧光了,动完了,又归于静了。水火相息,水可以熄灭火。火可以提升水温。水火属于用,而草木为体。比如说蜡烛为体,而火光为用。蜡烛点燃了,有利于用,也就是有利于火。但是蜡烛为体,有害于体,蜡烛燃烧完了就没有了。利害由情中见,如果无情的利害分别,也无利无害。体用为性的伏藏。蜡烛为体,其本性隐藏着火。一性一情构成了你的木柴。其本性为木柴,其情为火。我的鱼,如果没有火之用,就会腐臭败坏了,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又怎么能滋养人的七尺的躯体呢?”一性一情,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也是同样具备的。不管是圣人和凡夫,其自性都是本同的。七情六欲为用,而自性为体。
3.薪火体用
【原文】樵者曰:“火之功大于薪,固已知之矣。敢问善灼物,何必待薪而后传?”
曰:“薪,火之体也。火,薪之用也。火无体,待薪然后为体;薪无用,待火然后为用。是故凡有体之物,皆可焚之矣。”
【注解】樵夫说:“这么看来火的功用比木柴要大得多了。我还想再问一下,火善于灼烧,为什么非得靠木柴来藏火呢?”渔夫说:“木柴为火的体,火为木柴的用。火没有体,飘忽无所依靠,有了木柴才有了体。木柴没有用,能够生火才有了用。所以说凡是有体的东西,都可以焚烧的。”这里圣人邵康节也是借物来直指人心,万物与人一体,本无太大差别。对人来说性为体,情为用。这个性如同白光,透过棱镜之后就会出来五色。这个性透过六根,就出来七情六欲了。
4.水有体乎
【原文】曰:“水有体乎?”
曰:“然。”
曰:“火能焚水乎?“
曰:“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故灭。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故热,是故有温泉而无寒火,相息之谓也。”
【注解】樵夫问道:“那水有没有体呢?”樵夫问得没完,渔夫也回答的似乎很深奥哦。一个打柴,一个钓鱼的居然能够聊得这么多内容。渔夫回答道:“是的,水也有体。”樵夫又问道:“火能够灼烧物,可是能不能把水给烧了呢?”渔夫回答道:“火的性质跟水碰到之后,只能与水对立,所以就灭了。水的性质,遇见火之后不与火对立,而是随着火而温度升高,所以就热起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有温泉而没有寒火。这也是为什么说水火相息了。”火的本性比较刚烈,稍微降下来一点温度都不行,降下来就灭了。纸张要烧到燃点才能够烧起来,如果稍微降一点点温度都烧不起来了。而水的性质完全不同,水能够很均匀的变化,甚至温度高了它还会变成看不见的气。由有形变为无形了。
5.相济相息
【原文】曰:“火之道生于用,亦有体乎?”
曰:“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是火亦有体,水亦有用也。故能相济又能相息,非独水火则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
【注解】樵夫问道:“火之道蕴含在用之中。火有没有体呢?”渔夫回答道:“木柴为体,而火为用。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对于木柴来说,如果不能点火又有什么用呢?当然还会有其它的用途,但是生火这个意义最大了。火藏在木柴中。水以体为本,水的用为末。水有什么用呢?水可以灭火,水可以灌溉。对于体用来讲,一般来说体是不动的,用是动的。比如人性之中,自性如如不动,而用是动的。水体用本末是倒置的,这也许是其两者相生相克的缘故吧。火也能够烧水,火有济于水。水也能够灭火,水火相息。并不是只有水火有这样的道理,天下的事物,无非不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用是本还是末。”水火互为阴阳,相生相克。水以体为本,而以用为末。火以用为本,而以体为末。凡夫以自性为末,而以情为本。圣人以自性为本,而以情为末。也难怪说颠倒众生了。五行之中水土也是如此的。土以体为末,而以用为本。土以厚德载物为用。土又可以把水给围起来,水可以把土给冲垮。水可以滋润土地,土也可以养育树木而生水。如果顺乎天道,就可以易克为生,如果违背天道就会易生为克。天下的事物无不是这个道理。看到这里你看吧,这个渔夫是不是很厉害,从这简单日用的事情当中看到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可不是一般人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