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紧扣重大项目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进阶
从北江畔到佛山一环西拓沿线,从第三座跨江大桥到5G新兴产业,三水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引擎正发出隆隆轰鸣声。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三水区集中开工投产重大项目达211项,总投资超过799亿元。
从通过“工业入园”推动产业勃兴至今,三水几乎每一次产业进阶和迭代,都以重大项目为最大的推动力。近20年来,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从任务清单变为实景,不断加速三水城产人文共融发展,由工业强区向城市三水大步迈进。
抓项目建设,展现的是干劲,提振的是信心,凝聚的是力量,赢得的是未来。2020年,面对疫情的影响,三水逆流而上,坚定肩负起打造佛山制造新增长极的重任,以“项目为王”理念补短板、塑优势、谋突破,向着建设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省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阔步前进。
北汽福田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工业强区的“榕树思维”以种子项目培育产业集群
深秋时节,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里,满载饮料的大货车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来回穿梭,百威、红牛等饮料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
每年产能160万吨的“世界啤酒之王”百威,是最早进驻水都基地的饮料巨头,也是带动水都基地发展的那棵“榕树”。自2007年百威在中国第一个自建工厂花落三水开始,红牛、可口可乐、亨氏、三全等重磅级项目纷至沓来。
大牌云集,水都基地迅速驶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十余年间,园区发展规模实现了几何级跃升,形成了一条集生产、销售、原材料、制罐、包装、物流等环节的饮料食品全产业链条,成为全国集聚度最高的饮料食品专业园区之一。
佛高区三水园,是三水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最为集聚的片区之一。每天,一批批来自佛吉亚、法雷奥、天合富奥等汽配制造商的产品经由货车拉上高速公路,送往南海或花都等地的整车厂。2016年投产的三水首个整车制造项目北汽福田,每年产销皮卡和SUV24万辆,拉动三水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关联行业新增收入以百亿元计。
同样是十多年间,一个个关键项目带动三水汽车制造产业实现了从零部件向整车进军、从生产项目向总部基地进军,产品从低值传统部件向高值核心部件转变、从园区化向专区化转变。
于一座制造业城市而言,一个项目的开花结果,可孕育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的落地生根,更能成就一个新的增长极。在三水,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更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
如百威之于食品饮料产业,北汽福田之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近20年来,三水几乎每一次产业进阶和迭代,都以强优项目为最大的推动力,“项目为王”一直是三水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纵向看,它们强力撬动有效投资,为城市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横向看,它们带动性明显、竞争力强,不断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和相关企业、各类机构集聚,为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后劲。
纵横有机融合,铸就了制造业发展的持续动能,推动三水主导产业从建材、纺织、饮料、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化工、电子电器加速进阶为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项目为王”被三水摆到了更高位置。2019年2月至今,三水在市级统一部署下,连续四次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近两年,全区集中开工投产重大项目211项,总投资超过799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领域的强优项目一直是三水项目建设的重头戏,折射出三水“产业强区”的决心和魄力,为三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
对标一流的城市宣言 完善城市配套打造发展高地
三水的重大项目清单上,还有一批旨在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项目。
云东海街道虹岭路与纵九路交界处,三水区新城医院项目建设现场,电焊声、机械车辆的轰鸣声交织响起,主楼建筑已接近封顶。最快到2022年3月,一所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负责管理运营和学科人才建设的高水平三甲综合性医院将迎来试运营阶段。
今年来,三水多个备受关注的基础设施项目传来好消息。一环西拓工程北环段全线通车,三水区内第三座跨越北江的大桥开建,让三水融入广佛都市圈、佛山一环创新圈,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建设的底气越来越足。
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大手笔”频出,三水用意何在?这要从三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面临的瓶颈说起。
改革开放以来,三水从农业大县发展到全国工业百强区,快速积累了千亿经济体量,让人和城先富了起来。当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选择落脚地时“用脚投票”,三水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却显得愈发扎眼,倒逼三水提速加力,急起直追。
