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铁三号线科技学院站主体结构封顶
中铁十一局工人在佛山地铁三号线科技学院站施工现场作业。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轨道交通网骨干线路——佛山地铁三号线科技学院站(高架站)主体结构封顶。佛山地铁三号线共计37个站,全长69.5公里,是佛山轨道线网中最便捷的“南北大动脉”,可实现与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澳门的直接联系。
“共享停车位,解决市民停车难题”“智慧工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昨日,佛山(禅城)大湾区创业合伙人大赛总决赛现场,12个优秀创业团队携优质项目同台比拼。
禅城大湾区创业合伙人大赛总决赛正式打响。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摄
以“我们是追梦人”为主题的新一届佛山(禅城)大湾区创业合伙人大赛于9月中旬开启,吸引50多个创业团队报名参赛,最终有12个团队脱颖而出登上总决赛舞台,涉及高端制造、互联网、生态农业、人力资源服务、共享经济等多个领域。
总决赛采用“5分钟路演+3分钟评委提问”的形式,参赛团队需在5分钟内阐述团队创业项目的基本情况、优势与盈利点、未来前景等,专家评委则结合项目的商业模式、市场前景、运营计划等方面提问并评分。
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的启智联创业合伙人团队,携“全自动不锈钢管智能一体化创新包装设备”创业项目登台亮相。“我们的包装设备,优势就在于能为传统不锈钢厂节省2/3的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项目负责人枚金山说,项目于2018年启动,目前已有成型的设备同合作平台成功对接,进入试运行阶段。
晋级总决赛的12个优质创业项目集中展示。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摄
创业合伙人大赛至今已举办五届,已经成为禅港澳青年创业者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品牌项目。为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保就业任务,更好地链接湾区资源,禅城区人社局联合禅城区台港澳事务局对本届赛事进行创新升级。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创业合伙人赛事平台,让一批怀揣创业梦想的有志青年在禅城圆梦;同时促进湾区资源与禅城的联动融合,吸引更多优质港澳项目落地禅城。
依托智能化生产线,每3~4分钟就能生产一个集装箱。在勒流,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疫情好转后,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出货需求持续增加,带动了集装箱产量大涨。公司新造集装箱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二季度。”该公司进出口部负责人钟炳声说,公司上半年仅干箱出口量同比增长就超过60%。
富华机械的发展,是今年前三季度顺德经济发展的生动剪影。顺德直面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波,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多项指标累计增幅转正。其中出口总额逆势同比增长5.8%,达到1241.80亿元,实属不易。这背后,是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与企业创新硬实力相结合,危中寻机打通经济运行双循环的生动体现。
危中寻机
企业积极挖潜应对疫情考验
疫情之下,许多企业的生产销售受到影响,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洁能”)复工后却拿下多笔海外订单。
“年初开始,我们就预判到年后复工存在困难,立即做了一系列谋划,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恢复产能,抓紧把年前已下单的订单出货,再逐步加快新增订单的生产。”科达洁能总裁吴木海介绍,受益于过去几年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疫情对科达洁能经营的影响大大降低。为保障海外订单,科达更是海内外营销紧密配合,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上门了解需求的方式紧贴客户。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格兰仕。自复工复产以来,格兰仕微波炉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产品“一台难求”。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梁惠强介绍,今年1~9月,格兰仕全年海外出口增长近20%,欧美市场增长将超过40%。
疫情来袭,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大考,物流、人流、资金流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但这并未阻止企业发展的脚步,不少企业自复工复产以来,存在订单满负荷的现象。
10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新经济新业态助推顺德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了顺德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的举措和成效。/视频截图
新宝电器总裁办副主任潘理宏说,新宝依托自主研发的产业链中央监控体系以及订单交付能力,订单周期可以从60天压缩到45天,做到如期交付订单产品,满足了客户需求,带动了国外市场订单比例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新宝电器销售实现较快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3%左右,其中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左右。
在疫情导致海外供给侧和需求侧萎缩的重压下,企业也能马上接住订单,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顺德产业链完善的优势。对此,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顺德拥有很强的韧性、抗风险和自我修复能力,在打基础、挖潜力、建平台等方面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积聚高质量发展后劲。
创新驱动
政企同心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疫情不但考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危机管理能力,更考验企业的定力,愈是面临逆风,企业愈要坚持研发创新,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上走得更远。
不同寻常的是,疫情期间,众多企业不裁员,反而稳岗扩就业。格兰仕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样的底气来自其坚持的科技创新之路。格兰仕提出,2020年科技转型,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格兰仕”。格兰仕用了50天建好了工业4.0家电生产示范基地,单线可实现6.7秒生产一台微波炉;推进“芯片”战略,与顺德区人民政府、恒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加快世界级开源芯片城建设进度。
立足本土,面向全球,近年来一批顺德企业不断优质量、扩渠道、拓市场,向产业链、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在疫情倒逼下,企业更是加码“修炼内功”的力度:伊之密在相关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高效率精密模具开发,以及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持续提升竞争力;美的集团“二次重要转型”,从“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等战略,转向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还有更多企业到海外进行产业布局,投资的区域不断拓展……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顺德永不停步。今年8月,顺德面向全球发布核心技术攻关榜,围绕企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遴选出首批20个项目,广邀海内外人才前来“揭榜”,每个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两个多月后,迎来海内外约7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咨询、“揭榜”,这意味着顺德产业将实现突破性发展。
对企业而言,创新是其生存与发展根本之道。顺德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更是大手笔。数据显示,顺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以年均超2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9年研发经费支出近150亿元,占GDP比重达4%,比肩发达国家。今年前三季度,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顺德区工业技改投资达170.95亿元。
顺德的新动能在疫情倒逼下持续释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这类产业的量还不占主导,但增长很快,体现新动能发展,对未来发展很重要。”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宗宏说。
精准发力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产业发展是硬支撑,“顺德最放心”的营商环境则是软实力。
积极应对疫情冲击,顺德区早谋快断、精准施策,及早复工复产促发展。顺德区委、区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化身“指导员”“服务员”,主动组织、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美的顺德工厂成为美的集团全国33个生产基地中首批复工的工厂,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手段,顺德区政府协调美的40余家核心供应商同时复工,迅速打通供应链。
在项目方面,顺德在“1121”工程报建等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全面加快各项目推进。顺德还打造了24小时服务平台,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需求,第一时间跟进企业服务,营造一流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受海外疫情影响,很多重柜积压在国外码头,流转速度放缓,导致10月缺柜情况加重。顺德积极与各航运公司、港口、外贸企业保持沟通机制,及时跟进协调,推动外贸稳步增长。
日前,顺德召开国际运力协调沟通会,呼吁马士基、中远海运、地中海、中外运等国际航运公司积极响应企业的运力需求,大力支持顺德外贸重点企业的出口。
便利的基础设施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稳定的物流出海大通道。去年开放的顺德新港,和深圳西部港无缝对接,通达世界各地。今年5月,顺德新港启动“深顺组合港”,深圳的蛇口港闸口将延伸至顺德新港,为顺德出口企业开辟新的货运通道。据测算,顺企经深圳进出口业务每个集装箱将节省500元左右的成本。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