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2022治水成果显著 3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百分百消除37条黑臭水体、超额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过去一年,禅城区通过重抓生活污水治理、严管工业废水整治、消除黑臭水体等重点行动措施,交出一份亮眼的治水“成绩单”。
治差水缚黑龙 推动水体治理提质增效
为切实“治差水”,去年,禅城主动谋划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堤内涌、东星支涌、联围支涌3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验收。截至目前,禅城区3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
“消除黑臭水体污染的同时,我们还开展黑臭水体‘回头看’工作。其中,针对水质不稳定的青柯涌、番村涌等河涌,进行了水质监测和污染源头查缺补漏工作。”禅城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去年,禅城重抓生活污水治理,对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进行持续完善。统计数据显示,禅城区去年累计新建污水管网65.63公里,完成50.2公里现状管网的排查修复,完成1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面也有新进展。南庄污水处理厂完成从2.5万吨/日到5万吨/日的扩容提标工作,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去年,禅城严管工业废水整治,加快建设镇级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其中,张槎新媒体园、南庄吉利工业园按时完成“污水零直排”整治验收,共计91个排水单元、约510个排水单位开展整改升级;完成全区85家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排查摸底情况,建立全区工业用水和排水企业(园区)名录档案,并发至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共享排污信息,共同加强涉工业废水企业监管。
护饮水保好水 黑科技加持水质提升
守护饮用水源安全方面,去年以来,禅城区相关部门有效解决水源保护区内基础设施损坏、水源保护区连通河涌水质恶化等系列问题。去年至今年1月,全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实现高质量达标供水,保障群众用上“放心水”。
除了“护饮水”,禅城还全力攻坚南北大涌和丰收涌流域治理,去年实施推进26项流域治理项目。其中,华远涌至丰收涌暗涵整治工程顺利完工,为全区暗涵整治提供整治经验。
另外,禅城去年完成16.3公里碧道建设,完善汾江河、佛山涌两岸碧道建设,对南庄片区东平河等水道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开展清漂专项行动方面,去年清理河道长度达324.63公里,清理水域面积共17.85平方公里,累计清理漂浮物超11904吨。“这些治河清堵的行动,能助力恢复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功能。”该部门工作人员说。
去年,禅城也大力规范入河排口整治,全年共完成111个“十四五”市控考核断面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634个万里碧道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目前已完成525个,完成率达82.8%,超额完成考核任务要求。
科技赋能治水方面,目前,禅城持续开展42个河涌水质在线监测工作,落实水质分析周、月报制度,并每日对河涌在线检测数据开展分析,重点做好市控断面水质分析和研判;同时开展10个河涌水文监测工作,在丰收涌等河涌落实水污染精准防治。
“我们还推动管网系统水质监测的实施。这能精确识别各类管网来水浓度,为管网排查和整改提供基础支撑。”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在科技加持下,水质污染状况有了更精准分析,有效倒逼水污染问题解决。
相关稿件:
春回岭南大地,位于南海的佛山中外运码头,一艘艘船只往返穿梭,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正逐渐释放。今年1~2月,南海区进出口总额381.3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开门红”。
推广“组合港”模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月13日,1649吨货物在佛山中外运码头通过“组合港”模式出口。这是今年以来南海办九江监管科验放的第2270批“组合港”业务。
据介绍,“组合港”让南海区的进出口货物可以直接共享南沙、蛇口等一线海港的物流航线资源,补齐了“南海”不靠“海”的航运短板,从而让南海的产业优势与沿海口岸物流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拓宽南海进出口的通道。
广运船务有限公司的佛山经理张换萍对海关支持“组合港”业务大加赞赏,认为这极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让客户有了更多选择,物流配送也更加便利高效。据介绍,“组合港”开通后,船务公司的驳船等泊时间减少,周转率提升,每个航次平均等候时间节省5~6小时,单航次成本节省1500~2000港元。今年1~2月,南海办通过“一港通”“组合港”模式,服务出口货物3072批次,重量14.8万吨,同比增长74.2%。
南海办主任程伟表示,海关持续推广应用“组合港”“一港通”“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不仅让企业可以选择的通关方式更加灵活,口岸物流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让进出口企业有更强的获得感。
据了解,随着海关持续发挥政策支撑外贸高质量效应的扩大,南海办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1~2月,南海区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达227.05亿元,同比增长45.29%。
RCEP协议红利持续释放进出口企业获益增多
“我们将大力协助企业抢订单、抢市场、抢项目,深入对接企业,促进‘南’货行销世界。”南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黎凤萍介绍,自RCEP协议生效以来,区经促局一直都在推动更多企业运用政策红利,今年会继续鼓励企业出境特别是到RCEP协议国参加专业展会和经贸活动,拓市场、抢订单,同时深化培育广东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合理扩大进口。此外,也会贯彻落实各级外贸一揽子资金扶持政策措施。
爱和陶(广东)陶瓷有限公司是南海区重要的陶瓷出口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是向日本出口的瓷砖和仿古砖。“今年前两个月,我们公司申请了101份RCEP输日本出口原产地证书,货值477.63万美元。现在原产地证书可以全程网签,秒审秒批,真是快速又便捷。上个月,我们公司还通过了经核准出口商的认定,以后可以自行签发原产地声明,更加方便了。”爱和陶(广东)陶瓷有限公司的关务联系人游雯说,“我们感觉外贸经济活力有所复苏,因此对公司今年的出口形势比较乐观,比去年肯定有所增长。”
南海办副主任江育春表示,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及时掌握RCEP相关内容是借助RCEP政策开拓市场的先决条件。为促进关区外贸企业知惠享惠,南海办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多期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掌握RCEP相关内容,合理开展对外进出口贸易业务。
据南海办统计,今年1~2月,南海办签发RCEP证书增长54.12%,带动南海区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80.75亿元,同比增长65.38%,其中,出口151.95亿元,同比增长104.47%。
企业通过AEO认证充分享受通关便利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南海区79家AEO企业贡献了超10%的外贸总量,发挥了头部“高级认证”企业压舱石的作用。
“公司成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后,在出口的时候抽查率下降了30%,拿到通关单和检疫证的时间节省了一半,而且在国外通关时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便利,成本明显降低。”广东雅柏家具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黄曼婷说,“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AEO认证的好处,今年1~2月公司进出口总值突破了1000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AEO为企业带来积极影响,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卢佳对此也有同感,“今年是我们公司成为海关AEO企业的第3个年头了,除了享受到国内海关的通关便利,还可以享受互认国提供的便捷优惠措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国外的客户反映现在通关更加便捷了,而且受益于RCEP生效后关税的降低,我们出口的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公司的生产销售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PET吹瓶模具、注坯模具、瓶盖模具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1~2月外贸总值达4900多万元,同比增加73%。