挑战之外,新一轮区域竞合大潮又为三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对于三水来说,种种利好意味着城市发展的新前景和新空间。
在此背景下,三水认识到,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机遇加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016年9月,三水亮出了一项颇让外界瞩目的新目标: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2018年2月,三水提出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从“以工业化推动发展”向“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转变。
目标既定,笃定前行。对准项目和企业发展所需和城市发展的痛点,三水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重大领域相继铺开大手笔改革,对标一流提升城市配套,营造具备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
随着三水三桥、双子星城、新城医院等一批投资额大、影响力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从蓝图成为实景,三水城市软、硬环境明显提升,三水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得到认可。
“三水企业服务高效务实,城市配套越来越好。”今年10月20日,佛山市2020年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三水分会场,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伟钊谈及三水营商环境,有感而发:“这是日丰在为增资扩产项目选址时,把三水列为首选落点的重要考虑。”
迎难而上的破题之策 招大引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回溯来路,“项目为王”让三水产业和城市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至今,这仍是三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二之选。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战疫“大考”,三水存量增量并重攻坚“双战双赢”,以制造业为根基的经济发展彰显出发展韧性,也暴露出一些隐忧。
三水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三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持续好转,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但截至9月,三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幅仍未“转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水经济仍未走出疫情阴霾。
实际上,在三水经济总量中占比超过七成的实体经济,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占比低的短处。走在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道路上,近年来,三水把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挣脱藩篱”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谋项目、抓项目。
2017年~2019年,三水通过实施招商引资千亿行动计划,全区引进项目500多个,完成招商引资总额超1000亿元,实现了签约项目量质齐升、主导产业支撑增强、招商能力优化提升的目标。
同比2014年~2016年,全区新引进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增长67%、76%。联东U谷、佛山Auto Space智车港等新签项目接踵落地,被寄予加快推动三水从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加速向高端新兴产业带动升级转变的期待。
厚望之下,当疫情袭来,新引入的强优产业项目应该成为三水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情况看,三水紧扣“项目为王”的奋进之路面临着一定压力。
全区2020年下半年集中开工投产的30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投资体量最大的两个产业项目均来自存量企业。这说明存量制造企业充分认可三水的发展环境,但也折射出三水带动和引领作用强的新签项目有待“扩容”。
三水区委书记胡学骏多次表示,三水要坚持项目为王,打造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省乡村全域振兴示范样本,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更大贡献。
对照今年4月发布的三水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三水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剑指三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500亿元,到2022年全面建成三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为王,实干为要。抢抓“双区驱动”战略下创新资源外溢机遇,招大商、大招商成为全区上下做强做优三水发展动能的共识。今年1月~9月,三水新引进项目约18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300亿元,食品饮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项目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69%。
新闻链接
“项目为王”的三水作为
