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燃民族舞台剧”三水文化中心上演
“这睡狮渐已醒!”
这是被喻为粤语版国歌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里,极其振奋人心的最末一句。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醒”的不仅是融武术、舞蹈、音乐、民俗为一体的表现,“醒”的更是民族的自尊、自信!
以“醒”为神、以“狮”为形,以民族觉醒为主旨,历经5年酝酿筹划,中国首部以醒狮为题材的国潮舞剧《醒·狮》自面世以来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被称为“最燃民族舞台剧”!
今年,恰逢央企龙头保利布局三水第七载,为回馈三水市民一直以来的支持,保利将这部国潮舞剧带到了三水文化中心,10月17日,一场视觉、听觉上的文化盛宴即将启幕!
三水文化中心
燃!广府人一生必看一次的舞台巨献
风云涌动下,一头白金狮正酣然入睡,炮声隆隆中,白金狮似醒未醒,当它真正醒来那一刻,啸动河山,骁勇震天。
这是筹备5年,易稿十三版,连续排练5个月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的开篇。
《醒·狮》剧照
醒狮醒国魂,击鼓震精神;中华当崛起,日月共乾坤。
《醒·狮》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故事背景,以“醒”为神、以“狮”为形,通过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阿醒、龙少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反映了南粤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觉醒反抗从而获得尊严和力量的过程。
更为难得的是,这部剧将醒狮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现到极致的同时,呈现出了异常精彩的舞台效果!
剧中以南狮、南拳、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项目为创作元素,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使整部舞剧呈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太燃了!好像在看武侠片!”
“‘拳拳到肉’的武打让人看得血脉喷张。”
不少有幸抢到票的在广州大剧院观看《醒·狮》的市民均被其无碍效果所惊艳。
作品一经上演就获得了所有能够获得的成绩与认同: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
在民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被誉为广府人一生必看一次的舞台巨献。
正因如此,本次《醒·狮》登陆三水,消息一经传出,即引来全城关注!
昨日(10月14日),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就广州28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段线站位规划方案研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重点研究范围为广州28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段,并延伸至南海新医院。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规划效果图。
据南海发布消息,新院区位于南海狮山镇,即桂丹路和三环路交界处,距离佛山西站不到5公里。
招标文件中提到,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佛山经芳村、鱼珠至东莞城际为近期建设线路(广州最新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修编中以广州 28 号命名该线路,以下简称该线路为“广州 28 号线”),广州 28 号线是串联佛山东平新城(佛山新城)、佛山市主城区、荔湾、海珠、黄埔及增城等组团的快捷联系通道。
广州 28 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段线站位方案尚未稳定,结合南海区城市建设发展和广州 28 号线建设时序,需加快对广州 28 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段线站位规划方案研究,稳定线站位方案,为广州 28 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段的规划建设提供支撑。
广州地铁28号线已于今年8月获批,总投资953亿
8月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地铁28号线)被列入近期建设项目表。表中显示,这条线路里程107公里,预计投资953亿元,线路的主要途经点为东平新城(佛山)、芳村(广州)、鱼珠(广州)、新塘(广州)至东莞,计划建设条件落实后有序推进。
发改委文件截图
广州地铁28号线及其支线走向图。图/@广州市政府新闻办
广州地铁28号线将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
据《广州日报》早前报道,28号线功能定位为打造东西向市域快线,搭建广州与佛山、东莞及惠州的快速通道,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强化广州对外辐射引导作用。
今年5月25日,轨道交通增城境内28号线及支线控制性规划研究开始招标;5月21日,佛山市轨道交通局也发布了《广州地铁28号线佛山段近期建设线路控制性规划公开招标公告》。
公告中提到,广州地铁28号线拟串连佛山城区、广州琶洲、新塘、东莞城区,其中佛山段约37.9公里。该线路的支线起于新塘站,经挂绿新城,延伸至惠州城区,线路全长约48公里。
更多关于广州地铁28号线的消息,佛山新闻网及佛山头条App将及时关注并报道。
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中,广东佛山市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到质的提升,让美丽的生态惠民、富民。
佛山市积极寻求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增绿”方式,从向山上造林和森林进城围城双向发力,以城乡一体、水绿一体为方向,挖掘可绿化空间。为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佛山还精雕细琢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街心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亲水、看花、见绿。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东省佛山市,有多张城市名片:岭南水乡、“武术之乡”、制造业名城……2019年,佛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51.02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自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佛山相继出台《佛山市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和《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狠抓“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工程,不遗余力地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形成绿色新优势和新动能,致力于构建生态新格局,打造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见缝插绿拓展空间
