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牵手78家高校院所 共建100家创新平台
1月20日,佛山召开推进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发展座谈会。2000年以来,佛山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不断加大大院大所的引进力度,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载体,至今累计达100家,有效推动了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搭建,为佛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产业升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和支撑。
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百家创新平台
目前,佛山累计已与78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含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组建各类平台100家,其中2018~2020年三年间合计新增数量占全市总数的35%。
从平台共建主体来看,市直部门牵头建设的平台共有53家、禅城区牵头建设的5家、南海区牵头建设的20家、顺德区牵头建设的16家、三水区牵头建设的3家、高明区牵头建设的3家。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增强民生福祉中,这些创新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引进了一批高端创新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发挥本领、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例如季华实验室引进我市首位全职院士,截至目前累计引进19支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人员规模接近900人。二是引领一批核心技术攻关,获得国家、省和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超过800项。例如季华实验室争取到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10项,仙湖实验室共立项支持“高功率密度、长寿命120kW大功率电堆工程化技术”等4个重大项目、“乘用车先进复合材料气瓶技术”等8个重点项目。三是获取一批优秀创新成果,各大平台持续在各个领域为我市输出创新成果,去年助力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7亿元,同比增长55.8%,连续三年同比增长率超过50%。
季华实验室副主任陈俊江介绍,实验室已申请发明专利341件,并于2020年12月初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同时孵化9家企业和1只成果转化基金,并与溢达纺织、远航酒业、海天味业、毅丰电器等佛山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灵活多样运作模式加快科研成果产出
佛山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并在运营中不断调整创新载体运作模式,有效加快科研成果产出,目前主要有驻点联络服务模式、培养引进人才模式、“异地孵化”运营模式、产业引进培育模式、全链条研究模式等五种运营模式。
作为平台发言代表,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星表示,研究院攻克机器人卡脖子技术,突破国际专利技术壁垒,提升国产机器人自主化水平。机器人五大核心零部件除减速机外全部自主研发,核心自主创新占比超80%。
佛山作为国内重要制造业城市,产业引进培育模式占比最大,共有64家产业引进培育模式的平台,主要类型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园、科技服务平台,为佛山培育集聚新兴产业,引进成熟科研项目的团队,促使项目落地产业化,如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为解决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力争在前沿性、基础性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佛山近年来高度重视全链条研究模式平台建设,目前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约36.9亿元。
包括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等在内的一批平台快速崛起,不仅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实现全职院士“零突破”,专利成果产出同样较快,两年建设期内平均每家已完成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超过130项。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全链条研究平台短期内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却能为佛山聚集大批高端人才,大幅提升承接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并通过引进国内外顶尖研究团队,引领企业和行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我市产业新一轮飞跃。
分类施策建考核机制调动平台建设积极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佛山将进一步加大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工作,为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重要支撑。
目前,佛山由市直部门牵头建设的各类平台超过全市总数半数以上,比重过大。下阶段,佛山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将提高平台建设的目标性和导向性,结合佛山培育发展“2+2+4”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围绕关键技术破解、重点工艺提升,精准引进大院大所组建创新平台。而各区充分发挥主体建设责任,加大区级财政投入,结合区内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难点和要点,从弥补技术缺口、支撑产业发展出发,为平台的落地建设和长效发展做好服务。
佛山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已达百家。佛山将推行分类施策,建立平台年度考核机制,对运营良好、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重点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平台奋勇争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企业培育的产出成效。与此同时,佛山还将优化机制,鼓励平台争取多渠道投入方式。
计划于今年2月投入运营的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打造为具有国际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中心运营经理梁婷婷表示,佛山为平台建设提供良好土壤,中心将筹划和组织2021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佛山赛区赛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场,累计引进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5个以上,开发创业导师4人以上。