近年来,三水在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暖春活动”,实施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服务的同时,紧扣“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通过接连不断的“自选动作”,推动项目落地和建设加速提效。
2017年5月,三水获批成为佛山市企业投资建设改革工程报建并联预审试点;6月,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并联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正式对外服务。优化调整了企业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间的各审批事项,审批时长从188天缩短至60天。
2019年5月,“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宣布,三水为重点产业项目提供“一次过会、五星服务”的支持。区经科、自然资源、住建等职能部门组成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根据项目需要,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问题召开协调会议,实行“一次过会”。区项目代办服务中心负责跟踪代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跟进,为重点项目提供“五星服务”。
2020年2月,三水出台实施《佛山市三水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平稳发展“十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建设不停歇、企业服务不掉线,招商引资项目早拿地、早动工、早投产、早达产。该政策对准项目引进和建设的共性需求和刚性需求,从五大方面十项扶持条款入手,为在疫情期间选择三水、落地三水的项目提供全链条扶持。其中,项目准入“单件式”审核、项目动工“容缺审批”等扶持对三水的项目服务进行了再升级。
2020年7月,三水区上线产业项目服务跟踪系统,借助“互联网+”建立24小时不打烊、365天不停歇的企业服务新模式。通过系统,企业相关负责人可查询获取区级扶持政策及相关通知公告,通过留言功能反映问题; 政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具体产业项目的审批进度和发展情况,迅速找到堵点,对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工作提醒,还能够快速回应企业咨询、收集企业需求,精准推送惠企政策。
葱郁绿植环抱着清清碧水,与蓝天白云交相映衬。今年10月,佛山再次登上《人民日报》,展示了千灯湖、佛山新城等地标美景。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宜居,这是佛山这些年给人们带来的直观变化。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关键在于佛山不断推进源头治理。近日,国务院对全国各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予以表扬。其中,佛山市喜获全国表现突出的集体5个、表现突出的个人18人,市生态环境局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完成的《广东省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获评“优秀技术报告二等奖”。
国家点名表扬的背后,是佛山深耕污染源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2018年8月,佛山开展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市、区普查办联合开展入户调查。/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国家表扬
摸清各类污染源“家底”
过去3年内,佛山共完成13.43万个普查对象清查,近8万个普查对象的普查,任务量占全国2.5%、全省12.5%,形成了全市污染源数据“一张图”。佛山的污染源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自2018年起,按照国家、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佛山市迅速吹响普查号角。
这不是一场形式简单的“交表填表”调查,而是一场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状况“大体检”。
“如果不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数量和类型,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推进会议上,市领导强调,要掌握各类污染源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状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摸清全市各类污染源“家底”。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环保、水务、质监、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生态环境部门统筹牵头,负责工业源和集中源调查,水务部门负责入河排污口调查、质监部门负责生活源锅炉调查、农业部门负责农业源调查、公安及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移动源调查,各司其职,有序推进。
伴随着对排污情况“摸底”深入推进,佛山市将绘制出全市污染物数据全景图,为日后全面“解码”和破解生态环境问题打好基础,为制定科学治污方案提供依据,助力佛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齐齐上阵
3000多名“两员”
组成“污普”铁军
继锁定排污企业的精确名单、知道谁在排污后,下一步就要开展入户、摸清楚这些企业的真实排污情况。然而,佛山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分布着近8万家企业。每一家企业乃至每一个生产流程,排污量不一,摆在佛山面前的任务非常繁重。
这需要一支专业性强的团队进行摸底、为之细细“盘算”。由于普查量大、专业性强、牵涉面广,如果不具备相对全面的专业知识,很难完整填报普查表。“企业能回答生产了多少产品,但被问到排放了什么污染物及其名称时,很多企业负责人却答不上来。”市普查办副主任梁杰表示,污染物排放核算的专业性很强,普查队伍对普查表各项指标的理解程度,将决定普查质量水平。