下一步,南海办将继续以“关长联系企业”“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为抓手,响应南海“万企万亿”计划,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持续推进AEO培育认证,帮助更多企业成为AEO企业,指导企业充分享受通关便利措施,提升“出海”竞争力。
相关稿件:
去年3月15日,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华段公布,提出以“一带”促“一域”,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时隔一年,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这一年,示范带内乡村风貌得到明显提升,多条主干道建成通车,多个示范项目落成运营。
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背景下,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迎来了新的使命与目标。今年,高明区明确提出,在年底前全面建成金色丰收精华段,2025年前全面完成示范带建设,形成有效示范带动效应。
作为高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引领性项目,“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不得、慢不了。接下来,高明将如何加快推动示范带建设,值得关注。
成果
一批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
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总体布局为“一核三区、四段五连”。其中,“一核”指以明阳村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核心。
高明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明城镇明阳村则是高明红色资源最为集中和典型的区域。高明区委党校、“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谭平山故居等具有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的场所均位于明阳村。自“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启动以来,当地坚定不移走“红色+古色+绿色+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打造高明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明阳村的改造提升以及当地多个红色资源点的串联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红色明阳·三谭故里文化历史街区一期项目正式对外开放;集老式电影院、红色钱币博物馆、时光邮政局、红色骑楼街、商业娱乐于一体的明阳村东门圩1475项目去年底运营。2022年,明阳村成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作为示范带的核心以及多彩缤纷精华段的关键一环,明阳村及其周边项目的顺利推进,表明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初见成效。
金色丰收精华段内,凌云花谷、旺林园艺等花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万亩花海”花卉产业园建设成效逐渐显现。作为保障高明粮食生产安全最重要的粮仓,“万亩稻田”项目迎来持续提升,园区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田边更是建起了田头智慧小站,拓展出观光、研学等新业态。
绿色康养精华段内,皂幕山风景区去年4月通过升级改造,以全新面貌开门迎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前来登山的游客络绎不绝。围绕“佛山第一峰”,高明区已经谋划打造皂幕山绿色发展经济带,以皂幕山为支点,撬动镇域乡村振兴。
红色传承精华段内,“有故事的红色步行博物馆”——更合镇小洞村的示范村建设成效得到巩固提升,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纪念碑、文选楼等红色文物得以盘活,村中的文旅产业也稳步发展。
目标
金色丰收精华段今年建成
历经一年,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示范带内所有行政村都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8个自然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云勇公路、苗迳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道路等多条示范廊道已建成通车。
今年,示范带项目建设将提速。“今年示范带建设的目标是年底前全面建成金色丰收精华段。”高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明将以打造“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抓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除了年内完成金色丰收精华段建设外,将继续重点打造30个示范点、15个示范廊道以及15个重要村庄,计划到2025年全面完成示范带建设,形成有效示范带动效应。
金色丰收精华段横跨荷城街道、明城镇。从项目分布来看,该精华段囊括凌云花谷、旺林园艺、盈香生态园、万亩稻田等多个大型农业产业现代化项目。一旦完成建设,这些项目便能起到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金色丰收精华段建好以后,盈香生态园、万亩稻田、万亩花海、鼋保育基地等就能更好地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对高明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色丰收精华段要在今年率先完成,其余精华段建设也在提速。例如,明城镇东门圩二期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将依托东门圩的持续改造提升,助力明城镇打造美丽圩镇。位于杨和镇沙水村的白羽肉鸡育种研发基地首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届时将以数字化农业为核心,打造集育种中心、祖代场、配套孵化厂、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为一体的现代化育种创新示范园区。
致富
以示范带建设推动产业振兴
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方式突破村镇的行政边界,从全域角度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是高明区建设“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目的。从谋划示范带建设之初,所有纳入在内的内容、项目都与产业项目紧密相关,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的思想。
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提出,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其中,镇级层面要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村级层面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高明区将坚定发展复合型经济,提出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即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村农业特色资源,利用合水粉葛、三洲黑鹅等土特产资源,不断推动乡村产业链升级。
位于金色丰收精华段的美丽渔场项目,就与高明区打造绿色渔业产业息息相关。该项目在优化尾水处理后,可以实现排放达标,提高养殖水体的物质利用率,并降低水体污染负荷,带动周边养殖户提高经济收入。
多彩缤纷精华段内,明城镇明南村的十里果香廊道预计今年夏天就有各类新鲜水果可供采摘。通过土地流转,当地2022年村集体收入较2021年上涨明显,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数量显著增多。
“今年,高明将依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高产值农业产业集群,以富硒丝苗米产业园为核心,加快谋划2.3万亩的大湾区(高明)现代都市农业试验区,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建设“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落实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着力推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稿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