佛山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窗口服务型,2000年~2003年)
起步探索,搭建产学研合作渠道。为扭转中小企业缺少渠道,难以有效对接高校开展合作的局面,2000年开始佛山启动产学研合作工作,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了14家市直属研究院和办事处。
第二阶段
(专业镇型,2004年~2009年)
市场导向,服务传统产业发展。为服务和引领专业镇产业发展,由区、镇牵头建设了多种形式的专业镇协同创新中心,如南庄镇的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狮山镇(罗村)的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石湾镇街道的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第三阶段
(产业布局型,2010年~2015年)
提升合作层面,强化产业布局。2009年,佛山市与中国科学院全面开展院市科技合作,先后建设了中国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佛山市高明区(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佛山分所等平台; 随后分别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等院校合作共建了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多个创新平台。
第四阶段
(战略统筹型,2016年~2020年)
顶天立地,应用研究延伸兼顾产业提升发展。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率先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造血能力。随后,市级财政统筹,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数十家创新平台,并启动了省实验室建设,系统加强创新源头建设,冲击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顺势而为谋发展,乘势而上再跨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广佛是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作为广佛极点核心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被佛山市委市政府赋予重大期盼,跃升“十大湾区平台”,集聚引领效应凸显。
过去一年,三龙湾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创新承载力、驱动力和影响力,跑出广佛极点核心区的“三龙湾速度”,引领佛山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要素集聚湾区现代化城市新样板
从禅南顺三区“城郊地带”到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先导区,三龙湾以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魄力,在短时间内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在全市乃至广佛地区呈现最具现代化的城市面貌。
这里有广佛最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网络。截至2020年,三龙湾已建成运营地铁广佛线,直达广州荔湾、海珠。到2025年,途经三龙湾的地铁和城轨线路将增至9条,总里程57.4公里、共27个站,形成30分钟广佛快速通勤圈。
这里有最集中最优质的文化服务设施。依托“两馆一厅”,轴、线、点、面布局艺术业态和项目,三龙湾打造高端艺术社区。去年全市首个夜间游船项目诞生于此,全年带动人流量66万余人次,三龙湾晋升湾区网红“打卡地”。
这里有“半城半绿三分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生态优先”的建设原则下,城市景观和环境得到重塑优化,更具品质。正在建设的60公里三龙湾碧道是片区最为重要的生态碧环,通过丰富植被,设置亲水平台、休憩设施,打造商业综合体等改造提升,将把三龙湾打造成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滨水公共文化休闲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区。
“提升创新承载力,首先是推动载体的再造和空间的重塑。”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任刘怡表示,结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三龙湾持续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空间和投资环境,加快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小而精、秀而美”的标志性区域,吸引高端人才、聚集高端产业。
创新引领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连日来,副省长王曦、市委书记鲁毅相继视察季华实验室。这个国际高端战略科技创新平台,被誉为三龙湾“最强大脑”和“创新极核”。目前一期已正式启用,共引进海内外高端团队20多个、超900名高端人才,累计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项,项目总经费5.1亿元。
“创新驱动”是三龙湾的发展基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湾区发展机遇,制造业大市佛山以三龙湾为突破口,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夯实创新动力支撑。
三龙湾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总部经济、5G物联网、现代服务业,密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落户重点产业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额149.4亿元;在谈重点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额269.5亿元。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虎牙全球研发总部项目投资约20亿元,将带来每年不低于1.23亿元、10年累计不低于12.28亿元的税收收入,亩均税收280万元。大族机器人项目投资超过20亿元,打造全球总部,实现所有核心技术、全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承接广深溢出资源,三龙湾加快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佛山力量。
广佛全域同城化加速,从合建交通项目延伸至共建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以来首个广佛重大合作项目“广佛荟”,在过去一年获得突破性进展,广佛两市成立合资公司,项目设计方案将于今年确定。在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先导区,第一启动区(“广州南站—林岳南—顺德”启动区)将引入国际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建设广佛中轴的CBD;第二启动区(“荔湾东沙—三山北—番禺”启动区)将打造广佛国际科创港。
案例佛山门户三龙湾大道建设有序推进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门面。三龙湾大道是佛山市快速路网“八横七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出佛山市和三龙湾的重要通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三龙湾大道将成为佛山的门户大道及示范道路。