10月1日,南海区三山新城“高铁公园”E区正式对外开放,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游玩。高架桥下,绿草如茵,各式树木错落有致,五彩塑胶铺就的人行道、自行车道、跑步道在蓝天映衬下异常夺目,不远处可见美丽的滨水绿带。高架桥上,不时呼啸而过的高铁列车引来孩子们一次次欢呼。“真没想到,过去脏乱差的高铁桥底还能变成这般怡人景象,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市民黄女士说。 在南海区,多条高铁线穿城而过,但高架桥下的环境整治却成了难题。“桥下的土地产权管理是铁路部门,地方政府不好弄。”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规划建设部副部长叶华盛告诉记者,经与广铁集团沟通协调,佛山于2018年底创造性地提出以地方政府建设、政企联动管理的模式建设“高铁公园”,以绿地为主体功能,融合体育、湿地、铁路文化等元素。仅此一举,佛山新增绿地面积660亩。 高铁公园只是佛山市见缝插绿的一个缩影。
佛山千灯湖公园旁崛起金融高新区。 庞彩霞摄
近年来,为在高楼矗立、城镇密布的土地中拓展绿色空间,佛山市积极寻求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增绿”方式,从向山上造林和森林进城围城双向发力,以城乡一体、水绿一体为方向,挖掘可绿化空间。例如,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立体绿化建设,在屋顶、水边、路边增添小型绿化。
佛山是一座典型的水网密布的工业水乡城市,拥有48个河心岛,普遍面临生态系统脆弱受损、管控不到位、景观特色流失等问题。对此,佛山自2017年起系统全面地开展河心岛生态修复,活化桑基鱼塘、绿水红荔的岭南水乡特色风貌资源。
据介绍,2018年以来,佛山共投入48亿元用于森林城市建设,完成新造林面积6002.53公顷,新增城市公园864.99公顷。目前,佛山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7.36%,城区绿化覆盖率45.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9平方米,实现了绿色蝶变。
作为一座制造业大市,佛山正挺起“生态脊梁”,为建设美丽湾区贡献佛山力量,同时力争为全国探索一条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国庆和中秋假期,顺峰山公园客流超过40万人次。”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林业发展科副科长韩永樟说。
顺峰山公园是顺德中心城区的“绿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这两年,我们仅改造山上的树木就投入1000多万元。”韩永樟介绍,顺峰山上原本是大片的桉树,森林景观和生态效能不佳,现在逐步改种上紫荆、木棉、凤凰木、山茶花等,每个季节都有花看,生态和景观都得到了改善。记者在此看到,道路两旁的杜鹃花开得正盛。
走在佛山新城龙舟广场的绿道上,佛山市新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陆恒向记者诉说着10年来的变化。过去滨河景观带上只有一条简单的水泥路,近堤坝的河岸缓冲带主要是发挥防洪防汛的作用,沿途几乎没什么风景。如今,东平河畔流水潺潺,绿道景观带树木繁茂,湿地中鸟鸣嘤嘤。
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中,佛山正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到质的提升,让美丽的生态惠民、富民。为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佛山近年来还精雕细琢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街心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亲水、看花、见绿。
刚刚改造完成的南海区怡海湖公园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园东起佛山一环平胜桥脚,西至桂澜路石肯大桥,南北两岸合计总规划面积约23万平方米。河道所经大都为普通小区,曾经的亲水公园由于水岸景观过于枯燥而渐失人气。2018年起,南海区政府实施怡海湖花海项目,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休闲体验。如今,花绚树壮,水碧岸美,市民在此休闲散步……怡海湖公园正展示出一幅岭南水乡的和谐画卷。
“心中播绿”着眼长远
建设森林城市并非一日之功。因此,佛山近年致力实施“心中播绿”工程,让建设森林城市变成一项全民自觉参与并可持续的城市决策。
“播绿”从娃娃抓起。10月5日,在佛山高明区云勇森林公园,由谷堆自然社组织的少儿体验队伍穿梭在山间小径。小朋友们抬头看树,低头翻草丛,观察着新奇的植物和昆虫。谷堆自然社创始人刘雪君介绍:“自然教育课程更有效更有趣,当孩子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昆虫蕴含那么多学问后,就会开始留意身边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更愿意与大自然做朋友。”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科普也走进校园。9月28日,佛山市绿委办向禅城区佛科实验小学赠送50多株茶花苗木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系列丛书,并由佛山市林科所的讲师为现场师生讲授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爱护绿化环境,带动全社会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
据介绍,目前佛山在全市已建设了众多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科普实践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讲座,让学生从小就播种下守护生态、呵护绿色的理念。
与此同时,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也在全社会开展。例如,佛山通过每年的50公里徒步走活动让市民以脚步丈量城市的华丽蝶变,品味森林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变化。
形式多样的主题林植树活动也在火热推进,例如邀请抗疫逆行者种下纪念林,在社区发动党员志愿者种植四季茶花,由学生在校园中种下绿委办赠送的苗木等。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绿城飞花,市民看在眼里,也终将转化为人人植绿、护绿的实际行动。一个山水相融、林田交错、天然野趣、乡韵悠长、鹭鸟群飞的森林城市也将在佛山建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