在普查工作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就成了普查数据的采集者和源头数据质量的把关者。为此,佛山面向全市选聘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3000余人,全面开展入户调查工作。例如,禅城区组建了一支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学院副院长任负责人的高学历普查团队,担当普查指导员的带队教师60%是博士学历; 南海区聘请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师生组建“两员”队伍。
每天清晨,戴上工作证,穿上蓝马甲,拿着污染源普查文件,进工厂,入商户,成了普查指导员郭久勇过去三年来的常态。无论是热辣的阳光还是淅沥的小雨,都阻挡不了普查员入户调查的步伐,“普查工作基本按天倒排工期,有时需要24小时轮流值班”。
像郭久勇一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开展以来,佛山数千名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齐齐上阵,积极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工作要一家一家问,工作量很大,为了按时完成清查任务,每一位普查员都全力以赴,有的普查员深夜还在打着手电筒入户调查、录入资料。
正是因为“污普”铁军的坚守与担当,佛山才能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在国务院的表彰中,佛山18名参与污染源普查的工作人员获评“表现突出的个人”。
创新机制
编制形成典型行业样表
只要有排放污染物的地方,就要分门别类查清查明。如果有一个细节疏漏、一个数据失真,将会影响整体质量和普查结果。因此,建立好的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8月,佛山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现场教学培训,打响试点工作“第一枪”。现场教学培训详细讲解入户调查工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还现场指导多家企业填报普查报表。
在入户试点工作基础上,佛山继续深化全过程质控工作,创新建立纵向“四级一对一”(市—区—镇—第三方机构四级)和横向“三个一”(普查对象准备一套佐证材料,普查人员熟悉一张工艺图表,入户人员核实一圈企业现场)的质控机制,编制形成11个典型行业入户样表和10个典型行业核算样表,为全省入户调查和普查质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过程中,生产环节越复杂的企业,要完成越详细的数据收集。按照国家普查报表制度,工业企业普查报表多达25张。而企业类型适用的表格普遍涉及10多张,最简单的企业也有四五张。“一些中小型企业主看到要填四五张表,难免不乐意。”为破解报表制度专业性强的难题,佛山市普查办集全市之力组织完成了11个典型行业入户样表,并针对报表制度特征完成了表格填报和审核注意事项。
各级普查机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填报形式和方式,禅城区和顺德区针对污染物种类少的行业、企业适当简化了填表流程,同时将企业需填写的内容归纳做成一张简表。南海区针对企业聚集度较高的特点,采取先集中培训动员,再上门入户调查的数据采集模式。高明区、三水区则通过先易后难、化整为零的办法选择工艺简单、数量众多的行业入手,逐步深入推进入户调查工作。
通过覆盖全社会的污染源普查,佛山将形成“一套数”“一张图”“一套核算方法”三大成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污染源数据全景图。
11月3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招标公告,对广佛同心桥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这也意味着广佛同心桥建设进入新阶段。
同心桥将于明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位于佛山南海大沥镇海北片区与广州荔湾五眼桥片区的交界处,工程包含雅瑶水道桥、广佛路节点改造和海北沿江路配套工程。
其中,雅瑶水道桥路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南侧起点接广佛路与滘口大街交叉口,向北延伸,跨过雅瑶水道,终点接现白沙路,路线总长约1225m,其中桥梁段全长约670m,主跨约135m。广佛路节点拟设置广佛跨线桥1座,广佛路改造长度约935m,其中桥梁段全长约510m。海北沿江路配套工程西接现白沙路,东至现沿江路,道路总长约325m。
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km/h。此前,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总工程师彭建波曾表示,同心桥将于2021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按照双向六车道进行规划设计。
沉香沙大桥、大坦沙大桥今年年底动工
广佛同心桥位于广佛新城片区。今年9月25日,广州市荔湾区与佛山市南海区签订《合作共建广佛新城·科创智谷—广佛融合示范区备忘录》,将加快在两地交界处建起广佛新城。按照规划,广佛新城范围涉及荔湾的滘口、大坦沙、海龙围,南海的海北、黄岐、盐步、映月湖片区,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
当前,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对接,其中广佛放射线二期、沉香沙大桥、大坦沙大桥、同心桥、如意大道、玉兰-港口路等道路交通,广州地铁11、22、28号线等轨道交通正在或即将建设,未来将极大改善边界地区的交通条件。
根据之前广佛两市分工,在金沙洲片区现已启动了碧江大桥、沉香沙大桥、大坦沙大桥、同心桥等工程前期工作,明确碧江大桥、同心桥由佛山方面负责推进,沉香沙大桥、大坦沙大桥由广州方面负责推进。
按照计划,沉香沙大桥和大坦沙大桥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其中,大坦沙大桥的建设工期是2年半,根据桥两端路网的衔接能力,大坦沙大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沉香沙大桥作为广佛两地联系的重要通道,跟广州的白云线和佛山一环进行衔接,预测车流量比较高,按照双向8车道进行设计,建设工期为3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