三龙湾大道位于广佛核心轴线,是代表三龙湾片区形象的“安全、高效、智慧、靓丽”的门户大道、迎宾大道,全长约15公里,包括景观提升、道路交通和智慧工程,总投资5亿元。
项目包括道路交通工程、景观改造工程和智慧提升工程三部分。将通过交通优化、智慧科技、景观营造、品质提升等手段,将三龙湾大道打造成畅通大道、景观大道、智慧大道。
作为国内最长、功能最全的首条5G智慧大道,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路灯站台外观方案设计背景方面,延续原有结构、色彩、尺度的基础上,对三龙湾大道站台、路灯外观进行全面升级。包括采用仿生设计手法,将公交站台仿生为“白兰树”破土而出,柔化整体线条,立面上营造森林下的舒适空间,打造360°无死角艺术公交站台。
截至今年1月15日,三龙湾大道景观、交通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开展收尾工作。景观营造方面,三龙湾大道及港口南路全线基本完成,配电施工区域正在收尾。
交通优化部分,石洲收费站改造全部完工,并已正式更名为三龙湾站,已启用通车;新建人行天桥完成装饰施工,待电梯安装完成后开放。
智慧部分,全线传输管道施工基本完成,完成7台630KVA 供配电施工并送电,完成840杆智慧灯杆安装施工。
下一步,景观改造工程将完成各项收尾工作; 道路交通工程方面,将完成新建人行天桥全部施工工作,便于市民出行。智慧提升工程方面,完成剩余4台新建箱变施工并给全线新建设施供配电,完成全线智慧设施的测试调试工作。
三龙湾游船打造佛山夜游经济的文化IP
2020年9月29日晚,佛山三龙湾游船项目举行首航仪式。这是佛山首个夜间水上旅游项目。据统计,三龙湾游船2020年全年开出航次共计150个,总接待人数为17123人,龙舟广场周边人流量为66.89万人次。这说明了市民对游船的开通以及夜间旅游消费的热情和需求,对三龙湾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认同。
三龙湾游船是打造“夜佛山”品牌的一个重点项目。该项目从启动建设到开通首航,也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三龙湾游船项目以悠久的岭南文化为底,串联三龙湾特色景观和地标建筑,形成特色夜游线路,打造集岭南传统文化、都市现代生活、城市璀璨景观、丰富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一张全新的佛山城市名片。
为打造三龙湾游船文化IP,游船项目运营团队不断推出新颖的“游船+”产品及活动,让游客“游有所别、游有所获”。除了日常的运营航线,三龙湾游船还推出文和友小龙虾美食主题航班、德国美食主题航班、“玩唱会”跨年主题航班等跨界合作产品。
三龙湾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三龙湾区域属于佛山新建设区域,是撬动广佛同频的先行示范区。以三龙湾游船项目作为基点,将逐步建成以“文化+旅游”为基底的新文旅生态圈。立足“国际范、岭南味”的佛山特色定位,升级三龙湾购物体验、休闲餐饮、复合办公以及文化创意,以美食、美景、美宿的消费闭环,引进和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的“网红”代表点,通过串珠成链的形式,将三龙湾打造成为佛山的“中央活力区”。
一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经梳理,截至2020年12月中,三龙湾重点建设项目储备共174个(不含轨道交通),投资超1900亿元。
1.三龙湾碧道全长60公里,目前碧道一期工程正在施工。
2.三山森林公园工程一期已开放;文翰湖公园前两期已开放;三山高铁公园核心区E区已对外开放。
3.三龙湾大道有序推进建设,建成后道路将成为国内最长、功能最全的首条5G智慧大道。
4.三龙湾游船开出航次共计150个,总接待人数超1.7万人。龙舟广场周边人流量为66.89万人次。
5.片区交通路网方面,顺德片区2020年完成12项道路工程;形成广州南站20分钟交通圈。南海片区,长江路完成建设,番海大桥通车后届时5分钟直达广州南站、广州番禺。
二
招商及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2020年,落户三龙湾重点产业项目15个,投资总额达149.4亿元,在谈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269.5亿元。
1.季华实验室一期建设全面落成,共引进海内外高端团队20多个,累计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项。
2.虎牙科技将在三龙湾投资约20亿元设立研发总部。未来虎牙公司将逐步搭建起互联网产业生态。
3.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投资超过20亿元,打造全球总部,实现所有核心技术、全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4.“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节点(顺德金融云)项目,将建设包括3000个机柜的数据交互中心、跨境金融数据服务区、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及配套孵化基地。
三
会展产业发展逆势而上
1.在全球会展业萎缩60%的背景下,潭洲国际会展中心逆势上扬,2020年以来成功举办展会17场、活动30场;新签约引进展会18场,新签约面积共约130万㎡。
2.出台《招展办会资金扶持办法》,对符合条件、在潭洲会展中心开办的展览项目,单届补助最高达500万元。
3.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提出以“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为新品牌定位; 发起成立中国工业会展联盟。
四
对外交流合作上新台阶
1.2020年,三龙湾举办挂牌一周年系列活动,15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352亿元,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2.三龙湾管委会首次走出佛山,在广州琶洲、深圳南山举行2020佛山三龙湾城市品牌推介会。
3.面对国际疫情形势,三龙湾管委会2020年创新工作方法,开展线上中德(欧)经贸交流活动。
4.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扩容到47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月21日,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公告称,确定5家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升级的五家景区有两家位于顺德,其他三家分别位于禅城、高明、三水,分别是:佛山市顺德区岭南和园景区、佛山市顺德区欢乐海岸PLUS景区、佛山创意园文化旅游景区、佛山市高明区娅米的阳光城堡景区、佛山文创古镇景区5家景区。
据介绍,位于禅城区季华路上的佛山创意园文化旅游景区,活动安排贯穿全年。在佛山创意园文化旅游景区,游客不仅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活动气息,还能体验到殿堂级的潮流音乐、奇趣新颖的运动体验项目。佛山市高明区娅米的阳光城堡景区是佛山市首个工业旅游项目,也是一个酱油科普基地。佛山文创古镇景区,位于三水区白坭镇辖区,是佛山市首批验收命名的市级特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景区依托白坭丰富的文化资源、富饶的农业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形成古镇休闲半日游、沿江文创一日游、文创古镇两日游等旅游线路。
佛山市顺德区岭南和园景区,遵循中国传统的景观建园形式,运用岭南传统造园手法,营造丰富多变、内外渗透的园林空间,展现山水、街市、人家的岭南水乡生活画卷。佛山市顺德区欢乐海岸PLUS景区,占地3.36平方公里,开创性地将商业街区、主题公园、文化体验以及生态湿地融为一体。此外,欢乐海岸PLUS将美食、龙舟、咏春拳、香云纱、曲艺、状元、广绣等广府传统文化IP融入曲水湾,打造顺德版“清明上河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